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狐窈【完结】>第8章

  小黄的病一日便好了,不过出了件搞笑的事,化形果的能量减弱了,他的耳朵冒了出来,毛茸茸地顶在头顶上。

  我开始想给他藏进头发里,结果用梳子往下一梳,他就痛得眼泪汪汪,跟谁欺负了他似的,我拿他那狗狗眼没有办法,只好罢手,忍痛拿了点钱,去集市上买帽子给他带。

  小黄被我扣上青色进贤冠,又背着箱笼,看上去有种初出茅庐的单纯傻气,我们走在路上,就是聊斋标配——狐狸与书生。

  我穿了件水粉色的蝴蝶纹衫子,艳到路过道长看见都要痛斥我勾引良家妇男的程度。

  这里你或许要疑惑,为何我们还没有走到昆仑山?我要告诉你,一个目标的达成没有那么简单,我朋友认识的一队人去取个经书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

  其实主要是作者说,到了昆仑山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而她还没写够(划去)。

  从云上掉下之后的第四天,我们走到中原的一座名叫子虚的国度。

  这子虚国是个强权的国家,君主至上,统领一切。这代的子虚王是个有为之君,十五岁即位之初就平定了国内叛乱,三十岁就将子虚国流落在外的土地全部收回。他在位三十年有余,朝乾夕惕,夙兴夜寐,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些是我们如子虚国之前听到的消息。

  但进入子虚国的都城乌有城之后,我却目睹了一件怪事。

  当时我和小黄正在闲逛,讨论今晚吃些什么。街上的人群突然向两边闪避,将我们挤成了饼儿,一队穿着重甲的护卫军敲着闪避的铜锣,押解着一辆囚车向内城去。

  如此阵仗,难免让人好奇,我与周围人一起,伸长颈子向那囚车看。

  车上的人并不是什么黥面虬髯的大汉,而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她脖子上套着木枷,手腕子已经被磨得鲜血淋漓。

  “唉……”

  一边茶水摊子的老伯叹息了一声,拎着水壶往门内走,边走边不住摇头。我看他似乎是知道隐情的样子,一手拽住小黄的帽带子,一边跟着他进了铺子。

  “客官,喝茶吗?”茶摊老伯立刻热情招呼。

  我点了两杯龙井,两碟果子,边吃边和茶摊老伯闲聊:“老人家,我们两个是外地人,才来到这儿。刚刚那囚车上的姑娘犯了什么罪,怎么就叫人抓起来了?”

  茶摊老伯四下张望了一番,招手示意我附耳过来:“来来来,我小声告诉你……”

  原来,这子虚国君的生身母亲,也就是当朝太后,去年突然间生了一场怪病。开始的时候,只是夜夜惊梦,睡不好觉,后来又食欲不振,头昏脑胀,久而久之,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

  子虚王是个有名的孝子,自然着急得不行,下了命令一定要想出办法,但人力总有极限,如果真是疑难杂症,就算他拿刀卡着御医的脖子他们也治不好。子虚王无奈,贴了皇榜,说要是有人能治好太后的病,他就封他国相的官位,赏他黄金万两。

  皇榜贴了多日,各路名医差点儿给子虚宫的门槛踏破了,太后的病也没见好。

  然后有一日,宫门口出现了名云游道士,号称他有法子。

  “都是骗人的,每个画本子都会出个假道士癞和尚。”我磕着瓜子,嘻嘻哈哈地说。

  “你错猜了,他是真有道行!”老伯说。

  “他怎么治病的?”小黄问。

  那道士进了太后的寝殿,也不问话也不问脉,只捋着胡须,绕太后走了一圈,口中连声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子虚王急得如火烧眉毛,直问那游方道士到底如何,他才缓缓答道,原来,子虚太后天生是个灵体,容易吸引些灵异的东西来,但年轻的时候,有先王的真龙之气庇佑,所以给压住了。

  先王离世之后,他的龙气久久不散。子虚太后在子虚王年幼的时候,当过好几年的摄政太后,形同天子,故而身上有半副真龙的气势,这灵异之气也压着了。但是随着子虚王亲政,她年龄也增长,身体上的龙气一日比一日衰弱,终至压不住灵气,所以被些脏东西找上门了。这些东西吸她身体里的气,吸得她身体日渐虚空,子虚太后这才生病了。

  “她不是某日突然开始生病的吗?”我又问。

  茶摊老伯点头,“你听得倒仔细。那道士说,是这地下的某个世界,突然发生了变故,让这空气磁场,都发生了变化,催化了子虚太后的病症。”

  这点和魔王降世倒是对上了,我与小黄对视了一眼,朝老伯拱了拱手:“还请您继续讲。”

  云游道士刚说子虚太后的体质容易招惹邪祟,子虚王就勃然大怒,要让人把那道士拿下去。道士不慌也不忙,只微微一笑,说好啊,那陛下便早日为太后娘娘准备好陵寝吧。

  一边的长公主劝住了子虚王,问道士有什么办法,并许诺若他真能治好太后的病,就给他在子虚国内建三千庙宇。道士微微一笑,挣开守卫,往掌心里吹了一口气。

  他的手中立刻出现了一颗如玉般洁白的小药丸。

  道士将这丸药给子虚太后服下,她的惊梦之兆立刻就好了,呼吸都变得平缓起来。

  长公主和子虚王对视一眼,请这道士上坐。

  据这道士所说,要救子虚太后的性命,其实也不难,关键是找到一件东西,能镇住这种邪煞气。他刚刚给子虚太后服用的药丸,加了一小撮昆仑古玉的粉末,能暂时起到缓解的效果。

  但若想保证长久无虞,这一丸药是不够的。

  子虚王忙请教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

  道士答说,要得到一块品质上乘的昆仑古玉,叫太后日夜佩戴不离身,用玉的温润之气化解邪祟的凶恶。

  子虚王得了建议,立刻就要着人去昆仑山找一块玉石。游方道士摇头阻止,说昆仑玉与传说中的昆仑古玉并不相同,真正的昆仑古玉其实只有几块,是些吸收天地灵气的宝贝,且早在多年以前,便流散四方了。

  那要如何救我母后性命,子虚王急切道。

  道士又捋胡须,说也不难,他能感知到,有一块昆仑古玉就在子虚国境内,子虚王只需要派人将它找到,然后带回便好了。

  子虚王立刻着人去寻着昆仑古玉,几天之后,居然真的叫他找到了。

  距离子虚国国都乌有城三十里的桃花村里,有一位十六岁的独居女孩子,名叫春辰。这姑娘体态轻盈,肤若凝滞,据说在她所居之处,周匝的空气都比其他地方平和,与她长久相处,甚至能延年益寿。

  将此事告知官府的,是桃花村的一位村民。据他所说,在春辰小的时候,他曾见过她佩戴一块白玉吊坠,这玉的外观与官府要找的“昆仑古玉”一般无二。

  子虚王立刻着人,向春辰姑娘索要玉佩,并说会给她公主的尊号,让她一辈子荣华富贵。

  但春辰却拒绝了。

  说到这里,老伯住了嘴,没有继续向下讲,像是要买个关子,我往桌上一看,茶碗已经空了。小黄轻轻咳嗽了一声,给了老伯一块碎银子,说了句“再要一壶龙井,两碟山楂糕”,老伯这才在我们旁边坐下,又重新开口。

  “她为何要拒绝?”我问。昆仑古玉虽好,但若闲置在匣子里,便只是一块儿无足轻重的石头,不如拿出来献给子虚王,一来物尽其用,救了人也算是功德一件;二来避免得罪权贵,招来祸事。

  “她只说这石头是家里长辈传下来的,不愿意给别人,”老伯道,“一开始王上虽然急迫,但并未动怒,只是下旨,封春辰为臻元公主,食邑两千户,这是嫡长公主也未曾有过的待遇,但春辰依然没有松口。”

  老伯道:“后来王上又说,只将那古玉,借来用一用,几日之后,便还给春辰,这一次,她终于答应了。”

  “这可不够聪明。”小黄道。

  老伯挑眉,“这如何讲。”

  小黄抿了口茶,徐徐开口道:“那道士不是说了吗。太后体质特异,必然要宝物长久庇护,才能驱散周身的邪祟。若宝物离身,便会如之前一般,形容委顿。所以啊,这昆仑古玉进了王宫,便像肉包子给了狗,必定有来无回。”

  “好歹在人家地盘,说话客气些。”我忙扯他的袖子。

  幸好茶摊老伯不在意,否则小黄将王室和狗作比,说不定会被下到大狱。他本身是小狗,不懂民间话术,也情有可原。老伯笑了笑,“客官也察觉到此事不同寻常了吧?”

  “这春辰啊,根本就没打算把自己的昆仑古玉交给官差。只是那些官差日夜在她家围着,让她手脚受束,不好动作。官差得了准话,立刻回宫报信,顷刻之间撤了个一干二净。春辰看见他们走了,连夜收拾东西逃跑了。”老伯边说着,边将我面前的茶碗添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