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兑糖水>第31章

  周澄把捏好的馒头挨个搬进笼屉,“哇,这个锅好热。”

  他一掀锅盖,就被蒸汽烫了一下手。

  土灶的温度比电磁炉要高出很多。

  一大锅冷水全都沸腾,白烟顺着往上走,当然很烫。

  “我给你放。”李广陵洗过手,接过周澄手里的舞狮放进锅里,又把其他的全都摆好。

  弄完了,周澄探头,往里头瞅一瞅:“会不会缝隙太大?”

  他蒸馒头讲究一个平均分,就算上了锅也要求距离一定要相差不大。

  结果李广陵摆放的这些吗馒头,每个距离都有一手那么宽。

  幸亏也是他家锅大,不然根本放不下。

  “不宽。”李广陵盖上锅盖,说,“用了酵母之后,这些馒头会在锅里进行二次发酵,体积会膨胀至少两倍。如果放的太近,面团就会粘在一起,很难拿出来。”

  周澄就懂了,“我说那些馒头怎么看着那么大,里面都加生呢,原来是没好好发酵第二次。”

  “你揉的这些馒头个头不算太大,20分钟基本就能熟。”李广陵说,“考虑到其中一些有夹层,就蒸25分钟吧,再多估计会变酸,这个酵母还是挺厉害。”

  “嗯,晓得了。”

  周澄定好时间,李广陵确认过火候,下楼给人输液。

  周澄第一次用农村的大土灶蒸馒头。

  他守在炉旁边,眼睛一直盯着里面的火

  李广陵交代过,蒸馒头不需要太大的火。

  把水烧干,馒头就会有一股糊味。

  但是也不能火太小,这样会影响温度,导致蒸出来的馒头没有那么宣软。

  他记准这两点,努力把火候持平,保持在一个均匀的大小。

  就这么守了25分钟,闹表一响,周澄就准备掀锅。

  前面被蒸汽烫伤,这次他长了记性,提前找了两条毛巾包住上边的锅盖。

  巨型蒸锅非常沉,周澄刚把盖子端起来,两条胳膊就不受体指挥的直往下坠。

  他有心端平,却没这个力气。

  下一秒毛巾滑落,锅盖啪嚓一下摔到了地上。

  不锈钢材质落地声音很大,圆形锅盖在地上绕了几圈,这才停下。

  周澄被震的耳朵嗡嗡响,隐约还听见楼下有病人议论,问李广陵上头什么声音,别是房子要塌了。

  他没听见李广陵的回答。

  把锅盖捡起来,仔细一看,上面竟然有个地方摔的凹下去一块。

  “没事吧。”李广陵两步上楼,瞧见两条毛巾在地上扔着,周澄满面愧疚,就猜到肯定锅盖太沉,他没拿住。

  “对不起,是我的错。”李广陵把毛巾捡起来,拿起周澄一双手检查,“我刚才走的急,忘了跟你交代要是蒸好了就下去叫我。没烫伤吧?”

  被他一双温热干燥的大手包裹,周澄低头,面颊红红的:“没有烫伤。但是对不起啊,我把你的锅盖摔坏了。”

  “哪摔坏了。”

  “这里凹下去一块,可能是砸在地上碰的。”

  周澄以为李广陵要骂人,很不好意思:“真的对不起,李医生,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到锅盖这么沉。”

  李广陵没看锅盖,确认他手没事,把周澄弄到边上。

  他拿起荧光绿的筐子去锅里捡馒头,白雾缭绕中,大手一抓一个,又快又准,仿佛根本没觉得热。

  这一锅九个馒头,全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全都拿出来还不算,李广陵蹲下,利落的把炉膛火灭了,又把一筐馒头端到桌上去,铺上一张有窟窿眼的白布,挨个分开摆放在上面。

  周澄好奇:“李医生在干什么?”

  “刚蒸出来的馒头很烫,需要晾一晾才能往框子里装,否则下面会劈。”李广陵说。

  “劈是什么意思?”

  周澄觉得这个词有点像方言。

  可李医生说的又是普通话,他就搞不懂了。

  李广陵好像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馒头都拿出来,说,“劈就是被水泡烂的意思。馒头上有蒸汽,不晾干,外面一层就会变成水泡馍,很难吃。”

  “水泡馍?”周澄觉得稀罕,“馍”是什么?

  “馒头。”李广陵说,“馍就是馒头,月下沟的人讲方言都说是馍,其实就是馒头。”

  周澄想起什么,冲他一咧嘴:“6馍。”

  这是网络视频上的一个梗,

  没想到李广陵听懂了,也冲他笑了:“嗯,这也是月下沟的方言之一,意思就是热一热馒头。”

  周澄:“6。”

  周澄真觉得好玩:“月下沟还有什么方言啊?感觉挺有意思的。”

  李广陵给他列举了至少十来个。

  他说方言的时候,讲的确确实实是方言。没有普通话那样字正腔圆,也没有北京话的儿化音,就是单纯月下沟的语言。

  周澄忍不住说,“李医生说方言挺好听的,可你为什么只说普通话?我好像都没听你说过方言。”

  “我不喜欢说方言。”李广陵说。

  “为什么不喜欢?你说方言这么好听,我觉得这也是你的一种个人特色。”

  这是周澄第一次没有让他感到任何不适的夸奖。

  但李广陵却不想接受这赞扬。

  周澄见李广陵嘴唇一条线,又不想说话了,便没把这话题继续下去。

  这一次蒸的馒头看上去很成功。

  个头很大,捏一捏很蓬松,看上去就和李广陵蒸的那些没有区别。

  “这次真的很成功。”周澄拿起一只小兔子,揪掉一只耳朵尝了尝,“哇,真的好吃,我可真是天才。”

  李广陵被他那双亮眼睛勾的着迷。

  周澄见他看,扯下另一只耳朵给他:“你尝尝,真的好吃。”

  李广陵吃下去,确实很好。

  口感软烂,气味香甜,确实属于良品。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周澄吃完耳朵开始吃小兔子的脸,津津有味,“果然啊,名师出高徒。跟李医生学蒸馒头,我也变成行家了。”

  李广陵没打击他。

  反而夸他更多:“你确实是天才。”

  周澄自夸自卖,没觉得羞耻。

  李广陵很正经一说,他人都是红的:“不至于不至于,夸张了李医生,都是你教的好,”

  李广陵本就是发自真心,于是没和他对夸。

  不论如何,他真心认为周澄是个天才。

  外貌上的天才,性格上的天才,学习能力上的天才……

  周澄的一切都太好了,真是令他痴迷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