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一窝蜂的在这姑娘带领下那个地方去, 余家娘子此时一瘸一拐又着急,整个人狼狈不已,哪里有早上说人坏话时的神情。

  他们到的时候余雁已经被哥儿救下来了,但余雁却一点也不想活, 一心寻死, 多次想站在石头上去够那个绳子, 都被哥儿阻止了,她气的狠狠推了那哥儿一把, 下一瞬就被忍着疼赶过来余娘子扇了一巴掌。

  农家田里干活的妇人,手劲一点也不小, 又重又响的耳光扇在余雁脸上, 直接把她这个人扇倒在地。

  余雁脑子都被打懵了,耳朵一时间耳鸣听不到任何声音。

  余娘子让两个妇人强行带着余雁就走。

  回去的路上还碰到匆匆赶来的村长一家。

  大家都来到余家, 余汉子刚从地里回来,身上都还带着泥,见到余雁气的上脚就去踹, 被众人拦住又去打余娘子, “你看看你教你女儿!臭婆娘,老子余家的脸都要被你们给丢尽了!她要死就让她死了好了!这丢人的东西还把她带回来……”

  马汉子皱着眉喊道:“好了!住手!先听我爹说!”

  余汉子被呵斥停了下来,但心里的愤怒是怎么都消不下去。

  村长严肃道:“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闹事死.人的, 而像余雁这种为了一个汉子就要上吊的更是听都没有听过, 我决不允许出现这种事出现在我们村子里!”

  “余汉子, 我不管你们家是怎么教女儿的,但要是余雁下次还出现这种情况,我就将你们家赶出我们这个村!”

  余家一直都生活在这万家村里面, 余汉子一听要被赶出这个村,连忙跪下来保证道:“不会不会了!我一定看好余雁, 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村长看向众人,严肃的再次说道,“我再一次向大家说一下万家村从先祖那边传下来的规矩,除非生老病死或者在山上摔死、被野兽咬死,只要是故意杀.人的,闹事死.人的这些都是触犯村规的,咱们直接送衙门逐出村。像余雁这种寻死的,以后发现也直接赶出村子,要死你就死在外面,便脏了我们万家村。”

  余家的事很快就在村子传开,余雁这件事更是成为教训家里女孩子的例子,像跟余雁玩的要好的两人都被家里关在屋里,时刻看牢了。

  “你看看余家那姑娘,之前也就是跟她娘一样嘴碎一下,但现在再看看,这亲自上门去闵家说亲,这不仅丢自己脸,也把家里人的脸也丢了。这还是闵家汉子要还好,大家也最多会说一声余家姑娘不厚道,但更多会说这姑娘有勇气,但问题是人家根本不喜欢,两次都拒绝了,还跑人家去闹!这不是丢人现眼吗?”

  “现在不仅丢人现眼这么简单了,娘跟你说的话你都要记住了,这才多久,这个事情就已经传开了,这个村子谁会想娶余雁?不仅我们这个村,其他村子好人家会娶吗?”

  像这样类似的话出现在各家各户,一是警戒家里未出嫁的哥儿和姑娘,二是叮嘱家里的小汉子们别去招惹这种。

  季福这边听到了这余雁包括她娘早上在河边说他们家坏话的事,他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季阿姆呸了一声,骂道:“缺德玩意!缺德的一家!!”

  被村里讨论的余家,余雁被余汉子用绳子捆绑在床上,每天一日三餐都是余娘子来喂,而余娘子成为了余汉子的出气筒,被打的鼻青脸肿浑身是伤。

  三日后,余汉给余雁找好了人家,是隔壁村出了名凶悍的猎户汉子,能管的住余雁,那汉子也是听说了这余雁的事的,“彩礼钱”讨价还价,最后余汉子以三两银子把余雁“嫁”了过去。

  *

  县里,大家再次得到了一个消息,新建的武馆要招人,大概十几名的样子,晚点去了就不要人了,就跟之前这个武馆找学徒一样,悄咪咪的进行。消息不及时的等知道后再来就没有了,然而,当他们去的时候还是没有了。

  众人哀叹不已,这武馆伙计轻松月钱又多,就这么没了,太可惜了!

  之前荆行在修武馆的时候就跟镖局和卧龙山庄的兄弟们都透露了,这次要招两百个学生 ,不仅学武还教读书识字,年纪在七到十岁孩子,无论男女还是哥儿,学费一百两管两年,但这一笔钱必须在第一次就收齐。

  曾士他们便问:“还教读书识字?”

  荆行点头,“我打算请秀才来教。”

  这话一出,众人都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来,他们纷纷点头。

  这个消息便从亲近这波人散开来,这算下来也就是一年五十两银子,还是秀才来教的,这只要好好跟着学,以后孩子也可能会成为秀才啊!

  这是第一个诱.惑因素,第二个便是这钱,县上的私塾可要贵一些,而且还是老秀才自己教,教了这么多年,至今都只出了两个秀才,再高就没有了。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家人实在拿不出这一百两来啊,还要第一次就交齐,不少人就开始借钱,刚开始大家都还瞒着,但天底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这几片村子都知道了。

  “诶诶!大婶!你别听风就是雨啊!这下面还有条件的!回来我跟你说好,你再去传!”

  “啥条件啊?快说快说!晚了就没有我孩子的份了!”

  那汉子道:“第一个,孩子在七到十岁之间,不能诓骗,到时候这些消息都是要去官府那边查过的,上学的孩子只能在这之间;第二便是学费五十两一年,但要一次□□两年的,也就是一百两。”

  这妇人听到第一句话便咂摸嘴,她便想十一岁行不行,她孩子今年刚满十一岁,但听到后面的一百两,她想想这就是天意啊,她孩子读不了。

  无论从孩子岁数,还是一百两银子来看,这都不简单。

  好些人家孩子不是小就是大的,又有另外一些人家孩子满足了,钱不够。

  借钱是个艰难的过程,附近大家要么没钱,要么家里有钱但只借一点点,多的借不了。

  曾士和唐武他们都没有娶妻生子,没有孩子,便向自己亲戚那边说,消息传开后,县里的有钱人根本没有把这瞧在眼里,只有钱大家不仅让自己孩子来了,还让亲戚的孩子都来。

  所以荆行在这建房子这期间就收齐了这两百个学生,在宽阔崭新的武馆里,按照通知的,在这一天,父母带着孩子来报名,荆行记录了这些孩子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这些。

  大家都听到他问这些,想到当时听到要去衙门再核实一边,就算交了钱说谎都不会让孩子学,大家都老老实实回答了,他们都没有见到荆行向他们收这一百两银子,便有人朝荆行问道,得知这只是先确定,下面还会去官衙核实后再交钱。

  众人闻言都点点头,只有那些抱着侥幸心理原本以为说去官衙核查一边的话是吓唬人的人们都面上一僵,没有想到竟然是真的,他们都是孩子没有在这个年龄段的,小的还可以再等个一两年,但大的已经等不了了,不少是家里的宝,是大人偏心疼爱的那一个。

  这群人中有当场让荆行划去名字的,有的就不管等明天见结果,交头接耳聊天的不少,整个现场就是热闹的很。

  第二天同一时间地点,父母带着孩子来交钱,荆行当场就分配了班级,还因为接送孩子这件事与家长们达成协议,不接送的签了孩子出校后安全协议。

  学生这边搞定,荆行便开始招学校职工,打扫卫生的两个,食堂大厨一个,打菜洗碗洗筷收拾的三个,平时负责运输的两个,还有守大门的两个。

  经过这个招生,再加上荆行给的工资高,工作又轻松,这根本还没有往外传,唐武唐寅唐烜就朝荆行推荐自己家人。

  荆行自然高兴,也不用他把丑话说在前面,三人就已经说了。

  *

  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开馆好日子,荆行这天原本打算带着闵母去县里算个日子,顺便还要让闵母知道改名这件事,闵母跟启娘子说了这事,再着因为启东他们休息,便想着陪闵母闵小子一起去,还顺便县里逛逛。

  闵母想着还可以叫上季家夫郎跟季哥儿,到时候让先生看看两人八字合不合,要开始准备说媒这事了。

  荆行自然高兴,就这样,闵家两人,启娘子和启东两兄弟三人,季家阿姆和季哥儿一群人来到县里。

  他们大老远就能听到门口小学徒喊道:“本店算日子望风水全县第二,没店敢称第一!走过路过别错过~去霉招财,走好运!看日子算日子,婚丧嫁娶,建房开馆,铺路修店……看风水望风水,东南西北,招财进宝……”

  小学徒这般喊着不算什么,这店里来往的人也很多,店很受欢迎。

  荆行带着大家朝这个店走,那小学徒瞧他们是生面孔,连忙上来问:“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吧,是算日子还是望风水啊?”

  荆行道:“上次提前来跟章算先说过,算个好日子开武馆的。”

  “哦哦哦!原来是闵老板啊!”小学徒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