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系统要我当地主>第35章 笔筒

  米黄色的竹青上两座高山矗立其中,层峦叠嶂, 左右是几座远山, 近山处,低矮的山中一座寺庙, 在繁茂的树木间若隐若现;山间的泉水汇集成溪水, 从山脚下的房屋旁静静地流淌而过……

  在没有笔墨绘画的前提下, 唐浩根之所以能瞧得如此真切, 那是因为这层米黄色的竹青与周围铲去竹青后显示的琥珀色竹肌形成了深淡的对比。

  而竹青上, 不同的山川风物又用了从厚到薄、从浅至浅的手法突出了层次关系,也不会感到山水、树木的混乱和复杂。

  即使不是笔墨绘制而成,唐浩根对此笔力也赞叹不已。

  这是他生平所见的第一件“画”在竹子上的山水图,同时也是见到的第一件用留青刻法在竹子上雕刻山水图的雕刻作品。

  “这是哪儿来的?”唐浩根下意识地认为这不是宋玉延雕刻的, 再看边上,似乎还有小字,他仔细一辨认, “李成, 晴峦萧寺图, 录方刻之……”

  “哈哈,我还以为是宋大郎雕刻的呢, 原来是叫录方的人雕刻的!”

  唐枝不知道她的兄长在想些什么, 为什么又松了一口气,她把笔筒夺回来,道:“这就是宋玉延刻的,不过她说这图是一位叫李成的大画家所绘, 那位大师已经仙逝,只有一些画作依然留存于世。”

  唐浩根还震惊于这是宋玉延所雕刻的,他如何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这怎么可能,宋大郎如何会竹雕?你看这上面说是一个叫录方的人刻的,这是他买回来,忽悠你的吧?!”

  唐枝这才注意到这四个像印章刻上去一样的小字,她暗自揣测:莫非这才是她真正的名字?

  不过她是不可能跟兄长实话实说的了,只道:“或许这是表字呢?大哥你不信就算了,就当是她跟人买回来的吧!”

  兄妹俩没有再就笔筒是谁雕刻的话题争执下去,而唐浩根见猎心喜,忍不住凑到他妹妹身边:“阿枝,近来家里可有什么烦心事需要为兄处理的?”

  “没有,家里都挺好的,杀灭害虫的土法子也都在试验中,大哥只管安心去衙门当差就成。”唐枝一边在屋里转悠,一边答道。

  “你要找什么,大哥帮你!”唐浩根又殷勤地凑了上去。

  唐枝找了一圈,找到了几支簪子,然后就塞到了笔筒里,再把盖子给盖上。

  唐浩根见状,心底直呼他妹妹糟蹋这么好的笔筒,于是道:“阿枝啊,这是笔筒,你怎么能用来存放簪子呢?”

  “可是我只有平日算账时用的一支毛笔,只放一支笔也太浪费了,还不如放我的簪子,我好藏起来。”

  “你那破簪子也不值钱,用得着藏起来吗?再说了,你这屋里就你跟小叶,你这不是将她当成贼来防了吗?”

  唐枝道:“我没防着她呀!”

  唐浩根将笔筒拿过来,一边把她的簪子拿出来,一边道:“可她要是这么想怎么办?听大哥的,大哥帮你处理了。”

  唐枝总算是回过味来了,“大哥,你该不会是想要这个笔筒吧?”

  正人君子唐典事:“大哥是会抢妹妹的东西的人吗?读书之人……”

  他的话还没说完,眼见唐枝要把笔筒给抢回去了,他赶紧伸手拦下,厚着脸皮承认了,“阿枝,打个商量,你把这笔筒转让给大哥,大哥再补偿你一件好礼。”

  唐枝很少看见兄长会喜欢一件物件到如此地步,虽然心里已经应了他,不过还是想逗一逗他,便道:“这是宋大郎送的,我若是转手送给你,那不好吧?”

  唐典事也有些为难,不过他想了一下,道:“这样吧,不如大哥出钱请宋大郎帮我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笔筒回来。或者请他告诉我,那位叫录方的艺人在哪儿,我自己去买!”

  “万一很贵呢?”唐枝又问,“很贵的话,大哥也舍得?”

  身上没几个钱的唐典事忧伤了起来,神情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唐枝也不好逗他了,便笑着将笔筒推了过去,“大哥,你想要就拿去吧,宋玉延也说了,我若觉得没用处可以给你用,总不好令它蒙尘了。”

  唐典事笑逐颜开,喜滋滋地拿着笔筒端详,道:“阿枝,你说这录方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能雕刻出这么雅致的竹雕来!不行,我得去找宋大郎,让他告诉我,他是如何得到这竹雕的!”

  “原来大哥也喜欢竹雕?”

  唐典事摇头:“我并非单纯地喜欢竹雕,而是这件留青雕的技艺很独特创新,在这之前,我在明州还未见过有一件留青雕可以如此新奇又大胆!要知道竹青也就这么薄薄的一层,可是这人居然还能在这一层上进行深浅不一的雕刻,可谓是神乎其技!”

  唐枝这才知道,原来宋玉延雕刻的这件作品,还有这等价值!

  难怪她大哥死活不相信这是宋玉延雕刻的。不过她也没打算非要她大哥现在就相信这是宋玉延的作品,反正时间一久,他总能看清现实的。

  年轻的唐典事还真的跑去跟宋玉延打听“录方”这号人物了,宋玉延笑说:“这是祖父给我取的字,因为我大名玉延,小名山药,古籍有云,山有灵药,录于仙方,削数片玉,渍百花香。故而取录方二字为表字。”

  不管是她那位玉雕大师的爷爷,还是竹雕浙派代表老师,甚至是她从陶瓷艺术家转变为商人的母亲,都有类似这样的字,这相当于手工艺术行业的艺名。

  唐典事的脑壳就像被锤子敲打过一样,晕晕乎乎的:怎么可能,宋大郎居然就是雕刻出这件作品的人?!

  “可你祖父不是很早之前就——”

  宋玉延只好一本正经地开始忽悠:“在我爹成亲之时,祖父就已经想好了我的名和字,我爹与我娘说过,所以即使祖父和爹都不在了,可名字还是会传下来的。”

  唐典事一拍脑袋,说:“是我糊涂了。”

  他又问宋玉延如何懂得这些手艺,宋玉延的措辞跟当初与唐枝说的一般无二,他听了后还是一头雾水。迷迷糊糊地回家,看见妹妹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宋玉延有什么变化,慢慢地他便也冷静了下来。

  “宋大郎还是那个宋大郎,除了不再做混账事,也有了手艺之外,并没有什么变化。”唐典事对自己说。

  这么一想,他倒释然了,待宋玉延一如从前,不过倒是日日揣着他的笔筒去衙门当差。

  _____

  眨眼便到了八月中旬,江南沿海的地方也进入了台风多发的季节,不过从六月份至今,也只有一个台风经过明州。

  好在台风强度不大,只有一些简易搭建的棚屋被风吹倒塌了,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倒是狂风大雨给庄稼造成了些许影响,为此县令又带着手下们去乡里慰问,唐浩根因此每天都得早出晚归。

  除了兄长整天都十分忙碌外,唐枝姐妹俩也很忙,宋玉延从农书中找到了除虫害的方法已经初见成效,原本还担心唐家的菜撒了矿灰,吃起来不健康的人家见她终于不再撒矿灰,于是又跑回来找她买菜了。

  还有的人打听:“唐小娘子,之前你们用矿灰才能使得蔬菜长得这般好,现在不用了,为什么还是这般好?”

  唐枝神秘地笑了笑:“我自然是找到了代替矿灰的办法……”

  虽然她没有再往田里撒矿灰,可是也没有人敢去偷菜,因为众人时常能看见她在菜园子里喷洒些什么。他们都不清楚那是什么,万一又像矿灰一样会留下特殊的气味的东西,他们岂不是跟陈二鸣一样也能被找出来?

  倒是没人认为这些不明液体是什么毒物,毕竟他们都吃了唐家那么多回菜,也没见有什么身体不适的地方。

  后来时常有菜农上门请教唐枝,唐枝便说这是宋玉延从书中找出来的法子,让他们去找宋玉延。

  先不提众人知道是宋玉延在为唐枝支招后的想法如何复杂,为了让自家的蔬菜少遭虫子的祸害,他们纷纷硬着头皮到了宋家门前去求助。

  宋玉延本想直接告诉他们,不过唐枝拉住了她,道:“他们这是有求于你,可待你的态度却比从前没好多少,所以他们那不是真心求助你的态度。你并不亏欠他们的,所以无需这般伟大,因为他们也不会记得你的好的!”

  宋玉延本没计较这些事,不过她虽然能跟孟水团、白粲、杜衍等人相处得好,可那都是建立在他们本就不怎么熟悉宋大郎的为人的前提下的。若论如何改变邻里对她的印象和态度这方面,她远远不及唐枝。

  唐枝好心帮她,她也就顺着唐枝的意思先冷处理一下众人。

  众人本以为他们都亲自来向宋玉延示好了,向来没人缘的宋大郎该立刻告诉他们,关于如何除害虫的法子的才是,可怎么宋大郎还是一副“我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的态度?

  他们倒也想冷处理宋玉延,可是这人每日忙着竹编和草编,压根就没将他们放在心上,他们顿时就感觉像受到了成吨的伤害……渐渐地,有人撑不住了,提着一些鸡蛋或是别的礼物到宋家“虚心求教”。

  宋玉延道:“这毕竟是我从书上找出来的法子,所以我不能白白告诉你。这样,我也不要你的鸡蛋,你只需要跟我买几个篮子,我便可以作为赠礼,告诉你。”

  宋玉延也不想让自己表现得非得别人求她帮忙一样。有些人可能不会放在心上,可若是小心眼的人会觉得她这是在故意给他们下面子。所以采用银货两讫的办法,双方便是平等的,这样一来,对方不会觉得丢了面子,而宋玉延也能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

  对方一听,心里果然松了一口气,跟宋玉延相处起来也没有那种别扭和强烈的抵抗情绪了。

  宋玉延没说要买几个篮子,他就意思一下,买了三个,一个篮子,一个竹筐,还有一个竹筛。

  宋玉延也果然信守承诺,将用黄瓜蔓捣碎榨汁喷洒菜地的办法告诉了他。

  宋玉延也不担心这人会说出去,毕竟这是他花了钱“买来”的秘方,所以别人见他神神秘秘地不肯说,这心里就痒的很,也忍不住来找宋玉延了。

  就这样,陆陆续续好些人都从宋玉延这里“买”了秘方。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秘方,也总有人忍不住说出去的。虽然这令得宋玉延少了一笔收益,可她也没真的打算靠卖方子来发家致富。

  加上唐家还有个忧国忧民的唐典事,他在见识到了书中的方法真的管用后,就向县令推荐了这种方法。

  那县令见他言之凿凿,便去翻了一下农书,发现找半天找不到宋玉延所说的法子。他也没什么耐心,认为这事成的话是他的功劳,不成的话也是唐浩根的责任,他左右都没什么损失,便在下乡慰问的时候顺便推广一下。

  这样一来,用这些法子治理害虫便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虽然没什么人会特意再去跟宋玉延“买”秘方,可是有些菜农还是会上门特意夸一句:“哎呀,宋大郎你说的法子可真管用!这些都是书里看来的吗?原来宋大郎你还识字呀!看来还是得多读书,我也想法子让我家的孩子去学几个字……”

  宋玉延被夸奖了,也不会露出得意的表情,这副荣辱不惊的模样,又让不少人对她心生好感。

  加上林永明决定跟她加深合作后,四处替她打响名声,她的草编和竹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卖出去的成品的价格也比常人的要高一些。一时之间,兴贤坊都流传着她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说法。

  至于悔改的原因——虽然有人说是因为宋大郎梦见了亡母对她十分失望,她才决心悔改的。可众人目睹了唐宋两家人的相处变化后,认为更有可能是唐小娘子改变了宋大郎。

  所以每当家里的孩子不听话了,邻里都会到唐家去请唐枝帮忙:“唐小娘子你能把宋大郎骂得真心悔改,我希望你也帮我骂一骂我的孩子,让他听话些……”

  唐枝:“?”

  她什么时候骂人能有这功效了,是不是以后还会传她骂人能包治百病?她怎么觉得这群邻居的想法越来越宋玉延化——天马行空、不知所言?

  为此,她会义正言辞地拒绝道:“婶子你在说什么呢?我那么温柔娴淑的人,怎么会骂人呢!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你若是需要藤条,我可以借给你的。”

  见识过唐枝教训宋玉延的模样的邻居婶子:“……”

  温柔娴淑?说得跟真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