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想去,那就争取一下,也许你会是十年以后的第一人呢。”

  周呈露原以为她是开玩笑,但在餐厅时紧张了那么久,现在好不容易放松一些,也就顺着心意继续说笑下去。

  “你怎么知道我会去哪里?”

  谢予挺诚实:“以前我哥说过,主流的访学选择就那几个。按照排名和热门程度,我闭着眼睛也能猜到是哪里。”

  周呈露笑而不语,只是揉捏着她的耳朵,自顾自玩着。

  谢予歪了一下头,倒是没把耳朵从周呈露手里挣脱出来,很是自觉地继续贡献着。

  “其实前阵子杨教授和我提过,但我觉得有点太冒险了,暂时没多想。”

  周呈露这才停了下来,认真看着她:“杨教授说什么了?”

  谢予把她抱紧了点:“他建议我申请去国外读博。”

  “这么快?”

  照道理,谢予现在还只是研一的学生,就算要给读博建议,现在也还是有点早了。

  “我之前不是想做关于双重防爆材料的研究吗?后来按照要求把相关理论和数据都补齐后,过了没多久杨教授就问我有没有考虑过读直博。”

  她这么一说,周呈露就听出其中的差别来了。

  “杨教授的意思是让你从新开始,去申请国外的直博课程?”

  谢予点头,把下巴压在周呈露肩上,和她紧紧依偎。

  原本以为做研究是她拿手的事,没想到现在竟也会觉得如此迷茫。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本来是该和周呈露商量商量的,但看到她因为陆也晴还有宁澜的事已经很辛苦了,谢予不忍心再去烦她。

  周呈露见谢予靠在她肩上久久不说话,知她肯定心存矛盾:“那你是怎么想的?”

  杨教授前阵子找她去办公室谈话的画面又重现眼前,谢予想起个细节,先笑了两声。

  “那天杨教授把我叫去,我刚要随手关门,他突然一脸严肃跟我说,门就开着。

  那个样子好搞笑。”

  周呈露偶尔也会听谢予吐槽哪个同学在实验室里搞砸了,又或是抱怨哪个组员偷懒不认真,但很少会这样说杨教授的事。

  转念一想,她大概能猜到原因。她读书那会儿,单独去见导师,大部分时间也都是被提醒留着门的。

  “他找你去,是怎么说的?”

  “他说,我想研究的这个课题有价值但有点不讨喜。原创突破性不够,只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分支研究,商业运用前景也不够明朗,可用范围小,所以能获得的资金支持有限。”

  “那他自己的看法呢?”

  谢予叹气:“杨教授自己倒是挺看好这个尝试的,所以才问我愿不愿意去国外读博。说他可以帮我写推荐信,而且真被录取的话,还有全额奖学金。我也看了他推荐的学校和专业,的确很牛,牛到我可能都申请不上的程度。”

  周呈露有些不相信,把她拉起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连你都这么不自信了?”

  谢予扯了扯嘴角,报了学校和教授的名字。

  周呈露对材料科学方面的了解不多,但校名她是知道的,这位教授她也是听说过的,科研期刊霸榜大佬。

  “而且我查过了,这教授最近十年没有收过国内直接申请的本科生。”

  周呈露明显感觉到谢予说这话时腰间垮了一下,有点沮丧的意思,可想而知申请难度的确不小。

  “如果你真想去,那就争取一下,也许你会是十年以后的第一人呢。”

  “你真觉得我可以?”

  “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谢予得了她的鼓励,跑到房间把笔记本电脑拿出来,把她之前查过的学校资料还有她觉得比较难的点都说了。

  周呈露逐条分析,先把能够做到的几处挑了出来:“语言成绩你突击一下应该不成问题。绩点你也是够的,实践项目你之前在俨城大学参与的也不少,只是不确定对方认不认可。文书方面,如果杨教授愿意帮你写推荐信,那是很大的优势。”

  谢予看着剩下的几条:“剩下这几点,我得都成为特例才有可能。”

  “先把能做到的做了。”

  谢予原本打算劝周呈露去访学,没想到最后变成自己也要开始留学准备。在这之前,她其实把这个可能性放在很后面,压根没想过她们竟然还可以在同一个国家一起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