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第27章 不愧是朕

  先帝于封乾殿停灵满四十九日, 便要入葬明山皇陵。

  天色未明时,几个王爷就进了宫, 在封乾殿守灵。

  这一日,傅询也起得早,换了礼服, 戴上冕旒。

  倒不是因为他对先帝有多大的感情,有多重视先帝的葬礼。

  他与先帝之间的父子情份, 早在许多年前就被算计完了。

  起得早,主要是因为今日是他给恭王划定的死期。

  先太子亡故后, 先帝就玩起了制衡掣肘的帝王权术。

  把兵权给了正宫所出的傅询,予恭王傅筌理政治事之权,最后又将五王爷傅让也扶起来。

  让他们三个人争。

  傅让心思简单,只想做个闲散王爷, 他母妃又与傅询母后交好, 所以早早的就与傅询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

  于是这场夺权之争,只剩下傅询与傅筌两人。

  在柳州,在永安。

  争斗在傅询登基之后, 仍未停止。

  早已经扯开了旗, 不死不休, 傅筌不会低头, 傅询也不会放任他在朝中横行。

  谁也不顾忌今日先皇出殡, 只想要做个了结。

  *

  封乾殿中,诵经声不绝。

  七七日的守灵须守整日整夜。

  傍晚时分,几位王爷歇息一会儿, 夜里继续。

  五王爷傅让揉了揉酸疼的膝盖,从蒲团上站起来。

  侍从扶着他,走出宫殿。

  傅让走到偏殿的走廊上,看见韩悯抱着手站在廊下,看着外边毫无波澜的池塘出神。

  他喊了一声,一瘸一拐地走上前。

  “韩悯。”

  韩悯回头:“嗯?”

  傅让揉了揉腿:“守灵也太累了,我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韩悯摸了摸衣袖,从袖中拿出干净的帕子包着的点心:“给你吃。”

  傅让眼睛一亮,把侍从遣散,接过点心,囫囵吞了一个。

  他含含糊糊地说:“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捱过来的,我都饿得眼冒金星了。对了,你怎么过来了?”

  韩悯在阑干上坐下:“忽然想过来看看。”

  他知道今日傅询与傅筌要做个了结。

  不大放心,在殿里待了一天,最后还是没忍住出来看看。

  傅让挨着他坐下,笑呵呵道:“我知道,你肯定是怕我饿着,所以来给我送吃的。”韩悯也笑了笑。

  话没说两句,韩悯余光瞥见廊外有人,随即敛了神色,起身作揖。

  “恭王爷。”

  傅让撇了撇嘴,收起点心,回头行礼。

  傅筌穿着王爷厚重的礼服,站在廊外,朝韩悯招了招手:“你来,本王有话跟你说。”

  傅让不放心地拽住他的衣袖,韩悯摇摇头,推开他的手,走到恭王面前。

  这是在宫里,韩悯确实不怕。

  “不知王爷有何见教?”

  傅筌抬了抬手,与他一同往外走去。

  “韩悯,你是不世出的文人,样貌才华,品性文藻,样样都好,又有胆识谋略。本王原本是想拉拢你的……”

  韩悯打断他的话:“让我兄长进宫念经,走水不救;踩折我的右手;拦下给我送信的鹰,几乎把它弄死。如此拉拢,我实在是受不起。”

  傅筌面色不改,只道:“原来你都知道了。”

  他继续道:“但你确实不错。这些年来,我手下文人不少,对文人心思,我总比傅询懂得多。傅询手下文人,不过一个温言,他也不怎么待见你,你何苦留在那里吃苦?”

  他顿了顿:“倘若两年前你去科考,当是状元。只可惜……你若投我,我照状元待你。”

  韩悯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倒也不必。”

  “你不用这么快就回绝。倘若我告诉你,今晚那个位子上就换了个人坐呢?”

  后边那句话他说得轻,风一阵似的,就飘过去了。

  走出去一段路,傅筌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捏了一颗话梅递给他。

  但是韩悯没接。

  傅筌叹了口气:“本王记得,与你初见时,你就给了本王一颗梅子。”

  韩悯淡淡道:“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

  傅筌将话梅塞给他:“为了报你小时候一颗话梅的恩情,机会给你了。从前做过的事情,是我见你死活要站在傅询那边,气不过。现在向你赔罪,好不好?

  “我实在是爱才,不愿意看着你白白殉他。你是文人,我手下的文人都懂得择木而栖,择主而事,你懂不懂?”

  韩悯手一松,便将话梅丢在地上,杏眼黑白分明,就这么看着他:“又如何?”

  傅筌低头看了一眼,很快就收回目光:“你要是真不愿意……”

  正当此时,傅让带着卫环过来了。

  卫环上前,朝傅筌抱了抱拳:“王爷,封乾殿中正找您。”

  傅筌看向韩悯,压低声音:“你不愿意,今夜就趁早了结自己。再落在本王手里,就不是状元的礼遇了。”

  韩悯一言不发,抬脚离开。

  他不愿意。

  最后傅筌惋惜地看了一眼他的背影,也转身离开。

  他是真的想招揽韩悯。

  方才夸他的话,也都是真的。

  能为己所用,便是最锋利的一把刀;倘若不能,再可惜也只能毁了。

  他走过回廊,抬手招来一个侍卫,吩咐道:“去支会守宫门的侍卫,可以开宫门了。”

  那头儿,卫环跟上韩悯:“韩二哥,圣上让我送你回去,还让我嘱咐你,今晚不要出来,就在福宁殿里等着。”

  韩悯没有回答,转头看向不远处的一座高楼。

  夜色渐浓,阴云低压。

  傅询身着帝王冕服,站在高楼之上,双手按在阑干上,袖上风起云涌,肩上日月星辰的纹样,全都收在掌中。

  他见韩悯看过来,却没忍住朝他笑了笑。

  傅让也跟在韩悯身边:“诶,傅筌刚刚跟你说什么?”

  韩悯轻笑:“他晚上要起事,到时候你在封乾殿里,看情况不妙,就快点躲到偏殿去,小心为上。”

  傅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那你也待在福宁宫不要出来啊。”

  “好。”

  *

  傅筌在先帝的授意下,理政多年。

  久居永安,城里宫中,多是他的人手。

  傅询登基之后,除了将福宁宫的人换了,再增了一个温言做御史,朝中官职与宫中布置都还没有换过。

  一是人多,关系盘根错节,要动起来不容易;二来,或许他是故意不动的。

  此时一干朝臣,着官服,秉奏章,候在宫门前。

  宫门在傅筌的授意下打开,侍卫举着火把,将半边宫墙照亮。

  傅筌站在宫门那边,向一群人做了个深揖:“今日就劳烦诸位大臣了。”

  当中德高望重的江丞相上前扶起他:“王爷言重了,这些年王爷的操劳我等都看在眼里,假遗诏立错了皇帝,今日王爷讨回来,是应当的。”

  傅筌握了握他的手。

  高楼上,傅询望见宫门那边的火光。

  也猜到傅筌开始逼宫了。

  他倒不急,双手撑在阑干上,看戏一般,再看了一会儿。

  直到卫环回来:“陛下。”

  傅询问:“人送回去了?”

  他说的是韩悯。

  “嗯,让小剂子陪着了,陛下嘱咐的话也都说了。”

  傅询应了一声“好”,抖落下袖上冷风,转身就走。

  卫环又禀道:“温大人好像没来。”

  傅询脚步一顿,几不可见地挑了挑眉,随后道:“等事了了,你立即派人去找他,大约是被傅筌扣下了。”

  “是。可是温大人要是不来,我们的人怎么……”

  傅询倒满不在乎:“不妨事。”

  卫环仍旧有些迟疑,来不及说什么,只能跟上去。

  傅询拢着手走下台阶,宫门处火光正亮。

  他只瞧了一眼,回头吩咐卫环:“拿上弓箭。”

  神色漠然。

  *

  封乾殿上,先帝的灵柩停在一侧,白绫素幡,被四面涌来的狂风吹得汹涌。

  傅询坐在高处,玄衣肃穆,模样淡然。

  卫环与杨公公站在他身边。

  恭王傅筌亦是一身厚重礼服,腰佩长剑,身后跟着他这些年理政、笼络来的文武众臣。

  傅询望了一眼,他的人都站到了阶外。

  已然是逼宫的姿态。

  傅筌俯身叩拜:“圣上万安。”

  傅询淡淡道:“明日先帝出殡,却也不比如此大费周章,你带这么多人,意欲如何?”

  “臣弟这些年待父皇总理朝政,文武百官对父皇敬仰非常,前来送行,一路素白衣冠,也不失为佳话一则。再者,百官有事要禀,人心所向,臣弟也拦不得。”

  “不知是为何事?”

  话音刚落,阶上阶下,一群人乌泱泱的,都俯身作揖。

  百官山呼:“请陛下禅位。”

  傅询沉声道:“恭王这是何意?”

  “皇兄,当日城楼上下对峙,已是不死不休,而后信王拿出父皇的……”他顿了顿,“遗诏,皇兄才得以登基。”

  傅筌拨了一下袖口金线:“可信王到底是异姓王,他不姓傅,臣弟信不过他,臣弟怀疑,那封遗诏是假的。”

  “当日父皇授我总理朝政之权,与当年太子所做之事相同。啧,皇兄切莫为了一己私欲,落入异姓人的圈套当中。数年之后,信王篡位,也未可知。”

  “如今百官所向是谁,兵戈所向是谁,我劝皇兄早识时务。”

  傅筌打的主意确实很好。

  虽然傅询常年带兵,手握兵权,但是年前柳州地动,他有一部分人马在柳州,带回来的一部分,去了明山办丧,大部分还在西北。

  仿佛一盘散沙,一时间无法调动。

  等到真要动兵的时候,他是打不过的。

  所以不如趁早动作,以百官民心相迫,早早的逼迫傅询禅位,才是可行之道。

  而韩悯早先嘱咐过五王爷傅让,所以在傅筌带人进来的时候,他就躲到了白帐后边。

  抓住一点机会,他就从后边溜走了。

  不知道该去哪里,想了想,最后还是去了福宁宫。

  ——韩悯连傅筌今晚起事都知道,和韩悯待在一块儿,准没错。

  *

  韩悯知道傅询今日要做什么,卫环传了他的话,他也就没有乱跑,乖乖的待在福宁宫。

  小剂子陪着他。

  这几日他在教小剂子认字,今日也写了几个字教他。

  殿中烛光摇曳,正学到“文”这个字。

  而后看见一个人影从走廊上匆匆跑过。

  韩悯推门出去:“傅让?”

  傅让连忙刹住脚步,从走廊那边跑回来:“韩悯,不得了了。”

  “怎么了?”

  “傅筌果然带着人……”

  韩悯了然,侧过身子:“你进来吧。”

  傅让在案前坐下,小剂子给他倒了杯茶。

  “谢谢。”

  他抿了口热茶,看向韩悯:“傅筌带着许多朝臣来了,江丞相也在。一会儿说先帝让他代理朝政,就是要让他做太子;一会儿又说小叔叔拿出来的遗诏是假的。总之就是要逼宫篡位了。”

  韩悯垂眼,都在料想之中。

  傅让道:“可是他就两张嘴皮子那边叭叭叭地说,怎么能成呢?”

  韩悯道:“这种事情办不好,就是罪名加身,名不正言不顺。他先找一群文人,说一通大道理,说得兴起,再把圣上拽下来,就没人敢说他了。”

  “原来如此。”

  傅让摸了摸下巴,忽然想起什么事情:“那皇兄不是很危险,我们还在这儿闲聊!”

  “不妨事,他早就预备好了,就等傅筌起事,把他和他的人一网打尽。”

  “噢,这就是你说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也不全是。”

  韩悯撑着头,拨弄了一下案上茶盏的瓷盖:“两边文人对峙,谁能说谁就赢了。圣上一夜之间处置了一个王爷,还有许多朝臣,他也想要一个名正言顺,抚定人心。这样治国,才更方便。”

  傅让点头,笑道:“还是你懂得多。”

  韩悯也笑了笑:“那温言温大人应该到了吧?”

  傅让有些疑惑:“啊?温言为什么要来?”

  韩悯一惊,坐直了:“啊?温言没来?”

  “对啊,他没来啊。”

  “温言没来,傅询手下还有哪个文人?”

  韩悯急得直接喊了傅询的名字。

  傅让也察觉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该不会是被傅筌给扣下了吧?那不就坏事了?”

  韩悯想了想,下定决心站起身,傅让忙问:“你去哪儿?”

  “去封乾殿走一趟。”

  侍立一边的小剂子道:“公子,卫小爷送你回来的时候,嘱咐我一定把你看好。”

  傅让亦道:“我也觉得你不能去,你弱弱的。”

  韩悯却道:“傅筌能把温言弄去,或许还留有后手,傅询身边没一个文人顶着,也不知道他的军队什么时候才来。不过我猜傅询在对面也安排了人,只等一个领头的。”

  他二人还要再说话。

  韩悯又道:“你们放心,我之前和温言一起改过折子,我这儿还留有底本,他要说什么,我大概都知道。这局棋只差一个文人,我也是文人。”

  他拿起挂在衣桁上的素衣,转身走到屏风后边。

  小剂子走到他的书案边,问道:“公子,那封折子底本在哪儿?”

  韩悯没有回答,换好衣裳,拢着头发,从屏风后走出来。

  想了想,把笔帘和纸张往笔橐里一兜,再将笔橐系在腰上。

  韩悯到底是个文人,虽然自以为不是很正统。

  傅让扯住他的衣袖,不大放心道:“我还是跟你一起过去吧。”

  “好。”

  韩悯拍拍他的手,让他放心。

  随后走出殿门,步下台阶,夜风迎面吹来,袍袖飞舞。

  *

  封乾殿上,狂风愈急,吹得供案上的白烛明明灭灭。

  傅询端坐在高处,抬眼看见殿外天色,搭在膝上的手指微微一动。

  还有两刻钟。

  温言不来也不要紧,还有两刻钟,他的人就都到了。

  他向来是这样的性格。

  偏爱踩着生死线做事。

  从前在柳州,得知柳州知州鼓动百姓夜里造反,他就把押运车马的时限定在那日夜里。

  如今在永安,傅筌今夜逼宫,他也将兵马抵京的时限定在今夜。

  他喜欢将所有事情握在掌心,然后冷眼旁观。

  在最后一刻,看见对手功败垂成时,如遭雷击的表情,让他觉得无比畅快。

  殿中傅筌的手下文人仍在慷慨陈词,傅询冷冷瞧着,心中计算着时辰。

  不一会儿,傅让却来了。

  傅让揣着手,从后殿溜进来,安安静静地站到他身后。

  傅询回头看了他一眼,还没明白他回来做什么,忽又听闻殿外传来一阵吵闹。

  他转头看去,只见暮色四合里,素衣布履的青年,缓步登上殿前高阶。

  原来他自以为将所有的事情都握在手心,却还是有一个人,一次又一次,从不在他的计算之中,却为他倾尽全力。

  韩悯从来不知道他到底对事情有几分把握。

  只凭着一腔孤勇,就向他跑来。

  在柳州时如是,来永安亦是,今日在封乾殿仍是。

  温言不在,他一样能成事。

  但是傅筌身边文人朝臣千万,如众星拱月。

  若无他人,韩悯便是傅询身边以笔为刀的那个文人。

  傅询不自觉握紧扶手,稍向前倾,想站起来,把人拉到自己身边来。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许是韩悯一出来,将文武百官都吓了一跳,阶上阶下,不自觉给他让出一条道来。

  他在石阶平台上站定,一扯腰带,解开外边衣裳。

  中衣单薄,他拿过小剂子手里的奏章,高举过额,在阶上跪下。

  大风在他身后吹过,单衣雪白,乌发如墨,像文人打翻了砚台,泼洒上去的。

  浸浸文心,潇潇风骨。

  韩悯朗声道:“桐州韩家二十九代玄孙,罪臣韩悯,求见圣上。”

  殿里殿外一片肃穆,无人说话。

  韩悯再喊了两遍,嗓音沙哑。

  虽然傅询想亲自上前扶他,但是此时不能。

  他吩咐了杨公公几句,又让卫环去把韩悯带上来。韩悯身形瘦削,穿一身单衣,青竹上覆了白雪似的。

  他双手捧着奏章。

  傅筌想起上回那一封牙尖嘴利的奏折,心底微凛,向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

  他身后一个年迈的文官向前迈了一步,道:“老臣竟是不知,这亲自被先皇发落的罪臣,也能在先皇的灵前放肆了。”

  韩悯扭头看他,杏眼一抬:“江丞相。”

  江丞相花白的胡须抖了抖,继续道:“韩悯既是罪臣,如何上得殿来,与我等站在一处,遑论上折禀事,议论朝政?”

  韩悯淡淡道:“文者天定,臣者君定,天在君前,故我先为文人,后为罪臣。天降文命于我,我禀天发论,待文人事结,再行治罪,有何不可?”

  他侧了侧身子,扫了一眼阶下众臣:“况且我观满朝文武显贵,多是禽兽虎狼之心。百官不言,我独言之,实是无奈之举。但凡此处有真文人,我也不必冒死前来。”

  江丞相怔了怔:“强词夺理……辱我清白!”

  韩悯瞥了他一眼,小小地“哼”了一声:“我观江丞相,如观渭河。”

  江丞相说他清白,韩悯偏说渭河水浊。

  如何有“清白”二字可言?

  跟在江丞相身后那个年轻官员,一时间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他回头瞪了一眼那人,指着韩悯:“你……你……”

  半晌说不出话来,江丞相最后一甩衣袖:“你既无品级,又负罪在身,老夫不耻与你同处。”

  韩悯反问:“我竟是不知,这世上文人,俱以品级定尊卑。如此说来,汲汲钻营之辈,倒是我文人之首了?”

  这时,杨公公捧着个木托盘,走到傅询面前。

  韩悯话还没完,回过头,却见傅询站起身,朝自己走来,也就住了口,唤了一声:“陛下?”

  “嗯。”

  傅询在他面前站定,应了一声。

  杨公公端着托盘,站在边上。

  韩悯转头看去,那是一件红颜色的衣裳。

  文官的官服,或绯红,或正红。

  傅询将衣裳提起来,抖落开,抬眼看了他一眼,再看看江丞相,似是随口道:“你继续说。他穿得薄,朕就给他披件衣裳。”

  他拍拍韩悯的手:“手抬起来。”

  方才的锐气都收了,韩悯愣愣的,直到傅询拍拍他的手:“抬起来。”

  韩悯抬起手,傅询亲自帮他把圆领袍穿上,系好衣带。

  正红的衣裳更衬得他面白似玉,眸暗如漆。

  傅询再帮他把头发理好,杨公公适时捧来官帽。

  于是帮他把官帽也戴上了,还帮他理了理头发。

  傅筌与江丞相对视一眼,哪有这样添衣裳的?

  就因为江丞相说韩悯无品级,傅询听进去了。

  傅询分明就是借机想让他当官儿。

  理清楚衣裳,傅询拍拍他的手:“你继续说吧。”

  他走回位置上坐下。

  自高处向下看,韩悯一身红衣,长翅官帽,玉带皂靴,意气风发。

  傅询撑着头看他。

  随手披件官服。

  不愧是朕。

  作者有话要说:江丞相:balabalabala

  老傅:幼稚至极(!老婆来了)老婆我好害怕QAQ!给老婆穿衣衣!

  温言:幸亏我没来(回忆起被“给老婆盖脚脚”支配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