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在大明的那些年>第123章 韩清高中

内心强大的人,是平和的、自信的、快乐的!

明己亦是如此。温州的流言并未给他造成困扰。心中更是没有残留一句。

楼船离开大海,驶入长江。逆风而行,破浪而上。明己站在船头,迎面扑来的江风,化作了和煦的春风。荡漾在明己的脸上。

虎子站在明己的身后,心里暗骂着灾民忘恩负义,替明己不平。担心明己会有心理负担。不过这种担心很快便没了。

明己在大明是孤独的。虽然有老头,汤圆和虎子陪伴。有皇后,老朱,朱?等人照顾。他也在融入大明

但他依然是孤独的。三观不同,精神上是孤独的。孤独的人,内心是强大的。

明己更是强大到混蛋的地步。自然不会把流言蜚语放在心上。是层次上的不在乎!把别人的无知放在心上,增加自己的烦恼。这亏本生意,明己是不会做的。

“浪荡浪荡到江湖

翻出世界世界万千浪

自然自爱勤练我功夫

笑声激发自强

我独自创出千世业

画出我的少年狂

一生自由自主,心中喷出千丈光……”

明己站在船头,放声高歌。倒有些豪迈的味道。明己的放荡不羁,在虎子眼里就是发神经。

好在相处久了。他也习惯明己的精神病了。也能证明少爷是正常的。见明己心情好,忍不住开口

“少爷,你真的不生气嘛?”

“当然生气了!”

“少爷,那你……,虎子没觉着你生气啊”

虎子有些纳闷,明己这样子是真没生气的样子。

“气过了呗。一群被人利用的无知刁民而已。少爷我能生气他们就已经赚了。难不成还能让他们一直赚?不亏大了嘛!”

“少爷,虎子觉的。要不把商会叫回来吧。别帮他们了!”

明己有些无语。商会撤走,等于断了物资。百姓是淳朴的。被利用的善良终归还是善良。真要这么做,他也不是明己了。也不会来救灾了

“虎哥,格局打开好吗?你想想,如果你是他们中一员。有人说家破人亡是因为我。你会怎么做?少爷我就当是做回父母好了。孩子发泄情绪。做父母的还能和他赌气嘛?哈哈哈”

明己笑着开了一个玩笑。他高处这个时代的就是眼界。懂得换位思考。衡量价值的标准也要高出许多。

若是因此置气,不是自降层次嘛。还得是降了近千年。

“好了,回去吧。让沈荣把这次花费统计出来。回去找老朱报销。”

明己消耗了筹备的军粮。自然要找老朱给报销。倭岛之行,明己可不愿意拖延。

船队向着镇江航行,明己也不再唱歌了,而是打起了广告

“清仓大甩卖!温州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和小姨子……”

太阳写旦字。明己也回到了镇江。麒麟军归营。朱棣则是跟着明己回了侯府。他这近两月的时间里,累的够呛。

四处搜救,回营还得搭建庇护所。这是明己下的军令。他现在算是在麒麟军服役,对军令自然得遵守。

他也愿意去做。且明己点明了他的身份。那他可是代表着老朱。自然得更卖力一些。

回到侯府,韩清小两口也回来了。不等韩清见礼,明己率先开口了

“教授,你又落榜了?没事,大丈夫不以一时成败论英…,嗯?你好像没事啊!也是,反正你也习惯了!”

“少爷,相公高中了!”

小青出声说道,明己进府见两人一脸喜色。韩清更是有些得意的神色。便已经猜到韩清可能高中了。只是怼他习惯了。

“哦。殿试过了嘛?”

“少爷,相公已是进士啦。”

小青激动的说道。她与韩清夫妻一体。与有荣焉。韩清也是兴奋的说道

“少爷!我考上了!皇上亲封的进士出身。我是进士了!”

十年寒窗苦读,只盼金榜题名。范进中个举都能乐疯。由此可见科举的艰难。韩清虽然一直在克制,得意兴奋的心情还是很明显的。

孟郊取得功名时,还想着一天把西安的花看完。韩清算是好的了。

“恭喜恭喜,状元不是要留在京城吗?你怎么回来了?”

明己出声说道。韩清摇摇头,却是没有气馁。回答道

“少爷,韩清不是状元。”

“那你是榜眼?”

韩清继续摇头。

“桃花?”

韩清还是摇头。

“哦,没事。传胪其实也不错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你很厉害了!”

明己的话像是一瓢冷水,浇在了韩清的心头上。韩清也没有了得意的神色。

“少爷,也不是。韩清位在十名开外。”

传胪是殿试的第四名,也就是进士第一名。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七品的官职。

状元,榜眼和探花称一甲。也就是进士及第。起步就高了许多。状元是可以直接担任翰林院从六品的编纂。榜眼和探花则是授予七品编修。

翰林院地位比较特殊,不只是修书写史。也会帮着皇帝处理军机大事。写奏章之类的。给皇子伴读也是他们。人脉也就有了。仕途就不用担心了

二甲除了第一名,其他人想进翰林院就得考试了。通过才有资格。没通过只能去朝堂打杂或是自己选个地方去上班。

三甲也就是同进士。有点像现在的享受同等学历待遇。含金量就少了许多。他们参加翰林院考试资格都没有。官职也得二甲进士挑完。

朝廷缺官的时候,就会赐许多同进士出身。

韩清属于二甲进士,已经很不错了。算是大明的九八五,二幺幺了。的确值得他高兴。科举寒门出进士的概率少的可怜。

明己心里其实也挺为韩清高兴的。虽然他有些迂腐,不过他的确努力。明己只是给他了一个平台,能考上还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

“也不错了。老朱给你工作安排了嘛?留京还是去外地?”

大明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韩清等人不会闲置。到了后期官员饱和,进士也就不值钱了。没有官位,有了功名也只能赋闲在家。

“少爷,韩清要去山东了!做青州府乐安候补知县。吏部这几日便会下达公文。皇上命我们和国子监学子一同前往。”

韩清出声说道,声音充满了不舍,甚至有些哀怨的味道。再也没有获取功名的高兴。明己对他算是知遇之恩。

没有明己,他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平台。书本笔墨就是一大笔开销。还得维持生计。没有明己,也去不了知府衙门实习。没有阅历和经验,策论怕是入不了老朱的眼。

虽然明己总挤兑他,韩清心里对明己还是很感激的。明己也算是磨炼他心境了。否则这个寒门才子,幸福来得太突然。看遍应天府的花,都算好的了。就怕和范进一样

明己对小青也有着救命之恩。收留他们,且真心相待。明己不像一个王爷,反而像是家人。在侯府,大家都是这样的感觉。

突然要离开了,心里的确难受。韩清的话一出。小青就哭了起来,侯府的气氛有些压抑。

“走就走呗。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卖萌呢?什么时候走啊?少爷给你弄个欢送会!”

明己出声说道,他心里也有些不舍。韩清和他有多年的感情交流。以后不能交流了,总会少点什么。

“吏部公文下来便走,大概旬月之期”

“嗯,我还以为你明天就走呢!好了,这是好事。一会儿去四海邻给你庆祝一下。”

明己说完就躺在吊床上了,救灾他也是累的够呛。躺着感叹了一声

“人啊,还是闲着好!少爷这劳碌命啊!小青,泡壶茶过来”

明己不喜欢压抑的气氛。他的做派这次并没把大家活跃起来。

虎子对进士没什么感觉,他是真不想韩清离开。相处久了自然有感情。出声说道

“韩教授,你能不能不去啊?让少爷和皇上说说”

“我……”

韩清不知道怎么说,他很纠结。心里不想离开侯府。另一边又是自己的理想。多年苦读不就是为今日嘛。心里的酸文一时找不出一句能出口的话

因为明己的到来。大明现在正是高速发展期。国策府制定的各项计划都需要人去实施。老朱对人才也是思之若狂。

大明这些年天灾不断,山东更是历年大旱。老朱让韩清等人入山东,也是想着让他们去施展才学,建设地方。

派国子监去北方,是为了宣政教化,废元末轻文的陋习。振兴民间读书的风气。

老朱治国还是有一手的,北方在古代,属于苦寒之地。民生艰难。温饱都是问题。向学之风自然差上许多。

老朱方略是没问题的,只是国子监北上的效果并不大。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北方无一人上榜。激起大学生游行,主考官刘三吾背锅被流放。

温饱没解决就想追求精神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南北榜,北方是真没考过南方。耕读能干过专业上学的嘛!事实有时候总是让人难以接受。

老朱心里是清楚的。不过为了收服北方士子的心,稳固社稷。只能让老刘背锅了。而后施行南北分榜。

国子监北上,韩清等人算是赶上了。也因此没了挑选地方的权利。皇命难违,只能服从安排。时间也匆忙了一些。

老朱的想法,明己并不知道。只当是韩清是朝廷包分配。对他来说,去哪都一样。

“虎哥!以前怎么没看出你和韩教授感情有多深啊?舍不得就跟着去呗!”

明己休息了一会儿,准备出发去吃饭了。见虎子还在挽留韩清。出声说道

“少爷,虎子不去,谁和这酸儒有感情了!虎子就跟着少爷。”

虎子立马反驳。在他心里,明己现在的份量怕是比汤和还要重一些。

韩清看着虎子,刚刚虎子可是苦口婆心,真情实意。还以为虎子是真舍不得自己呢。他不知道的是,虎子只是想留着他抵挡少爷的嘴碎。没有韩清,他就得受累了。

“人家是高升。你别瞎捣乱。阻人前程如杀人父母知道嘛!走吧,吃饭去”

明己随意的说了一句,起身朝着府外走去。大家看了虎子一眼,跟着走了

“完了,……”

虎子嘀咕一句,赶忙跟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