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伙计道:“你是外地人,不知道的。观知府生活清贫,家里不请仆人。观夫人是富人的家仆出身,也用不着丫鬟。平时有大小事,他们夫妻都是靠自己。他那点俸禄都拿去赈济穷人了……”

  花无缺道:“那这观知府,定是百姓爱戴的清官了。”

  唐伙计耸耸肩,大约是顾及屋内那位,欲言又止。

  小鱼儿看出他犹豫,拍拍他肩膀,道:“等我师兄看过了,再喊你抓药。”他在唐伙计手中塞了几文铜钱,使个眼色。唐伙计会意,转身去楼梯口守着了。花无缺和小鱼儿便推开门,进了柳依的房间。

  若没有这场莫名其妙的病,柳依其实应当是个姿色不错的中年女人。毕竟粗服乱头不能掩国色。可是现在她躺在床上,面色蜡黄,眼处深深的两个窝,也消瘦得不成样子。她见到他们来,也只是动了动手指,呢喃道:“二位请坐,请坐。”

  纵然花无缺医术不如小鱼儿,他也能一眼看出,柳依的脱相并非一场急病所致。他先施礼,随即在柳依身边的板凳上坐下,伸出手来搭脉。

  柳依的脉象微弱,手也极冷。花无缺心里有了个想法,只是还得经小鱼儿确认。

  小鱼儿和他对视一眼,交换想法,便问道:“观夫人,你能否说说你这病是何时有迹象的,又是何时才发作的?”

  柳依叹道:“唉……我家官人说,我这是心病……但是我清楚得很,心病可不会让我嘴里流血……这病的苗头少说……也得有……三四个月了,先是时时头晕,后来觉也睡不大好了,月事也不调……药吃了好几副,都不见效……”

  花无缺刚收回把脉的手,就注意到柳依的手指在颤动着。而她自己显然浑然不觉,梦呓一般念叨着自己的病症。

  小鱼儿俯身,在花无缺耳边私语道:“水银。”

  花无缺回道:“我也是如此想的。”

  柳依看他们窃窃私语,急道:“神医,你可看出来什么?”

  花无缺握着她颤抖的手,温声道:“夫人这病不难治,不过想要根除,在下要查清症结所在。夫人可否常用含有朱砂、雄黄等药材的方子?”

  柳依费力地摇头道:“不曾。在得……得此怪病之前,我身体康健得很。”

  小鱼儿道:“我看夫人这样子,脂粉也不常用?”

  柳依道:“除非……逢年过节,要见见客人,否则用不着。”

  花无缺道:“夫人家附近可否有前朝帝王的陵墓?”

  柳依想了一会儿,仍是摇头道:“没有。我家……风水不太好,只是因为足够方便,便把房子建在了那儿。”

  花无缺凝眉道:“那这……除非是有人……”

  小鱼儿也自言自语道:“但是他们家没有……”

  两人都刹住了话头,不可置信地对视了一眼。

  花无缺想说的是,应该是有人刻意在柳依的饮食里下毒。

  而小鱼儿想说的是,唐伙计刚刚告诉了他们,观知府家没有家仆。

  那么,能够长期接触饭菜的,只有观沧海和柳依这对夫妇。柳依不可能给自己下毒,所以这或许是观沧海所为。观沧海与柳依既然是夫妻,又有什么深仇大怨,让他对自己的结发之妻锲而不舍地投下致命的毒?小鱼儿行走江湖几年,奇事见得多了,也不敢就这么妄下定论。

  小鱼儿在花无缺耳侧如此这般说了许久。花无缺点头道:“好,都听你的。”随即,他俯下身去,也在柳依耳边说了很多。

  柳依无神的眼睛也微微睁大了,最后紧握着花无缺的手,恳求道:“二位……如果查出来果真是他……那还请……”

  小鱼儿道:“请我们放过他?我知道,你是念及夫妻情分,他可是要害你!他要杀了你——”

  花无缺低喝道:“小鱼儿,别说了。去写方子。”

  小鱼儿仍坚持道:“夫人,你一定要和我们说实话,好么?”

  花无缺道:“小鱼儿,你去开方子。我和夫人再谈谈。”

  唐伙计在楼梯口守着。他觉得,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小鱼儿才拿着药方子出来喊他。

  小鱼儿道:“我怕拿不下那许多的药材,你与我同去吧。夫人还托我去买些新的衣物。”唐伙计点着头,和小鱼儿走了。

  不多时花无缺也走出房间,好好关上门,对着另一个伙计吩咐了一阵。那伙计是个伶俐的少年,办事手脚也麻利得很,不一会儿就向花无缺复命去了。

  小鱼儿把药材都交给了唐伙计,吩咐他熬足三个时辰,半夜三更再送去给柳依喝。唐伙计对这新奇的命令少见多怪,自然是想追问几句。小鱼儿瞪他一眼,狐假虎威地怒道:“我师兄开的方子,他口述给我写的。你敢不听啊?”

  唐伙计对医术是狗屁不通,当然是不敢不听。他跟掌柜的说过后,自去后厨找个罐子煎药,目送着小鱼儿进了花无缺的房间。那两人一起下来用过晚饭,又回了同一个房间,直到就寝的时分,哼哼唧唧的小鱼儿才被赶回自己的房间。唐伙计猜他们是感情很好的师兄弟,从小在师傅门下睡通铺惯了,初入江湖,还舍不得分开。

  半夜时分,唐伙计拿人手短,半梦半醒之间,还得起床去给柳依送药。他端着药汤从后厨出来,却迎面碰上花无缺中午找过的那个伙计。

  在这万籁俱寂之际,门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

  他们再抬头看,花无缺正站在走廊上。

  一见伙计疑惑的神色,花无缺淡淡道:“师门有命,在下的师弟先去办急事了。把药给观夫人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