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系统要我当地主>第36章 制作蜡烛

  八月于农民而言是一个喜庆的时节,因为八月秋社有社祭, 为的就是庆贺秋收。

  而于宋玉延而言, 八月也是一个忙碌的月份,首先白粲已经按照她的意思将那些白蜡虫分泌的原料从树枝上给剥了下来, 她需要腾出一些时间来制作蜡烛, 同时也要为制作蜡烛而准备一些工具。

  其实制作白蜡的工序倒不是很麻烦, 也不用什么特别的工具, 可是需要力气比较大的人力帮忙。好在白粲的这身腱子肉足以应付这道工序了。

  蜡烛是在宋家制作的, 白粲并不想在自己家里弄,倒不是不想麻烦自家人,而是他家里的人太多了。

  他在家中排行第五,前面还有四个哥哥, 其中三个已经成亲,孩子也生了一堆,只是父母仍在, 白家便一直没有分家, 一家人一直都住在一起。

  虽然家里人多, 打理起农田来比较省事,可毕竟人多眼杂, 而且兄嫂们也各有小心思。制作蜡烛这事是宋玉延提出来的, 他白粲也不是什么会贪功的人,所以不能让家人知道这件事,否则他们一定会让他把制作蜡烛的方子传回家里的。

  再者,他平日出去砍树拿到的钱基本上都交回家里了, 可是这成亲的事情却八字还没一撇,到了他这年纪,他也有些着急了,自然得开始为自己打算。

  他若是能跟宋玉延成功地制造出蜡烛,俩人对账平分,他还可以藏点私房钱!

  宋玉延本不知道他的心思,不过在她大方地传授他如何制作蜡烛后,她的信赖让他备受感动。这一刻他便决定将宋玉延当成了可以两肋插刀的好兄弟,于是这里家里长短的事情,他也就在一边干活的时候倾诉了出来。

  俩人停下来歇息的时候,白粲问宋玉延:“你就这么让我进厨房,还让我知道如何制作蜡烛,你的心怎么这么大呢?”

  宋玉延道:“这有什么关系呢?知道如何制造蜡烛的人越多,就有更多的人可以凭借这门手艺制造出更多的蜡烛,对所需的原料——白蜡越多,养殖白蜡虫的人也会多起来,原料一多,世间也不缺制造蜡烛的能人,那制造出来的蜡烛就会越来越多,价格偏向低廉,普通的百姓和读书人也就能用得起蜡烛了。”

  白粲目瞪口呆,突然之间觉得宋玉延的身形拔高了不少,然后他自愧不如:“没想到宋大郎还有这般宽阔的心胸和远大的志向,是我目光短浅了!”

  很久没出来的系统也蹦了出来:“我就说你是走这种不屑争名夺利、只会温暖别人的白莲花女配路线的嘛!”

  宋玉延:“我怎么觉得你在嘲讽我?”

  “白莲花纯白无瑕、出淤泥而不染,这不是褒义词吗?”

  宋玉延:“别把我想得那么伟大,谢谢!我只是在进行一项投资罢了,投资有风险,必须做好投资失败的准备。不过我不会真的那么大公无私,这件事告诉他,于我只有利而没有弊。”

  她将制作蜡烛的方法告诉了白粲,白粲也无法将这项技术占为己有,即使他有心撇开宋玉延独自去制造蜡烛赚钱,那他也得找得到制作蜡烛的原料才行。

  虽然他有心养殖白蜡虫,可是之前连白蜡虫都不太了解的他真的能养出白蜡虫吗?再者,他得有资本投入,养白蜡虫得先找一片白蜡树或者女贞才能开始养,而一旦有什么差错,那都是赔本的买卖。

  即使真的让他养殖起了白蜡虫,他跟宋玉延撕破脸皮,那宋玉延也没什么损失,可以认清楚他的为人的同时,也不必再对他手下留情。

  她要真想用蜡烛制作工艺赚钱,可以去找一个财力更加雄厚的人合作,而除非白粲也有那等财力,否则也迟早会被排斥在外,从而失去在明州的蜡烛生意。

  当然,宋玉延向来不会先将人往坏处想,她首先想到的是若能与白粲取得初步的信任,俩人的合作机会或许还有很多。

  而且——

  “我记得原主的心愿是‘活得出彩、获得名利、地位和幸福’,而在这时代,要想获得名利和地位,不是说有钱就行的。”宋玉延说。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读书人考中科举,当了官后,其家族最多算是士族,而不能成为望族。要想成为望族,那必须在百姓或者读书人中获得极好的口碑,至于如何获得口碑,那当然得下血本。”

  宋玉延的目的很明确,她要做的不仅仅是改变原主惨死的命运,还得通过一些细枝末节来完成她的使命,好早些回归原来的世界。

  不过宋玉延没有过多地思索这些,毕竟她不是那种“跟人相处首先想到的是可以获得什么好处”的人,目前为止,她跟白粲的往来也没掺杂太多的利益在其中。

  _____

  制作蜡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因为要先将剥下来的原料放进锅里加水用大火熬制,等水面上浮现一层白白的物质时,就能捞起来了,这就是生产出来的最好的白蜡。

  但是工序不是这样就结束了,因为将原料从树枝上剥下来时,里面是有白蜡虫幼虫的,在煮的时候,它们会随着另一部分物质沉淀下去。这部分并非就是废料,它还可以制作质量稍差一点的蜡烛,等彻底提纯后,才可以倒进模具中,让蜡烛成型。

  而在进行给沉淀物质提纯这一步骤时,需要在水中浸泡数日才能捞起来取出里面的白蜡虫幼虫,再进挤压、加热,加工出次等的蜡质。

  这一步非白粲不可,因为……宋玉延其实有些恶心虫子。

  原主倒是不怕虫子,而且以往唐家的菜叶上有虫子时,她也照样煮熟了吃下。

  可是宋玉延不行,她虽然不至于看见虫子会尖叫,可是她也不愿意主动碰虫子,看见虫子时,只要不注意看也不会觉得不适,可只要看见虫子的爬行或蠕动,她的头皮都会发麻。

  这也是她不介意让白粲知道制作蜡烛的方法的原因之一,毕竟她不想亲自动手,那就只能让别人动手了。

  好在“工具人”白粲沉浸在被她信任的激昂情绪当中,并未觉得她只是在旁边指挥有什么不对的。

  就在宋玉延将质量稍次的次蜡加工出来时,唐枝领着杜衍登门了。

  唐枝道:“我在巷口看见这位大叔在打听宋家的住处,便将人领了过来,你认不认识他?”

  才二十九就被称之为“大叔”的杜衍:“……”

  宋玉延看见杜衍一副受伤的模样,虽然心里发笑,但是也不好当着人家的面表现出来。她介绍道:“这是游历经过明州的解举人杜举人。”

  唐枝记得宋玉延提过这人几回,她本以为对方是一位中年男人,没想到会比想象中要年轻一些。不过即使再年轻,也年长了她十多岁,她称对方为“大叔”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好在杜衍也没跟她计较这些,论年龄和辈分来说,他跟宋竹是同辈,不过他将宋玉延当成了友人,因为交游是不分年龄和辈分的,他们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了。

  宋玉延把人邀请进屋里坐着,又特意将茶拿出来,让笋儿给他泡茶。

  泡茶于这时代还是比较罕见的,因为眼下流行的是分茶,也就是将成团的茶叶研磨成粉,再冲水让水跟茶彻底融合为一体,方能喝下。

  而宋家条件简陋,自然不会用这么复杂的办法,所以买的是那种经过炒青等工序的茶叶,这种茶叶直接泡来喝,香气更加浓郁。

  这种茶普遍存在于市井,喝的也多数是普通老百姓,去茶馆,基本上一文钱两碗。杜衍本就不是出身高门大户,所以也不在意宋家给的是什么茶,反正她表现出了该有的待客之道就心满意足了。

  他见自己来时,宋玉延似乎正在忙些什么,他也没什么要紧事,就让宋玉延先去忙了。宋玉延见家里只有两个小萝卜头,冷落了杜衍也不好,干脆让唐枝先帮忙招呼一下人,她进去教白粲怎么把蜡烛倒进模具中就出来。

  唐枝心想她又不是宋家人,哪有人让邻居帮忙招呼自家客人的?

  不过她也知道宋玉延在忙些什么,便应下了。

  杜衍是读书人,挺注意男女之防的,知道不能跟唐枝待在一个屋里,干脆到院子里走一走,欣赏一下宋玉延的手工作品。

  宋玉版小萝卜头也跟在他的身边,将他跟唐枝隔开来,他见这孩子跟他的长子差不多大,便忍不住跟他聊了两句,比如问他是否读书之类的。

  他是知道宋玉延跟宋玉版的关系的,而想到自己的两位兄长跟宋玉延这位“兄长”的区别,他更加欣赏宋玉延的为人——她的家产被叔父所夺,最终却愿意放下芥蒂抚养叔父的孩子,可见她的内心有多大度……

  宋玉版谨记宋玉延的教诲,生怕自己说错话,所以在杜衍面前没多说,即使要回答,也会先在脑子里过了几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再说出口。

  在杜衍眼里,就成了这孩子性格沉稳、少年老成,他又暗暗地夸奖宋玉延,把孩子教导得很好。

  杜衍在角落的小矮桌上发现宋玉延雕刻了一半的竹雕,他随口说起竹雕的事情,岂料唐枝接了话,他这时才发现原来这个小丫头还懂竹雕,也懂留青雕。

  ____

  宋家的院子不大,宋玉延在厨房里便能听见唐枝跟原本在她口中还是大叔的杜衍聊得火热。她微微分心,又暗自骂自己太大意了,怎能将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和两个小萝卜头留在外头应付客人呢?

  虽说她认为杜衍也是个正人君子,不过这跟杜衍的人品无关,而是她本就该保持警惕之心。她当时只想到也不能让唐枝跟白粲孤男寡女地待在厨房里,所以想来想去,出的倒还是下策。

  她往外头看了一眼,庆幸杜衍跟唐枝都比她想得周全,同时又暗自反省。

  她匆匆地将事情做完,把收尾的活交给白粲后就出来了,前后也不过一刻钟,杜衍并未感觉到被怠慢,而唐枝也松了一口气……要是再聊下去,她肚子里关于竹雕的那点墨水怕是也得用完了。

  宋玉延给唐枝拿了一截小竹筒,这小竹筒跟她的手腕一般粗细,只有拇指长短。唐枝还以为她又在这上面雕刻了什么,不过拿到手一看,却见里面填着一种白色的蜡质,而中间有一根棉线露出了尖尖的头。

  她在唐枝耳边低声道:“这是谢礼,也是赔礼,麻烦你帮我招呼客人,是我想的不周了,所以特意向你赔礼道歉,希望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

  唐枝本就没想过这一茬,不过这人主动认错,她倒没有解释,而是问:“这就是你做出来的白蜡?”

  唐家小丫头倒是认得白蜡的,不过她也不常用,而且还没见过这般小巧可爱的蜡烛呢!

  蜡烛是已经成型的蜡烛,不过这大抵是宋玉延的怪毛病,她接触手工类的制作时,总会额外做些精致小巧的物件,比如草编她喜欢额外编些蚱蜢等小物件,竹编她也会编几个小篮子,竹雕方面,她还会拿掌心大小的竹片进行透雕雕刻……

  少女心满满的她也不会吝啬这些小物件,往往给家里的两个小萝卜头拿去玩,要么是随手送给唐枝——自从唐枝表达出她喜欢那个装杨梅的小篮子后,她觉得唐枝这个年龄的丫头应该也喜欢这类物件。

  “是呀!唐小娘子可以回去试一试,帮我看看效果如何。”

  唐枝心里有些欣喜,虽然宋玉延每次给她送什么都是以答谢为由,不过她哪次的“谢礼”不是她新涉足的行当?

  宋玉延每次琢磨出了新物件,都先赠予她,哪怕心再硬的人都会觉得心中有一块似乎软了,更别说唐小娘子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