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全民健身【完结番外】>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对于严晏他们同届的学生来说,今年这个年,注定不会过得十分踏实,都会或多或少的有点“不太平”。

  应届毕业生,过完这个年,就得找工作了,难免家里亲戚得对“毕业打算”和“就业意向”这两个问题问东问西。

  想要继续读书,参加了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那一批,不仅得面对“考得怎么样呀”这句“死亡问话”,还得直面惨淡的、在过年期间公布出来的,研考初试成绩。

  今年,C市自主命题院校的研考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定在了二月十五号,也就是年初八的那天。

  虽然院校分数线和国家线还至少得等一个月才会相继公布,但只要拿到了自己的初试成绩,再与历年的数据做个对比,能不能获得参加复试的机会,心里几乎都是有数的。

  要么,分数极高,稳过,那就踏踏实实准备复试。

  要么,分数极低,稳不过,那就灰头土脸地滚去加入找工作大军,或者考虑来年再战。

  要么,分数尴尬,不上不下,复习吧,也可能过不了,不复习吧,万一过了呢?

  人心惶惶,气氛紧张,只有少数像严晏这样保了研的,或者早早收到offer的人才,还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在家蒙头睡大觉。

  至于严少侠,更贴切地说,是蒙头睡辛然。

  短暂的五天分别,辛然的老腰恢复了个七七八八,严晏回来一试,果真树起了大拇指——爱健身的就是不一样,十分好上。

  显得尤为快乐。

  严宁之和燕婉还在老家游山玩水,严晏孤身一人回了C市,自家房门只开过一次——拿上了换洗衣物,然后就堂而皇之地寄宿在了丈母娘家。

  辛晓只当他多了个儿子,反正也不需要她怎么养。

  甚至有人帮她“照顾”辛然,她还悠哉了不少,至少不用每天琢磨网上的混账菜谱了,实在是乐得自在。

  恰好也是出成绩的这一天,老王叔一家也从泰国飞了回来,辛然的周围终于重新热闹了起来。

  辛然先前怀疑严少侠这一段时间“吃了睡睡了吃”,腹肌早已不复当年英武模样,真身上阵验了一验后,发现严少侠及其腹肌竟还是风采依旧。

  可能还是背着他偷偷锻炼来着吧。

  夜跑……卷腹……伏地挺身什么的。

  午饭后,辛晓的麻将搭子们终于约齐了一回,她总算不用待在家里守护那两位人形狗粮,吃完饭收拾了一下,早早地就出了门。

  不必顾忌长辈心态崩不崩的小情侣,也终于不必强迫自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这会儿正赖在房间里你侬我侬地说着话。

  当然,话题还是相当正经的。

  毕竟辛老师已经告诫过严少侠要“慎独”了。

  严晏靠坐在床头,辛然窝在被子里,脑袋抵在他赤着的腰侧,一条胳膊轻轻地搭在他的腿上。

  冬天容易犯困,特别是吃饱之后,因此不如严晏精神好的辛然闭着眼睛,懒懒地跟严晏说话,呼吸轻轻地蹭着严晏的皮肤,有点撩人。

  “少侠,研考是今天出成绩吧?”

  “我看看,”严晏爱不释手地玩着辛然的头发,“好像是,已经上热搜了。”

  “唔,你那两个考研的室友呢?”

  “不知道。寝室群里的消息还停留在凌晨他们吵吵着要不要查成绩的时候,今天还没人吭声。”

  “没发挥好?”

  “不清楚,”严晏看着没什么动静的寝室群,“我也不知道怎么问。”

  “再等等吧。”辛然建议完,又问,“还有那俩……”

  “嗯?”严晏低头看他,“你说毛毛和陈惊人?”

  辛然动了动,微微点点头,严晏非常有自知之明地接上话音:

  “他俩跟我一样,都是保了研的混蛋。”

  辛然被逗乐,伸手揽紧了严晏的腰,闭着眼睛在他侧腰上蹭了蹭脸,轻笑出声。

  严晏往下缩了一点,让辛然靠得更舒服些,问道:

  “出成绩了,岂不是很快就有学生来联系你了?”

  辛然唔了一声:“应该会有吧。”

  严晏好奇地打探道:“带研究生的第一年,辛老师不准备多招几个人?”

  “嘁,你想多要就能多要?”辛然抬起脸来翻了个白眼,“而且,我还觉得越少越好呢。”

  严晏继续问:“但联系你当导师的学生肯定少不了吧,你怎么安排?”

  “看缘分?”辛然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说,“整个文学大系就二十个名额,还得除去八个推免……推免我先前要了一个,考招的再要两个吧。”

  严晏看着辛然点兵点将的小模样喜欢得不行,狗腿子一般地吹着彩虹屁:

  “我们辛老师可真是抢手。”

  辛然在他腰上磨磨牙:“你第一天知道我抢手?陈惊人回去没给你科普吗?”

  严晏挑眉:“可是他们抢不着呀。”

  他忽然缩下来,揽住辛然的肩头啃了一口:

  “辛老师是我的。”

  “嘁,辛老师才不是你的——那么多学生嗷嗷待哺呢。”辛然把他毛茸茸的狗头提溜起来,勾起嘴角看着他的眼睛说,“我才是你的。”

  过了一会儿,严晏想了想,还是把群聊翻出来,并道:

  “我觉得我还是问问吧,老大已经给我私发了好几条消息,他也是瞅着没人吭声,不大敢问。我俩就去群里打探一下。”

  辛然道了声好,并提醒他不要问的太刻意。

  最后还是老大先在群里开了腔:

  “小的们,都起床了吗?都拥抱太阳了吗?”

  严晏作为老二,跟个托儿似的,出来回话:

  “身体都充满灿烂的阳光了吗?”

  老大再接再厉,与他一起唱起了二人转:

  “还有满满的正能量?”

  很可惜的是线上二人转并没有人捧场,凉了至少十分钟,老四才慢慢吞吞地冒出来,无比凄凉地说:

  “老三哭晕在了厕所。”

  “我才从天台下来。”

  “思考了一下,还是舍不得把我的全套笔记白送给后人。”

  “还是留着自己再用一年吧。”

  又几分钟过去,老三终于也发了消息:

  “大家好,我从厕所出来了。”

  “距离研考初试成绩公布,还有365天。”

  老大立马秒回:“都什么情况?”

  严晏也发了一个一脑袋问号的简笔画小人儿,然后默默地等待着他俩的下文。

  其实只要老三老四都出来汇报了情况,严晏就比较能松一口气了,至少能确定的是他俩心态还是比较健康的。

  老四准备考研稍早一些,最后考出了一个不上不下要稳不稳的成绩,须得准备着复试,然后听天由命,如果复试名额排不到他头上,就只能考虑参加调剂。

  而老三则是被老四感染了,属于半路出家,复习得不太全面,因此成绩稍不理想一些,如果调剂不了,只能想另外的路子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严晏在群里的鬼哭狼嚎里,提炼精简了一些重点,汇报给了辛老师。

  辛然点点头,表示关心道:“那他俩现在什么打算?”

  严晏想了想说:“好像是准备死磕,要是今年落榜了,明年可能还来一年。”

  “唔,没关系,年轻人,不怕摔跤。”辛然安慰道,“考虑工作,或者专心复习,都可以,机会很多,心态调整好,别灰心。”

  严晏使劲点头,一贯是拿辛然的屁话当成是金科玉律。

  另外,他对他两个室友也是充满了迷之信心,坚信这点困难一定打不倒那些习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屁民们。

  果然,手机又亮了起来,群里闪动着消息——

  老四:“诸位大哥,组一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五排局?”

  老三:“附议。”

  老大:“叫上毛毛和陈惊人,走着,目标,艾欧尼亚。”

  永远挤不进开黑小团体的严狗再次惨遭抛弃,只好愤懑地抱着辛然在床上滚了一圈,以求安慰。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

  过了今天,年就算是过完了。

  坐享“寒假”这一得天独厚条件的简明,以往都会在D市过完元宵节,第二天再启程回C市,但今年出了个小小的意外。

  他带着温书,中午在家里吃了一顿“全汤圆宴”,然后当天就返回了C市的住处。

  并且难得没有应邀和辛然他们的大部队一起去看灯会,而是陪着快要被逐出家门的温书,一起回了一趟他的父母家。

  温书提出这个无理要求时给出的理由是:

  “我今年才在家待了五天就去找你玩儿了,自己回家怕是要被活活打死,只好拖一个垫背的——正好,家里一般也没客人,也让他们老两口见识一下除了心肝儿以外的青年才俊。”

  正直无比、说什么信什么的简老师,严肃地点头应下了。

  其实温书倒也不算是尽然胡说八道一通,但确实是存了一点小小的私心。

  他想知道,如果他能带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回家……他爸妈,以后会不会有首肯的可能。

  简明也自然不是被温书诓骗去的,他信温书说的话,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对温书家里的情况,也略知一二。

  所以,他也知道引起这番家庭大战的原因所在。他甚至还从辛然那听闻过温书过去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风流韵事。

  但简明从未见识过那样的温书。

  自从他们熟识之后,也就差不多是辛然博士毕业的时候,温书就一直十分“收敛”,私人生活看上去正常无比。

  那点压箱底的“花边新闻”,早就是一碗剩饭炒了三遍,狗都不吃。

  偶尔泡泡夜店,已经是最大程度的“风流”。

  这个年假,温书突然造访D市,简明是有点意外的——他以为温书就算实在在家里待不下去,也会首选去辛然那儿。

  或许是考虑到严晏的缘故,也可能是他单纯想换个地方散散心,旅旅游,简明自然是高高兴兴、周周到到地招待了他。

  在这期间……温书也表现得很乖。

  为了“避嫌”,他在家里宁可睡沙发,也不会和简明同住一间屋子,也从未在简明的父母面前开过不合时宜的玩笑,更不曾对简明做出过任何超越朋友界限的举动。

  温书突然这么懂事,简明都觉得心疼。

  ——不曾做错过什么的人,为什么必须就得生活得这么小心翼翼呢?

  正常朋友、兄弟之间勾个肩、搭个背,怎么就会让人感到不适了呢?

  于是简明甘之如饴地睡在沙发上过完了他的整个年假。

  温书还觉得鸠占鹊巢怪不好意思的,给他父母买了好多东西,也比简明更会讨老一辈人喜欢。

  这么漂亮、这么乖巧的人,为什么他亲爹亲妈会那样对他呢?

  简明觉得,如果换成是他,他肯定舍不得。

  所以当温书不自在地捏着袖子,压低声音向他提出“求陪同回家挨打”的请求时,他几乎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完全没觉得温书在“算计”自己。

  也没把温书的小心思往自己身上靠。

  更不曾在难以入眠的夜里扪心自问一句,自己还笔直依旧吗?

  总之,简明就这样清清白白又糊里糊涂地跟着温书进了家门。

  有辛然这个前车之鉴,温书为了避免简明在他父母那里遭受同样的对待,难得提前好声好气地跟自己的父母报备了一下。

  他在出发去D市之前,是这样跟温武华和刘颖说的:

  “小然那个师兄,简副教授,老家在D市,正好我明年接的片子得去那儿拍,打算先去踩踩点,顺便去他那儿玩两天。”

  理由十分正当,虽然他连相机都没揣。

  回来之前他又反复跟家里说:

  “简老师跟我一起回来,我去打扰人家和人家父母这么久,咱们不招待招待人家也不太合适吧?”

  “元宵节当天回来过,下午到。记得多煮几个汤圆,要花生馅儿的。”

  “你们放心,同性恋也是可以正常交朋友的。”

  大年三十下午温书说的那席话就够让刘颖心疼的了,温武华心里也好受不到哪去,再听到他这样说,特别是最后那句“可以正常交朋友”,刘颖心里更是抽着疼。

  孩子……不过就是爱他所爱,和他当初不好好读书非学什么摄影,不都是一样的吗?

  这么多年来,怎么就一心认为他……不是个“正常”的孩子呢?

  最后简明提着礼物“回访”温书家,温武华嘴上不说,心里却也终于愿意尽量尝试着像刘颖那样,把儿子带回家的男人当成儿子的“普通朋友”看待。

  虽然他俩都猜测,这俩人关系估计也单纯不到哪儿去。

  见到一表人才的简明,温书父母不得不承认人家才貌双全,又跟辛然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不一样,简明做得一手好菜,十分顾家。

  而且人一看就很正派。

  要是温书是女儿,还不得上赶着嫁给人家?

  可他又偏偏是个啥都不缺的男人,这不愁人吗?

  饭桌上,刘颖一边不着痕迹地查着人家户口,一边暗中观察两人的互动,发现人家简老师礼数周全不逾矩,半点“过界”的行为都挑不出,一脸严肃的跟温武华的气场还有几分相似——老温差点就要把满意写在脸上了,又碍于“关系不明”只能压抑着不表示出来。

  再回头看看自家儿子,一会儿给人家倒酒,一会儿给人家夹菜,饭吃完了还殷勤地给人家添一碗——她和老温都很久没有过这待遇了。

  一双桃花眼顾盼生姿,人简老师愣是看不见。

  刘颖这一顿饭吃得是心绪难平,旧愁未消又添新愁。

  今年的元宵节,也就在除了简明之外一桌人的“各怀鬼胎”中,相安无事地度过了。

  后知后觉地发现,按我这个设定写下去,严老头四舍五入等于弯了三个儿子。

  (惨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