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展鹰脸是立即就黑了,他和秦老将军,那是既生亮何生瑜,斗了一辈子,一见面就想狠狠撕咬对方一口,每次开战,先是斗嘴,再是斗武,以前武,姜展鹰斗不过,打嘴仗,姜展鹰也是斗不过。

  可二十年前过去了······

  这会儿看见秦老将军旁边跟着的秦恒逸,姜展鹰朗声笑了起来:“你也就这张嘴厉害点了,其实我有时候想不明白,你说你,那么拼图什么呢?这么一把年纪了,不好好颐养天年,还跑这儿来,要是一个不慎没了命,那可怎么是好。”

  秦老将军紧握长枪,也笑笑了几下:“那你图什么呢?缺胳膊断腿的还不自量力跑这儿来,找砍吗?”

  姜展鹰没动怒:“自是为家里几个孙子着想,老夫总得给他们挣些家底不是,不过你呢?”

  字字玑珠。

  秦老将军是瞬间就被踩到了痛处。

  看他脸黑如墨,姜展鹰笑起来:“你先头挣的,够你吃到死了吧!”

  秦家都要绝后了,何苦的还那么拼呢?要是有孙儿后人,为保他们平安富贵,拼一拼,到是还能理解一二,可如今拼什么?反正气数都要到头了。

  秦老将军冷声道:“我秦家男儿自当保家卫国。”

  为家为国,没有家,也自当为国。

  “你个老畜生,快住嘴吧!别要我出手,你才晓得老夫文武双全。”

  姜展鹰笑起来:“你这老匹夫,就是杀虐深重,作恶多端,所以你秦家断子绝孙了······”他话都没说完,一直沉默不语的秦恒逸突然抽出腰间佩剑朝他投掷了过去。

  姜展鹰没动,在剑离他半米距离时,被阿左打了下来。

  秦恒逸二话不说,挥着长枪直接打马冲了过去。

  两军正式交战。

  秦恒逸同阿左打了起来。

  秦老将军一直留心秦恒逸,因为这小子有点不对劲。

  那带面具装神弄鬼的阿左,似乎对秦恒逸的招式颇为熟悉,秦恒逸不论从哪个方向出枪,再刁钻的角度,他都能预判得到,顷刻之间就能以剑抵挡下来。

  两军打得正火热,伤亡皆有,不过片刻,空中就飘来了浓重的血腥味,这味儿刺激着大家的神经,士兵们是全神贯注的打,不敢分心,因为这不是闹着玩的,敌军的大刀是锃光瓦亮,反射着森冷的寒光,一个不注意脑袋就得留在这儿了。

  到处都是刀剑相砍铿铿锵的声音,打得很是紧张,所有人是精神紧绷,可这会儿一阵突兀的笑声却突然传了过来。

  谁在笑?

  他娘的,正打仗呢!能不能尊重一点?这是真枪实刀的打啊!谁还在笑?

  所有人都怔住了。

  下意识寻声望去。

  竟是秦恒逸在笑。

  姜展鹰带着另外一人正跟秦老将军打,这会儿落了下风,眼看对方想擒贼擒王,马上道:“这是怎么回事?老匹夫,你儿子这是发病了?这节骨眼······真是天要亡你秦家啊!阿左。”

  这是下手取其头颅的好时机。

  砍了他。

  秦老将军没动,阿左原先似乎是被秦恒逸这一举动给弄傻了,怔忡的停了下来,这会儿得了令,却是没有立刻动,姜展鹰又喊了他一声,阿左攥紧剑柄,默了片刻,他掌心全是汗,若是仔细看,甚至能发现,他全身都在细微的颤栗。

  几个大朝兵大概是想立功想疯了,这会儿见秦恒逸这般模样,立刻举刀朝他杀过去,有想砍他坐骑的,有想砍他腿的,可都未得靠近,皆被秦恒逸用长枪打飞了出去。

  他双目腥红,低沉着声,目光不错的看着阿左,几乎是咬牙切齿,一字一句都像在和着血:“骗我,你他娘的竟敢骗我。”

  阿左脸上带着面罩,看不清什么表情,可听着这一句类似指责又像极度愤怒的话,身子却是一顿,目光不停闪烁着。

  “阿左。”阿右厉声在喊:“别忘了你爹娘。”

  阿左眼里有几分挣扎,心里涌上一种莫名的哀伤。

  在看见一大朝兵被秦恒逸一枪割喉的时候,他还是挥着刀朝秦恒逸砍过去。

  秦恒逸见此竟是直径扔了长枪,而后喊了秦二一声。

  秦二打退围困他的敌人,默契的将一软鞭递给他。

  外头人只晓得秦家大少晕血,秦家二少善剑善枪不善谋,特别是那一手红缨枪‘打’得最是好,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软鞭也使得最是好。

  不过软鞭杀伤力有限,战场上是瞬息万变,能一剑封喉不给敌人再出招最是好,而且软鞭男子使起来也有些女气,因此大了些后,秦恒逸再没练过鞭了。

  这会儿这一举动,可谓让人诧异。

  秦恒逸又同阿左打了起来。

  原先那话,秦家几私兵还以为这两人是认识的,可这会儿看秦恒逸那恨不得把对方碎尸万段的打法,都觉得自个想多了。

  秦恒煊招招皆是狠厉,这会那阿左预判不到他招式,被逼得不断后退。

  那长鞭上头镶了倒刺,被抽身上同利刃击砍没什么区别,只一会,阿左身上的铠甲就被抽裂开了,鞭子裹挟着风声再一次甩过来,似乎带着千斤之力,阿左被抽中,直接倒飞了出去。

  秦恒逸乘胜追击,在一软鞭要抽到身上时,阿左要往左侧避,可刚躲过去再想回身反击,他整个人就顿住了。

  一长剑刺在了他的胸膛上。

  扎得不是很深,但对着他胸口心脏的位置而来,这显然是想要他的命。

  阿左似乎是不敢置信,怔忡抬起头,木然的看秦恒逸。

  秦恒逸左手颤巍巍的抽出剑,再想补一剑,阿右带着兵冲了过来,同秦恒逸交上了。

  姜展鹰见又不敌秦家军,这会儿也打了许久了,地上躺的,多是他们大朝兵,再打下去,怕是要全交代在这里了,只得下令先行撤退。

  秦老将军没有追,而是策马到了秦恒逸跟前,略显担忧喊他:“恒逸,你没事吧?”

  秦恒逸摇了摇头,还是没说话,木然的看着手上那柄还沾着血的剑,是秦二的。

  秦老将军看着他:“恒逸,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

  涸洲。

  七月份,再是舍不得,老百姓们也得收割稻谷了。

  刚一晒干,官兵们下村来收粮了。

  不用扛去镇上,也是一斤四文,大家都乐意卖,以前扛去黄家铺子卖,那管事的想贪银子,总寻了由头,要不就是说谷子不饱满,卖相不好,要扣些银钱,要不就说弄得不干净,反正的总是有理由。

  大家也不敢反驳,说了人管事的立马拉下脸‘就这个价,爱卖不卖。’

  镇上别的粮铺小生意,也收不了那么多,大家便也只能忍了。

  家里地少的,这会儿只卖了八/九两,十一二亩地的,就卖得多了,十五六两。

  以前他们是一年都赚不来一两,如今不过几个月,一下就赚了十几两,捧着银子是不敢置信。

  回过神后便是抑制不住的高兴,说感谢方大人。

  黄家自然也是晓得化肥的,六月底还通知下面各个铺子——今年粮食增多,把价降下来,两斤五文。

  那就是一斤都不到三文。

  管事得了令,开始整理库房了,要空出来,不然老百姓来卖粮,就该没地方放了。

  这段时间恐怕比较忙一些,伙计还得招几个。

  可都整理好了,一切都准备就绪,却迟迟没见着老百姓挑粮来卖。

  伙计说是不是今年收割晚了?谷子还没晒好?

  “应该······”管事的‘是’都还没说出口,就看见街边上一汉子和妇人牵着两个娃娃在买煎饼。

  一老汉呦呵:“卖糖葫芦咯,卖糖葫芦咯。”

  “娘,我想吃糖葫芦。”

  “好,给你买,老伯,来两串糖葫芦。”

  “好咧,四文。”

  看其穿着打扮,应该是村里的。

  村里人什么时候这般大手大脚了?

  那汉子背后还背着个背篓,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东西。

  往年卖粮了,赚了银子,有那奢侈的,会割斤肉回去补补,有的是什么都没买就回去了。

  今年还没卖粮呢?怎么就这么阔绰起来了?还买的这般多?地里活儿忙完了吗?就来镇上逛了。

  官事的感觉不对,派了伙计去打听,原来人粮食早卖给官家了。

  那他们收不到粮食今年卖什么?

  得跟老爷说一声。

  黄正得了消息简直要气坏了,茶杯直接摔到了地上。

  先头大人没什么动静,他还以为大人是惧他们黄家呢!

  如今懂了,感情是憋着大招。

  好好好!

  可以为这样就能整他们黄家了?

  未免也太小瞧他黄正了。这知府后头有皇上有秦家又能怎么样?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涸洲是他们黄家一言堂,先头还怂,是觉得没必要撕破脸,到底是有所顾忌,可如今人三番两次的下他黄正的脸,黄正到底是被人恭维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种气,这会气血上涌,脑子一糊涂,直接道:

  “传话下去,粗粮不卖老百姓了。”

  又是这一招。

  “给葛家,李家,贾家那边也说一声。”

  这几家不是卖粮的,可一家是杂货铺子,专卖那油酱醋,另外两家卖的也是老百姓日常要用的东西。

  贾家比其他两家还势大些,跟城里几个屠户都认识。

  这会儿要是都联手关起来门来,老百姓买不了粮买不了肉,铁定是要闹的。

  黄老爷一发话,不止涸洲城里,就是镇里的粮铺也不卖粗粮了。

  老百姓家缺银子,这会儿都卖了大米换银子,然后再去买那粗粮吃,后头日子再好起来些,家里有银子了,心头踏实了,才舍得把谷子留家里自己吃。

  这会进店想买些粗粮回去,可刚一进店,伙计的看他脚上一算草鞋,村里人打扮,哼了一声,直接过来将人推出去。

  “你干啥呢?我想买些粮。”

  伙计的直接讥讽道:“不卖。”

  “为啥啊?我有银子了。”

  “有银子就卖你?你不卖粮食给我家铺子,我们凭啥卖粗粮给你们啊?”

  老汉愣怔了一下。

  怎么这样!

  当兵的要吃啊!人训练也累!又辛苦,不能饿着肚子。

  官老爷对他们好,他们自是愿意卖给官老爷,先紧着官老爷来。

  这会儿心头没后悔,就是有些慌,不知道该咋办了,谷子都卖了,要是买不到粗粮,家里吃什么呢?

  “切。”一个镇上人本来在店里逛,想买几斤面回去,黄家铺子近些,就进来了,这会儿听了这话,做生意的还爬到客人头上来了,真是狂的。

  “老伯,可以去王家和叶家的铺子买啊!他们家也卖粮。”

  是了是了,怎么把王家和叶家给忘记了呢?

  这里不卖,他们就去王家和叶家买。

  伙计看他们两一起走,没担忧。

  王家、叶家比不得他们黄家,都是小打小闹一样的,能有那么多粗粮卖吗?到时候买不到了,自是也要回来求的。

  黄正让人给葛家,李家,贾家传消息,想让他们配合一下,可隔天小厮回来,说葛家,李家,贾家铺子都开着门呢!没关。

  什么?

  反了,一个个的都反了。

  黄正是怒气冲天,直接上门问了,两家不是世交吗?这会让你们关个门帮个忙,你们竟然都不帮,是不是看不起我黄正了?

  贾家家主原还想做做面子,可黄正这般问罪讨伐似的话让他不高兴了:

  “你也知道是世交?你儿子怎么对我儿子的?我儿子不过说了两句让他不要街上纵马,他竟然让我儿子学狗叫?不叫就打他,你懂这事儿吗?”

  黄正不说话。

  “应该懂吧!也就是前年才发生的事,你有带着他上门来道过歉吗?给我儿子一个交代了吗?还世交啊!”

  黄正当初就是觉得这事儿不算啥,就像他儿子扇了下人一巴掌一样,让他给下人道歉,这成吗?

  虽说是世交,可葛家,李家,贾家生意没黄家大,黄正其实也没多瞧得上他们。

  贾家家主岂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这样,还想着他为了他跟大人做对,回去做个梦先吧!

  跟大人对着干,傻了吗?人要人有人,要银有银,他们拿什么去杠。

  蚂蚁还妄想绊倒大象?

  还以为这方大人和安河县令和同知一样,还任由他拿捏?

  “好,你给老夫记着。”黄正气急败坏的走了。

  他这会儿只能寄希望于王叶两家没那么多存粮卖。

  可过去大半个月,王叶两家还照常的卖粗粮,好像还没卖完。

  这怎么可能呢!

  这两家铺子不大,往日生意也不是很好,不会存大量的粮,这粮不好囤,稍微不注意就能发潮生虫,而且留得久,成了旧粮,越是不好卖。

  这次又是怎么回事?

  让人又去查了,原来两家几月前就开始暗中的从外头运了好些粮来。

  黄正颓然的坐到了凳子上。

  大人前几月就想着铲了他黄家了啊!

  先头没动静,原来都是想等着这会儿给他直接来一击。

  黄正被逼得没办法,带了礼想去求见方子晨,恳求他高抬贵手放了他们黄

  方子晨依旧是没接见。

  这种商贾留着干什么呢?

  他给了黄正机会的,要是晓得这事儿的时候,黄正就上门来,那还好说。

  可偏偏的,黄正却想反过来给他下马威,不把他放眼里,这还能忍?

  赤裸裸的跟官府作对了。

  一届商贾就敢这般,已经狂得要上天了,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这黄家怕是都不晓得在涸洲这地盘上到底谁才是老大。

  这就是招惹他的下场。

  乡绅大户又怎么样?

  以为动不了你了?

  二十几年前的事儿不好查了,虽没明确证据证明黄正当年做的事儿,但有些事情不需要证据。

  没证据制裁不了你,也可从旁地儿整你。同知晓得这事儿的时候不知道有多高兴,先头方子晨没动作,他还以为方子晨是忘了这事儿,又或者后头查清黄家后,觉得黄家不好动,这事儿就这样了,没成想,原来是等在这里呢!

  还得是大人啊!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黄正这会儿怕是要急吼吼了吧!

  黄正确实是急的。

  购不到粮,今年就不能运往外头去卖了,黄家在溱洲,吉洲等地都有粮铺,不过没像涸洲铺子开得这么大,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到底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小打小闹人也不管你,可你要是做大了,堵了人的路,你看人整不整你?强龙不压地头蛇,那些铺子没粮卖,这会儿都关门了。

  那从外头运粮到涸洲卖呢?

  这法子不通。

  外头一斤粮十来文,运过来,一路人力啥的不算,也卖十几文,能卖得动吗?

  粗粮倒是卖得动,可在外地大量够粮,没门路不得行。

  “爹,我们怎么办?”黄炳中着急的问。

  黄正这段时间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这会儿听了黄炳中的话,是一股气儿直冲脑门。

  怎么办?

  他晓得怎么办还坐这?

  养的儿子真是没用,二十几的人了,出了事儿,竞是都不能给他出个主意,为他分点忧,这会儿只晓得问他怎么办!

  黄炳中被他定定看着,心里发毛:“爹,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赶紧的想法子啊!”

  黄正一巴掌就呼了过去:“废物,给老子滚。”

  黄夫人赶紧给儿子使了个眼色:“老爷别动怒,小中也是着急,您别生气,我们在安河县那边不是还有些田嘛!”

  那边四个村的田都是他们黄家的,几百亩,今年他们也用了化肥,产量好,收了不少,能顶一阵子,外洲的铺子虽是关了门,但涸洲本地的,却还是有粮卖,能顶一阵子,先不急。

  黄正也正要松口气,家丁跑进来。

  “老爷,老爷,不好了。”

  黄正赶忙的问:“怎么了?”

  家丁说:“安河县那边传来消息,说,说······”

  黄正吼起来:“说了什么?”

  家丁汗都流了:“知府大人下了令,让平田村,平时村那些人去,去开荒。”

  “什么?”黄正摇摇欲坠,快要顶不住了。

  开荒了,那么谁来给他种田?

  先头那些村民对着黄家是感恩戴德,后头晓得是黄家搞的鬼,那真是想撕了黄正的心都有。

  怨黄家,恨黄家,可却又不得不为三斗米折腰,给黄家种。

  不种他们真的是一口吃的都没有了。

  不是没人想着去开荒,但大夏有律,开荒是要交银子的,一亩地四两银。不然国家的地,白给你要啊?

  不要银子,个个的都把地圈起来当自家的,岂不是乱套了。

  先头是穷得没办法了才卖的地,哪里还有银子去开荒?

  而且开荒的地儿也不好种粮食。

  这会儿文书下来了,先不收钱,给你们开,后头有银子了再补。

  有化肥,还怕种不出东西来吗?

  黄家的田不种了,开荒去。

  村里穷,没有牛,开荒耕种啥的都是靠一把子力气,先头从北边那边征了几十头牛过来,如今路也要修完工了,方子晨抽调了一部分过来,让村里人先拿来耕地,这样开荒能开得快些,不然山上那些地儿,硬邦邦的,光靠人怕是要久的,先弄个几亩出来,种一茬玉米要点粮食过冬。

  村里老的老,小的小,全往山上跑,他们干活不像年轻汉子那么快,但锄锄草,捡捡树枝还是行的。

  这下好了,黄家的田没人种了,请也请不到人,这会儿别说黄正,就是黄夫人也急。

  她先头还想得好,铺子开不下去也不要紧,大不了回村里去,几百亩地,也够他们衣食无忧了。

  可如今没人种了,几个村的人都怨恨着他们黄家,请也请不到人,在外头雇人,给少了人不愿去,可多了又不划算,他们自己来,又能种多少?

  有了也跟没有一样啊!

  黄夫人是扯了嗓子就哭:“老爷,怎么办啊!你快想想办法啊!”

  黄正颓然的坐在凳子上,脑子一片空白。

  看着黄家铺子一个接一个的关了门,大家就晓得了,这涸洲,那姓方的才是真真的老大。

  黄家扎根涸洲久又怎么样?

  人还不是把你办了。

  方子晨整治完黄正,心头也舒服了。

  想占他便宜,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不过光抬了王家也不好,后头派人去查,把声誉较好的叶家也抬了起来。

  如今两家生意兴隆得紧。

  黄家也不光是因为买粮那事儿让方子晨记恨上,而是这人做生意心实在是太黑,再任由下去,他自个估计都要被黄家给钳制住。

  处置完黄家,方子晨又闲了一阵子,白天带着三个孩子到处的玩,晚上回来,赵哥儿又亲自下厨做他爱吃的菜,方子晨觉得这日子真是美滋滋。

  这会儿天气热,方子晨不煮孩子了,带着个大盆就领着他们去河边洗。

  滚滚蛋蛋最喜欢玩水了,腋下套着两个小游泳圈就在水里扑棱着,那手挥成了螺旋桨,水鬼来了估计都得挨两巴掌。

  村里小孩有那会水的,夏天也爱在水里玩,这会儿小河里是热热闹闹。

  乖仔的小黄鸡又被他找了出来,每次来游总要带上,村里孩子哪里见过这玩意儿,好奇得紧,乖仔带他们在上头躺了一圈后,小黄鸡游泳圈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孩子们喜欢得很,觉得它又大又高,像海上的城堡一样,一群孩子最爱围着小黄鸡游,或者轮流坐上面让别的小朋友推,或是互相泼水玩,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