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守寡后我被亡妻罩了[种田]>第170章 蒸芡实糕

  见派得上用场,问荇干脆把药全都塞给了小厨子:“你拿着,我用不上。”

  小厨子端详着药包里的内容,不确定地嘀咕:“可这都是补身子的,很贵的药……”

  “是补身子的,所以才给你们用。”

  问荇微笑:“我身子好着,用不着补。”

  送走对他千恩万谢的小厨子,问荇回到桌边提笔蘸墨,开始听进宝报菜谱。进宝坐在桌子上,两条小短腿晃悠着,黄参则规矩坐上另张椅子。

  “大人,你想要什么菜谱呢?”进宝托着腮,一脸苦恼,“胡茅会做肉、甜的糕点、素的叶菜,还有不少汤,要是全说出来,今晚大人都休息不了了。”

  “糕点、甜汤和素菜。”

  筵席上肉菜多显得贵气,所以醇香楼这原本预期要弄的四道菜全是肉菜,分别是羊肉汤、笋丁老母鸡汤、脆皮烧鸭和湖鲜羹。

  但宴席上不能全是肉菜,如果他们能弄出两道其他品类的药膳,更能锦上添花。

  “这好说,甜的糕点本就没几道,有些冬天做不了。”

  进宝掰着手指:“红豆糕,绿豆糕,芡实糕,还有山药杏仁糕……”

  等到进宝报完一串菜名,问荇看向黄参:“黄叔,你觉得哪些食材方便和药膳搭边?”

  黄参沉吟片刻:“绿豆糕其实就很好,但据我所知,咱们这带大户人家都爱做精巧的绿豆糕。”

  “真要试绿豆,不管做成什么花哨精巧模样都不好使,他们一下就把内里乾坤尝出来了。”

  “要说大户人家不常吃的……山药不错,红豆和芡实也可以。”

  “进宝,说下芡实茶糕的菜谱。”

  漓县周遭水田多,芡实很常见。

  “什么糯米糕、红糖糕和芡实糕一类糕点做法差不多。”

  “芡实糕只要把糯米粉、粳米粉和芡实粉混糖后调味蒸枝,如果想要一块糕好几种味道,分开来调味后上锅蒸就好。”

  “可芡实有些太寻常了。”王宁露出些怀念的神色,“我记得我小时候,巷子口就有卖芡实糕的大爷,一块芡实糕才小几文钱。”

  “寻常糕点做出花样就不寻常了,得想想怎么做出花样。”

  问荇思忖:“过春节图喜庆,芡实糕可以做出分层,正好能把色彩做得丰富鲜艳。”

  他提笔记下芡实糕的比例,又问进宝要了些偏门糕点的配方。

  可胡茅平时就喜欢研究菜,他记得的偏门糕点已经不是偏门,而是邪门。

  什么冬瓜芹菜羹、猪油蜂蜜丸子,问荇听着都觉得胃疼。

  真的有人敢吃吗?

  “还得往芡实糕上琢磨。”问荇盯着落笔写下的“萝卜甜菜糕”五个字,愈发觉得不靠谱。

  有些糕点之所以偏门,不是因为难做,而是因为难吃。

  清早,问荇同老祝借了两个小厨子和一口锅来。

  他先把八两芡实放入锅中熬煮,提醒小厨子们看着火后,问荇又去仓库取了一袋粳米,半袋子糯米和一小罐赤糖。

  厨子伙计们觉得问荇做饭稀奇,时不时往他的方向偷瞄,瞧见问荇搅拌芡实的动作十分不熟练,时不时还有水溅出来,难免为他捏一把汗。

  “问小哥,咱们是做芡实糕?”瞧见问荇分好食材,让他们去研磨芡实粉和米粉,就连最愚钝的学徒都清楚他要做什么。

  “是。”问荇擦了把汗,把手洗净后,取了色浓的绿茶和红茶上锅煮。

  做饭也是个体力活,搅拌熬煮的芡实需要些力气。

  “可咱们家有芡粉和糯米粉……”

  小厨子不解。

  “傻小子。”路过的老祝拍了拍他肩,意味深长道,“到时候柳家来了,人家给这么多银子,你敢给柳家人吃之前磨的旧糯米粉苛待人家?”

  小厨子似懂非懂点了点头,赶紧帮着问荇把磨好的粉分好,连搁了几个大碗,整整齐齐码在台子上。

  他们期待地看向问荇,众目睽睽下,问荇面不改色套出来了张菜谱:“我再确认下。”

  厨子们:……

  总觉得跟问小哥做饭不靠谱。

  幸亏也没出大事,他们取了些粉加水和红糖按部就班上锅蒸,问荇蒸了一锅,厨子们也蒸了一锅。

  厨子们那锅顺利地得到大块普普通通的芡实糕,问荇把火候的芡实糕就没那么幸运了。

  当问荇把“糕点”夹出来时,芡实糕碰撞蒸笼发出粗粝的摩擦声,老祝甚至觉得那邦硬的壳能够砸死狗。

  问荇微微露出些遗憾:“用另一锅吧。”

  还好他蒸得少。

  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基操,他环顾四周:“有人愿意尝尝吗?”

  小厨子们头摇得像拨浪鼓,阿明揉了揉鼻子,讪讪低下头。

  只有问丁闻到甜味,“哒哒哒”跑了过来:“小哥哥,我吃。”

  她眼睛亮晶晶的,问荇反倒是不敢给她吃了。

  问丁脸上的欣喜变成失落,她绞着手:“我不能吃吗?”

  “………当然可以吃。”问荇硬着头皮,挑了块中间还算能吃的部分,又从那一小块上切出卖相还行的半块递给问丁。

  问丁捧着芡实糕乐颠颠跑远了,阿灿担心她,赶紧跟了出去。

  问荇尝了口亲手做的芡实糕,松了口气。

  芡实糕口感远没有卖相那么吓人。热着吃是软粘的,冷着吃会有些发干还噎得慌,由于红糖加得不多,只有淡淡的甜味。

  “小问,这糕点可不能在醇香楼里头卖。”

  老祝尝了口,面露难色。

  虽说问荇尝试着做饭是好事,但术业有专攻,烹饪真不是他的长处。

  别说问荇做的芡实糕不能卖,就算他们家厨子做出来的放在酒楼里,也显得过于朴素。

  问荇不着急,而是将煮好的红茶滤渣,一点点加入调配好的粉里,揉捏后呈现出淡淡的红色,再如法炮制做出绿茶味道的芡实糕,还往里面加了些茶粉。

  红糖会影响芡实糕的颜色,所以问荇换了价钱更高的冰糖加进去,这样两团面还是浅淡漂亮的茶色。

  小厨子拿来压模盖出花色,使淡红色和浅绿色稳稳拼在一起。

  由于上一笼芡实糕太干,问荇特意问了老祝,给这笼多加了些茶水,往后就很有自知之明地不再插手蒸糕点的步骤。

  拿出来后的芡实糕湿度、甜度都刚刚好。

  他将芡实糕切块往绿色面上撒了薄薄一层糖粉和茶粉,再给糕点上点缀了朵蜜渍的梅花,在梅花边小心淋上蜂蜜。

  梅花将软糯的糕点压得略微塌陷,蜂蜜让糕点显得愈发有食欲。

  细细尝了口,老祝眼前一亮:“这想法好,往芡实糕里头多加料,然后拿不同口味分出层次来。”

  “现在能做出两层,后头就能做出五层十层,加上芡实糕虽然因为黏雕花不方便,但方便弄出花色。”

  也是他们眼界太狭隘了,之前只知芡实糕是寻常小吃,忘了芡实糕和绿豆糕一样做出精巧模样,只是取巧的方向不同。

  “我正是此意。”

  问荇拿过一罐子柿子熬成的甜酱,递给老祝:“不光可以试试染出喜庆的各色,还可以试试能不能把蜜饯果酱加进去,往里面埋馅儿。”

  芡实糕不似口感更粉的豆糕可以轻易塑性,但正因为芡实糕更紧实,里头夹馅能选的种类多,糕点表面不会让馅弄得串味,能往上染的颜色也多。

  到时候夹馅一换,颜色一换,刀工好的厨子再雕琢下,能让每块芡实糕都显得有新意。

  “言之有理。”老祝连连叹服,“可以往馅里、糕里加药粉药汤,加上芡实本身也能入药,太有说法了。”

  “我得去好好想想怎么做,咱们的第五道菜有着落了!”他喜道,“多亏了问小哥啊。”

  “我也只能提点想法。”

  问荇很清楚自己做饭几斤几两,给厨子们个方向,往后他们能做得比他更好。

  “那最后一道菜,问小哥有什么想法吗?”

  老祝虚心请教。

  “第六道菜,我觉着可以做成素菜或者甜汤香饮会好些。”

  但素菜和香饮分别有个不小的问题。

  素菜的问题是许多菜本身自己就带了苦味,很难和中药调和,一不留神菜就会变得难以下咽。

  香饮的问题也不小,到时候和赴宴的人端上杯香饮,说这是药膳的一环,不被当成吃席还让他们喝中药就不错了。

  而且大户人家还是喜欢好酒好茶,酒和茶说着更有面子,对香饮的接受度不高。

  所以最后第六道菜还需斟酌,但第五道糕点相对来说还是好下手的。

  有了方向,厨子们热火朝天开始干起活,后厨里果香气、药香和米香混杂在一起,几袋子芡实被马不停蹄抬了进来。

  “呜呜呜……”

  问丁叼着块问荇头次做出来的芡实糕,实在是噎得慌,又舍不得吐出来。

  阿灿哭笑不得给她拍着背:“吃不下去别硬吃,别心疼你哥。”

  “唔唔!”问丁试图争辩。

  这是小哥哥给的,而且她之前好久好久都吃不到糕点,不可以吐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厨子们:问小哥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