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前几日,就是一年一度的颁金节,太宗帝在农历十月十三这天宣布将“女真族”改为“满洲族”,于是这个日子被定为颁金节,“颁金”既有诞生之意,又有更新和复苏的意思,这日满族人会聚集在一起举行活动,来进行庆祝满族的诞生。

  这日的清晨,天色还未明,皇帝就率领着几个皇子来到了前朝,和皇室宗亲、文武百官一同庆祝颁金节,在观赏完萨满巫师跳好驱魔、乞福等舞蹈后,便是由德高望重的满族耆老来讲授满族诞生的历史,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通过慎终追远,宣扬祖先的功德来鞭策后人。

  接着就是浩浩荡荡地奔赴景山,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继志毋忘本”的骑马射箭比赛,重新演绎八旗子弟征战天下、威风凛凛的雄风,清朝皇帝认为只有继承传续老祖宗打下江山的本领,才能让大清朝世世代代国运昌盛、福祚绵长。

  颁金节过后几天,转眼就到了普天同庆的万寿节,皇帝具体的生辰时刻被模糊,由钦天监占卜选定了十月十八日,用来举办隆重而盛大的万寿节。不管前朝如何,这天对于后宫妃嫔来说,才是她们最重视的节日,这不连刚出月子的谦嫔都不顾严寒的天气也要来凑这热闹。

  这日的万寿节,老天赏脸,白昼里还算天朗气清,但到了傍晚,瞬间变得阴冷起来,飕飕的严冬北风呼呼地刮着,吹得树上的枯叶更加凋零了。启祥宫内,舒舒娉娉婷婷地款款走出寝殿,她刚一露面,一阵阵凛冽的刺骨寒风就无情地向她袭来。

  舒舒不由地拉了拉已经裹得密不透风的斗篷,紧紧搀扶着舒舒的锦思劝告道:“主子,这天气走在外头太冻人了,还是坐暖轿去乾清宫吧。”主子不管去哪里,都喜欢散步溜达地前往。

  舒舒看了眼身后跟随她的锦年几个,他们虽然穿着暖和的冬袍,但作为侍候的奴才需要手脚伶俐地做事,因此不像舒舒,里面穿着宽大的厚缎吉服,外头还披了一件紫貂皮白狐毛领连帽斗篷,圆滚滚地和熊一样,走路都有点笨重了。

  “嗯,那坐暖轿吧,时间还早,让他们慢慢抬轿。还有你们几个都穿上披风,这风太寒了,到了乾清宫门外再脱下就是。”舒舒点点头同意锦思的建议,接着又嘱咐了几句。披风虽然能抵御飒飒的冷风,但全身裹着走路会有些不方便,最重要的一点是宫人们穿上没有奴才样,因此舒舒让他们只在这一路上穿着就行。

  很快,四个太监就抬着一顶舒适宽敞的暖轿等候在庭院里,锦思和锦年小心翼翼地扶着舒舒坐进了轿子中,又从彩辰手中拿过掐丝珐琅福寿如意纹手炉塞到舒舒手里,随即将轿帘放下,示意起驾。

  抬轿的太监们不疾不徐地走在宫道上,遇到台阶和门槛也是平平稳稳地跨过,丝毫不觉颠簸之感。舒舒捧着手炉坐在轿子内,耳边只听得外头瑟瑟寒风呼啸而过,还有宫人们靴底与石砖摩擦的轻响声。

  她掀开帘子一角,往外张望,彼时已是夕阳西下,夜幕低垂,但此时的紫禁城没有往日里的肃静深晦,高高的红墙上连缀着炫亮的红灯笼和彩绸,光华流转中,紫禁城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欢腾气氛,多了一丝民间烟火气。

  望了良久,舒舒放下轿帘,霎时暖轿之中一片灰暗空幽,独自坐在轿内的舒舒莫名地想起那一天,也是落日时分,她坐着轿子悠悠晃晃地前往养心殿,然后让那个男人在她的人生中划下最重要的时光印迹,从此再也磨灭不了他的身影。

  暖轿在舒舒的心绪如潮中转过一重又一重,片刻后,暖轿落在了乾清宫门前,在门口恭迎的宫人门立即走上前,口中连声请安道:“奴才叩见顺嫔娘娘。”接着立即唱礼道:“顺嫔娘娘驾到——”

  紧接着宫人门便在前头引着顺嫔娘娘一行人走进乾清宫正殿,待到了殿门口,舒舒摘下斗篷交给锦思。踏进殿中后,舒舒随意地一瞥,发现大多数妃嫔都已安坐在位置上,贵人以下的瞧见顺嫔来了,都纷纷站起身给顺嫔请安。

  舒舒也走上前,对着贵妃、熹妃、裕妃三个福了福身,又和恭嫔、谦嫔互相行了平礼,接着在宫女的指引下,坐到了谦嫔的下首位置。

  舒舒顶着众妃嫔让人如芒在背的视线,淡定自若地坐下,她瞄了一眼上首盛装打扮的谦嫔,心里暗暗吐槽道:即使这乾清宫温暖如春,谦嫔穿着轻薄柔软的锦袍也是不合时宜。

  在舒舒的静默无言中,一道恣意的嗤笑声响彻殿中,众人循着笑声看向恭嫔,只见恭嫔脸上露出哂笑,戏谑的眼神在顺嫔和谦嫔之间来回打转。

  众人都心领神会,但都不像恭嫔那样嚣张地笑出声,要么低垂着头、拿出手帕捂住嘴角,要么端起酒杯抿着酒水压下笑意,原来谦嫔单独坐在席中时还不那么显眼,在顺嫔来到后,无形衬托出刚出月子的谦嫔,那身材真是臃肿不堪。

  谦嫔穿着一身玫红色绣金线合欢花锦袍,本是凸显身段的秋季轻绸,更是清晰地展示出谦嫔未消下的赘肉,尤其是那宽厚的肩膀差点都要撑破衣服了,也不知道咸福宫的宫人是眼睛有问题还是嘴巴有问题,竟无人提醒他们的主子她穿这一身有多难看。

  在顺嫔和谦嫔两人互相行礼时,其她人都分不出到底哪个才是身怀六甲的孕妇了,顺嫔只穿着平底的毛绒鞋,身量却比踩着花盆底鞋的谦嫔还略高一些,高下立现,在柔美清丽的顺嫔映衬下,谦嫔愈发显得可笑。

  恭嫔这样毫不掩饰的嘲笑,谦嫔再迟钝也明白了,但脑回路神奇的她没有去怒骂恭嫔,反而是忿忿地对着她旁边的舒舒翻了好几个白眼。

  无辜的舒舒……

  这时,殿外唱礼太监冷不丁地高声呼喝道:“齐妃娘娘驾到——”

  不过几息,只见姗姗来迟的齐妃娘娘迈着风风火火的脚步,身后跟着大公主和三阿哥,一脸神采飞扬地走了进来,齐妃穿着一身雍容华贵的胭脂红蹙金牡丹花镶毛领吉服褂,发髻两旁各缀一只金凤展翅嵌红宝石金步摇,行走拂动间,金光闪闪,荧辉熠熠,这架势,仿若已是六宫之主了。

  众妃嫔又是一番行礼落座后,殿中气氛倏然间陷入凝滞。就在静默之时,蓦地殿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响亮的击掌声,唱礼太监拖着腔调扬长了声音,唱道:“皇上驾到——!太皇太后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众人一个醒神,连忙走出宴桌,齐齐屈身笑吟吟地行礼道:“臣妾(妾身)给皇上请安,给太皇太后请安,给太后娘娘请安。”

  “平身。”皇上率先步履生风地踏进殿内,他身穿一袭蓝缂丝镶天马银鼠里海龙纹朝袍,腰间系着金嵌蓝碧玡腰带,昂首阔步地走到金碧辉煌的宝座上,在宝座后是五扇光辉耀目、绚丽精美的金漆雕龙屏风,在华彩晖映下,皇上的身姿更显俊雅矜贵、英挺轩昂。

  皇上自舒舒身边走过后,舒舒轻轻嗅了嗅,闻到几丝弥漫在空气中的酒气,她蓦然抬首望向宝座上的皇帝,今日是他的生辰,原应是意气风发的皇上此时面色肃然,眉梢眼角间隐隐透露出几分疲惫。

  皇上的万寿节隆重是隆重,那也因为如此,皇上这一天并不能恬然自得、惬心快意地度过,皇上在午夜凌晨就得起身,到奉先殿祭祀祖先,进行瞻拜祈福仪式,并诵经祷告。

  接着皇上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太和殿参加筵宴,接受王公朝臣、外藩使臣、地方属官等的跪拜祝延,随后皇上吩咐赐鹤年寿酒给百官后,百官便端着酒杯依次按等级向皇上敬酒,并对皇上进行赞颂祝寿词和献上祝寿礼,直到皇上耳朵都生茧了,浑身充满酒气了,这场盛宴才罢场。

  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乾清宫的家宴又隆重地拉开序幕了……

  乾清宫布置的晚宴甚是温馨,只有后宫女人和皇子公主们,不似太和殿的筵宴那般的热闹鼎沸,皇上喝着淡甜的果酒,总算能松缓一口气了。

  筵席上的丝竹管弦之声低低奏响,在这清越柔和的宴乐中,身姿轻盈的宫女们一个个在大殿中来回穿梭,手中端着的热膳如流水般地送上宴桌。

  皇上首先举起金累丝云龙纹筷子,夹了万寿无疆碟盘中的芙蓉鳝丝吃了一口,众人见状,也纷纷拾起筷子勺子,一时间众妃嫔好似都在享受美味佳肴中。

  舒舒瞧了瞧自己面前的膳食,此刻她莫名地没有胃口吃东西,但还是从善如流地拿起镶玉银勺,心不在焉地舀着瓷碗中的燕窝汤羹,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

  没过一会儿,又有一拨宫女们撤下一些餐盘,随即另一拨宫女们再次端上十多道佳肴,就这样来回置换好几次后,皇上搁下手中的筷子,停止了进食。

  一直关注皇上的妃嫔们也立即放下筷子,只见齐妃娘娘整了整衣襟,婀娜地站起身,高举着一杯酒,眼里脉脉含情,娇声道:“今日是皇上的佳节,臣妾敬祝皇上万寿无疆、大清国运昌盛。”话音刚落,齐妃就仰头喝下那一整杯酒。

  “好,齐妃近日筹备筵席辛苦了。”皇上轻笑了声,也跟着喝下一杯酒水。

  “皇上,有您这一句话,臣妾再辛苦也是值得了。”齐妃娇羞地说完,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妾和怀恪、弘时一同为您准备了一份礼物,望您笑纳。”

  按理说献礼应是按照位分来的,由在场位分最高者先进行献上贺礼,今晚的乾清宫筵席上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作为长者,一早就赏赐了物品给皇上,那么贵妃娘娘才是第一个献礼的。

  但齐妃娘娘另辟蹊径,依仗着她的大公主和三阿哥排行都为长,就率先献礼了,其她妃嫔只能在心里默默暗恨自己的肚皮不争气,同时也感到无奈和心酸,皇上不宠幸她们,她们再是神通广大,也生不下孩子啊。

  穿着蟒袍的三阿哥在额娘的示意下,捧着一个精美的楠木方盒走近皇上的宝座旁,他白润俊秀的脸庞还略带孩子气,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眉眼间溢满鲜活的笑意。

  顿时宽阔的大殿中,弘时清亮脆耳的声音响起:“儿臣祝皇阿玛的圣体安安康康,每天都能如如意意、欢欢喜喜。”

  听着儿子稚气的祝寿词,皇上很是欣悦,他走下宝座,亲自接过弘时手中的盒子,打开一看,盒子中整整齐齐排列着二十四个粉彩鼻烟壶。

  这时候齐妃又站了起身,带着骄傲而煽情的语气说道:“皇上,盒子里有二十四个鼻烟壶,这鼻烟壶上的图案,是怀恪和弘时花了好长时间共同绘制的,分别绘制了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百善孝为先,怀恪、弘时非常敬重皇阿玛,自从他们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都潸然泪下十分感动,表示要学习孝子们感恩皇阿玛,孝顺皇阿玛。”

  这番话说得让本是对木盒子起了好奇心的妃嫔们,都霎时沉默了,怀着身孕的舒舒更是油然生出一股呕吐的感觉,她旋即抓起碟盘中的杏脯送入口中,酸甜的滋味顿时压住了那股闷在胸口的吐意。

  作为当事人的皇上倒是挺感动的,他满脸怜爱地伸手摸了摸儿子圆润的小脑袋,不住赞扬道:“怀恪和弘时都非常懂事,孝亲至诚,皇阿玛的心甚是欣慰。”

  三阿哥听完皇阿玛夸赞的话语,嘻嘻笑着,露出天真烂漫的活泼笑容,迈着志高气扬的小步伐回到了额娘身边,洋洋得意道:“额娘,我今天表现棒不棒?”

  齐妃亦是沾沾自喜道:“当然棒了,你真是额娘的乖儿子。”她边说着,边高傲地瞟了坐在她前面的贵妃好几眼。

  贵妃娘娘淡然地和齐妃对视了一眼,就转过头笑盈盈地站起身,向着已回到宝座上的皇帝福了福身,柔声道:“皇上,臣妾也精心准备了一份祝贺之礼献与您,不过这份礼物太过庞大,不便搬运到殿中,臣妾已命人抬至了乾清宫西侧的石头房里,需要您亲自过去揭开礼物。”

  皇上心情很好,闻言直接道:“好,那就有劳贵妃带路了。”

  舒舒抚摸了下高高隆起的肚子,在心里默默道:有什么好看的?我才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