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名著] 我在红楼话聊斋【完结番外】>第278章 迎春遭遇海难

  十年的时间不到, 贾政便亲身经历过三次驱鬼。

  前两次还可以推到前妻王夫人身上,那王夫人的确也要担一部分责任。

  可是这第三次发生的时候,王夫人早已黄土枯骨, 活人的业债,难不成还能堆到死人头上?

  至于后娶的尤夫人,则是个出了名的贤惠人,全家上下乃至整个京城都知道,这是个性子暖和的菩萨,从来不会搓磨家里的下人。

  经过这一次之后,但凡是有些脑子的略微一琢磨,就能想到贾政总遭鬼怪惦记的事,多半是他自己做的孽。

  王家那边得了消息之后, 做主的史夫人为了家里女儿的名声, 少不得暗中推波助澜一番, 多替贾政扬名,再捏着鼻子替王夫人叫个屈。

  可笑死了好些年的王夫人,竟然在骨头都糟了之后,经历了一波触底反弹般的洗白。

  也不知她若是泉下有知, 会不会觉得欣慰了。

  反正王家活着的女儿是个个欢喜, 贾家自知理亏, 少不得咽下这个哑巴亏了。

  如今只说贾政。

  好不容易驱鬼仪式结束之后,他只觉得浑身上下轻飘飘的,不但腿不是自己的,连手也不是自己的了。

  甚至整个脑袋都嗡嗡的,断绝了一切思考的本能。

  他被人小心翼翼从桩子上解了下来, 又像条被人抽了骨头的死狗一样, 一滩烂肉堆在软榻上抬了回去。

  尤夫人满脸担忧, 满心不愿地跟了过去,指挥着丫鬟小厮们抬了热水,泡了柚子叶,给他彻底洗漱一番。

  至于那两位宫中供奉,自然有贾代善夫妇去应付。

  没过多久,太医就来了,诊断过后只说了四个字,“气血两虚。”

  日后只能躺在床上静养了。

  一般情况下,大夫说出这种话,就约等于“准备后事”了。

  尤夫人拿帕子捂着脸,立刻痛哭失声。

  ——不捂脸不行,她怕自己忍笑作哭的扭曲表情被人看见了,再传出什么闲话来。

  一屋子的人顿时手忙脚乱起来,照顾贾政的照顾贾政,劝慰尤夫人的劝慰尤夫人,全都失了主心骨。

  直到史太君进来,将众人都呵斥了一通,才迅速稳住了局势。

  她欲言又止地看着尤夫人,目光中有些不忍,也有几分迁怒。

  很显然,贾政的身体状况,她已经知道了。

  “好好照顾政儿。”她说,“若是日后……你有再嫁之意,我们贾家也不是迂腐之族。”

  万年县住了这些年,对史太君的影响是巨大的。

  若是在从前,她绝对不会说出劝寡妇改嫁的事。

  那个时候在她的认知里,劝寡妇改嫁,不单是对男方家族的轻视,也是对寡妇本身的侮辱。

  如今她却是越发看得开了,贾政与尤夫人本就是老夫少妻,而贾政眼见是好不了了,尤夫人青春年少的,若是一直守着,未免也太过残忍。

  迁怒她没照顾好自己儿子是一回事,心里对一个女人的同情是另外一回事。这其中,还夹杂着几分眼不见为净的隐晦心思。

  尤夫人当即就跪了下来,哭道:“老祖宗,儿媳既然一日做了贾家人,就一生都是贾家妇,如何能中途背盟?”

  史太君理解她心有顾虑,且如今贾政还没死呢,便没有多言,只是笑了笑说:“先照顾政儿吧,这件事日后再说。”

  但尤夫人却不肯轻轻带过,膝行上前,抱住史太君的腿,泣声道:“不管日后如何,今日儿媳先对天发誓:若是日后生了二心,苍天不佑,永堕阿鼻!”

  ——开玩笑,一次婚姻就已经耗尽她所有的期待了。好不容易要把这冤家孽障给熬死了,再给自己找一个祖宗,她是脑子被驴踢了吗?

  见她言之凿凿,分明诚恳万分,史太君也不由心下感念,亲手把她扶了起来,“好孩子,你的心意我明白了。只是你还年轻,要多为自己想想呀。”

  尤夫人却道:“老祖宗不用劝了,别的不说,就说我那一双儿女。若是我这个母亲改嫁,他们是留在家里呢,还是跟着母亲走呢?

  不管他们怎么选,处境都会显得尴尬。便是为了他们两个,儿媳什么事忍不得呢?”

  这一回,史太君是真正感受到她的心意了,拍了拍她的手背,“可怜你一片慈母之心。日后不管有何难处,都可以来找我。谁若是敢为难你,老婆子给你做主!”

  得了这么一句话,尤夫人心里才敢松一口气,瞬间破泣为笑,“多谢老祖宗成全。”

  自这天起,史太君就挪到了贾政府里住着,尤夫人也精心伺候婆母与丈夫。

  趁着人不注意的时候,她把贾政从自己那里拿走的画稿偷了出来,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彻底毁尸灭迹。

  或许真是柳先生保佑,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画稿这回事。

  或许有人发现画稿丢了,却又并不觉得那是什么重要的事。

  毕竟,除了尤夫人这个创作者之外,谁也感受不出画稿上散发出来的诡异之气。

  也是因此,尤夫人心头多了一样疑惑:那些魅惑艳鬼,究竟和画稿有什么联系呢?

  只这疑惑埋在心里,她连瑞姐都不敢说。

  趁着贾政还有一口气在,尤夫人问过了瑞姐的意见之后,就把她嫁给了一个同是自己陪嫁的奴仆。

  毕竟她这个继母,和贾珠这个继子的年岁实在是太近了。

  等日后贾政有了个万一,为免瓜田李下之嫌,尤夫人带着儿女别府另居才是上上之选。

  所以,她完全没必要拿瑞姐去拉拢贾家现有的管事。

  贾代善虽然没有跟着住过来,但也时刻关注着贾政这边的状况。

  甚至贾环和惜春也不去上学了,每日里就跟在祖母跟前尽孝,偶尔跟着母亲到父亲病榻前侍奉汤药。

  可以说,整个家里所有的人,竟然都是在等着贾政蹬腿归西。

  再想想贾政素日的威风,也是可笑可叹。

  唯一值得贾代善夫妇欣慰的,就是一直和小儿子不对付的大儿子,见了贾政如今的惨状,竟然前嫌尽释,把从前兄弟二人之间的龃龉一笔勾销了。

  如今的贾赦除了每天到衙门里点卯之外,就是到处去延医请药,把自己能用的人情全给用了。

  但贾政这一次的确是被几只鬼魅联合吸干了底子,生死簿上早有名。便是大罗金仙下凡,又岂能违背天意,救这该死之人?

  私底下贾赦就跟张夫人商议,“实在不行就往台州打个电话,让琰儿回来吧。到底是亲侄女呢,得给她叔父奔丧。”

  琰,就是他们夫妻给迎春的正式名字。原本是要等到她十五及笄之后再公布的。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还不到及笄之年,迎春就被傅悠说动,跟着一起去了台州。

  既然女儿要出仕了,总不能一直让她顶着个乳名。所以“贾琰”这个大名,就提前冠给了迎春。

  张夫人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是得叫琰儿回来。今天先给她打电话,明日一早,叫琏儿坐船去台州,把他妹妹接回来。”

  夫妻二人商量停当,立刻就通知了贾琏收拾东西,准备明日赴台州接妹妹。

  再说贾琏和王熙凤小两口正收拾路上用的东西呢,却忽然有上房的丫头跑了过来,慌慌张张地说:“二爷,二奶奶,太太晕过去了,两位快过去看看吧。”

  “什么?”夫妻二人大惊失色,一时也顾不得收拾东西了,连衣裳都没换,就急急忙忙去了正院。

  离正院更近的贾瑚夫妇已经先到了,两人凑过去,一人拉住一人询问情况。

  袁湘低声道:“是二妹妹那里出了事,太太一激动就晕了过去。我已经着人去请相熟的太医了,等太医来了才知道太太怎么样了。”

  “二妹妹?”凤姐蹙眉,“二妹妹不是跟着郡主去了台州吗?”

  那边的贾瑚也在跟贾琏说:“二叔那边眼见不好了,老爷太太就想着给二妹妹打个电话,叫她回来准备奔丧。哪知道电话打不通,只好又去拨傅郡主的号。

  她那边很是着急,匆匆告诉老爷太太,半个月前,二妹妹和她姑姑与堂姐一同出海,结果遇上了风浪。跟着好不容易逃回来的人去找,如今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呢。”

  贾琏到抽了一口凉气,突然有些站不稳,“二妹妹……怎么会……”

  迎春虽然是李姨娘生的,但一出生就养在张夫人膝下,贾琏是看着这个妹妹长大的,兄妹俩感情极深。

  骤然闻此噩耗,小时候一直在林家读书的贾瑚还能顶得住,贾琏却有些天旋地转。

  “诶,二弟,你怎么了?”贾瑚一惊,赶紧扶住。

  “我没事,我没事,现在最重要的是太太。”贾琏稳了稳自己的身形,忽然想起什么,又问道,“对了,李姨娘那边,有人过去通报吗?”

  贾瑚道:“太太治家严,没人敢把正房的消息乱传出去。”

  贾琏道:“既然如此,就先瞒着她吧。二妹妹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不会有事的,肯定不会有事。”

  贾瑚点了点头,“瞒着也好。太太一倒,家里就兵荒马乱的。若是李姨娘再倒了,可就更了不得了。”

  如今贾赦屋里,除了正妻张夫人之外,最得脸的就是生了一女的李姨娘了。

  兄弟二人商量停当,便来找袁湘妯娌两个,把想法说了,妯娌两个也一致赞同。

  这时太医来了,贾瑚兄弟赶紧到大门口去迎接,一乘软轿把太医抬了进来。

  王太医先是把了脉,拿出银针在张夫人手腕上扎了两下,闭过气去的张夫人便幽幽转醒。

  “我可怜的迎春呀!”人还没完全醒过神来,张夫人就忍不住大哭起来。

  一时间贾瑚夫妇和贾琏两口子都上去劝慰,只说吉人自有天相,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说不定过几天,二妹妹就自己打电话回来了。

  众人劝了半晌,张夫人勉强收泪,却一把抓住贾琏的手,“琏儿,你的东西收拾好了吗?”

  贾琏速来有几分机智,听母亲这样问,就猜出几分对方的心思。

  正好他也为迎春揪心,当即点头道:“凤儿已经帮我收拾好了。母亲放心,明日一早我便启程前往台州,找不到迎春妹妹,儿子绝不回京!”

  话音未落,贾赦急一巴掌打在他后脑勺上,急道:“你这孽障,胡说什么呢?便是……便是寻不到,你也要平安才是。”

  如今他们已经有一个孩子下落不明了,难不成还要再搭上一个吗?

  张夫人道:“一年,以一年为限。若是一年之内还是没有消息,那你就回来吧。”

  说着又哽咽了起来。

  要放弃寻找养育多年的女儿,虽然只是假设,已然足够痛彻心扉。

  众人赶紧又劝,直到林之孝家的端来了安神汤,张夫人饮过之后昏昏欲睡,太医才能近身请脉。

  “骤然大惊大悲,难免损了脏气。待老夫开些张调理的方子,三碗水煎做一碗,连喝三日即可。”

  好在张夫人没什么大碍,一家人都松了口气。

  贾赦拱手道:“有劳王先生了。先生请随我来,外间已备好了笔墨。”

  王太医点了点头,提起药箱跟着他去外间开药方。贾瑚兄弟都跟了出去,留下袁湘和凤姐伺候张夫人。

  或许那安神汤是真的有效,张夫人这会儿已经迷迷糊糊睡过去了,倒也不必她们做什么。

  等送走了王太医之后,贾赦回转,便让她们都回去休息了。

  “老大家的,你管着家里,明天还有一摊子事呢,回去吧。老二家的也回去吧,你是给别人干活的,不好去迟了。”

  凤姐道:“太太都这样了,我哪里还能静下心来工作?先让平儿替我盯几天,我等太太身子好了再去。”

  对于自己这个开明的婆婆,凤姐是真心崇敬,一点不觉得照顾她的病榻是耽误自己的正事。

  见她神色诚恳,贾赦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着头冲她们摆了摆手,“天色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

  凤姐心里还惦记着替贾琏收拾行李,也便没再矫情,和袁湘一起告退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荣国府中门大开,好几辆马车陆续被拉了出来。第一辆里坐着凤姐,后面都是贾琏的行李。

  而贾琏与贾珠兄弟,则是骑马护卫左右。

  因着事情来得匆忙,他们也没来的及提前包一艘船,只好到了码头现打听,有没有闲置的船,或者是去往台州的货船。

  说来也是巧,正好有一个贾琏在出版社认识的旧识,他们家有一批货要运到台州去。贾琏干脆就不等了,谈好了价钱之后就趁着这趟船走了。

  直到水面上都看不见帆影了,凤姐才叹了一声,“回吧。”

  说完,拉了拉兜帽,扶着丫鬟的手上了马车。贾瑚再次护着她回了家,两人各自回去换了衣裳,贾瑚出门去庙里替母亲祈福,凤姐则是去了正院照顾婆婆。

  说是照顾,其实也就是看着丫鬟们,让她们仔细轻巧些。

  若真论起伺候人的本事,她一个自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哪里比得上这些丫鬟们?

  台州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直到张夫人完全康复了也是一样。

  出了这么大的事,想要一直隐瞒是不可能的,李姨娘终于还是从说漏嘴的下人口中,听说了迎春的事。

  对她来说,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一瞬间就感觉像是天塌了一样。

  “不,我不信,我不信!”李姨娘有些神经质地摇了摇头,就一头撞出去,径直往正房跑。

  跟着她的吴嫂子和两个小丫鬟都吓坏了,反应过来就一边喊着“姨娘”,一边跟着在后面追。

  一群人闹闹哄哄地穿了半个院子,正和贾敏说话的张夫人早得了动静。

  “你这又是怎么了?”

  李姨娘跌跌撞撞跑到近前,双腿已经软得支撑不住了,“噗通”一声跪了个实在,“太太,太太,妾身知道您最是心慈,您就告诉妾身一句准话,迎春她到底怎么了?”

  张夫人面色一变,目光凌厉地环视左右,一众奴仆都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

  这时候,吴嫂子领着两个小丫鬟也追了过来。

  “姨娘,姨娘,您慢点跑呀,当心摔着。”

  张夫人深吸了一口气,亲自去扶李姨娘,“你先起来说话。”

  但李姨娘却坠着不肯起身,满脸凄惶地哀求道:“太太,太太,您就给我句准话吧!”

  张夫人身形一僵,眼眶也红了。

  她说:“琏儿已经去台州找他妹妹了。”

  “阿——我的儿呀!”李姨娘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喊,身子往后一仰,就背过了气去。

  一时间兵荒马乱,贾敏赶紧起身告辞了。

  张夫人面有惭色,“妹妹好不容易来一回,却连碗热茶都没喝好。”

  贾敏道:“舐犊情深,人之常情,我又岂是那铁石心肠之人?”

  张夫人用力拍了拍她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把人送到二门处之后,张夫人才道:“敏妹,琰儿的事,老太太那里,还是要继续瞒着。老人家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

  “嫂子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