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过关山【完结】>第150章 骄阳

  滂沱大雨浇灭了烽火台的浓烟, 十余日后,静州被赵或和谢长清的精锐踏平。而在静州城外,冯奇等人也得知城内的境况, 当收到有关肃清草寇的命令时, 他带着府兵陆续把谢长清标记的贼窝捣毁, 还了静州百姓太平。

  战事过后,百废待兴,静州城门仍旧未见敞开, 忤逆者的鲜血渗出城门,染红护城河。

  城中来自盗匪的哀嚎声未断, 更有不少百姓因此举感到愤恨, 怪谢长清等人打破了来之不易的平衡。

  但百姓为何如此, 众人都心知肚明, 他们被草寇烧杀抢掠,沦为奴隶, 如今没了庇护, 便是身无分文,找不到归宿, 最终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柴米油盐。

  不过, 在数日前, 城内刚结束一场战事时,赵或将一枚贴身带着的腰牌交给了李冠, 那是沈凭寄给他的家书中,和桂花枝一并捎来之物。

  李冠要带着这枚腰牌去越州找钟嚣, 由钟嚣带路去见另一人, 赵或看了看天色, 估摸着时辰, 大概近日李冠等人便能抵达。

  此时破败的官署门前,谢长清带着府兵为百姓分粮,这些粮食都是从城中贼窝找到的,但数量有限,加之闭城许久,消耗得快,如今唯有让府兵勒紧腰带,为百姓们节省粮食,才算让民怨稍有平息。

  不开城门的原因无他,谢长清被陷害一事,还没找到从中作祟的前朝余孽,其次前朝人利用民怨,污蔑静州屠城和谢家有关。

  虽然这是谣言,但赵或要避免惹是生非,遂下令不得将其外传,唯有等事情尘埃落定才能开城门。

  眼下阴雨连绵,气温骤降,但还是有不少百姓身着单薄,可见草寇从前对其猖狂的剥削。

  赵或带着府兵冒雨上街,挨家挨户搜查余孽,街道两侧的廊下,偶有府兵躺在百姓家门前歇脚。

  恰好赵或带人路过,瞧见民宅前躺着受伤的府兵,想必是累得慌,如今补给未到,对于小伤大家都视而不见。但这个府兵瞧着年纪还小,身上伤口还见渗血,但他却只顾着睡觉。

  赵或走上前,用吞山啸碰了碰对方的兵器,只见府兵瞬间惊醒,抱紧兵器在手,神色警惕看着四周,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显然这是战争时的应激反应,直到那府兵发现来人是赵或时,才暗自松了口气,连忙起身说道:“殿下。”

  赵或瞥了眼他的手,那手指上扣着沾血的指虎。

  打量一圈后,赵或的视线落在府兵的臂膀,那里几处较深的伤口,顾不上的都起了脓。

  他眉头一皱,随后从怀里取出金创药,朝着府兵递过去,下令道:“拿着去上药。”

  那府兵年纪尚小,但长得机灵,接过金创药一看,顿时想推还回去,摆手说道:“殿下万万不可,我们这些都是小伤。”

  但赵或却没给机会他反驳,用眼神示意他收起,道:“伤口再烂下去,还没等到援兵送药来,你这手臂估计就要截了,拿着吧。”

  待府兵接过时,他才盯着府兵的指虎问道:“怎会带着指虎进城?”

  府兵听见时举起手看了下,笑着说道:“是谢大人,当初我们在越州中了前朝人陷阱后,身上的兵器全被缴走,此物易藏不易被发现。后来我们便是靠着此物突破,一路潜伏到静州。”

  说话间,他还摸索着怀里,找出两件零零散散的兵器,都是些精致小巧,但威力却极大的物件,甚至还能瞧见一把磨损得厉害得弓弩。

  赵或全部认得,且睹物思人了。

  这批兵器,是在贺宽上任大理寺卿前,请镖局送到军营里给大家操练之物,而这些原本是给魏都那五千精锐们所用,未料如今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府兵虽年幼,但也是铁血男儿,对这些杀伤力大的小物件十分喜欢,喋喋不休和赵或说了良久。

  直到他们听见身侧传来开门声,转头看去,瞧见有一对老夫妇正看着他们。

  赵或和小府兵几乎在瞬间侧身让路,可是未料那老妪走到他们面前,把怀里藏着的烧饼取出,想要塞去给他们吃。

  “大人,这是民妇昨夜和老伴烙的烧饼,方才蒸好了,快趁热吃。”老妪满眼心疼望着他们,布满皱纹的双手慢慢将东西递上。

  但府兵他们下意识把手放在身后,躲过了老妪的烧饼。

  赵或解释道:“阿娘,眼下城里粮食紧缺,府兵们有军粮,不必担心我们吃不饱。”

  老妪跺脚说:“哪还有军粮,连我这烧饼的面,就是你们给的!这不要银子,就吃一口,吃一口。”

  一侧的小府兵上前笑道:“阿娘,府兵有规矩,入城第一条便是不入民宅,阿娘放心,很快百姓就能吃好喝好,不用担心我们。”

  老妪抹了把泪,余光瞥见自家门口出现的影子,转头看去,发现是老伴捧着两碗面汤走出来。

  这一次赵或干脆和他们拉开距离,和府兵朝着两位老人揖了下,道:“多谢二位的好意,但立下的规矩不可破坏,否则如何能让百姓们日后再相信我们。”

  老夫妇上前一步,但府兵们后退一步,直到赵或他们站在了雨幕中。

  赵或正色朝他们续道:“从前静州官署不得民心,静州府兵的行为举止令人心寒,但今日我赵或在此对天发誓,经此一事,大魏的府兵绝不会再让百姓失望,还请你们给府兵和官署最后一次机会。”

  小府兵悄悄抬头看了眼他,快速收回视线后,朝老夫妇说道:“阿娘阿爷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以后不会再吃苦了。”

  老夫妇闻言潸然落泪,捧着食物在手也不上前,只不断地点头说着好。

  忽地耳边听见脚步声传来,赵或偏头看去,发现是官署的官吏前来。

  他率先抬手止住官吏的脚步,带着众人朝老夫妇再次作揖才转身离开。

  那官吏上前,压低声禀报道:“殿下,驿使送来启州贺大人和蔡大人的急报。”

  “贺大人还没回京?”赵或皱眉问道。

  官吏回道:“听闻启州兵房收到调兵的命令,不知消息是否确凿,还请殿下移步官署。”

  三人加快脚步回了官署时,而门前的粮食已分完,天色渐暗,街上空无一人,唯有冲刷不掉的血腥味久久未散。

  赵或踏进办差房前突然顿足,转头看向紧跟回来的小府兵,问道:“叫什么?”

  小府兵愣了下,反应过来后道:“许骄阳!”

  赵或朝路过的将领递了个眼神,待将领上前,他才朝许骄阳扬了扬下颚道:“今后跟着他们,他们是北越军营的将领,没有一个差的。”

  将领伸手拍了拍发呆的许骄阳,两人同时应道:“是,殿下。”

  赵或看向许骄阳说:“去上药,夜里百姓歇下后还要打扫城里,别耽搁了。”

  待他们领命退下时,他才抬脚推门而去,进了办差房。

  屋内的谢长清卸了铠甲,但身子还是湿答答的,瞧见同样湿透的赵或出现时,扯下一侧干净的帕子丢过去,“擦一下,省得弄湿屋里。”

  赵或接过后擦了把脸,顺手拿起桌上被拆开的书信,边看边问道:“启州兵房出了何事?”

  谢长清坐在椅子上,手脚麻利地收拾着自己,“兵房异动,应该是兵部下令调兵,具体去往何处也没个准话,看信里所言,恐怕贺远行也不清楚。”

  他把衣袍放在铜盆边上挂着烤干,续道:“我猜是魏都出事了,至于发生何事不清楚,毕竟从前我都不在意这些。不过我传信回家了,希望能给你打听到消息吧。”

  赵或把看完的信放下,顺手解下铠甲,瞧见蔡羽泉的信还未拆封,笑着问谢长清道:“怎么就拆了贺远行的信?”

  谢长清道:“跟贺家熟啊,就算我拆了,难不成贺见初会来揍我吗?”

  两人打趣间,赵或已将蔡羽泉的信拆开,然而他刚一坐下,身子倏地又站了起来。

  谢长清余光发现他一惊一乍的,扭头看去,玩笑的话还未说出口,就瞧见他沉下的脸色。

  他起身朝赵或走去,皱眉问道:“怎么了?”

  赵或将手中的书信猛地拍在桌上,神色愠怒道:“孟家是前朝人的走狗,官州户房的曹光见,居然是孟家钱库的钥匙!”

  闻言,谢长清立刻把他手掌压下的书信拿起来,看完后震惊道:“可是,曹光见不是死了吗?”

  赵或隐约觉得不妙,回想方才谢长清说的一番话,紧握着拳头道:“魏都恐怕真的出事了。”

  谢长清扫了眼屋外的狼藉,愁眉不展说:“但静州眼下这般状况,又该如何是好?”

  这个正是赵或觉得棘手之处,不可否认,前朝人这一招调虎离山,果真将他掌控在手。

  想起竟许久未曾收到沈凭的消息,他的心中愈发不安,谢文邺曾经说的话,霎时浮现在脑海里。

  倘若皇兄借此成了储君,他身边之人,可还有活路?

  谢长清反复琢磨着蔡羽泉的书信,忽然觉得不妥,“惊临,蔡羽泉在信中提及孟悦恒要见你。”

  赵或冷冷道:“死到临头还想耍手段,的确是这些人能做得出来的。”

  谢长清有些担心问:“不如再派人去看看?”

  “不必了。”赵或拒绝得干脆,把信札拿起走到铜盆前,轻轻一抛,顿时瞧见大火燃起,书信在转瞬间湮灭,“蔡羽泉审了这么久都没开口,等的就是我去送他上路。”

  谢长清看着火势猛烈的铜盆,道:“你有任何打算兄弟都鼎力助你。”

  烧得发红的火光映在赵或的眼底,只见他沉吟半晌道:“在钟嚣没抵达静州前,城门绝不能开。”

  他抬眼凝视着谢长清的双眸,接着说:“此次李冠和钟嚣会带着补给而来,若是不够,你且和钟嚣商量即可,越州都会给你们及时补上。静州还未稳定,魏都境况未明,在此之前,你还要继续在这装死,不可让有关静州的消息泄露出去。”

  既然前朝人用谢长清逼自己离京,那他何不来一个出其不意。

  听见有补给,谢长清反倒担心问道:“若是从越州输送粮食,可是会走漏了风声?”

  但赵或用很坚定的眼神看他,道:“此事不必担心,因为接下来我们所有的补给,都是来自沈家钱库。”

  沈凭给的那枚腰牌,是沈家钱库的信物,他将钱库交给了赵或。

  谢长清一愣,靠上去小声道:“惊临,你该不会出卖色相给......”

  话音未落,突然被敲门声打断他八卦的心。

  府兵得了允许后进屋,火急火燎禀报道:“殿下,谢大人,大伙抓到了几个想逃出城的余孽!”

  屋内两人相互看了眼对方,立即拿起武器朝外而去。

  天色渐暗,天空虽未见下雨,但却一片朦胧昏暗,街道上可见府兵在打扫,几抹身影快速穿过人群,最后来到城门附近。

  府兵扣押着数人在一侧,余孽的手脚皆被绑住,还能瞧见有一抹女子的身影。

  赵或和谢长清快步上前,借着灯火瞧清衣衫褴褛的几人,对方显然是做了伪装,打算借着百姓的身份试图出城。

  府兵将事情大致禀报一遍后,赵或把目光落在唯一的一名女子身上。

  他打量对方少顷,竟觉得有几分眼熟,随后走到那女子面前,居高临下睨着道:“把头抬起来。”

  那女子在压迫中打了个冷颤,片刻后才慢慢将头抬起。

  当两人对视的瞬间,眼中皆闪过一丝诧异。

  往事涌上脑海里,赵或出乎意料哼了声道:“别来无恙,薛娇娇。”

  作者有话说:

  人物回顾:官州教杏仁剑舞的女子。

  谢谢阅读和支持。

  感谢在2023-10-22 22:38:31~2023-10-24 11:24: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嘶溜、长崔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