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红楼同人]红楼-敬哥【完结】>☆、55大风将起

  就像是前面说的这贾家也好,史家也罢,就是王家也有了自己的准备,这从另一个放面来说就是代表了这个时候的京城的空气已经开始分外的紧张了,你要说这皇帝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皇帝这个职业啊!那就是个高危职业,别看着这好像高高在上一样,但是实际上却是随时处于斗争状态的,一个不错眼就有人借着事算计,不是想要靠着揣摩往上爬,就是想要为自家谋些好处。可以说这想要有点纯粹的东西和感情,基本属于奢望。一个不好,还会遇上个想要抢位置要你命的。

  所以啊!只要是往这位置上一坐,不管之前这人是什么性子,到了后来,整个人都会朝着差不多的方向发展,这里头头一条就是对于权利的看重和掌控欲的加强,这也是没法子,好歹自己的小命最要紧不是!在精神长期紧绷的情况下,有的还会多疑,敏感,这属于正常状态。如今这个皇帝算是个厚道人,多疑什么的倒是还好,但是这皇帝做久了,这敏感那是一定的,一开始贾家的样子或许他没有察觉,只是有些可惜这家子人这么早就退出了权利中心,身子估计真不怎么的。但是还是愉快的收回了权利,对于自己中央集权更欢喜了,可是后来史氏也来了一手,他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一犯嘀咕,他立马就小心谨慎的让人细细的去查查,这到底是怎么了,正迷糊着,这王家的折子,让秦大人送上来了。

  这秦大人也是个仔细人,看着王家的折子,知道有些不对,索性把自己手里头几个方面的事情都整理了一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很多事情,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不声不响的,这些年里,很多地方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了,这把秦大人吓的,立马写了请罪折子,外带情况说明,甚至是这几年变化的详细数据都直接写明白了,往皇帝那里递了上去。

  聪明人做事情,从来都知道轻重,这秦大人就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这样的衙门,说白了就是个是非衙门,为什么?管钱啊!这世道,凡是和钱有关系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太平地方,所以他是什么事情都不会瞒着皇帝,就为了万一有事情,自己也好有个脱身的机会,这不是,这以前做的功夫,这一次,那是真的都用上了,从早先他开始负责这皇家用品采购,贡品进出开始,这所有的东西就直接都列了单子,就是有人请托什么的,他也是隐晦的和皇帝说明过的,前面说了,皇帝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有些事情,说白了就是皇帝默认的擦边球,如今这擦边球出事了,他自然立马就要撇清了,把这详细的数字什么都写上了。

  当然,这折子上去,他是要先请罪的,毕竟这是在大面上还是他的过错,不管是对于手下的管束不严,还是这管理上的纰漏,不管是不是皇帝默许的,这出事了,他就是个最大的背黑锅的人选,潜规则既然叫潜规则了,那就是不能浮出水面的,一出来就要有人担责任,秦大人很清楚这游戏规则,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先请罪来的好些,最起码态度上占了优势不是!皇帝心里有数了,自己吃罪也能小点。

  皇帝更不傻,一看这账册,一看这时间,在看看这涉及的东西,心里多少也有数了,这八成是什么人想着靠这这些揽银子,至于揽银子做什么,这是个事情还不清楚,不过只要把这些涉及到的人排查一遍,基本就能知道个大概了。于是皇帝很是利索的就让自己的心腹去查了。

  有鉴于这皇帝职位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凡是皇帝,多少都有属于自己私人的力量,比如说暗卫这样的东西,虽然不至于和明朝一样骚包,弄出什么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明目张胆的特务机构,但是其实一直以来,皇帝手下这样的人一直都是存在的,不过是数量上多少的区别而已。当然这既然这不像是锦衣卫这样公开了,那么人数上的限制必然是有的,所以自然就达不到那种昨天晚上大臣喝酒,第二天皇帝就知道的迅速,但是真要查证什么,其实也是不慢的。毕竟精兵吗!手段是不缺的,躲在暗处,查证也不怎么惹眼,没什么人提防。

  于是乎,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一件件的就这么出来了,包括这贾家的那些个阴私事情,比如这小史氏的问题,没法子,这毕竟皇帝对于贾家,史家,王家这动作多少也有好奇心不是,这顺带的,查查也没有什么,对于小史氏那些个做派,皇帝看的直接就撇嘴了,就差没有拍着桌子喊死的好了!这都什么人啊!真是无法无天,这媳妇坑害婆婆的还真是少见啊!这都什么心肠,也忒毒了些,皇帝的脑子还顺势散发性的想到了自己后宫的那些女人,该不是那里头也有这样的吧!怎么看着这小史氏做戏的架势和宫里那些怎么看怎么有些类似呢!难不成自己也是贾代善那种傻子?让人蒙的头头转的?(皇帝啊,某些时候你真的真相了,皇宫里的女人,可不就是这样吗!不然能活到今天?不肯能!不吃人的都被吃了!)

  当然,因为皇帝查证的时候,贾家根本没有人想到有人暗查他们,也没有什么准备,于是顺带也发现了贾敬给小史氏延命的事情,皇帝不知道这贾敬给小史氏延命的目的,也不知道从一开始这女人的性命就在贾敬手里拽着,只是看到了闪光点,于是皇帝倒是对着贾敬感觉好了很多,从一个还算能读书的世家子弟,变成了心肠不错,比较憨厚的老实人,按照皇帝的思维就是,就这样一个女人,贾家人就该谁都上去咬两口才对,这小子还知道帮着治病,这心肠是软啊!也许就是个老实头,根本不知道这里头的纠葛,毕竟是小辈吗!长辈瞒着也是有的,但是也是说明了贾敬的品行啊!这简直就是做好事不留名啊!

  看完了贾家,再一看史家,这一下看出问题了,居然有人拉拢,这什么时候的事情?谁干的?什么时候这些自己的肱骨大臣也成了别人的拉拢对象了?他们想要干什么?在想想史老爷的反映,皇帝突然灵光一闪,似乎马上明白了什么。

  能让这样一个侯爵世家的当家人避之不及,情愿放弃权利,急流勇退,也要避之不及的还能是什么人?或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或者是几个,让他彼于应付,所以这才选择了直接退场的做法,那么这拉拢人的人选他不用想了,立马脑子里就有了人名了,还能是谁?一定是自己那几个不消停的儿子啊!

  想到自己的儿子,在想到那封折子,皇帝的脑子那是彻底的清醒了,还能怎么的,还不明白?这些捞银子肯定就是自己的儿子们,他们这是各自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了,可是发展势力,拓展人脉,拉拢朝臣,无论是哪一样都离不开银子,所以说这事情就很清楚了。在想想这折子上的日期,对照一下史家被拉拢的时间,皇帝的心突然有些慌了,这史家是近期才开始拉拢的,那么前些年他们捞到的银子有花费到哪里去了?或者说是他们用这些银子,到底拉拢了什么人?这都是问题啊!

  皇帝心凉了,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啊!怎么孩子们一个个都变成这样了呢!虽然他一直知道,他们为了这把椅子,一直争着抢着,可是自己看着还知道分寸,就没有多管,还想着有了竞争,他们做事情次啊起劲,自己还能省些心,没想到还真是省心了,他们都知道在暗地里做小动作了,还一个个遮掩的这么好!

  伤心了一会儿,皇帝又精神了,这个时候他眼睛开始变了,不再是作为父亲的伤心,而是变成了作为皇帝的疑心,他现在开始想的是到底这朝堂上有多少人已经倒向了哪个混帐羔子了,这可是大问题,别弄到最后,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成了被架空的皇帝,搞不好在来一个什么逼宫,那自己可就真的成了笑话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皇帝立马把自己所有的暗探都派了出去,好好的在京城摸摸底,不过人一出去,他心里又想到了别的,这京城的人目标都是很明显的,按照这等级排的话,怎么着贾家也好,史家也好,还是排的上号的,就冲着他们手里当时的兵权,就不是什么小目标,可是怎么就现在才开始拉拢,难不成一开始他们不是在京城开始动手的?那么他们动手的目标又是哪里?江南?也许,哪里是朝廷的粮仓,要是动手还真是说不得,可是江南是自己的密探们最多的地方,不应该啊!不对,哪里还真是说不得是有事情呢!别忘了,这甄家在江南,甄贵妃的娘家,甄贵妃可是有儿子的,说不得那里已经是人家的地盘了,在想想,还有什么地方危险的,对了,还有边疆,那些守边大将,不过好像那些人家对自己还是忠诚的,不过不妨碍那里有什么偏颇的,比如这收买,这纳妾,这联姻,自己还是要查查,这里头七拐八拐的说不得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有那里呢?宗亲?勋贵?恩,都是问题,都要查啊!

  皇帝的疑心一起来,这立马什么问题都出来了,这里不放心,那里也不对,危机感啊!那些个皇子们不知道啊!就因为贾敬的一个动作,很多事情就突然拐弯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连锁反应了。总之,皇帝在这一刻,对于自己的那些儿子突然就不信任了,甚至到了每一个都有篡位嫌疑的地步了。不得不说他们就要悲哀了。

  皇帝亲自定下的查证的目标,这密探们立马就兴奋了,这都多久了,他们老是闲着,自从皇帝皇位稳固之后,好像就没有了他们什么事情了,虽然明面上的工作大家都有,可是作为精英人士,这没有刺激的活干,他们还是很无聊的,让一个顺风耳一样的特殊任务,总是在哪里没事卖糖葫芦,真的是很不道德的,资源浪费啊!有些个千里眼,更是只能没事扫地,敲更,这都什么事啊!太屈才了!闲的他们心里都长草了,只剩下没事夹蚊子玩了。这下好了,总算是有了发挥他们专业的时候了,一个个激动啊!效率比皇帝登基的时候上升了好几个档次,生怕皇帝不满意,这工作换人干了。

  其实这真要查起来,这谁家没有个一二三的小秘密,皇帝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立马知道了很多平时都不知道的超级大八卦的消息,比如有个官员,名声向来很好,清廉,规矩,守旧,是朝廷有名的直臣,可是一查,得,这老小子都六十了,孙子都能打酱油了,可是人家愣是喜欢玩幼女,家里妾室居然有三十多个,这简直就是奇闻啊!这,记得他们家好像是寒门出身吧!又是有清廉的名声,好像也没有听说有什么收受贿赂的事情,那么这养妾室买人的银子那里来的?皇帝疑惑了,一看,差点气得透顶生烟,直接自燃了,原来这银子一半是借了国库的,一般是他借着自家侄女死了双亲,家里没有子嗣承继,直接把这个侄女的家产全吞了,把侄女远嫁,这么得来的,就这样的人,居然还是什么朝廷肱骨?皇帝能不气吗!好家伙借朕的银子啊!拿朕的银子养女人,你真行。禽兽啊!

  再看这个,更不像话,这都什么人啊!京城府尹,那不是自己心腹吗!不是自己的心腹,自己也不会让他坐上这个位置啊!可是,可是,什么时候成了老大的人了?居然还掌控着京城所有的黑道?你到底是官员还是黑道大佬?这小子是怎么成为自己心腹的?怎么爬上来的?自己难不成眼睛都瞎了?

  还有这个,京畿大营,这是自己的京城第一兵啊!什么时候这三分之一变成了老二的人了?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几个参将什么时候调过去的,怎么没有人和自己说过?难不成这兵部也让人渗透了?自己的朝堂难不成已经让这些个逆子弄得支离破碎了?这些个不孝子啊!

  皇帝很吐血,他的手在抖,心在颤,终于留下了浊泪。

  “来人,告诉他们,把那几个不孝子那里也严加掌控,细细查证,不许遗漏。”

  皇帝的声音是那么的悲凉,那么的无奈,终于,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步,终于还是要对自己的儿子出手了,天家无父子,终于开始了,也许在他们的心里,自己这个父亲,终究比不过这把椅子重要啊!皇帝也会渴望温情的,可惜现实不允许啊!不过话说到最后,皇帝的眼睛终于还是睁开了,一闪而过的是寒芒,他是皇帝,可以有一时的软弱,但是他的心依然坚强。既然你们想玩,那么咱们就试试,看看到底是老子厉害,还是儿子强!

  这个时候他再看向贾家和史家,王家的那些个调查的报告,眼神缓和的很多,虽然他们没有及时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但是他也明白他们的无奈,疏不间亲,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儿子,而他们都只是自己的臣子,能做到不参与,不背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老臣还是值得信赖的。比那些墙头草一样的,和那些已经投靠的混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世代掌控的兵权,他们都能舍得,可见这些混帐儿子逼得不是一点点,他们也不容易。

  按理说,贾家也好,史家也好这样明哲保身的做法,要是放在平时,皇帝心里一定不舒服,觉得他们没有和自己说,就已经是不忠诚了,立场问题一向是个严肃的问题,不是东就是西,你们有什么好考虑的,说不得还要迁怒一下。可是他刚经历了儿子的背叛,还有那些不堪入目的朝臣的**,说白了就是美好的东西一下子碎的太多了,于是对于这些背叛中唯一的温暖一下子就显得格外的珍惜起来。也相对的宽容了很多,觉得他们在这么多人想着火中取粟,浑水摸鱼,渔翁得利中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

  当然,要是贾敬知道自己的一番动作能取到这样意外的效果,说不得能立马目瞪口呆,甚至直接流口水的地步,他真的只是想要把自家拉出来,史家属于顺带,王家属于自己凑上来的,他真的没有这么好心,但是这次可以说,他们这几家,估计就要占大便宜了!还是天掉馅饼的那种。

  皇帝既然有心了,皇子们想要折腾出花来的机会自然就小了,这是一定的,皇帝还觉得光是监视什么还是不够的,他再看了几个儿子府里的监视报告后,很是利索的决定,他要长痛变短痛,一下子,把事情都解决了!顺带把那些个他没有查出来的也一一都直接吊出来,然后一网打尽。省的自己心里不舒服,说白了就是,朕不舒服,你们也别想舒服了。

  于是乎,这一年的秋天,贾家在刚刚接到贾敷和贾赦,贾政,还有几个贾家子弟顺利考上秀才,准备在杭州游学,和贾敬一样,考了举人在回来的消息的时候,他们又接到了皇帝明年开春要去铁网山狩猎,而贾代化,贾代善都在随驾之列的消息,别人怎么想的贾敬不知道,只是他心里有一个声音默默的在大喊:

  完了,提前了,这事怎么整的?难道还是逃不过?

  可是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圣旨就是圣旨,看着贾代化和贾代善欢喜的样子,贾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无论怎么样,这都是皇帝没有忘记贾家,都说明了贾家这两个兄弟还是属于皇帝心腹,这是天家恩典,是荣耀,是贾家需要感恩的事情!还能怎么样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就在贾敬无语望苍天的时候,一阵的秋风吹过,卷起了地上的落叶,飞舞在空中,看着这略带一丝萧索的秋景,一阵的心悸突然出现,贾敬对于心里的那些不安似乎有了明悟,风中飞舞啊!还是说大风将起呢!明年春天,准备时间可真是充分呢!这皇帝到底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