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两两>第29章 2016第六章【憎恶】

国际差旅最大的问题是时差。


蒋俞这趟走的时间比较长,回来后更是作息全乱。晚上林雁困的睁不开眼睛的时候,蒋俞精神矍铄的拉着她讨论拉美的调研报告;白天需要蒋俞参与Rules业务讨论的时候,蒋俞哈气连天。有几次Paul看不下去,私下微信林雁,能不能稍微节制一点,别让自己的顾问太过“操劳”,林雁对天翻了个大白眼,决定让蒋俞最近都在西山别墅里闭关静养,TW和Rules她都不用过去,好好等着十一接回林妈妈,在家贤惠一下。


蒋俞秒懂,这是林雁暗示蒋俞赶紧在家练练秀外慧中,准备几个家常菜啥的,别等着“婆婆”过来住的时候挑刺。


蒋俞其实很怕和长辈一起住,小时候被她自己父母的婚姻生活搞怕了,一度家里有玻璃器皿,都会是蒋俞的梦魇,生怕突然间的碎裂炸响。能独立以后,蒋俞尽量减少和父母碰面的机会。能住校绝不回家,自己买房自己住。蒋爸蒋妈也不是喜欢家庭聚会的类型,这些年蒋俞和父母相安无事,各住各的,各自安好。


蒋俞的父母在她离婚后对她的生活没什么干涉,当然,蒋俞也知道,不干涉,并不是父母同理女儿的心情,体谅她不容易,所以绝口不提。单纯只是二老从来不会在蒋俞的事情上费神,只要蒋俞在战友聚会或者院里八卦的时候,足够优秀、拿的出手、让二老在众人面前有的显摆就可以了,二老根本不关心蒋俞的生活。而所谓优秀,就是挣得多、房子大…


蒋俞偶尔会带林雁一起回家吃饭。蒋俞没跟父母说她和林雁的关系,反正小的时候,她也总跟陈粒黏在一块,二老从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再者,蒋俞说过,林雁以前是自己同事,现在自己开公司,蒋爸蒋妈就觉得林雁这丫头,比自己女儿更“优秀”。


蒋爸蒋妈喜欢林雁还因为有林雁在,蒋俞的性格不会那么锋利,说话也会温柔许多。大概二老老了之后,觉得自己闺女奇怪的性格有可能受早期教育的影响,但即便如此,女儿长得支窕柳顺,还不是父母养的好,以蒋爸军人的脾气,觉得蒋俞就应该顺从乖巧、不能有棱角,尤其不能对着父母有棱角,如果蒋俞犀利,那是对他大家长权威的大不敬。


每次林雁来,蒋爸都要拿出军人做派,问林雁的公司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去日本发展的想法,说要是有这个想法就是叛国!中国人就不应该对日本人客气,还做生意,简直就是卖国贼;蒋妈则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数落蒋俞不回家多陪陪她,说林雁妈好福气,一把年纪还有机会去各种地方住。总之,二老的话语里,绝对没有对蒋俞的嘘寒问暖,蒋俞过的怎么样,肯定不如中日矛盾、全国游览来的重要…


每次一吃完饭,蒋俞就拉着林雁夺门而逃,林雁感觉的到,蒋俞对这个表面虚荣、内里冷漠的家庭怀着深深的憎恶和失望。也因为如此,林雁尽量每次都陪蒋俞一起回家,让蒋俞内心的空白少一点、再少一点。


这次要和林妈妈在一起,愉快的欢度一整个国庆假期,蒋俞的内心是忐忑的。


只是没想到,林妈妈的到来,让蒋俞有了另一种与长辈相处的独特体验。


首先,林妈妈只会做面条,作为一个山西人,这可以理解。只是,林妈妈每天两顿不变样的西红柿鸡蛋面。连续吃了两天,蒋俞整个人就不好了,偷偷问林雁,能不能点点其他种类外卖。林雁倒是不反对,只是林妈妈在看了外卖之后,默默的一个人走回房间,关上了房门。这之后,蒋俞再也没敢点过外卖。鸡蛋面就鸡蛋面,总比一个孤独老人的背影容易接受,主打一个吃面七天乐好了。


其次,林妈妈喜欢给许久不用的东西盖盖头。就是林妈妈不知道从哪里搞来各种各样的布块,把一切别墅里、她认为蒋俞她们不常用的家居都盖了起来,比如冬天不会去的露台读书椅,比如林雁从法国手动背回来的玄关摆件,比如多年前蒋俞画的第一幅画…好好一栋法式山间别墅,突然就有了一种荒废的突兀。有天蒋俞和林雁出门采购回来,吓了一跳。


鉴于以上种种,林雁不得不给林妈妈单独开了个正式沟通会。其实和蒋俞一样,林雁也不擅长和长辈相处,这也是她一直把林妈扔在付小姐家的原因。每次她要和林妈说什么,林妈就开始念紧箍咒,诸如,小时候妈妈不好,把你扔给奶奶,你跟我一点不亲…妈妈现在也不敢给你添麻烦,就是想给你做点你小时候爱吃的东西…妈妈知道你在外面挣钱不容易,妈妈把能省的都给你省下来,咱不能浪费东西…


林雁不愿让蒋俞听到这些话,甚至害怕蒋俞知道自己母亲是这样的素质,林雁想给蒋俞的,是一种明媚的生活,让蒋俞可以安心、肆意、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眼前这样的苟且。母亲的性格已然无法改变,但要林雁活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痴爱里,林雁内心的憎恶和无奈,蒋俞体会的到。


十一假期才过一半,蒋俞和林雁觉得已经筋疲力尽。林妈有天在吃面的时候,偶然说了句,也不知道你爸怎么样了。蒋俞看向林雁,立马提议,我们要不去看看爸爸吧,让林妈放心。林爸爸一直留在山西,两人决定自驾过去看一下老爷子,让林妈自己在别墅度假。


说走就走。


蒋俞很少问林雁家里的事,都是林雁想起说点什么,蒋俞就了解什么。关于林爸,蒋俞尤其陌生,因为林雁提起他的次数比提起爷爷还少。蒋俞也挺费解,按说林爸和林妈没离婚,法律上是合法夫妻,但是林妈作为一个山西人,一直在北京女儿身边,即使在深圳,也是女儿安排的。而林爸,地道北京人,反而一直待在山西。夫妻俩还几乎不沟通。林雁获取老爷子信息的唯一途径,就是小姑,小姑会时不时带给林雁一些她父亲的消息,告知林爸目前住在哪,身体是否还好,还说貌似是有人照顾他的…


抵达林爸住处的经历颇为神奇,据小姑说,林爸自己住在田里,自己盖的房子。而自己的田,车子是开不进去的,3公里之外,林雁拉着蒋俞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自己的田里”,显然小姑也没亲自来过,蒋俞又看到了林雁脸上的无奈。


“没关系的,我小时候去我奶奶家也是这样走的,原来,我们林总的出生地这么原生态,”蒋俞用戏谑的话安慰林雁,这样的理解和陪伴,林雁给过她更多。


见到林爸的一瞬间,就看出林雁绝对是林爸的女翻版,蒋俞觉得“有人照顾他”也不是多难理解的事儿。一个字,“帅毙了!”


林爸和林雁的外貌很神似,清澈的眼眸、高挺的鼻梁、棱角分明的下颌骨,整个脸型立体俊朗,林爸虽然是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但依然精神矍铄。林雁的身高也随了父亲,林爸个字很高,应该是自己操持农活的关系,略有点驼背。


林雁叫了声爸,介绍蒋俞是她朋友,再没有多余的寒暄,拿着几根小胡萝卜,说是去后面喂兔子。林爸在她身后碎碎念,说别喂太多,回头又拉稀,去摘点西红柿给小俞吃。仿佛林雁不是很久没见的女儿,而是放学刚进家、还带了同学来玩的孩子。


蒋俞觉得,林雁和父亲在一起,其实比和母亲在一起轻松得多。爷俩吃完晚饭开始聊天,聊的内容居然还包括林雁公司现在在做的业务。当然林雁也问了老爷子,在这儿生活有没有什么不便,还缺什么。老爷子回说,整个屋子的供暖还没弄,本来准备这两天找个师傅,用土办法把炉子线走出来,林雁就说,这都十一了,还不赶紧弄,明天一起和老爷子去市里看看,这可等不得。老爷子欣然同意,完全没有给女儿添麻烦的感觉。


蒋俞虽然不习惯在田间小屋睡,不过就当是野营体验了,一天还是可以将就的,就拉着林雁一起在林爸这睡下了。林雁觉得应该回市里去住,她知道蒋俞有洁癖,这里洗漱都会是个难题,更不想蒋俞这个国庆,把她家的苟且一次体验全了。


蒋俞拉林雁住下的原因,还因为她发现,林爸有欲言又止的时候,应该是有什么需要跟女儿单独说,蒋俞不希望林雁有什么遗憾。


第二天,林雁真的带林爸在市里跑了一圈,找了个专业的锅炉师傅,要给林爸的田间小屋装一个“整屋供暖系统”,没听老爷子的,搞个室内土法炉子。林爸也没拒绝,就说他这冬天就得多烧煤了。是哦,不通燃气,只能烧煤了。


想想自己种的菜园子,养鸡养鸭还养兔子,蒋俞一时间,觉得老爷子其实很生活,要是让他住在美国,他能自己搞一片农场,这样的人生,也很有魅力呢…


回程的车上,林雁给蒋俞徐徐讲了另一个没什么魅力,很鸡汤的故事:


林爸在山西下乡的时候碰见林妈,不是一见钟情非她不可,是大舅觉得林爸有城里户口,是个体面人,家里成分肯定不错,就怂恿自己的妹妹,和年轻的知青犯了个美丽的错误,然后大舅让林爸必须负责任,林爸才娶了林妈。哪知俩人不止是地域差异,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完全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观不合。林爸喜欢大自然,林妈说庄稼地有啥可看的;林爸想要打个野味吃个情调,林妈就说血饬麻糊的还要收拾半天;林爸打算捡起自己的考古专业,林妈就劝林爸、让爷爷找关系在煤矿局谋个普通差事…


那个随遇而安的年代,林爸认命了,待在大同煤矿局,从一个小职员升到办公室主任,可以在筒子楼里有自己的一套小房子,然后等着林雁呱呱坠地。


当政策放开,知青可以回原籍的时候,大舅二话没说,帮林爸辞了工作、收拾家当、准备带林妈回北京。林雁那时候刚满周岁,林爸不愿意孩子小小年纪舟车劳顿,希望孩子大一点再回去。但工作已然辞了,林爸就在市博物馆找了个临时工作,每天依然朝九晚五。


转眼小林雁快三岁了,可以做长途火车了,再不回去,知青政策福利也要没有了。当大家都为北上回京做最后准备的时候,林爸说,自己不回去了,让林妈带着孩子回去吧,他要留在山西。不管姥姥家怎么反对,林爸铁了心就是不再说回去的话。甚至在林妈带小林雁回京之后,林爸搬出了筒子楼,从此和姥姥家人失去了联系。


后来,最先找到林爸的是小姑,毕竟小姑小时候是林爸带大的,和这位长兄的感情不一般,一直不间断在山西找人。大舅他们早就在收了筒子楼、林爸分的那套房子之后,不再和林家有任何联系。


林爸在博物馆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位修复师傅,是个女生,俩人像所有爱情故事里描绘的那样,探讨学术、彼此欣赏、渐生爱慕、互许终身,但林爸始终是已婚,还有林雁。能许给这个姑娘的、只剩陪伴,所以林爸最终没有选择回北京,也没有离婚,这样才能把北京爷爷那边的东西,都留给林妈和林雁。自己就这样和那位阿姨组成了一个没有婚姻的家庭。


故事的最后,林雁说,林爸那天晚上,最后单独嘱咐林雁的话是,那位阿姨一年前病逝了,但是林雁有个妹妹,已经上大学了,就在山西。林爸希望林雁可以去看看她,女孩一直知道自己有个姐姐,很向往相认。


想到这个女孩长大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正式名分,即使有父母相伴,也多半是艰辛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直接决定了她会长成什么样的性格,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人,比蒋俞和林雁更懂这个道理。


所以临走的时候,林雁给了林爸一张卡,说每个月定期都会往这里存一笔钱,让林爸别委屈自己,其实也知道,这笔钱是给谁的。另外也是怕老爷子再被算计,月月报备才能月月打钱,林雁都替林爸想到了。


“过去一趟看看妹妹么?开车也快的。”蒋俞听完故事后小声建议。


“不了。知道了,就行了。”林雁回复的很肯定。


“是心里接受不了吗?”蒋俞问。


“不会,知道老爷子在这儿还有人照顾,挺好的。”林雁腾出握着方向盘的一只手,抓紧了蒋俞的手。


“让她自己坚强的成长吧,我不是她的依靠,只是个有血缘关系的人。”林雁说这话时,很平静。


“你会怪老爷子么?”蒋俞问出了内心最大的困惑。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我们不合适,直接告诉我,不要试图通过弥补,来让自己的放弃显得合理。”林雁并没有回答蒋俞的问题,而是说了这么一句,握着蒋俞的手攥的更紧。


蒋俞一直记得林雁这句话,不久以后,这句话应验在了说这句话的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