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傻了,可张中行没傻,疯魔了一样折腾了半天药材,最后发现炼骨丹还差了两味药的时候,终于脑袋开始慢慢的恢复清醒了,在一个抬眼,看到门口坐地上的贾珍,立马就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二话不说,先直接一个阵法开启,把自己在来到这玄真观后,为了防备一僧一道布置的迷踪阵打开了,这一来只要是这到道观里的人,没有三分三,谁也别想出去了,做好了这个,张中行这才有功夫给自己善后,把贾珍提溜进了正殿。

  “你看见了?“

  问这话的时候,张中行挑着眉毛,眼神带着说不出的威慑,贾珍就是再傻,也明白自己大概,可能,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眼珠子开始乱转,然后小声的问道:

  “什么?我该看到什么?“

  作为世家子弟,当个朝廷栋梁,当个才子名士,贾珍是没有指望的,可是毕竟从小就接受大家教养,很多东西懂得比寻常人多些,这个关键时刻立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以问代答,很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想让我知道我就知道,你不想让我知道,我就不知道,完全的配合。

  “有时候,知道的越多,死的就越快,为了贾家,你也不该多生事儿,是不是?所以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好。“

  看他这么上道,张中行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思,他已经有了神医的名声,风水上也被人称作大师,就这样两个身份,足够自己在这个世界混日子了,没有必要在弄的脱离了群众基础对吧。神仙,半仙这样的名头,除了那些隐匿山林的,基本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他可不想招惹些不想招惹的事儿。就目前来说,他已经触动了一僧一道不少的利益和布局了,若是在把神仙名头摆出来,那岂不是就等于是自己勾搭着他们,让他们来收拾自己嘛,在他没有把握对付这两个家伙联手的情况下,他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安全第一啊!

  贾珍很机灵,最起码在这事儿上很机灵,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神仙也讲究低调,藏着掖着还真是有点不怎么像样,要是他,那估计都能嘚瑟的让全天下都知道,然后让人排着队的来叩拜呢,可是既然不让说,他就不说好了,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说句不好听的,就他一个人知道更好呢,这样一来有了好处,也就只有他一人能得到了不是!最要紧的是,他想到自家老爹好像和这个神仙走的挺近的,最近还想着闭关,都是因为这个神仙,这么说岂不是我家老爹其实也算是神仙?那老爹为什么不和自己说?难道说这里头有什么忌讳?若是这样还真是越发的不能说,只能当不知道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喂,你们几个,今儿什么都没听到,看到知道不?不然小心老爷把你们一个个全卖到黑煤窑子里去。“

  贾珍自己保证了不算,连带着把这贾家下人充当的道童们也一个个都嘱咐了一边,甚至还用上了威胁。张中行看着他这做派,心下也送了口气,不过世人常说,给一棍子,再给个红枣才能恩威并施,让人心服,所以张中行也琢磨着给贾珍一点的好处,让他知道听自己的话有肉吃,想了半天,在自己的私货里翻了翻,最后拿出来一瓶系统商店里最便宜的醒脑丸(其实就是薄荷丸子,一个积分二十颗,属于夏季常用药,只是这东西属于浓缩型,所以这时代还真是没有)

  “给你,这是醒脑丸,平日里觉得头晕目眩之类的,就可以服用,药如其名,很是效果,就是科考的时候,也是个不错的备用药。“

  这一点是肯定的,都醒脑了,那考试自然脑袋灵光,做文章能超长发挥了对吧,虽然贾家想要出个科举上的人才他还真是不怎么看好,可是这寓意还是不错的,这不是,贾珍立马就是一脸的欢喜,双手接过,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果然,就我一人知道,好处就来了,这是封口费呢,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要是常有这样的好事儿该有多好。

  贾珍很得瑟的带着张中行忽悠的东西回家了,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不是什么八卦,也不是想着自家老爹,这会儿最想的就是回去试一试这药丸子的功效,就他看来,人家张真人那手凭空摄物的本事,那能拿出来封口的东西必定也不是什么便宜货色。

  恩,确实不便宜,要一个积分才能买一瓶呢,比他能自己炼制的东西贵多了。当然贾珍得了好处费,自然也要付出些什么的,比如这张中行刚发现的自己缺少的药材,这就归贾珍同学筹备了。

  另一头,贾珠躲过了一劫,可是他这心病依然没有得以救治,整个人傻傻的就这么躺在床上,很有些等死的味道,贾政去看了两回,说了几句,看着没有用,索性也不去了,平日里不是在自己的屋子里读书,和丫头来个红袖添香,就是在赵姨娘那里感受一下温香软玉,期待一下赵姨娘腹中即将成型的孩子的温情。

  所以说其实贾政才是整个贾家最冷血的人啊!就是人家贾珍,秦可卿死了的时候,还知道哭上几声,哀悼一下自己死去的情人,这贾政连着自己的儿子都不怎么关心。

  贾赦在听到下人禀报之后,一斤很无语了,他都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弟弟了,甚至感觉,这么些年自己妒忌,憎恨好像都有点无趣,这样的人,就是真的什么都得到了,就他这性子,将来没有了老太太之后,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的。冷血成这样真的能瞒所有人一辈子?贾赦一向是讲究真心换真心的,看看他,就是老太太这么无视他,这么欺负他,他还不是将这个娘供的高高的?贾赦真的觉得,自己比这个弟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啊!感慨一下,果然这是老太太有眼无珠才看的他这么好,自己的好,是群众火眼晶晶发现的。不一样啊!接受的人数不一样啊!

  西南大院,老太太的荣庆堂里也知道了这贾珠的事儿,虽然贾赦意思这事儿不能让老太太知道,老太太都病成这样了,不能在给她添乱了,万一老太太一急,弄出个好歹来,这可怎么得了?可是事情都过去了,自然就有人会忍不住说出来,所以即使躺在床上,老太太还是知道了这事儿,只是和别人想的可怜贾珠,心疼贾珠不同的是,老太太的脸色有些发青,甚至眼神里还带着一丝的恐慌,说不出的诡异。

  挥挥手,把那些在身边围着的人一个个都赶走之后,老太太抱着被子,闭着眼睛,忍不住身子都有些发抖了,隐隐约约的,能听到她嘴角破碎的声音:

  “果真有报应嘛?这世上真的有偿命嘛?“

  闭上眼睛的史家老太太这会儿是真不平静啊!她能平静的了才怪呢,这年头的世家大妇,没有一点子狠心肠那绝对是做不了的,就像是她自己说过的那样,她在贾家从孙媳妇做起,一开始那是上头两层婆婆,还有那些个什么叔叔,婶婶,一个个都能骑在她头上,一会儿给贾代善送个丫头,会儿因为这个那个的给她一顿排头,说起来她这辈子还真是不容易,而且那个时候,贾家那真是泥腿子出身,规矩更少,她嫁过来的时候,贾代善身边就已经有了四个通房丫头,就是袭人那个角色,为了能生下嫡长子,她自己都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的手脚,等着生下了贾赦,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讨好婆婆,也为了能腾出时间执掌管家权,就把贾赦放到了婆婆那里养着。

  那些年死在她手里的姨娘,丫头,流产的孩子,那真是估计加起来能超过两位数,不过她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这是做错了,这一切还不是为了让她自己能在这个家里安安稳稳的?那些小妾,姨娘的也不是什么干净人,左不过是自己有正室的身份,所以才能占了优罢了,若不是这样,估计她这会儿早就给人家让地方了。

  只是如今听了什么因果,什么偿命,她心里忍不住有些害怕,觉得这人命多了,自己似乎以后没什么好果子吃,想想这些年自己和老大,老二之间的事儿,想想这些年家里孙子辈的事儿,她忍不住也想着,这莫不是也是报应?因为报应,所以她老大和她不亲?因为报应,所以老二被罢官?把他爹好容易用遗折换来的恩典给丢了?甚至是不是因为报应,所以老二这么些年都没能升官?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若是这样也有报应,那这满天下的官宦人家的太太估计就没有一个能有个好下场了,谁家不是这样的?又不是自己一个,不过是相互斗法罢了,有输有赢,怎么能说得上什么因果,什么偿命?那样的下贱胚子,那里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还有那些流产的孩子,更是不用说了,连被生下来的福气都没有,可见本来就是没有福气当这勋贵人家子弟的。

  老太太手脚真的是很厉害的,贾代善后院女人那真是不少,可以说这贾家男人的好色基因,绝对都是属于遗传的,贾赦,贾政,贾琏,哪一个都不是什么吃素的,这些绝对是从贾代善那里遗传下来的。

  可就是这样,贾代善这儿子辈,除了两个嫡子,愣是一个庶子都没有,这就可以看得出老太太的手段了,当然她也是要脸面的,这什么妒妇的名声也是不想要的,所以还给贾代善留了几个庶女,反正就是一副嫁妆的事儿,选几个看着光鲜,其实不怎么样的人家一嫁,那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这些事儿当年老太太做的那个利索啊!手脚也干净的都让人拿不着丝毫的把柄,虽然看看如今那些出家的庶女一个个从来都不和娘家联系就知道这里头的猫腻,可是真要说起来,这老太太真的是把表面上的事儿做的很体面了。

  可如今不一样了,越来越盛行的因果论,越来越多的报应之说,还有实实在在的摆在她眼前的贾珠的事儿,这让心里有鬼的人神魂上都受到了冲击,越想越害怕的老太太觉得自己浑身力气似乎都被抽走了。不住的安慰自己,自己身体这么好,能活这么长时间,这说明自己其实还是很有福分的,自己是国公夫人,这女人一辈子能得到这么个地位也一样是已经差不多到顶了,有几个当年的小姐妹能和自己比的,算上南安太妃,也就三两个罢了,只是想到南安太妃,她又忍不住想到了自己这些日子被宫里训斥的事儿,因为这个,她送出去的帖子没有人愿意接,没有人来看望,那南安太妃如今也不和她通消息了,这么多年的手帕交。到了这个时候,居然一个个都躲避不及的样子,真是让人伤心。

  莫不是自己老了老了,还丢了这么大的丑也是报应?越是想着自己最近的倒霉事儿,越是想着家里的不顺心,这老太太就越发觉得报应一说让人心惊。那些早死了八百年的人的身影好像一下子也慢慢的在脑子里变得清晰起来,她以为已经全忘记了,可是没有,她的脑子里似乎还能看见那些个妖娆,那些个狐媚子,那些让她痛苦的人。不,这些都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若是真的有报应,那么她们呢,一个个挑衅自己的地位,一个个想着害了我的孩子的人,又该是什么样的报应,若不是她们,自己的敏儿,当年也不会早产体弱了。对,没事儿的,那是她们的报应,借着我的手受到的报应,自己没事儿的。

  “老太太,前头传话来,说是琏二爷的舅家张家二老爷进京了。“

  就在老太太不断的为自己减负,为自己开脱,总算觉得能松一口气的时候,门口一个心腹嬷嬷传来的消息却让他似乎有了一点灵光闪过的意思。若说这么些年自己或许有什么做的不妥当的能和如今的事儿扯上的,也只有这老大媳妇身上了,说起来,当年老二家的对着老大家的下手,自己不是不知道,这年头,大户人家用的产婆可都是老人了,都是熟悉的,老大家的生产,这产婆自然也是自己人,更是自己的心腹,想要知道些什么太容易了,可是自己依然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动,甚至在产婆来自己这里说起的时候,自己还当着那个产婆的面当什么都不知道,在那个时候自己当不知道其实就已经是默许了老二家的行动了,虽然这事儿自己没有亲自动手,可真要说起来自己也能算是个帮凶。

  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有时候看着邢夫人的样子,自己也曾想过,若是张氏在必然不会这么上不得台面,那毕竟是学士府的姑娘,规矩上那可真的是一点的岔子都没有的。可是当时自己是真的不喜欢她,曾想着若是她产后身子不行了,亏虚了,那么一个躺在床上的太太是没法子当一个当家主母的,老二家的也就能出头了,自己真的是没有想过,这老二家的会做的这么彻底,一下子直接把人弄死。至于贾瑚?那个孩子本身就是个养不大的,自己也没怎么在意过,可是如今看来,或许自己会到了这个地步,身子一天天的不成,家里乱的这样,国公府的牌子被撤,自己被训斥,都是这一事儿结下的因果。

  老太太真的想要叹气呀,她觉得这一辈子也就是这一件事儿没有料准了,居然就出了这样的岔子,怎么就能全算到她头上呢。

  她这心里话若是让她的心腹嬷嬷听到了,估计一个个都能笑掉大牙,说句不妥当的,你能眼睁睁的看着老二媳妇对生产的嫂子下手,你说人家产婆会怎么以为?再说了,你心里真的没有料到这个结局?不过是事情到了如今,说出来骗人骗己罢了。若是你不是心里对这个儿媳妇一万分的不喜欢,又怎么会在这一年刚到的时候,不顾贾琏还在孝期,就给贾赦娶了继室?还是不通知张家就自己定下的继室?就是在没有见识的人家,通过你的举动也知道了你不待见张家,不尊重大儿媳妇了,更别说给贾赦娶的继室还是那么一个身份,父亲官职小不说,还是个已经丧父的,也就是说那就是个空有官家小姐名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和帮助的媳妇。

  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继室比原配地位低那是肯定的,继室的娘家比原配官职小,层次低也是惯例,这是为了保护原配生的嫡子,这个大家都理解,可是人家张氏当年好歹也是大学士的闺女,你把一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最低等过世官员的闺女定给贾赦,你这到底什么意思?这是看不起张家?这是变相的嫌弃张家官职低?

  谁都不是傻子,都看的出来你这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老二贾政?换句话说,若是换一个人遇上这情况,死了婆娘的是贾政,你会怎么做?

  这些个吐槽,老太太是不知道了,因为也没有人知道她脑子里想的事儿,可是这婆子的一个消息,却依然让老太太觉得自己找到了所有一切的因由,她忍不住又对着死去的张氏不满起来。

  你人都死了,还是这么的不消停,到了这会儿了还要来害我们贾家,果然就不是什么贤良的。报应,你还有脸来说报应,贾瑚死都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病怏怏的嫡子怎么能承担的起国公府嫡长子的名头,(她忘了,这贾瑚早产也是人为的。选择性遗忘真可怕。)你自己身子不争气,撑不过生产这关,还让贾琏得了克母的名头,若不是这样,自己怎么会选邢夫人当了继室?一切都是你的错,你怎么还有脸来说报应二字?

  不管老太太怎么想,怎么不满意,可是如今的老太太已经不是以前的老太太了,她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权利,只能躺在床上,在自己的院子里住着,不再是威风八面,执掌全家的人了。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即使她到了八十岁,只要在妇德这个名声上有了亏损,那么她的地位必定一落千丈,如今的老太太就是这个情况。

  “老太太,大老爷那边说,要带着琏二爷去迎接张家二老爷呢。“

  “不用告诉我,这个家如今哪里还有我说话的份?什么张家二老爷,什么张家,若不是他们在门口找事儿,怎么会让贾家成为京城的笑柄。“

  老太太赌气的一个转身,继续闭着眼睛想着自己的心事,外头那个嬷嬷听着这话,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只是嘴上还是应承了一声,然后往后退去,一边走一遍心里暗暗的开始盘算自己的退路。

  老太太如今是越发的不讲理了,瞧着人也不在是原本的清明样,估计还真是不成了,哪有这样说张家的,好歹那也是琏二爷的舅舅家,将来琏二爷想要出仕,必定是需要张家帮忙的,大老爷如今这样的做法才是对的,和张家关系弄好了,对琏二爷,对贾家都是好的,虽说这些年,自家也没有怎么打听过张家的事儿,可是这几个月来,因为涉及到以前的那些事儿,张家如今是什么样,倒是在京城传遍了,都知道人家张家大老爷如今可是成了总督,那可是二品大员,实权的大官,二老爷听说这次回京述职,也是有可能升官的,就是不升官,也是四品了,即使是在不知道世事的人也知道,这可比当初二老爷那清闲的工部官职不知道高了多少阶,怎么老太太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再说这给先大太太伸冤的事儿,那是贾家的媳妇,贾家自己没能给个公道已经很没理了,难不成连人家忠仆告状伸冤都容不得?虽说做出这错事儿的是二房的太太,贾家名声上是不好听,可最不好听的也不是贾家,是王家,贾家是苦主,老太太这都快里外部分了吧。

  越想越觉得老太太是糊涂了的嬷嬷,忍不住想着回去是不是和自家男人,儿子说说,好歹和大老爷身边得用的那些管事们通通气,让自己一家将来不至于没了下场。

  老太太是真的不知道啊,她就这么赌气的一句话,把自己身边有一个心腹直接给送出去了,还是送到了她不喜欢的老大的手里,真的是天意啊!所以说,不作就不会死,这一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

  话说张家,这一次张家二老爷那是真的沾了死去的妹妹的光了,本来他还有一年才能述职的,这不是,谁让贾家先大太太被害一案已经上达天听了呢!这让几乎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如今这张家兄弟的情况。那吏部的人在查阅各地可以述职人员名单的时候,一看到张家兄弟的履历就顿了一下,如今张家那是受到满朝文武同情的对象啊!唯一的妹子,在大学士老爹死了没有多久就让人给害了,这样的事儿让多少年纪一大把的官员心里戚戚然啊!都觉得自家孩子指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和张氏一样下场凄惨呢!这一来,对着张家的三兄弟一个个都带着同情的眼光去看,吏部负责考核的就是这么一个五十多的官员,看着张家兄弟,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这个稍微有些夸张,可也差不离了。),想想自己儿子,今年刚过了乡试,明年会试还不知道能不能中,就是中了,也不过是个七品,八品的官职,若是自己走的早些,那还不知道能不能看着儿子爬到五品呢,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要早作准备。

  比如说,这会儿先和张家市个好,给张家一个人情,把张家老二调回来,反正如今同情张家的多了去了,自己这一手,估计人家也不能说什么,就是有些开后门也能让人理解,等着和张家结交的好了,将来万一自己没了,到时候这分人情怎么也能落到自己儿子身上去,说不得就能在关键时候让儿子上一步了。毕竟如今看来,这张家老大都已经二品了,将来即使再不济,回来当个尚书还是有可能的,哪怕是礼部呢,那也是从一品官职,提携一下自家儿子那是绝对可行的。

  于是这么的,张家老二就有了机会了,即使这一次回京之后,品级不变,这京官也比外省的官员值钱,无形之中高一点,那也是变相的升职了,所以来的时候绝对是好心情的,只是这样的好心情在接到贾赦的信件,说起了贾珠的事儿的时候,又阴暗了。

  当然他不是说贾赦不好,也不是说一定要迁怒到孩子身上,而是他又想到了自己那个妹妹,真的是可怜啊!不过报应?这个词他听得有点刺耳,这报应什么时候不能有,当时妹妹死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怎么就要自家捅开了才说什么报应?难不成这老天爷也是见人下菜碟的?见着自家有了报仇的意思,这才来一下表示一下公平?好吧,这样的心思很有些要不得,不过他这时候的第一反应就是他要去见一见那个张真人,那个被自家三弟说的神的不行的半仙去。

  一开始张家兄弟对于张中行说的事儿其实真的只是半信半疑的,可是张家有人啊!这么三个官,想要调查些事儿也还是容易的,特别是老二,就在京城附近,想要知道些贾家的事儿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他派了人过来,然后就知道了自家外甥的情况,痛心,这是张家老二的第一个感觉,然后就是开始查自家妹妹的事儿,贾家下人的嘴巴是个什么样的大漏斗那真是谁问谁知道,一来二去,即使什么证据都没有,他们也发现了太多的疑点了。

  再加上老三,老大一起出力,把张中行查了一遍,发现这人真的是没有到过京城,对于老三也没有怎么了解过,这么一来,对于他第一次见面就能直接喊出老三的姓氏,知道他有个妹妹是贾家的先太太,怎么死的,就有了点神秘的意思了,后来还有其他的例证,比如苏州的事儿,金陵的事儿,扬州的事儿,从这些事儿看来,这人还真是有点本事的,这么一来对这个道士,张家人才算是真的信了。当然这样的信,只是说对于妹妹是枉死这事儿上的信,并不是信任这个人。也正是因为这样,张家二老爷才会想着到了京城后要见一见。

  至于贾琏?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外甥?他这会儿不知道该怎么说,感情很复杂,他很是恼怒这个孩子跟着二房那个害了他妹妹的毒妇过了这么些年,可是也知道这孩子是被骗了这么多年,所以又是同情,又是可怜,可是对于贾琏这么些年不知读书,这是他绝对的不能原谅的,好在这些日子的消息传来,说是这个孩子如今也知道上进了,也知道争气了,这才好些。

  只要知道上进,知道读书就好,男孩子不怕出息的晚,他们家毕竟有爵位,在如今这已经大房归位的情况下,这外甥将来袭爵是绝对没有了障碍的,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成就的晚些,也不碍什么事儿。

  即使科举上没有什么出息运气,能得个功名,然后守着爵位家业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男孩子,只要知道好歹,知道上进,那就一切都好说。

  想到这个外甥,他又忍不住想到别的,贾赦上一次来信,说起了贾琏的婚事,原本二房想的什么娶王家的闺女这事儿自然是不用在提了,就是没有王氏被关的事儿,站在张家的立场上,也不能让这么一个袭爵的嫡子被婶子的娘家闺女给拿捏了,更别说王家闺女可是出了名的不识字。这怎么能让张家这样的书香人家看的上!更别说如今还有继室在当家作主,哪怕是为了贾琏以后的前程,家里的地位,张家觉得这个媳妇人选,也该是亲近张家的。所以他这会儿想的贾赦想要张家帮着挑儿媳妇的事儿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家是不是有合适的,然后才是其他的书香人家,总之是不能让武将人家的闺女做了自己的外甥媳妇。

  当然这里头也有张家的私心,他希望以后贾琏当家后的贾家,是和文臣在一个阵营的,不想贾琏在和那些勋贵搅合在一起。好歹也能让张家的势力在多上一分,将来自己的孩子,张家的孩子也能多些臂助。没法子,谁让文官出仕都比较晚呢!大多是大器晚成型的,这考虑自然要多些

  张家人想的很好,可惜,张家生孩子,就是男孩子多,女孩子少啊,巴拉半天,自己三兄弟就两个嫡女,一个已经定亲,一个才九岁,怎么看都有点不合适。张家二老爷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啊!

  张家儿子多,这当初也是贾家太夫人一心找张家结亲的缘由,就是想着能让贾赦以后子嗣多一些,看看张氏生了两个,贾瑚,贾琏都是儿子就知道了,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的,可惜,一个死了,一个生而丧母。到了如今,贾赦这么大的年纪,居然就贾琏一个儿子,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想想这事儿,若是没有那些个手脚,说不得贾赦还真的是能儿孙绕膝呢。毕竟贾瑚可是比贾琏大了将近三岁,这会儿若是还活着,只怕早就娶亲了,弄不好都能有儿子了。

  越想张家二老爷对着王氏就越是怨气大,连带着王家也成了仇家,王子腾若是知道这,估计又该摔杯子了,人家是坑爹,这王氏是坑哥啊!太坑人了!怎么竟是给他结仇呢!

  等着这一大队的人马终于到达京城,张家二老爷也终于在多年后又一次见到了自己那个妹夫,还有边上一脸寒冰,却生着一双桃花眼,有三分自家妹妹样子的外甥,张家二老爷那眼睛里突然就满满的泪花。

  不管来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这多少年了,自己进京终于又有了亲人在这里等候,终于不是孤单的好像是漂浮的无根浮萍一样,无依无靠了。这样的感觉真的是很好,很好呢!

  “二舅兄,一路辛苦了,琏儿,来,这是你二舅舅。快来见礼。”

  贾赦难得机灵了一回,知道人家不待见自己,想看到的是自家儿子,立马把贾琏推了出来,这会儿贾琏脸上这几个月刚练出来的冷脸也有了一丝丝融化的趋势,眼中闪着濡慕,羞愧,感激,期待的眼神,直接在这大路上就跪下磕了一个头,哑着嗓子喊了一声。

  他真的很不好意思,这么多年了,自己都十四岁了,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个舅舅,第一次喊一声舅舅,作为晚辈,他觉得自己很无礼,很没脸。

  “好,好,好。”

  张家二老爷已经说不出话了,只是拉着贾琏,把他从地上扯起来,然后端详着他的脸,哽咽的说道:

  “像你母亲,你真的像你母亲。”

  别离苦,当年妹妹出嫁还在眼前,可人却早就成了黄土一堆,连着当年那拼死生下的孩子,也如此年纪了,时间,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