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同花顺>第三十八章

  与路春宵正式见面之前,盛昱预设了无数个客套的、礼貌的、一本正经的或公式化的开头语——

  路春宵,好久不见。

  路春宵,最近过得怎么样?

  路春宵,真巧,没想到会在这里见面。

  ……

  每一句都夹带着理性,彰显出极大的平静与耐性,企图令他们未来的关系得以循序渐进。

  可当真正面对着面、和路春宵四目相对的那一刻,盛昱一句虚话都不想说了。

  路春宵脸上带着温和而有距离的笑容,身上穿的白衬衫和以前学校的制服式衬衫有较大区别,整个人看起来没了曾经稚嫩天真的学生气。尽管与从前形象相差甚远,盛昱还是从他身上看见了那个人。

  梦里的路春宵。

  盛昱真正想跟他路春宵说的话太多,想问的更多。无奈,今时今日的场合里,那些话被现实所压制,上千个日夜也挤在两个人不到一米的距离里加以阻拦,以致无论是心意还是想法,通通无法连接。

  那年,路春宵先是不告而别,而后断了联系方式,一切做法的目的显而易见——路春宵要他们彼此一无所欠。

  唯有那瓶没有下文的牛奶成了漏网之鱼。

  得不到的东西在角落悄然化为具像化的执念。执念伤人,但也能够打破时间,为久不相见的人们建立最为直接的关联。

  盛昱双眼一眨不眨,期望从路春宵身上捕捉到往事苏醒的神情。然而他的话问完,看到的却是路春宵皱起眉头发愣,眼底略带迷茫。

  路春宵应该是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几秒之后,他的眼珠随着思考转向一旁,然后才恍然领悟般很轻很轻地“哦”了一声,从尘封的记忆中勉强挖出盛昱说的东西。看上去,并未把当时为了摆脱盛昱而随口答应的牛奶当回事儿,更不至于深记在脑海里。

  可见,执念不带双方关联,只沾有一方未达成的幻想。

  盛昱心头顿时感到针扎般的刺痛,手上不自觉松开了些劲儿。

  路春宵这时候反应倒是快了,察觉后,他立马收回手,说:“没想到……没想到上学时期的一些小事儿,盛总还记得。”

  经理问:“怎么?你们认识,还是同学?”

  路春宵点头,带着马上要压过说话声的心跳声解释道:“第一眼没认出来,盛总的眼神比我好,玩笑以后我才确定的。我跟盛总以前是同一个高中的,不过我在普通班,离国际班很远,所以只是见过几面。”

  路春宵没有详细说明没带回来的牛奶是什么意思,对老同学相认的热情也点到为止,话里话外都将他们的不熟悉摆在台面上,没展现出要以此拉近彼此距离的态度。

  他突然也无所谓盛昱是否会戳穿自己,坦然地在盛昱面前撒了谎。做事向来瞻前顾后的人,这会儿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撇清关系。

  好在盛昱没有否认。

  盛昱目光仍停在路春宵身上,语调弱了些许,顺着他的话说:“嗯,我们有过交集,关系还没到位就各奔东西了。”

  各奔东西的含义可以是毕业,可以某个人的不告而别。

  话题没再延伸下去,盛昱转而一笑,如同无事发生一般,把话题引到了今天的会议上。

  经理也不多疑,长期在本地生活长大的,在工作中碰到个中学同学或小学同学不足为奇。一个班的同学都不一定熟到哪里,更何况不同类型班级。反正职场有将关系瞬间拉近的魔力,曾经再不熟悉的人,只要搭上个边,几句话便可以为了目的成为所谓的好朋友、好哥们儿。

  经理说:“这是缘分啊,看来合作可以更好开展了,盛总也能放心把事儿交给小路。”

  缘分吗?路春宵觉得未必。

  路春宵坐到座位上,无声地呼出一口气,缓慢张开了右手。他的手上残留着盛昱强行推来的热意,在这个空调开得充足的环境里,这点儿热直烫得他掌心发痒。

  这些年再怎么有意无视,刻意避开,路春宵也不是一丁点儿都不清楚盛昱的情况。从父亲口中,他多少还是被迫知晓了盛昱在国外的作为。

  听说盛昱眼光独到,在牛津研究生没毕业的时候,他参与投资的两家公司就为他带来了巨大收益。其中一家原本只有五人的初创公司,在盛昱的介入之下,市场占有率在一年之内成倍飙升,新出的游戏产品在国内也上过热榜。当时提到这件事情,路爸爸还曾感慨“盛昱那小子真是天生的富贵命”。

  今日合作的这家中小型互联网科技公司显然不是盛昱此前就职的地方,盛昱作为负责人来亲自聊内容,怕是挂了个名有意为之。

  至于盛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路春宵猜不出个所以然。报复,玩弄,游戏……

  可能性多得是,唯独不可能也没必要是再续前“缘”。

  此次合作主要是为公司里的一款社交软件做周年庆,需要出个宣传片,再在年底联动软件推出线上活动。

  起初盛昱介绍的时候,路春宵还隐隐担心他哪句又冒出刚才握手时那种话。但他多想了,工作过程中的盛昱足够专心,不仅没有做出出格或让他下不来台的事情,还条理清晰地将他们这方的需求和要求逐一表达了出来。这一做法无疑给乙方省了些后续整理的工夫。

  盛昱说完,直直看向路春宵,问:“以往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外包公司,但我看了他们往年让人做的片子,实话说,没意思。今年我回国了,有空负责这档子事儿,最主要的就是希望要有突破。不知道路组长有没有意愿一起给突破一下?”

  从盛昱口中听到“没意思”几个字,路春宵的心跳不受控地慢了几拍。他比谁都清楚盛昱的要求有多高,让他最终点头满意是件难度系数颇高的事情。

  曾经他尽心尽力三百来天,最终也没能用自己的无趣换到盛昱一个“好”。

  可若是不考虑盛昱,路春宵清楚,这项目对他而言着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路春宵虽然是组长,手底下有几个人,项目总体质量到底比不过经验丰富的一组。啃下这次外包且不说能让他升职有望,就算是没升上去,软件周年庆也会是个不错的代表案例。

  百分之九十九的好处,顾虑的点在“盛昱”这个百分之一。而这百分之一在路春宵手里容易变为百分之九十九,毕竟接下项目就意味着至少到明年一月,他都必须与避开多年的盛昱保持联系。

  “不着急回答。”大概是看出路春宵在犹豫什么,盛昱说,“想好了,下周一之前给我答案。”

  而后盛昱对经理说:“我跟你们卢总也聊到过,创意勉强不来,合不上就是合不上,所以考虑清楚再决定对双方都好,省得空抱希望。您觉着呢?”

  听盛昱这么讲,路春宵心中咯噔一下,对他的真实来意又多添几分疑惑。盛昱不是个懂得善解人意的人,这话听起来却像在朝他暗示什么,也像在叮嘱经理不要向他施压,将接不接的决定权完整交给他。

  经理赞同地应道:“是,咱们今天只是先聊聊,也给小路一个琢磨的时间。正好你们都是老同学,所以咱们这话都直白着说。回头合适就定,不合适的话也不耽误活动,我再尽快安排别的。”

  会议有头没尾地结束后,经理向盛昱表示要提前离开:“按理您过来得请您吃个饭,但我这下午有事儿,午饭是来不及了。这样,我让小路跟您去,刚才没聊透的,饭桌上你们还能详细再说。”

  “好啊。”盛昱看路春宵,“正好我和老同学很久没有单独吃过饭了。”

  “老同学”三个字加了重音,路春宵只当没注意到,默不作声地对经理点了下头,算是答应会招待好客户。

  待到经理走后,陈湄把会议上的东西拿回办公桌,室内只剩路春宵与盛昱两个人。

  路春宵心头发紧,拿出手机问:“盛总想吃什么?我来订餐厅。”

  盛昱没直接回答,他起身走到路春宵跟前,换了与适才阐述项目需求时截然不同的语气:“只剩咱们俩了,还要这么叫我?”

  路春宵滑动餐厅页面的手指顿了一顿,他抬头看他,平静地回答:“工作的时候,我喊您‘盛总’是应该的。”

  盛昱眸色暗了暗,纠正:“路春宵,吃饭不是工作。”

  “不是吗?”路春宵神色淡然地继续看向屏幕,拿着手机的手却忍不住轻微发抖,只得把手机攥得更用力些,“如果不是工作,你我好像没有一起吃饭的理由。”

  从前他们一起吃饭的情况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家教课前后,盛昱留路春宵在家中喝汤,作为对他帮助他和林双双恋爱的感谢;后期则是发生在那些亲密的事情之后,盛昱偶尔会点宵夜补充彼此的体力,在酒店或在盛昱家里。

  他们共同吃饭总是要基于某种前提,既然六七年前如此,现在也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