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两两>第28章 2016第五章【意义】

经过了这场有关“匹配”的讨论,蒋俞和林雁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


蒋俞感觉到,林雁在谈及付小姐的时候,会有意识拉开她和这家人的关系,还告诉蒋俞,十一会把林妈妈接回北京,今年过年,俩人就可以在北京同时陪两家老人了。蒋俞觉得有点初一婆家、初二回门的感觉,默默傻笑。


今年蒋俞确实在咨询工作上殚精竭虑。除了自己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为TW打下的基础,VJ把和HG的长期合同转签到蒋俞所在的TW,还履行承诺,开发了LF的国际业务板块,请蒋俞的团队全权负责,近期正在筹划团队去南美做一次实地调研,VJ等着这份调研报告,部署接下来的LF南美洲扩张计划。


Rules的健身服线下实体店,也在如火如荼的筹备中。作为海外服饰最顶级爆火品类,Paul帮雪松争取到,去加拿大参观L品牌的机会。虽然最近蒋俞尽量不在Rules业务上参与决策,Paul还是一如既往的黏着蒋俞给建议。于是,蒋俞决定调研完南美市场,北上和雪松会和,于公于私,她都应该为Rules尽一份力。


于是,蒋俞开始纠结一件事情。自从2011年底蒋俞回国,就再也没回去过美国,她纠结这趟北上加拿大之行,要不要停一下美国。


雪松给了蒋俞一个肯定的建议,说美国前同事,她了一个洛杉矶一号公路旅游指南,正好落地LA,过LV、三番、最后回LA,一趟西海岸闭环旅程,全程自驾。


蒋俞心潮澎湃,转瞬回到还是二十多岁的年纪。那个笑闹着,在66号公路还通行的年代,一群年轻人、几辆重皮卡、大声放着凤凰传奇的音乐、张扬横穿美国东西的年纪…


雪松、静怡和蒋俞她们仨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在第一家工作的公司认识的,那时,这是一家国有控股的电子信息企业,是PC时代很火的软件服务提供商,主要大客户不乏微软、诺基亚之类。也是这家公司,把蒋俞派驻北美工作了三年,为微软提供软件在岸交付服务。


雪松是工科毕业,在这家公司如鱼得水是正常的,静怡是人力资源专业,对管人有独到的一套,只有蒋俞,经济管理毕业,原本是三不靠,不知道老板如何慧眼识珠、相中她去做项目管理,一做就是六年,把自己都做去了北美分公司。


二十来岁那会,一帮怀揣梦想的中国年轻人,桀骜不驯的觉得能在美国混出一片天地。北美公司的同事,都以能被微软挖角为正式员工而自豪。雪松就险些成功,要不是自己的中国老公潘哥、是体制内编制,不太可能出国,她早就欢天喜地的接了offer,拿到绿卡了。


蒋俞是管理岗,不是会被微软直接挖走的岗位,在美国待得也算踏实。刚去的时候,蒋俞还没和韩冰结婚,也还在陈粒离世的恍惚中,不太清醒,这段美国工作,正好给了她缓释的时间。蒋俞琢磨着,履职几年,挣几年美金,全忘记的时候就可以回国了。


年轻的奋斗,总有回报。蒋俞作为一大群码农男生里、唯一的女性管理者,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微软客户的接洽也颇为顺畅,一切都刚刚好。


要不是蒋俞妈作妖,说自己病危,骗蒋俞回国,可能蒋俞也有机会、碰到一个微软工程师、在美国大house里相夫教子,忘掉中国的所有过往,简简单单的生活?


晃了晃自己陷在回忆里的头,蒋俞爽快答应了雪松,想想一号沿海公路诶,一直是自己最想自驾的西海岸路线,能看红土大峡谷、Napa品点小酒、LA走走明星大道,真是不错。


出发前林雁一直放心不下的嘱咐蒋俞:开车小心、别去黑人多的地方、在LA别被人拐走....还想着自己干脆请假和蒋俞一起去。蒋俞大笑着拍林雁的肩,从来没见过林总这么患得患失,一个加州而已,难不成自己还能丢了?还说自己美国大妞的气质,就不给林总添堵了,让她自由飞翔吧,以后林总放弃训练蒋俞的高雅,蒋俞当导游带林总游遍美国。


承诺果然不能随便给,往后若干年,林雁都没等来这个导游…


蒋俞的拉美行很顺利,眼看就到了要和雪松会和的日子,两人说好在洛杉矶机场见,直接去租车处取车。当蒋俞拿到一辆和自己当年在美国开的RAV4一样的四驱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但也始终没有怀疑什么。


这次旅程是个十天的计划,不会太匆忙,旅行计划做的很紧凑,两人在重温美国旧日光的惬意中,走过了Kingman的大峡谷、领略了旧金山金门大桥的恢弘、顺便还去斯坦福大学刷了一下学霸的存在感,一路上雪松会拿着行程规划,指导蒋俞去哪里占位sight point、哪个店的咖啡值得品尝、哪里夕阳最美、哪里住宿安顿…


到达Napa的晚上,蒋俞再次精准开到入驻酒店之后,终于察觉了那一丝丝异样是什么。


“你什么时候做的攻略?这么仔细?不像你啊,出门不靠潘哥,肯定撒手没的人。”蒋俞质问雪松。


“呃,就是走之前啊,”雪松想蒙混过关,


“走之前?走之前你被林雁拉去关小黑屋几天?你们不是研究app供应商端展示吗?你有时间做攻略?”蒋俞越发觉得雪松有问题。


“我天生丽质不行啊,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就有现成的,”雪松不死心,


“网上会告诉你,倒时差不如早点出发大峡谷?网上会告诉你,羚羊谷在原住民纳瓦霍人保留地所以必须报团进入?网上会提醒你,旧金山城中哪砸车犯罪最猖獗?”蒋俞说着说着又要炸刺。


“你别飙,我说,你先答应我不会立马买返程票,不会把我一个人扔三番暴力街区。”雪松怂了。


“你先说,我感受下再量刑,”蒋俞瞪着雪松,果然有猫腻。


“那个,其实吧,这个行程是David帮忙定的,我想过来看看的时候,老同事有人知道了,然后他就主动联系我,知道你也回来,就给了我这个攻略,让我一定拉你走一圈。”雪松一口气说完,末了,看了看蒋俞的表情。


“David?瘦高个的David?很早就去了微软Bing组的小男生?”蒋俞还在回忆。


“啥小男生,人家儿子都三岁了。”雪松一脸,你才是个小孩的表情,瞪着蒋俞。


“他啊,在美国的时候,他跟我合租过,这男生我一直觉得性格有点怪,有点阴郁,有一次,莫名其妙说要带我去看金门大桥,我说时间不合适,就发现,他连着几天,站在我住的公寓楼下公交车站,也不知道是不是变相堵我,吓得我那几天都找人一起回家。”蒋俞对大卫的记忆好像不太愉快。


“David是最早一波被微软录取的中国工程师,进的还是那时候最被看好的微软搜索组,现在按国内级别对比,应该是部门负责人了。你回国之后,其实他找过我几次,问你是什么原因回国的,问你还会不会再回去。”雪松尽量补充大卫的闪光点。


“他问你吗?干嘛不直接问我?”


“我的傻妹妹,人家对你有心思,你不知道吗?”雪松终是无奈。


蒋俞愣了一下。


“有啥心思,他就是喜欢捉弄我。之前你怎么跟他说的无所谓,可是现在,我有林雁啊,你跟他没说过林雁吧,你说这趟旅程,我怎么跟林雁交待啊?”蒋俞心里好像就担心跟林雁解释不清,跟自家姐妹说话也没客气。


“林雁那,到时候大不了我跟她坦白,是我自作主张带你走的,她又不会骂我。大卫同志,你说他对你没心思,我看可不一定,他说错过你7年,他想弥补,至少不会再后悔。我靠,这么深情的表白,我都不用挣扎,就决定帮他。”


姐姐,你哪伙儿的?就算都是理工人思维,你也别这么坑姐妹啊。还表白?林雁要是知道了,咱俩这以后都别想单独出门了。蒋俞在心里默默问候了雪松全家。


“你打算咋帮他?”蒋俞还是理智的问出一句话。


“David说,Napa酒庄他安排了惊喜给你。”


“哦,就是说,我今晚不问的话,明天你就直接把我卖了?还帮人数钱?”蒋俞无奈的看着自家姐妹。


哪知雪松突然严肃脸,“小俞,我承认这事做的对林雁有点不厚道。但是这是一个7年还在深深关心你的男生的诉求,我没办法拒绝。说实话,7年之痒的日子我也快到了,我知道7年感情对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和林雁是命中注定,那你们的7年、10年、20年都会有独特的意义。你不想知道大卫的7年意味着什么吗?”


蒋俞没听清雪松后面还说了什么,一直在想她的问题:大卫的7年意味着什么?


蒋俞只知道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男生,会有这样的坚持,最起码她应该要尊重。如果是林雁,也会这么认为的吧。这还是头一次,在林雁之外,她试着考虑,尊重一个男生对她的感情。


Napa是开启加州一号公路前的最后一站,刷酒庄,从南到北,至少有七八个享誉世界的酒庄,所以Napa一直是蒋俞的心之向往。


蒋俞喜欢红酒,大概就是从旅美开始的,但她对红酒的品鉴,却是被林雁惯出来的。


林雁还没创业的时候,有时间总喜欢带着蒋俞吃西餐,她发现蒋俞的西餐礼仪虽然很随意,但是蒋俞对红酒的品味却相当了得。尤其是蒋俞喜欢的美乐和黑皮诺,都属于单宁较柔、清爽自然、果香浓郁的品种,也是林雁很喜欢的。黑皮诺是葡萄里比较娇贵难种的一种,林雁为此还揶揄蒋俞,嘴刁难伺候。


刁归刁,林雁还是会给蒋俞定期采购不同类型红酒,她美其名曰,开发蒋俞的红酒气质。渐渐的,蒋俞好像发现了林雁惯她酒品的原因:林雁特别喜欢蒋俞微醺的样子,没有了御姐的棱角,只是柔柔的、傻傻的乖巧。


林雁…又在忙吧,今天逛完酒庄,一定要凑个时间跟她视频。因为时差原因,蒋俞不愿打扰林雁宝贵的休息时间,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前视频了,很想她。蒋俞对林雁的动心是她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情愫,林雁的一切,她都接受的甘之如饴。


也不是因为自己没碰见过别的人吧,像大卫这样的大好青年,自己之前怎么完全没动心呢?蒋俞自忖。


正午的爱之堡酒庄,阳光大好,葡萄每天都被这样照耀着,怪不得长的娇滴滴、令人垂涎。蒋俞偷偷笑自己的傻想法。雪松大概是去参观传统酿酒作坊了,蒋俞在连续品尝了几杯酒庄home made之后,急需找一个能安静休息的去处。


避光的城堡一角,蒋俞发现一间典雅的小教堂,大概能容纳二三十人的样子,简单的基督教风格,只有正前方、圣经壁画中的一幅基督洗礼图,让人有种置身欧洲古堡的错觉。


教堂里并没有人,蒋俞在最后一排的一把木椅上坐下。


“品酒只要漱一下口,可以不用喝下去,你还要开车。”蒋俞身旁响起一个不大的男声。


“大卫?”蒋俞一惊,酒醒了一大半。说实在的,蒋俞自从听雪松说今天会有惊喜,就一直感觉会见到大卫。虽然在西雅图工作的人,要飞一趟加州,不是很难的行程,但记忆中的大卫,做事会有些极端…


单看外貌,蒋俞不一定能一眼认出大卫。但在这个只有两人的小教堂里,这种不由分说的祈使句语气,将蒋俞一下子带入回忆。


像大卫这样的大好青年,自己之前也不是完全没关注到,这个人本身的存在感太强了。


大卫是晚蒋俞一批过来的美国分公司员工,一米八几的身高,瘦削挺拔,除了写代码,是工程师里难得喜欢运动的年轻人,总喜欢一个人,在晚间空无一人的篮球场上玩儿投篮,很有点流川枫的孤傲。但他长的又有点娃娃脸,一双不输美女的大眼睛,总是对人很礼貌的微笑,让人感觉是个很乖的孩子。这种反差萌惹的蒋俞多关注了他一些。


蒋俞作为项目经理,日常要操持美国这一大家子华人工程师,早年的海外生活没有现在这么普遍,中国人还是喜欢群策群力。短期差旅的人住集体公寓,长期工作签证的人,很多都拖家带口,买了独立house在莱德蒙德周边定居。蒋俞虽然是工作签,但为了照顾大家的工作、生活,独立租了市区的town house,交通方便,也不必过集体生活。


来西雅图没多久之后,有一天下班前,大卫在公司办公室找到蒋俞,直截了当的说,


“你的公寓还有房间么?我想跟你一起住。”


先不说彼时俩人不是太熟,这话太有歧义。就算情侣,这话也算是要求同居了吧?不该说的委婉些么?


诺大的办公室里,很多华人同事例行加班,听到大卫的话,都齐刷刷看向蒋俞,一副“早就知道了”的八卦脸:早就说这姑娘在美国团队里一枝独秀,工作能力强,还没绯闻,关键是长的真好看啊,肥水不流老外田。众同事看的津津有味。


“哈?什么?跟我住?小子你找抽呢?”蒋俞非但没有扭捏,虎劲上来了。


倒是大卫怂了一下,没预料到蒋俞这样的回应,“我不习惯住公寓,微软那边长期工作签,马上申请下来了,我可以买房子的,不过我单身,觉得没必要,他们说你也是自己住?咱俩搭个伙?”


这个理工男的逻辑也是够直:暂时不买house就要住公寓;目前单身,就该找人搭伙合租。好像这里面并没什么粉红色的小泡泡,要是自己因为这个计较,反而小气了。毕竟是在异国工作,都可以理解。蒋俞竟然没理由反驳。


“我还有间客卧,不过卫生间在卧室外面,房里没有储物间,你要住自己归置。厨房客厅公用,网络费用均摊,你先去看看,本来我也没打算合租,房子比较小。哦,我肯定住里面主卧,有独立卫生间和衣帽间,你别进去。”


“不用看,挺好,我直接给你钱。”就这样,蒋俞稀里糊涂的变成了合租状态。


大卫确实很忙,微软那边很器重他,他就像住在微软办公室里,白天看不到人,晚上蒋俞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他的工作签很顺利,是新来的工程师里最早办好身份的一批人。


只是慢慢的,蒋俞发现自己简陋的公寓里,厨房的有了新套装的中式厨,客厅换了向日葵的亮黄色沙发,cable里能看的频道多了很多…起初,蒋俞还留过便签,说要跟大卫分摊这些公共开销。大卫的回复只两个字:“不用。”


因为大卫在微软那边的良好表现,蒋俞的项目管理也很顺心,没有遭到太多的客户挑战。圣诞节前,有天早上出门前,大卫突然对蒋俞说要带她去个地方,午饭后来接她。蒋俞以为是俩人要为元旦大采购,欣然同意。


到了目的地之后,蒋俞一脸疑惑。汽车4S店。


就见大卫轻车熟路的找到一位dealer,说了些什么,马上就被引到一辆崭新的RAV4跟前,大卫对蒋俞说,“买这辆车吧,省油,适合美国公路,女士用,性价比和安全性都比较高。”


蒋俞张大了嘴,似乎不太理解大卫买车像买颗白菜一样简单的逻辑。


“我…不需要…”蒋俞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直以来,她在美国开的车都是朋友的,这里有些已经定居的同事,家里有闲置的车会借给蒋俞开。蒋俞虽然也是可以长期在美国的工作签,应该需要一辆自己的交通工具。只是在美国的这段经历、这段时间,蒋俞总当它是淡忘过去的工具,不会是自己未来恒久的归宿,所以,不管是住的地方、开的车,蒋俞都没有完整规划,能用就好。


大卫似乎看出了蒋俞的纠结,又说,“你是项目负责人,代表公司,要有你自己的标志,首先从有一辆配的上你的新车开始吧,圣诞节,当我送你的礼物。”


“哈?不不不,我自己买,你买算怎么回事,这又不是合租开支。”和大卫住时间久了,蒋俞的逻辑被带的也很直,完全没感觉出,大卫看着她说这番话的温柔语气。


还好圣诞节前,年底公司分红到账了,蒋俞坚持自己付了钱。开出新车的一瞬间,蒋俞感觉,这个新玩具很是不错。


以前都是陈粒给蒋俞安排所有她需要的东西,第一次,蒋俞靠自己,拥有了一个大件,为自己自豪的同时,心里又一阵回忆杀,以后,大概都要靠自己了吧。


蒋俞以为买车就是圣诞节大卫的所有安排,单纯了。新车开出4S店的那一刻,大卫说,一路向北开,带你去看看Orcas岛上的鲸鱼吧。


从那时候起,蒋俞领教了大卫做旅行攻略的能力。


Orcas是西雅图西北最远的小岛,和温哥华隔海相对,天气好的日子,站在小岛唯一的碉堡上,可以远眺Baker山顶的无限风光。车程将近2个小时,然后转乘渡轮,Ferry需要提前预定,不然不一定有位置,大大的Ferry上,一排排车辆都有序停放。中间Ferry停靠了两个小岛屿,蒋俞这种从来没有坐过渡轮的人,一直新奇的在渡轮上跑上跑下。


到达Orcas的时候,正好天黑,大卫指挥蒋俞开到一家民宿前停好车。这是一户很典型的美式民宅,白色单层房型,像极了一块奶油大蛋糕,四周修建的很整齐的草坪。这里的民宅有独立的trail,通往公园露营营区,营区多在位置偏僻但环境优美的海边,原生态。


房东太太很热情的欢迎了蒋俞两人,嘱咐蒋俞天晚了先不要走trail,明天一早可以当晨练,早上空气更好。


蒋俞问房东太太,早上能在山顶看到海湾里的鲸鱼吗?


房东太太爽朗的笑了笑说,小姑娘,鲸鱼只有10月之前才能看到,现在这么冷,鲸鱼早就去暖流了,你是被导游骗了吧。


蒋俞回头怒瞪大卫,大卫却很自然的一摊手,不这么说,您大小姐会单独跟一个男生开这么远的路,练车技吗?


蒋俞想着一路上感受到的自由和放松,终是没有再责备大卫…


回忆像潮水涌入蒋俞的脑中,还是涨潮。


新年开着新车回来的蒋俞,和大卫的关系好像亲近了一些,两人不再仅仅是合租伙伴,也会一起抱着爆米花,窝在沙发上,看最新上线的电影,大卫会教蒋俞打篮球,在一众工程师羡慕的眼光里,给蒋俞递上水杯和纸巾。


然后,就是蒋俞回国了一次,再回来,听说她结婚了。于是,蒋俞不再和大卫合租,俩人能遇见的时间,也只剩工作间隙。中间大卫说要带蒋俞去看金门大桥,蒋俞却再也没答应过和大卫的单独出行。只是很长一段时间,大卫都会站在蒋俞公寓楼下的公交站,看她开车离开…


蒋俞再次回国后,和美国那边没了联系,只有雪松偶尔会说几句美国老同事的近况。蒋俞得知,能留在美国的大家,之后都有了美好的家庭,好多人都在筹备二胎了。美国果然是个适合一大家人乐陶陶的国家,像那个奶油房子里的房东一家。夏天父亲带着孩子们露营、去看海湾的鲸鱼,冬天全家一起经营几间民宿,组团hacking。


这里的父母大概不会鸡娃,孩子也会更自由随性的长大吧,那样成长的孩子才会更勇敢和自信,才会更有自己的想法,明白生活的意义。


对啊,生活的意义。回国后的蒋俞有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呢?


还在陷入回忆的蒋俞,被大卫的声音打断思绪。


“你还好吗?”


这么久的回忆和年轻的时光,再见,也只是这么简单的四个字。


“挺好的,能爬能跳还能被骗。”蒋俞戏谑,轻易戳破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被骗的开心吗?”David接着问。


“不知道是被骗,就还挺开心的,知道骗我的是你,也挺开心的。”


David再次没料到蒋俞的回答,还是那么直爽,那么阳光。


俩人因为蒋俞的回答一扫许久不见的尴尬,David坐在蒋俞旁边的椅子上,慢慢讲述着自己这些年在美国的生活。


在蒋俞确定不会再回美国的第二年,David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也是一名工程师。公司后来外派的女工程师也逐渐多起来,David媳妇就是其中技术很牛的一位,只不过和David在一起之后没多久就辞职安心当起了家庭主妇,现在已经是一个三岁男孩的母亲了。David给蒋俞看一家三口的照片,从孩子能出门开始,每年圣诞节前后David都会拍一张全家在山顶hacking的照片。


两人的聊天多是围绕David的儿子,蒋俞说起闺蜜鸡娃的种种奇葩行为,惹的David大笑不止。以前的David没有这么爱笑吧,看来,现在的家庭生活改变了他很多。中间聊起蒋俞的生活,蒋俞只是淡淡说了句对象对自己很好,现在过的很充实。让David以为,自己还在那段婚姻里,生活幸福,备受宠爱。这样说,应该是对他内心纠结最简单的安慰吧。


小教堂的光线更暗了,终于雪松的电话不停的打过来,蒋俞起身,跟David说该走了。


David也站了起来,还是高蒋俞一头,只是不再那么瘦弱,有了一个父亲该有的气质。


蒋俞走近前,轻轻的抱住了David,说了句,“要带小朋友去看鲸鱼哦,不要骗他。”


这天晚上,蒋俞睡前,是林雁那边上午最忙、一群人正在开会的时间,蒋俞的视频电话倔强的响个不停。


林雁拿起手机,淡淡对会议室的所有人说,你们先讨论,就快步走回了办公室。


“林雁,我想你。”视频里的蒋俞,赖皮的钻在被窝里,只露了两个眼睛,声音瓮瓮的。


就听临床那边一阵翻身,雪松的声音飘过来,“别塞我狗粮,今天太撑了。”


林雁轻声说,“在酒庄喝多啦?”


“没有喝多,就是想你了,以后出门一定要把你打包带着,太想了。”说罢,蒋俞还装出几声嘤嘤嘤。


林雁笑了,“美国大妞,自由飞翔啊。快点飞回来,我也想你。”

……


这一程,回去的飞机上,飞过太平洋上空的时候,蒋俞轻轻的笑了。


所谓生活的意义,就是全力奔向自己爱的人,感受和她的相互羁绊吧。

----

美国故事在这里算是个小回忆,有机会写一个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