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里,康熙正看折子。梁九功上前禀道:“皇上,二阿哥来了。”

  “哦,保成来了,快让他进来。”康熙放下奏折。

  在这么多孩子中,要说康熙最喜欢的还是二阿哥。二阿哥是皇帝唯一的嫡子,又打小养在皇帝身边,这情份自然不同于旁人。

  “儿子见过皇阿玛。”二阿哥把手中果盘递给了梁九功,上前行礼。

  “拿的是什么?”康熙道。

  “回皇阿玛,这是南边进的甜橘,儿子吃了几个很是香甜,就想着兴许皇阿玛还没来得及尝呢。”二阿哥胤礽恭敬回道。

  “呵呵,阿玛还差你那几个橘子?”听儿子这样说,康熙呵呵一笑。

  “皇阿玛,主要是儿子怕您太累了,这不‘打扰’您一下嘛。”二阿哥望着皇帝,眼中满是孺慕之情。

  康熙起身上前拍了拍儿子肩膀,想起前几天尚书房的汤斌夸二阿哥天资聪颖又读书用功的话了。康熙一时龙心大悦,笑容满面。

  梁九功在一旁看着,心道:看看人二阿哥,皇上不宠他宠谁呀。

  过几日,康熙在朝上突然提起了立太子的事,欲立二阿哥胤礽为大清太子。

  其实立胤礽为太子,在元后薨时便提起过了。皇帝与元后少年夫妻,情份不同一般。元后赫舍里氏难产而亡,康熙很是悲痛,把儿子保成养在了身边,便提出了要立保成为太子。

  老臣们都有些不赞成,一说是皇帝年富力强,立太子尚早,二说是二阿哥年纪还小,待长大些也不迟。

  康熙也没再坚持,如今眼见着保成长大了还不错,这事就又提了出来。

  太子是谁呀,那可是下一任皇帝,谁不动心呀。

  康熙一提出来,高兴的是二阿哥和索额图,他们正在谋划着呢。如今的皇子中年纪长些并领了事做的,就只有大阿哥胤褆和二阿哥胤礽了。

  大阿哥虽然占了长,但二阿哥却是嫡子,又素受康熙宠爱,争太子胜算颇大。如今康熙提出立太子,正合了他们的意。成为下一任皇帝,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外家,这事儿你说谁不想。

  皇帝提议又有重臣附议,这事儿就成了。二阿哥胤礽便成了大清康熙朝的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有人欢喜有人愁。又急又怒的最属大阿哥胤褆一众了,筹谋已久却功亏一篑。消息传到后宫,惠妃娘娘也是又气又失落:还道大哥说的有几分成算呢,终是差了。

  宫里其他嫔妃倒是看得开些,一来自己没那实力争,二来孩子还小时间长着呢不是。

  等宝珠听了费扬古说这事,可以说是惊诧莫名了。费扬古倒是打定了心思,甭管你谁当太子,反正我只忠于皇上。可宝珠她是来自后世的人呀,那历史上可是说了,二阿哥早早便被立为太子,可不是现在才立的呀。

  再说了,事情那有那么巧的呀,偏我知道了他不是太子,感叹了几句,回头他就成太子了,我这乌鸦嘴又显灵了?

  不不不,这不科学,我哪来的这么大的脸,宝珠立马又否定了自己。自己要真是有这么大的能力,那还不心想事成,还呆在这清朝干嘛,早就遨游世界穿梭时空玩去了。

  天气渐冷,京城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

  宝珠看到下雪是兴奋异常,前世她做为一个南方孩子,还没怎么见过雪呢。堆雪人、打雪仗、团雪球……没等宝珠把想到的有关雪的游戏实施呢,这雪便停了,薄薄的一层,什么也玩不了。

  倒是院里到处都盖上了一层薄雪,看起来美丽了不少,特别是竹叶盖了一层白雪,煞是好看。宝珠穿着厚衣裳,呆在院子里赏雪,看那青色竹叶上白雪晶莹。对,还有踏雪寻梅,收集梅花上的雪煮茶这样的雅事呢,宝珠是只盼雪落了。

  觉罗氏看宝珠这样,心里也高兴了不少。原来看着宝珠时不时的小大人模样,还担心这些日子让她学太多,压制了宝珠儿的心性,看她如今又流露出小孩子的天性,原来的担心也去了不少。

  薄雪很快融化,过了两日便完全没有雪的痕迹了。宝珠直呼雪太小不过瘾。

  茯苓道:“小姐莫急,这才刚开始下雪呢,以后还会下的。”

  “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场大雪的。”茵陈也说。

  其实她们都没有宝珠那样盼下雪,雪大天冷干活难受不说,她们在小姐身边,倒是不怎么受罪,可是家里那些人就没有那么好了。要是再雪大了成了灾,那就更不用说了。只是看着小姐兴致高,丫鬟们都没有多说。

  果真第二场雪很快便下了。夜里下了厚厚的一层,天亮了天也晴了,太阳升起来,阳光映着白雪,让宝珠不由惊呼:“真是太美了!”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上学时学过的诗句简直要脱口而出。

  团雪球,堆雪人,宝珠玩了个不亦乐乎。就连在雪地上排排踩脚印,宝珠也是玩了半天不觉厌。

  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时,宝珠还说道雪太小了,没玩过瘾,要是雪再大些就好了。

  乌喇那拉家并不太讲究那些饭不语什么的规矩,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也能说上几句话,倒显得其乐融融。

  听宝珠这样说想雪大,星禅说:“宝珠,雪若是太大了也不是太好。”费扬古亦道:“雪大成灾,苦了百姓。”

  宝珠听了一愣,她只是觉得好玩,想让雪再大些,还真没朝灾情上想。再说前世长在新世纪的南方孩子,实在少有雪大成灾的概念,要说发洪水什么的还有些可能。再一想,如今社会力低下,又没有温室效应什么的,确实会雪大成灾。

  “那宝珠愿这雪下得不大不小正正好,风调雪顺。”宝珠正色道,小小脸上一派庄重。星禅他们也点头称是。

  费扬古看着自家的孩子们,不由点头微笑,无论如何,良善之心不可无。如今看自己的孩子如此,可谓父情欣慰了。

  宝珠想到自己的乌鸦嘴属性,,倒是真心愿自己这次能说者成真。说来也怪,这个冬天的雪竟真是下得不大不小,恰到好处,真算得上“风调雪顺”了。

  宝珠也寻了机会踏雪寻梅了一番,又学着前世看过的红楼,和丫鬟们收了梅花上的雪煮了茶,请了五格来品了一回。倒是把喝茶的五格惊艳了一把,直赞称是此茶只应天上有。

  宝珠看五格那样只道他逗自己玩呢,也没当回事,笑嘻嘻地接受了称赞。

  再说觉罗氏看着今年的雪果真如宝珠所说一般,不禁惊讶万分,又想起往事,和费扬古说道:“老爷,我看这宝珠儿怕真是个不凡的。”费扬古笑:“你现在才知道呀。”

  想想,自从有了宝珠儿,特别是她好了的这两年,家里可算是人人顺心,事事顺利。果真宝珠儿如大师所说,命格贵重福运无双。

  自此,费扬古夫妇更是格外疼爱宝珠,重视宝珠起来,可谓化身女儿奴。

  转眼便是腊八节。宝珠早早的就和额娘说好了,今年的腊八粥由她来熬制。自己都这么大的姑娘了,也要学着点活不是。觉罗氏笑着答应了,也算是让宝珠操练一番,另一个也是想让大家沾沾宝珠的福气。

  腊八这天,宝珠早早便起来熬腊八粥了。宝珠早已打听好了腊八粥的熬法,再加上前世妈妈做得一手好菜,宝珠也学了不少,这熬粥什么的心里还是很有底的。其实下人们哪叫她亲自动手呀,不过是照她说的准备了材料,让她搅了几回而已。

  咳,这剥削阶级的主子就是好当呀,活也好干。宝珠在一旁心中自嘲。

  这边粥熬好了,那边宫里赏的粥也来了。

  费扬古领着一家老小,恭迎皇帝的赏赐。今年的赏粥太监是魏珠,这也是康熙身边得力的人。费扬古一见魏珠前来,赶紧迎上前去,客气道:“怎敢有劳魏公公,快快请了。”

  魏珠呵呵一笑,先念了皇帝口喻,才又笑道:“费扬古大人,要说今儿这粥您家可是头一份呢。”

  听得魏珠这样说,费扬古心中暗喜,领众人叩头谢恩后又道:“魏公公辛苦。”

  两下客套一番,费扬古又奉上赏银荷包,少不了推让几回才收下。双方欢喜,乌喇那拉家送走了赏粥太监。

  星禅亦兴奋道:“阿玛,今年咱家也是头一拨了。”费扬古笑着点了点头。

  原来每年腊八节,皇帝都要赏亲信大臣们腊八粥以示恩宠。粥是一样的粥,可这得赏的时间大有讲究。这第一批得赏粥的,那是什么?那就是皇帝最宠信的心腹大臣了,这可是了不是的荣耀。

  这第一拨得赏的不是一家,而是赏粥太监们都掐着时辰,同一个时间登门,意思是皇帝对你们一样宠信,排名不分先后。可这赏粥的在太监不一样呀,今儿来到乌喇那拉府上的可是皇帝身边的得力人。

  这就意味着从今往后,乌喇那拉家那也是核心权贵了。

  觉罗氏吩咐着把宫里赏的粥分好,又派人送去老太太并诺穆齐府上一众人,让大家都沾沾皇家的贵气儿。

  宝珠喝着早已冷掉的粥,心道好在分下来也没几口,这还不如我熬得好喝呢。不过这是上面赏的,难喝也得喝,还不能说难喝,说了可是大不敬的罪,还得赞着好喝。

  现实如此规则如此,不想遵守也得遵守。

  喝过宫里的冷粥,家里做的粥也送了上来。众人喝上一口便都称赞好喝,好喝。

  五格犹为捧场,一气喝了两大碗还意犹未尽。

  等听说粥是宝珠熬的,大家便又称赞起宝珠来,五格更是说宝珠熬的粥让人喝得高兴。

  宝珠看着五格的样子嘿嘿直乐,得,这喝个粥还喝出幸福感来了。看来自己在厨艺上还颇有天赋的嘛,宝珠不由自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