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山水间【完结】>第65章 复相

  血与朱砂混合,在纸面留下一抹鲜艳的红,这才是谢棠真正想要的颜色。

  面前传来一声轻咳,谢棠的肩膀一震,像是突然想起自己置身何处,连忙将自己咬伤的手指藏进了袖子里,抬起头来,正好对上君上打趣的目光。

  她不知道君上有没有看到自己方才的动作,心上忐忐忑忑,低眉顺目:“君上……”

  周怀瞧见她的小动作了,心思一转,决定不戳穿她的隐藏,将目光移到画纸上,问道:“你填的如何了?”

  谢棠自觉收起了笔,将自己的位置让于君上,道:“已经填了一半了。”

  周怀将画卷审视了一番后,未置可否便将话题扯到了别处去了,问道:“听闻你前几日与曹氏的女儿成亲了,怎么也不告诉朕一声?”

  谢棠一怔,意料不到君上会提及这个,迟疑了一会,应道:“君上忙于政务,日理万机,长延怎么敢将自己的私事劳烦于君上耳前……”

  她即便明白君上将自己当做学生看待,但碍于君上的身份,她始终无法将他看作与宋掌院和林助教一般。

  “你太过见外了。”周怀朗声一笑:“朕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也乐得见自己亲近的人与朕分享喜事……何况你成亲,朕也该赠你一份礼才是。”

  谢棠刚想说不敢,周怀像是早就备好了一般,朝梁世成招了招手,梁世成随即拿出一幅卷轴来,徐徐展开。

  一支弯曲挺劲的腊梅占据画的中央,两只白头翁相伴立于枝头,互相依偎的看向远方。在腊梅的一旁还伴生着两株兰花,花骨含苞欲放,枝叶葳蕤。

  在这幅寓意深长的画送出去之前,周怀又审视了一眼画面,忽觉画卷的左下角空荡了一些,于是顺势从书案上拈起一只长峰狼毫来,沾上墨水,在画卷左下角的留白处,用自己独创的书法题下一首诗。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言外之意,便是祝福新人能够白头偕老,相敬如宾。

  等墨迹干涸之后,梁世成卷起了卷轴,将它交到了谢棠的手中。

  谢棠连忙谢恩,周怀又是一阵愉快的笑声。

  -

  “朕最近画了一些画,想让仲甫看看。”周怀令梁世成打开十多卷画轴,挂到画架上,兴致盎然的说道:“仲甫评鉴评鉴,其中哪幅画最好?”

  “君上所作必然都是珍品。”他口中的仲甫毕恭毕敬一躬身应道,抬起头来,一双老迈的眼睛虽皱褶丛生却依然精光闪闪。他的年龄要比周怀大的多,两鬓斑白,连颌下的长须都黑白夹杂,宽额鹰鼻,一幅老成敦厚的模样。

  他先是一句奉承,哄得周怀开怀,而后捻着胡须,对画架上的画卷认真的评鉴了起来-------君上虽然爱听好话,但这不意味着他是个容易被敷衍的人,特别是在书画这一块,任何的弄虚作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所以能在君上面前讨宠的人,必有些真本事。

  蔡辩在画架之间流连的转了一圈。这十多卷画中,有君上惯画的花鸟、有山水、有佛像、有人物行乐图,从笔法和题字看来都是君上亲手所绘。

  那君上要他应答的问题就不是什么难题了,只要择优取之便是了,蔡辩胸有成竹的又转了一圈,最后目光定睛在了一幅《芙蓉锦鸡图》上。

  这幅画的画面由三个部分组成,居中为整幅画的主角锦鸡占据,锦鸡鸡头所对的方向,两只黄蝶正翩跹而飞。画面左下角横出几支秋菊,叶片稀疏,花色淡白。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站在芙蓉花枝上的锦鸡,它姿态、神情活灵活现,长长的尾羽倒垂向下,翎羽色彩纷呈。特别是锦鸡腹部的那一抹红,着实吸引人眼球,不肖似普通的颜料所染就。

  锦鸡脚下的芙蓉花枝,或卷或舒,叶叶不同,花绿色从叶脉到叶边渐淡,多一分太浓,少一分太薄,可见作画人运色的能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蔡辩一边赏着画,一边揣测着君上今日让他鉴画的意图。

  《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

  而锦鸡鲜艳的羽毛,让它成为更加“特别”的鸡,不仅具有五德,还象征着富贵太平,出现即代表着生活安康,海清河晏,因此民间常常以锦鸡为吉物。

  这幅《芙蓉锦鸡图》无论在画工上还是寓意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在君上心中,想必也应是如此。

  蔡辩的答案呼之欲出。

  他转过头,对等待他答复的周怀行了一礼道:“在君上所绘的诸画中,这幅《芙蓉锦鸡图》最为出色,不仅用色老道,而且气韵生动,超凡脱俗。前朝的黄徐之辈的拙作与君上这幅画相比也显得逊色几分。”

  “看来仲甫与朕英雄所见略同啊。”周怀意有所指的说道:“若不是对颜色极为敏锐的人,怎么能画出如此层次分明、杂而不乱的佳作呢?”

  蔡辩听出了君上话里有话,难得愣了愣,问道:“这画难道不是君上所绘的吗?”

  “的确是朕所绘。”周怀故弄玄虚道:“但朕只绘了底稿,上色却另有其人。”

  “仲甫啊,你相信这世上真的有天才吗?”他似叹非叹的问道。

  “应该有吧,如君上这般……”蔡辩躬着身道。

  周怀按住了他的话道:“不必说朕,你就说凡人之中会有天才吗?”

  说有,怕君上再问与他相比如何,说没有,又怕君上还有后话。等蔡辩权衡再三,酝酿好言辞,正要开口对答时,周怀抢先一步揭开了谜底:“朕也是没有想到,除了朕之外,还能冒出一个这样的人。世间有天赋的人寥寥无几,此人也不是那种天生神才的人。只是他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副锦绣妙图,不过是几个月光景。这样的人,稍加指点,即可进步神速,也是十分难得。实在是出乎朕的意料啊。”

  让周怀更惊叹的是,他对画的追求极为较真,但凡落笔必会选择最适合的办法,不嫌麻烦,不怕周折,甚至不惜割破自己的身体发肤,也要将画推至完美的境界。周怀自认为自己也同样能为画做到这样的地步,所以不由产生惺惺相惜之感,

  “恭喜君上觅得良才,但不知这个人到底是谁,能够让君上如此欣赏?”蔡辩头一次听周怀这么夸赞一个画师,便留心了起来问道。

  周怀买着关子道:“其实这个人眼下还只是图画院的一个生徒,而且你还认识这个人。”

  蔡辩疑惑:“臣认识?”

  难得看到精明的对方露出一次糊涂,周怀很是高兴,吊足了对方的胃口才说道:“就是你的义子,谢棠,谢长延。”

  蔡辩的迷茫转瞬即逝,很快从善如流道:“臣的义子能讨得君上的欣赏,是他的福气。”

  周怀夸赞道:“你虽然离开徽京两年多,老辣的眼光可一点都没有变啊,不管是鉴画还是鉴人!”

  “臣不敢。”蔡辩忙谦辞道。

  周怀笑着瞥了他一眼,赏完画,便拉着蔡辩共坐到了茶桌前,喝的正是蔡辩之前千里迢迢送来的西湖龙井。

  茶叶被滚烫的热水一冲,在茶壶中沉沉浮浮,宛如人一生的坎坷。

  周怀拿来一支长签,将浮起来的茶叶戳下去,又把沉在壶底的茶叶挑起,以此为乐,随口问蔡辩道:“杭州的风景可还好?”

  蔡辩端坐在他的对面,面露一丝惭愧应道:“臣虽在杭州寄居了两载,但日日都在家中读史纂书,少有出门,所以对杭州的美景仅有耳闻,却未曾亲眼见过。”

  “哦?”周怀将信将疑。

  蔡辩接着说道:“何况,臣心里一直牵挂着远在徽京的君上,也无意去闲游。”

  周怀嗤的一声笑,也不知信了没有,只道:“你之前送的屏幛、扇带,朕都收到了,甚是精致,朕都命内侍好好收着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动手给蔡辩面前的茶杯沏了半杯茶。

  蔡辩诚惶诚恐谢恩道:“君上喜欢臣送的礼物,那就最好不过了。”

  “朕听说三月的杭州西湖美如画,一直心怀憧憬,想去看看,但身为天子,注定无法自由出行。只能困在这宫城中,日复一日,哪里也去不了,吃尽西北风,看腻了这些黄瓦红砖,真的是无趣的很。”周怀遗憾之意溢于言表。

  蔡辩动了动唇正想劝劝君上,忽然对方的话锋一转,道:“所以,蔡相愿意抛下杭州的风景,回到无趣的徽京,继续为朕分忧解劳,共担国事吗?”

  蔡辩早知道君上突然唤他回京,定是想让他复相,一听君上这么说,立刻领会其意,放下刚端起的茶杯,跪倒在地,热泪盈眶道:“臣遵旨。”

  -

  循规蹈矩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天一天如翻书页一般,一晃便过去。

  被晨光催醒,谢棠一睁开眼睛,就有重物压在她的肩膀上,让她动弹不得。她艰难的侧过头,只见一团柔顺的头发搭在她肩膀上,头发所属的主人睡得正香。

  两人之间本该存在的楚河汉界,随着逐渐的熟悉,不知何时被悄悄的抹去,于是就有了今晨这幅亲密的景象——————但并非两人的有意为之。

  谢棠稍稍一动,那人就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清楚面前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滚到这边来了,翻了一个身,又远离了谢棠。

  谢棠眨了眨眼睛,等她意识到自己快要迟到了,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奔去画院……

  作者有话要说: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宋徽宗

  大家除夕快乐!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