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美国梦的代言人!◎

  如果是在现代, 要是有男人说出“利用男人的便利”这种说话,十有八/九会被喷死。

  可是这是二十世纪,男女平等就是一场笑话, 父权主义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被奉行,何况是一百年前的现在呢?谁都知道这个社会是由男性来主导的, 而且认为这是一个事实, 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么这个记者也只是说出了事实。

  即便在场的女性听了心里觉得不舒服, 可是那又怎么样?

  她们没有力量去反抗,并不是没有人站出来抗争过,只是女权运动总是不了了之, 她们在战后看似多了很多选择,但是她们能从事的工作仍然受到明显的限制, 主流的观念把女性安排在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里面。

  是啊, 社会上的确有着一些像伊莎贝拉·布朗特、乔丹·贝克以及伊迪丝·威尔逊这样的成功例子,媒体总是在吹捧她们, 可是这并不能抹去很大部份的女性都受到打压的事情。

  这个记者所提出的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处处都充满了陷阱——如果她承认她的确利用了男性身分的便利,那么所谓“鼓励女性”就是屁话。

  如果你要以身作则去鼓励其他女性去追寻梦想,那就用自己的力量去证明给她们看, 女性能够靠自己去达成任何事情,可是她却做出了相反的事情, 她的成功是建基于“男人”的名义上。

  那么她只能否认,但是这又会衍生另一个问题:既然她不是在贪图男性身分的便利,那当然怎么不光明正大的去竞争呢?世界上又不是没有女设计师, 可可·香奈儿不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吗?这反而更令人质疑她的动机。

  无论她怎么回答, 都会显的很虚伪。

  而且年轻人通常有什么弱点?那就是沉不住气, 换是一个真正的二十二岁女孩坐在这里,听见这番含血喷人的指责肯定已经坐不住,站起来跟他叫骂了。

  那位记者就是想要看见这样的反应,伊莎贝拉表现得越激动,能写的报道就更多,更吸引读者,所以他才故意挑衅她,想要看她失态。

  可是事与愿违,伊莎贝拉没有露出任何失控的情绪。

  “先生,请注意你的辞藻,我并没有‘利用’过任何人。”她直视那名记者,目光锐利得彷佛能穿透人,“我想要只是一个平等的机会,如果你是一位女性,你就能理解我的隐瞒是无奈之举。”

  伊莎贝拉的语气徒然变得尖锐:“你肯定没有尝试过因性别而被否定的滋味吧?我想你大概是接受过教育的,在你看来选择自己的道路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作家、医生、律师、记者、运动员……在成长的过程可以慢慢的找到自己的方向。”

  “可是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跟我说要成为一名淑女,将来嫁给一位绅士,我所接受的种种培训包括社交礼仪、外语、跳舞和乐器都是为了目的,打从出生开始我的角色就已经被这个社会决定了。”

  一片寂静。

  作为男性出生的他们,的确没有经历过她所说的这些事情。

  有的人出生贫穷,有的人出生富裕,但至少他们还有选择的权利,美国有那么多的工种,总有适合的,起码不会饿着。

  可是女性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社会给予她们的机会少得可怜,如果你家景一般,哪怕你想靠自己的力量去养活自己,但因为没有学历的关系,只能从事一些低薪的劳动工作。

  中产或以上家庭出生的女性出路相对较多,如秘书、编辑之类的白领工作,但要是没有鸿厚的背景,是不可能混到高层去的。再者,她们同样要面对一个每位女性都要面对的问题:婚姻。

  男人直到三、四十岁都不结婚没有问题,可是女人呢?二十五岁还嫁不出去的就被视为晚婚了,如果无法成为一名妻子和母亲,那就是失职,因为结婚生子被视为她们的职责,所以很多女性以免被说闲话,过了适婚年龄就会赶紧找个对象结婚。

  而在大部份的情况里,事业和家庭只能二选一,而迫于社会的压力,很多时她们只能选择放弃事业。

  “我想证明除去性别和年龄的因素,我有能力去跟别的设计师竞争。”伊莎贝拉说,“我希望能被当做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你们不需要为我找借口,如果我做得不好那纯粹只是能力问题,而不是因为我是女性所以比不上男性。人们喜爱希莱尔这个品牌也不是由于我是男人或者女人,而是因为我的衣服,所以我很庆幸看见在我公开身分后销量不降反升,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被认可。”

  女权主义其实是个体主义的一个分支,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目标和愿望的实现,重视独立和自力更生,那么女权主义就是换个角度思考,强调女性的利益。

  “我相信许多妇女都有着不亚于男人的能力,可是这些能力往往得不到机会发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的环境,所以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因而得到发挥所长的机会。”

  完美的回答!比利·克拉森忍不住在心里叫好。

  伊莎贝拉巧妙的避开了男性身分为她带来的方便的话题,将重点放在公平上面。

  这让人感觉她并非想要拿任何好处,相反,她想别人用平常的目光去看待她,不要说因为她是女孩子或者年轻所以做得不够好是正常的。

  的确人们一直以来都给希莱尔设置了很高的标准,那是因为他们都以为希莱尔是一名老手,哪能想到其实是个小姑娘呢?

  在别人看来,这是一场PR危机,然而在伊莎贝拉看来却是个极佳的把希莱尔塑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的机会。

  一个品牌要怎样才能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那就是跟顾客的共情。

  希莱尔的目标顾客是女性,要令希莱尔突围而出,那就要使顾客对它产生一种特殊而无可取替的情感,她们购买的每一件衣服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令她们感觉自己好像认识它的设计师。

  这盘棋从她成立希莱尔工作室并且决定隐瞒身分的那刻起便在筹备,打从一开始,希莱尔的宗旨就是做出能令女性获得自信的衣服,结合伊莎贝拉女设计师的身分和时代背景,打造一个能深深引起共鸣的品牌形象!

  伊莎贝拉深吸一口气,继续打出自己的牌:“我也说过隐瞒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因为女性所遭受的职场性骚扰比大家想象的严重。”

  比利·克拉森没有想到她会从职场性骚扰入手,但仔细一想,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职场性骚扰是个严肃的社会议题,随着越来越多妇女投入工作,这样的事情只会更加严重,但是如果不是太过火,她们只能独自忍受,因为她们的声音不够强大,引不起社会的重视,没有相关的法例去管治,也没有权势人士为她们发声,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伊莎贝拉·布朗特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要是她成功了,当日后人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就会把她美誉为“悍卫在职妇女权益”的先河。

  金发女孩低垂着眼眸,彷佛想起了不好的事情:“我不怕跟大家说,在我以希莱尔先生的助理的名义出席活动的期间,不只一次遭受到骚扰。人们说我是交际花,暗示我是高级□□,其实我是不介意的,毕竟我管不住别人的嘴巴,但可能是因为有人相信了这些谣言,对我的骚扰越来越明目张胆,言语上的调戏、刻意的身体接触,乃至□□的邀请……试想象,如果我不以‘希莱尔先生’来当挡箭牌,这些骚扰会变得怎样猖狂?”

  这些事情倒不是编的,而是真实事件,甚至在她身份曝光后,好几个以前跟她只是点头之交的纨绔子弟借问候之名,侧面透露可以向她提供一些资源。

  说白了就是希望跟她进行一场交易,她提供服务,另一方提供机会——希莱尔如今的规模已经不缺钱了,他们很聪明,知道光是提供金钱资助已经无法使她心动,所以他们用来交换的是机会,可能是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店面,可能是打入某国市场的人脉。

  有钱人的癖好是你意想不到的,像伊莎贝拉这种看起来越坚强、越不需要男人的女人更激发他们挑战的欲望。

  所以伊莎贝拉喜欢跟盖茨比相处,他是少数不是出于利益而跟她来往的人,哪怕他对她有意思也不曾想过要用什么去交换。

  但是当你真的很需要这些帮助,就会发现那样的条件真的很难拒绝。

  连可可·香奈儿都要靠情人的资助才有能力开店,当然,她没有资格去批评别人的做法,只是如果她跟香奈儿一样孤立无援,那么她唯一的出路就是靠男人。

  幸运的是她的出身比香奈儿好了不知多少,她本来就是个衣食无忧的大小姐,还有家人的支持,她的起点本来就在一般人之上,打入上流社会也因而轻松很多:要不是尼克有个有钱的表妹,她哪来的机会在舞会上展示自己的礼服呢?

  “当时希莱尔尚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不想给自己树立敌人,所以我一直不敢跟人说这件事,只能默默忍受。”女孩抬眸,明艳动人的眼睛闪烁着灼热的光芒,“但是我已经不用再躲避,因为希莱尔有了足够力量在时尚界立足,再也不用怕会得罪别人。”

  记者们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很多人都动容了——他们发现她的说话很有说服力,这么漂亮又出色的一个女孩会引起人的非分之想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要是她用真身大概会被骚扰到无法好好工作吧?这么一想,她决定要隐瞒也是情有可愿的。

  他们心里的天秤在不知不觉间向她倾斜,就连起初那个挑衅她的记者都不再说话了。

  “所以我想借今天的机会向大家分享一则喜讯。”伊莎贝拉自信一笑,“我以希莱尔的名义成立了一个支持妇女就职的基金会,在早前已经向相关的政府机构注册了,从今天起会正式运行,致力为妇女争取跟男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以及改善妇女受到的职场性骚扰问题。”

  众人哗然,不少人都以为她只是在做做样子,没想到她真会的做实事!

  “基金会?为了形象她可真拼啊。”

  “至少比那些嘴里说着支持女权却什么都不做的议员强吧?”

  “那些女权主义者要沸腾了吧……”

  即便是女权主义者,里面也划分了不用的派系,所以并不是每一位女权主义者也同意女性应该拥有选举权,事实就是女性的知识水平追不上男性,而投票是一样需要一定知识水平的事情,不然很容易被有心人操纵舆论。

  然而谈到职场上的男女平等,相信也没有女权主义者会不支持!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伊莎贝拉毫不犹疑的借用了蜘蛛侠的名言,“我不敢说我现在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但我希望能尽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无论你出生如何,性别如何,你的梦想都能实现,因为这里是美国,我们愿意把机会赠给每一个抱有梦想的人!”

  1920年代的美国人最崇拜什么?金钱?

  不,金钱只是一部份,他们所向往的是一个梦想——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机会变成百万富翁的梦想。

  而她就是美国梦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