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燕归来>第三十七章

  第二天倒是没有真的去赶集。小妹清早跟着舅妈去地里了,仿佛忘记了昨日的约定。齐乐洋倒落了个清闲,临近年关的集市上的人都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那场景和节假日热门景区的人流有的一拼。让他和萧衍带着这皮上天的丫头去赶集,无疑是要了他的老命。

  吃过早饭后,孟婷和舅舅去了别的亲戚家拜早年,齐乐洋本想也跟着去,毕竟作为后辈,理应上门问候,但孟婷嫌麻烦,说年后再去一趟,齐乐洋也就作罢,带着萧衍去村口看他曾提起过的那棵被雷劈断的树干。

  树干在村口那处黄土小坡上,冬季萧索万分,坡上没有植被,光秃秃一片,只剩几根冷得枯黄的杂草,萎靡地弯着腰耷拉在地面上。这个点大伙要么在家搞卫生准备迎接新年,要么就在地里头干活,坡上人迹罕至。

  齐乐洋手插裤兜和萧衍并排往坡上走,鞋底摩擦着坡上的碎石子,带起一阵阵烟雾一般的灰尘。

  没走多远,一截粗壮而焦黑的树干落进了萧衍眼里。树干扎在荒凉的坡上,弯出一道接近平直的线条,指着路边稻田方向。

  齐乐洋走上前,撑着树干一跃而起,坐在了上面,他伸出手在空中指了个方向,说:“这棵树原本是往对面田地里生长的,夏天浓密的枝叶悬在半空中,给下面投出一道蔽日的树荫,行人啊车辆啊都很喜爱这里,后来它因一场暴雨断裂,人们对这块地儿也就没多大的留恋了。记忆里我就在这过过一次暑假,那会儿我成了孩子王,带村里比我小一点的小孩玩,我们爬上树干,坐在上面,听蝉鸣,听一阵风吹过稻苗翻涌成浪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如今这里空空荡荡一片,没有了古木参天的枝叶,阳光没有了遮挡物,直直落下。恍惚间,萧衍似乎跋涉过时间的长河,来到十年前,看到儿时的齐乐洋带着一群丁点大的小孩儿围在这棵需要他们三个人才能环抱住的古木边,齐乐洋也是像刚刚那样,一跃而起,坐上了“古木宝座”,下方的小孩俯首称臣,他们在扮演电视剧里的某一节剧情。

  齐乐洋拍拍身旁的位置:“阿衍,上来坐坐,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树干中心已经空了,断裂处有几条裂纹向下延伸,萧衍指了指,说:“它应该支撑不住我们两个人的重量了。”

  齐乐洋看了眼裂纹,纵身跃下,慢慢抚摸着焦黑的树干,像是在对他在这儿仅存的一点美好的记忆做最后的告别。

  树干后方有几间如同废墟的黄泥砖屋子,萧衍上坡时就看到了,他想走过去看看,齐乐洋拦住了他,说,那是很久之前村民用来上厕所的茅房,里头前一半是木板搭建的厕所,后一半是猪圈。有时候他蹲着上厕所时,几头猪就在身后哼哼哼地叫着,甚至它们还会怕在水泥围栏上看。

  萧衍听后脑海里有了画面感,露出了惊讶又难以置信的表情。

  齐乐洋看了,笑了他好半天。

  在坡上逗留了一会儿,他们又沿着马路往后面的村落走,每走一段距离,齐乐洋就会给萧衍讲讲自己曾经在这个地方做过的一些糗事。萧衍一直笑着听,隔着岁月的窗纱,他似乎看见了许多个齐乐洋,许多个他不曾参与过他生活的齐乐洋。

  过去已无法重现,好在他们还有未来。

  到舅舅家门口的时候,舅妈和小妹已经从地里回来了,小妹累得又回屋睡回笼觉,舅妈手中拿了几个新鲜的水果,手指上挂了把钥匙,正准备出门。

  齐乐洋见了,问:“舅妈,要去哪儿?”

  舅妈晃晃手中的水果:“逛完回来啦!正好,我要去堂屋里上香,给菩萨换新鲜的贡品,你们要不要也去拜一拜?”

  两人对视一眼,恰巧昨晚齐乐洋就说过要带萧衍去拜拜,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跟了上去。

  舅妈点了三柱香,拜三拜后插进香炉里,齐乐洋和萧衍也学着舅妈的动作,拜了三拜。拜完后,舅妈把菩萨面前地贡品换下来,放上新鲜的。换下来的贡品她给他俩一人拿了一个,她说:“这是菩萨食用过的,你们放心吃,吃了保佑你们健康平安,学业有成。”

  齐乐洋接过,用袖子擦了擦落在苹果上的香灰,放在嘴里咬了一大口,口齿不清地对萧衍说:“嗯,好点,快次。”

  舅妈收拾好,把钥匙递给齐乐洋,说:“行了,你们玩去吧,我先回去了,出门记得把门锁好,到点了回来吃饭啊。”

  齐乐洋咬着苹果应了声好,舅妈就乐呵呵地走了。

  舅妈走后,齐乐洋和萧衍回屋做寒假作业。老旧客厅里,红木柜子前,舅妈为他们准备了一张盖了桌布的不锈钢桌子,桌子下面有个小小的烤火炉,齐乐洋打开炉子,身子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齐乐洋把作业放桌子上,问萧衍:“拜菩萨的时候你求了什么愿?舅妈刚才一直在,我都不好意思问了。”

  萧衍说:“说出来就不灵验了。”

  “怎么会,菩萨已经听到了你的愿望了,你再告诉我,不会不灵验的。”

  萧衍抿了抿嘴,道:“我希望你能事事如愿,考入京大,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不让以后留遗憾。”

  自从上一次和孟婷发生过一次特大争吵后,他心里这个念头有点像放在常温下的冰块,在慢慢消失,而萧衍却记得,并且很真诚地为他祈愿,愿他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

  齐乐洋犹疑地问:“没了?”

  “嗯,没了。”

  人人所愿皆不同,身处苦难的人希望苦难远离自己,希望世间不再有苦难;病人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哪怕不够富裕,平平淡淡也是好的;贫穷的人希望自己有钱,不用因为几块钱节衣缩食,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

  但人总是不知足的,有了这个还想要更多,齐乐洋所求也很多。萧衍却只为他祈愿,希望他事事如愿,做自己,爱自己。

  齐乐洋忽而垂下眼睫,睫毛遮挡住了他的目光,“你怎么这么傻呀?怎么不为自己求一求愿。”

  “我为你求事事如愿,也就是为我而求,我的愿望就是你事事如愿。”

  萧衍的话像一簇炸裂在心间的烟火,齐乐洋猛地抬起头,眼眶红了一圈,他吸了吸鼻子,“下午我带你去见见外婆吧,还有,你不要忘记昨晚答应我的要带我回你的家乡看看的事哦。”

  “不会忘记的。”

  为了年后能够在开学之前去一趟萧衍从出生起就生活的小渔村,齐乐洋发奋图强,发誓要在一周之内把所有寒假作业完成,他废寝忘食地写,午饭都是小妹来叫他们吃的。

  吃过午饭,齐乐洋悄悄把孟婷拉到一边儿,问:“妈,咱初几回?”

  孟婷思索了一下,“初五吧,怎么,这才刚来就想回去?”

  齐乐洋说不是,又把他要去萧衍家乡的事告诉了孟婷,孟婷没反对,“去可以,要按时把作业完成。”

  只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要求,齐乐洋立马对孟婷做了个敬礼的动作,“保证完成任务!”

  外婆的墓地在老房子的后山上,后山埋葬了许多曾经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人。他们曾经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家、生子,又在老去后回归这片土地。凸起的坟包分散在四处,清一色的石板墓碑证明了他们的存在,又记载了这些人平凡又普通的一生。

  前几日下过雨,上山的路变得又滑又危险,好在周边有不知名的树木可以供两人搀扶,他们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上走。山不高,但山崖陡峭,他们怕了10多分钟才到达。萧衍喘着气,很难想象当初抬棺人是如何踏着危险的山道将重重的黑漆木棺抬上来的。

  外婆的坟包边很干净,除却两棵绿叶缀满枝头,果实挂满枝桠的桔子树,再无其他。齐乐洋告诉萧衍这是因为外婆生前爱吃橘子,于是舅舅就在她的墓边种了两棵橘子树。外婆也很爱干净,她的衣裳虽然很旧,但始终是干干净净的。所以舅舅也会经常上来看外婆,给外婆清理坟边的杂草,也给橘子树施施肥。

  齐乐洋在过去之前牵住了萧衍的手,他们踏着随风飘的枯叶来到了坟墓前。萧衍看到,立在墓前墓碑很简单,不似墓园里的,它上面没有照片,只有名字,墓碑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

  齐乐洋蹲下身,用手擦去了那一层可以忽略不计的灰尘,他对着墓碑自言自语:“外婆,我来看你了,这次我来,还带了一个人。”齐乐洋看了眼萧衍,继续说:“就是我旁边的这个,他叫萧衍,是我喜欢的人。以前你就说,以后等我长大了,有喜欢的人了,一定要带回来给你看看,现在我把他带回来了。他是个很好的人,我觉得您也会喜欢他的。”说罢他握紧了萧衍的手。

  萧衍也想说点什么,但所有的词组到了嘴边,他都觉得不合适,最后他很礼貌地叫了声外婆,又介绍了他的名字,然后在静默中等待齐乐洋继续开口说些什么。

  齐乐洋望着他,忽然噗嗤一下笑了:“阿衍,别这么严肃,不用紧张,外婆是个很慈祥很和蔼的老太太,我以前问她,如果我喜欢的人她不喜欢怎么办?她说只要我喜欢,她也就会喜欢,她相信我,更何况你这么优秀,她不会不喜欢你的。”

  下山前,齐乐洋去摘了几个黄灿灿的橘子,剥开橘子皮,汁水喷洒在空气中,萧衍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清香的橘子味儿。齐乐洋塞了一瓣到他嘴里,橘子在口腔中炸开,香甜的汁液一直顺着喉咙到达了心尖。

  “甜吗?”

  萧衍点头,“很甜!”

  齐乐洋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状:“甜就好,甜就证明外婆很满意你,她很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