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系统要我当地主>第25章 很和谐

  宋玉延三姐弟其实已经算是慈溪宋氏的旁支了,她们的曾祖父跟宋希平是兄弟, 但是宋希平为官时, 族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后来宋希平死了, 族长就给了他的长子宋至明当。

  而重振宋氏的宋傅, 恰巧是宋至明之子, 也就是说, 宋希平那一脉才算是嫡系, 族中大部分的资源都会向他们倾斜。宋傅跟宋冰都一样,名义上宋玉延唤他们叔父,不过关系却很淡。

  所以发生在宋玉延三姐弟身上的事情,族中最多只会按照族规给予关照, 却不会尽全力来帮助他们,否则吴氏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卷走了宋家的家产。

  对于族中大多数族人而言,这都是宋玉延的爹和叔父这俩兄弟家的家事, 即使他们是族人, 也不好轻易插手。

  兴许是自幼就没了爹, 原主对族人的感情也不算深厚,后来在街头流窜、不务正业、行为不端, 所以被许多族人声讨。每次原主回族里领口粮, 都得被人批评教育,半年前那次回去,更是被人嘲笑她像个乞丐,回来就是为了讨食来的。

  那是原主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尊严, 这都被践踏了,出于愤怒,她就没有回去了。

  宋冰其实也不是很了解这些事情,只是以前跟宋玉延的关系淡,所以也没有怎么在意。如今他觉得宋玉延并非无可救药,所以就想带她回族里,也好让族人知道她的改变。

  宋玉延想了片刻,便应下了。

  虽然糙米不是大米,两斗糙米加工成精细的大米,估计也就一斗四合,可她跟宋玉版、宋玉砖三人,领一个季度那就是一石二斗,用现代单位换算就是七十四公斤!

  虽然她一直认为自力更生才是生活的唯一出路,只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新青年,也作为宋氏家族中的优秀子弟,她要在自力更生的同时,也要发挥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既然是族里的福利,她不要的话,岂非浪费了族里的一番心意?

  系统:你确定你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而不只是因为“白捡心理”?

  宋玉延:我的思想觉悟之高,是经过组织的赞誉和认可的。

  系统:……

  接下来三个月不用操心没饭吃了,宋玉延在回家的路上就大方地买了半斤杨梅。

  眼下已经有杨梅陆陆续续地成熟了,不过那些名气大的杨梅基本上都要五月才成熟,而且价格不菲,不是宋玉延这样的低保户能吃的起的。所以她买的也就那些农户自家种的,个头比较小的杨梅。

  宋家姐弟三人都很久没吃过水果了,而想起去年唯一一次吃杨梅,也是捡人家种在门前的杨梅树上掉落的,为此还被那户人家驱赶。看见宋玉延带着杨梅回来,宋玉版跟宋玉砖都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去洗干净再吃。”宋玉延把杨梅交给宋玉版,他麻溜地跑进厨房洗杨梅,然后还趁屋外的俩人不注意,偷偷地先往嘴里塞一颗。

  入口的杨梅又酸又甜,宋玉版酸的小脸都皱一块儿了,不过也就那一下,再尝到的滋味就都是甘甜的了。

  等他洗完出来,宋玉延又回去编篮子了,而宋玉砖则迫不及待地从他手里抓过杨梅吃,同样的,被酸的脸上尽做些怪表情。

  “饼儿你的脸好丑,哈哈哈……”宋玉版看见妹妹的神情,立刻毫不留情地开启了嘲讽模式。

  等到他吃杨梅时也绷不住神情后,同样地被宋玉砖以最夸张的笑声来反击了,“哥哥更丑!”

  这俩小家伙一人吃一颗就要互相嘲讽对方一次,屋里头的宋玉延还以为他们是吃了什么“含笑半步癫”。

  不过宋玉砖心里还是记得她的,就抓了一些杨梅送到了她的嘴边:“大哥,吃!”

  宋玉延第一次享受妹妹把食物送到嘴边的投喂服务,即使嘴里的杨梅又酸又甜,可她也没有露出一丝被酸到的神情,连眉毛都不带抬一下的。

  宋玉砖有些遗憾不能嘲笑她大哥,便又带着一点杨梅跑去唐家找唐叶玩。

  也幸好宋玉延不知道妹妹打得是这个主意,不然她这颗杨梅就吃得不会那么有滋味了。

  ___

  宋玉砖到唐家时,唐枝跟唐叶都在家,不过姐妹俩上午刚卖完菜,刚才又出去给田地除草和浇水,所以这会儿都挺累的。唐叶已经在屋里睡着了,而唐枝难得清闲下来,就躺在竹椅上,手里抓着蒲扇摇啊摇的。

  忽然,她听见门外有把稚嫩的声音在叫唤,听着挺像宋玉延家的饼儿的,便过去开门。果不其然,小萝卜头仰着脑袋,眼睛里闪着亮光:“唐姐姐,叶子姐姐呢?”

  “……”不知道妹妹什么时候改了名的唐枝好笑地问她,“她睡着了,我帮你去叫醒她?”

  宋玉砖也没有“不能打搅别人休息”的自觉,就忙着点头。唐枝让她进屋等,又去把唐叶给唤醒。后者听说是宋小萝卜头找她,也不赖床了,高高兴兴地起来。

  唐枝见宋玉砖是专门过来跟自己妹妹分享杨梅的,不禁感到乍舌,小妹一向都不爱跟人玩闹,平日里除了跟她去田里干活,也只会躲在家里……小妹什么时候跟宋家的小萝卜头玩到一块儿去的?

  而且宋家的小萝卜头虽然安静起来挺可爱和乖巧的,但是她也清楚,有时候宋玉砖就像一只小貔貅,凡是进了她的口袋的东西可没有拿出来分享的道理的。可今日,她居然给唐叶送吃的来了?

  难道宋玉延转性后,宋玉砖也转变了?

  看见俩孩子被杨梅酸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而且还发出莫名其妙的笑声,唐枝也笑了。

  不过笑着笑着,忽然想到自家的那大半亩菜园子的虫害情况,她就叹起气来。

  宋玉砖眼尖,问唐叶:“是不是没人跟唐姐姐玩,所以唐姐姐不高兴了?”

  唐叶:“……”不是每个人都跟她一样会跟小萝卜头玩的。

  “不是,姐姐叹气是因为菜园子里的虫子太多了,导致菜长得都不怎么好了。”她解释,说完后,才想起这个七岁的小孩也不会懂,就不往下说了。

  宋玉砖却有些关心:“啊,菜长了好多虫子?为什么会长这么多虫子?”

  最近宋家隔三岔五就能收到唐家“多出来”的蔬菜吃,所以在宋玉砖的心里,唐家的菜长坏了,就等于她没有菜吃了,焉能不着急?

  唐叶解释道:“倒春寒结束后,天气回暖,梅雨天来了,那些虫卵也都开始孵化,所以虫子就变多了……”

  宋玉砖:“?”

  好吧,她还真听不懂,不过没关系,她听不懂,她大哥一定能听懂的!

  所以她回家之后就跟宋玉延说了这事。

  宋玉延想说她长这么大也没下过地,更没干过农活,所以她似乎也爱莫能助。不过这些话她可说不出来,而且她受了唐家的恩惠,还真不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来,所以她寻了个从石家买席草回来的日子,顺道路过唐家的菜园子看一看。

  唐枝正在菜园子里忙着锄草和翻土,周围多的是正在忙碌的农人,所以她的身姿也不算多出众,不过因唐家的菜园子周围有一圈篱笆,所以这儿倒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宋玉延放眼望去,原本翠绿的蔬菜叶子上也出现了一丝点点黄斑,仔细一看就能发现上面被虫子咬过后留下的洞。

  看着唐枝汗流浃背地锄草,又要频繁地弯腰摘掉一些枯黄的菜叶子的模样,宋玉延叹了一口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你干嘛在怜悯人家,按道理,你现在比她更惨不是吗?”系统问。

  “真是哪儿都有你。”宋玉延翻了一个白眼,“你认为我为什么会这么惨?”

  完全没听出宋玉延的嫌弃,和自动过滤了宋玉延的问责,系统喜滋滋地道:“那可是,说好了要当你的知心朋友、贴心小棉袄,当然得随时随地关注你的心理情况,给你最好的陪伴和开解!”

  宋玉延嘴角扯了扯,不去理会系统,而是兀自沉思起她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因为她大学、读研学的都是水利、土木方面的专业,所以她对物理的了解远超于化学,而化学相关的知识接触少一些,她这会儿也需要一点时间来温习。

  她在颅内温习所学知识的时候,唐枝发现了她的身影,心里也泛起了嘀咕——大白天的一个人站在篱笆边上看着自己一言不发,是个人都会心里发怵。

  “宋大郎,你在这里做甚?”唐枝走到宋玉延面前,摘下斗笠,又拉着脖子上的汗巾擦了一下汗。

  “路过,顺便看看你的菜园子。”宋玉延如实相告。

  唐枝还以为她又惦记起自家的菜,于是眼神就变得警惕和凌厉了。

  宋玉延无奈地笑了笑:“唐小娘子别误会,我听饼儿说唐家的田最近似乎有虫害,所以想着能否帮上一点忙,就过来看看。”

  唐枝道:“你能帮得上什么忙,明明你都没下过地。”

  宋玉延发觉自己被唐枝看轻了,于是道:“唐小娘子此言差矣,我十岁之前,还是下过地的。”

  唐枝一顿,想起宋玉延在母亡,被叔父收养之前,家里确实是有些田地的。不过宋家孤儿寡母,当然打理不来那么多田地,所以都租出去给别人种了,自家只留下一两亩自给自足。

  这下她也不怀疑了,而是问:“那你有什么办法?”

  宋玉延脑中在搜索相关的知识点,道:“让我想想。”

  唐枝闻言就以为她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帮不上自己的忙,也没把她的话当真。

  宋玉延回去的路上,看见那路边的一棵棵树时,却突然想起一事。她记得以前看见路边的树,基部一米多的范围内都会被抹上白灰,其实那些白灰是生石灰水,作用主要是杀菌、防虫、杀虫以及避免霜冻。

  至于生石灰水的主要原料生石灰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其一直被用于城墙、陵墓的修筑工程,可是这时期的人普遍还不知道,生石灰其实对植物也有好处的。

  她记得一位老师提过,有些农民还会往田里撒生石灰,一来是为了改变土地的酸碱度,二来可以杀灭病虫。在改变土地的质量后,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也能算是一种肥料。

  在一些中医书籍上,也有关于生石灰可以杀虫、止血的用途,不过书上并不是记载的“生石灰”,它如今普遍被叫做“矿灰”。

  石灰石的产地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南方为了防潮,对石灰的应用比较多,所以明州应该能找到煅烧生石灰的石灰窑。

  不过,她觉得自己即使这么跟唐枝说,对方也不会相信的,毕竟眼下还没见过有人往田里撒这些东西的,所以她打算先找到石灰窑再说。

  _____

  宋玉延做完了一批篮子、竹筐以及几张草席后,就交给了林永明。林永明跟她已经合作了好几回,基于这几回的合作信任,他又给宋玉延带来了几笔订单。

  “去年来朝的高丽使节如今要启程回高丽,他们之前带来一些高丽客商,也想在临走前多置办一些什物回去卖,工期只有一个月,眼下每个作坊都在赶忙,不过预计还是忙不过来,所以想找我帮忙。”

  宋玉延道:“以您的能力,应该不愁没有席草、篾篮子收的才是。”

  林永明道:“这回可与之前不一样,这回要找人帮忙的是奉化楼家,楼家对其作坊生产的物件要求极高,我可不能以次充好,楼家也不会收的。出自你手的物件,我还是很看好的,所以才会找你。”

  宋玉延对奉化楼家有印象,毕竟这明州也不是特别富庶的地方,名门望族和富户也就那几户人家。而楼家则是明州财力雄厚的大富户,其当家家主楼皓同时也是奉化县的录事,所以说,楼家有官方势力,又有财力,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宋玉延跟楼家没有关系,也不去想得罪不得罪对方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下林永明单子的数量,发现其实也不算很多,她一个月还是能编织出那么多来的,便应下了。

  既然又接了单子,那她就又得想办法去找竹子了。这次她先不急着进山,而是挑一天晌午去找白粲。

  这天的雨比较大,宋玉延估计白粲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雨伐树,所以找他的话,他很可能会有空。果不其然,她找到白粲的时候,一群伐木工正在山脚下的茶棚里坐着喝茶。

  “宋大郎,你怎么来了?”白粲眼尖,看见了宋玉延,便咧嘴笑问。

  “我来,自然是来找白五郎吃酒去的,上次答应了请你喝酒,我寻思着今日下雨,你应该有空,所以就过来了。”

  白粲微微吃惊,他与宋玉延那是第一次见面,而且也不知还会不会有下次见面,没想到他随口之言,竟被人记在了心里,并且付诸行动,他的内心没由来得有些澎湃。

  “白五郎可有空一起去吃酒?”宋玉延微微一笑。

  白粲一拍大腿:“自然是有的,走走走!”

  周围的人听了,也忙叫道:“哎,白五郎,你们去吃酒,怎能不叫上我们呢?”

  “你们若想来,那就来,不过事先说好了,酒钱各付。”

  有人笑骂:“呔,我还会占你便宜不成?我看这雨是不会停的了,走,吃酒去!”

  这么一吆喝,顿时有七八人跟了上来,还有一些人则没有动静,他们心里想着待会要是停雨了,这些去喝酒的人也不大可能会回来的,所以没人跟他们抢活干,自然是好事。

  他们也不是买木场雇佣的工人,只是将伐好的木按价格卖予买木场而已,买木场的监官自然不能干涉他们的去留。

  一行人到了附近的小酒肆,便叫了几斤小酒,还有一些便宜的小吃,一边吃一边聊天。

  宋玉延跟他们相处起来其实并不怵,也不怎么拘束,要知道她以前在工地,打交道最多的其实也是工人。不过那时候她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能融入进去,而如今,她跟这些人一样,站在同样的位置,又有原主的记忆加持,所以并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有些人喝起酒来就开始喋喋不休,有讨论伐木的活计的,也有趁机打听宋玉延的身份的,得知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便略微惊诧:“我看你的谈吐可不像出身小门小户的人家。”

  众人附和,白粲也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发现确实如旁人所说,宋玉延光是外表,就跟他们不太相同。他们的衣衫很旧很脏,而宋玉延的衣衫只是很旧而已;他们浑身汗臭味,宋玉延的身上却闻不到一丝“男人味”。

  还有谈吐,他们这群人说话都是粗俗又直接,而宋玉延却不会讲那些粗鄙之言,但是她待人随和,又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所以他们并不排斥她。

  宋玉延微笑道:“这么一说,我可就得反省了。”

  “反省什么?”众人迷茫。

  “你们觉得我的谈吐不普通,这说明我有些放不开,还端着架子,难道这不该反省吗?”

  众人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白粲道:“宋大郎别看轻自己了,我们并没有觉得你端着架子,反而还觉得你为人十分热忱,大家觉得你好相处着呢!”

  宋玉延道:“是我想岔了,我自罚一碗酒!”

  “一碗怎么够,得三碗!”

  宋玉延庆幸这酒的度数不高,而且只是三碗而已,还不至于会醉。

  不过事实证明,她好像有些高估了原主的酒量……

  待到众人散去,她跟白粲也道了别,这才返回家中。而归途中,她就发觉好像酒精开始发挥作用了,脑子有些空,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好不容易撑回到家门前,她就吐了。吐归吐,但是意识还是很清晰的,只不过脑袋有些晕,眼前也阵阵发晕,所以她就扶着院墙歇了歇。

  雨水打在她的斗笠和蓑衣上,偶有雨滴从斗笠的缝隙渗入,滴落在她的脸上,让她稍微回神。

  “宋大郎,你怎么了?”

  缓神之际,唐枝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宋玉延的脑袋没那么晕了,眼睛也能看清楚东西了,她才发现唐枝站在自家门前,保持着一手推门,又侧过身来看她的动作。看样子她应该是打算直接回家,但是又忍不住想看看她发生了什么事。

  宋玉延摆了摆手:“没事。”

  她没想到原主除了名字,连酒量都跟她一样。

  她上大学之前滴酒不沾,之所以发现自己酒量差,还是在大学时期,陪失恋的室友买醉,然后她喝了三杯啤酒,回宿舍的路上就给吐了。自那之后,她就鲜少喝酒了。

  毕业后步入职场,因为家里的长辈的关系,到了酒局上也不会有人劝酒,往往一杯酒能从开席喝到结束。

  看着凑近的唐枝,她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丢脸——虽然是吐在自家门前,可搁她那边,被邻居看见,估计都丢脸丢到九条街去了。

  “你的脸好红。”唐枝蹙眉。

  宋玉延摸了一把脸,笑道:“没事,待会儿就消下去了。”

  “你去喝酒了?”唐枝终于闻到了一丝酒味。

  小酒的度数并不高,也不会有白酒那样浓烈的酒味,不过终究还是会有味道弥漫出来的。

  宋玉延也不掩饰,道:“嗯,去喝了三碗酒。”

  “大白天的,你喝什么酒呢?!”唐枝批评起她来,毫不嘴软。

  若是不耐烦唐枝的人定要怪她多管闲事了,可宋玉延心情好,心态也端正,说:“要是晚上去,那我可能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唐枝瞪了她一眼:“重点是几时喝酒吗?不是你为什么要喝酒?”

  宋玉延道:“我正好有事与你说,不妨先进来,这外头下着雨呢!”

  唐枝心道,你还知道下着雨,就这么在外头站了那么久,也不知道淋雨淋了多久。

  宋玉延的头不怎么晕了,脚步也不虚了,就回了屋,摘下斗笠蓑衣挂好,这才招呼唐枝坐下,说起正事。

  其实她去找白粲,一是为了履行诺言,二也是为了跟白粲等人打好交道,顺便向他打听一些事情。

  她还没忘记生石灰的事情,而煅烧石灰必然需要许多煤,其次是柴火或者炭。白粲等人平日里伐木给买木场,肯定也还接触过别的需要木的机构,比如制炭的商贾。

  白粲等人果然很了解,甚至还知道哪里有石灰窑、行情又如何。

  生石灰不是官府专卖的东西,加上明州就有不少矿产资源,一些富户也会用生石灰来涂抹墙壁防潮、修筑陵墓,造纸行业也需要生石灰,所以小小的慈溪就有石灰窑,不过没有专门卖生石灰的铺子,要买生石灰,只能去石灰窑。

  “矿灰有杀灭病虫之用,而且能当成肥料,使得土壤更加肥沃……”宋玉延说。

  唐枝听着只觉得是天方夜谭,她待宋玉延说完了,才问:“你是打哪儿听说矿灰能杀虫的?”

  “医书上,我娘以前也说过。”

  唐枝:“……”

  宋玉延要是不提亡母,她或许就信了。

  不过宋玉延为了这事儿专门去请人喝酒,还把自己喝吐了,可见她是认真的。她认真得唐枝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起这件事的可实施性。

  “你有把握?”唐枝问。

  宋玉延比划了一下:“八成,如果不是不确定矿灰的质量,那就有十成的把握了。”

  “质量?”唐枝听不懂。

  “就是矿灰的好与次。”宋玉延解释。

  唐枝似懂非懂,不过没关系,她们家还是能买得起矿灰的,看在宋玉延这么认真的份上,她可以买一些回来试一试。

  “你我不知道哪里有矿灰窑,可是兄长是一定知道的,为了打听这些地方就把自己喝醉,傻不傻?”唐枝想起宋玉延方才那难受的模样,略微嫌弃,不过语气却温柔了许多。

  宋玉延为了不让自己的人设崩得那么快,撒了一个小谎:“其实这酒要是由我给钱的话,我是肯定不会去喝的。要我的钱,就是要我的命。”

  唐枝:“……”

  虽然心情有些一言难尽,不过为了贪小便宜明明不能喝酒也要喝的行为,她倒觉得挺符合宋玉延的性格的,平日都是宋玉延占别人的便宜,哪肯给人占便宜的?

  _____

  待宋玉延再次去鳖子山伐竹时,唐浩根恰好休息,便与她一道去了。不过,他的目的地不是鳖子山,而是县东南十五里外西屿乡的荪湖。

  唐浩根是被唐枝支使去买生石灰的,因路途较为遥远,所以他借了一辆牛车,也顺道载了宋玉延一程。

  一般制瓷、烧炭的窑场都在林木资源茂密的湖边,因为这方便窑户们就地取材,比如县城西北六十里的杜湖、白洋湖,余姚县的上林湖都是越窑窑场场址。

  而荪湖不比杜湖、白洋湖大,主要作用也是用于灌溉农田,所以周围只有零散的几座窑场,其中便有烧石灰的石灰窑,又称之为“矿灰窑”。

  路上,唐浩根问:“宋大郎你是如何想到用矿灰除虫的?”

  “小时候听我娘提过,后又翻了一下医书,所以才记起来的。”

  唐浩根回想起那个在宋玉延口中会种地、会草编、又会竹编,几乎全能的妇人,他也没想过宋玉延会撒谎,所以就相信了。

  随后他又想起自己在宋氏义学读书的那些年的事情,心下感慨,与宋玉延道:“你读过几年书,便懂得如此多,你就不曾想过回去继续读书?”

  这是继宋冰之后第二个劝自己回去读书的人,虽说宋玉延如今不用担心身份会暴露,可她仍旧没这般打算,便道:“就宋家眼下光景,莫说我回去义学读书了,我连给笋儿买蒙学的纸笔都暂时拿不出来。所以读书之事,我还需仔细打算。”

  唐浩根摸了摸脑袋,他不过是觉得宋玉延浪子回头,而且行事作风越来越君子,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却忘了宋家眼下的经济情况,确实不足以支撑她回义学读书。

  其实他觉得宋玉延跟自己是有些相似的,同样年少就没了爹娘,为了生计,不得不中断学业而肩负起养家重任。若是可以,他还是想读书,知贡举、中进士,然后舒展抱负的,可惜,他不得不在衙门当一员小吏,对上得承受上峰的奴役,对下得遭受百姓的白眼……

  或许正是如此,所以他对宋玉延一向都抱有善意,也不全是因为他曾经在宋氏义学上过学。

  宋玉延想趁此机会打听一下酒课定额的事情,毕竟她也不敢肯定原主的记忆就是准确的,又或者她穿越来后,会不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

  她没有直接问,而是委婉道:“我前两日与人喝酒时听那酒肆的人说,朝廷近来似乎有什么关于酒税的诏令要颁布?”

  “是酒课定额之事,月初的时候,三司就下发文书,要求各地提交酒税之数,说是为了定下固有的酒税。”

  “那这是定下来了?”

  “嗯,不过这事衙门也是刚刚才收到消息,连正式文书都还未下发,这么快就传出去了吗?”

  “酒户们消息灵通吧!”宋玉延含糊道。

  唐浩根深信不疑,又小声地跟宋玉延提了句:“我瞧这事兴许不是什么好事,可能要出事。”

  宋玉延已经猜到这事十有八|九会跟前世一样,原主的记忆没错,而她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似乎影响微乎其微。

  “怎么说?”

  “平日里与酒务监官打交道可以看得出他们对朝廷此举颇为不满,估计朝廷定额酒税,他们肯定要有别的动作。”

  宋玉延发现唐浩根还挺有先见之明的,不过即便是他,也是无力改变官府的决定的,所以她就没开口。

  有牛车驱使,很快就到了鳖子山,俩人便分道扬镳了。不过唐浩根预料宋玉延要背很多竹子回去,还是有牛车方便一些,便与宋玉延约好了时辰,届时就在鳖子山脚下等。

  宋玉延这回来伐竹,上次与人喝酒的效果便显现出来了,首先是跟她打招呼的人就变多了,得知她要伐竹,还有人主动帮忙。

  不过宋玉延婉拒了他们,因为这回她带了锯子和柴刀来,她自己就能动手。就在她相中一竿不错的巨竹时,却忽然被不远处的一片白色给吸引了注意力。

  那是覆在几棵树上的白色,远远望去,就跟现代路边绿植被涂抹了生石灰水一样。可是宋玉延清楚,这事不可能发生在这时代,而比较有可能的是要么那几棵树得病了,要么是……

  她的目光落在那几棵树的枝叶上,心中忽然就有了把握。

  “宋大郎,这次伐几竿巨竹呢?”白粲发现了她,走了过来,一副打算帮忙的模样。

  宋玉延不答反而指着那片白色问:“白五郎,你可知那是什么?”

  白粲看过去,随即道:“一种白色的小虫子,这山里也不只是这么一颗树这样,好几棵都有。”

  宋玉延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瞧她发现了什么?那可是她一直在找的白蜡树啊!

  白蜡树之所以有此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是白蜡虫最喜欢寄生的树,白蜡虫寄生时会分泌一些物质,而这些分泌物就是制作白蜡的原料了!

  白粲并不清楚这树以及这些虫子叫什么也不奇怪,因为目前最流行的蜡烛还是由蜂蜜制成的蜜蜡,又称之为“黄蜡”。但是因制作成本高,所以一般只有富庶的人家才能见到。

  至于白蜡,出现的时候比较晚,宋玉延记得她爷爷说过,一般认为是唐代才制作出来的,加上白蜡树在江浙一带并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人对白蜡虫进行商业化的养殖,所以制作白蜡的原料很少。

  她过去近距离地看了一下,目前的白蜡树上挂着不少小囊,再一算时间已经快到芒种了,也就是白蜡虫产卵的时节了。而要等白蜡虫分泌足量的白蜡,至少要到八月份……

  宋玉延很快就从发现白蜡树的兴奋中冷却了下来,八月太久了,这三个多月里,这些树极有可能会被不识货的人给砍伐了。

  “宋大郎,发什么呆呢?”白粲叫了她好几声。

  宋玉延回过神来,朝他歉意地笑了笑。不过看见白粲,她心里倒有了一个主意,她笑道:“白五郎,你可真是太好运了。”

  白粲有些不明所以:“我如何运气了?”

  “这树叫白蜡树,这虫子叫白蜡虫,听见这白蜡,你可能想到什么?”

  白粲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他嘴里咀嚼着“白蜡”二字,很快就明白了,随即瞪大了双眼:“白蜡?!这就是那种白色的蜡烛?”

  宋玉延颔首:“这是制作白蜡的至关重要的材料,如同蜜蜂产出的蜂蜜可以制作黄蜡一般,这些白色的白粪也能制作蜡烛。”

  一根蜡烛有多贵,白粲也不是不知道,在他的记忆中,周围的所有人家都是用的灯油作照明燃料的,只有那些特别富庶的大户人家才舍得用蜡烛。那铺子里的蜡烛也贵得他们只能惊叹。

  宋玉延忽然告诉他说这是制作白蜡的原料,无异于告诉他,他的面前是一座金山呀!

  想到这里,他的心头也是一片火热,然而他也很快就冷静下来了:“有白蜡,也不会有人制作呀!”

  宋玉延笑道:“我会。”

  白粲发现眼前的清瘦少年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认知,连制作白蜡的手段都会,这少年还有什么是不会的吗?!

  “你……”白粲真想问她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要知道明州这一带还没听说过有制作白蜡的地方呢!大户人家用的很多蜡烛都还是蜜蜡。

  “实不相瞒,我是金川乡宋氏子弟,有幸读过几本书,也接触过一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所以……”宋玉延面不改色地撒着谎。

  原本不喜欢撒谎的她发现自己可能是受了原主的影响,在忽悠人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她又不要脸地安慰自己,这是善意的谎言,只要能发掘白蜡虫的作用,推动白蜡虫养殖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百姓、书生的照明又增添一份助力,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又何必在乎她撒谎没撒谎呢?

  白粲信了,因为宋氏家族的原因,他觉得以这样的家族的能力,能收集到许多各地的奇闻轶事也并不奇怪,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的宋玉延难怪会懂得那么多了!

  他再度兴奋起来:“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制作白蜡了?”

  宋玉延就等他这话呢!

  她遗憾地摇了摇头:“恐怕不行。”

  白粲问:“为何不行?”

  宋玉延道:“白五郎难道忘了自己来这儿是作甚的了?”

  白粲语塞,他忘了自己来这儿是伐树来了,也就是说,和他一样不识这树的价值的人还有很多,如果他以前还没听宋玉延提过这事,可能也会毫不犹豫地伐掉这些树。

  “这白蜡虫八月才会产蜡,如今只是在产卵,如果再等三个月,或许就能好了。”宋玉延又说。

  白粲想了想,道:“这事交给我吧!我保证这三个月里,不会有人动这些树!”

  宋玉延目的达到,她这才开始做自己的事情。白粲又帮她砍了几竿巨竹,还让人帮忙运下山,她卖了竹梢后,就将这部分收益分给了监工以及帮了她的忙的人。

  得了好处后,虽然没人能打包票说宋玉延日后来这儿可以随便伐竹,但是他们至少对宋玉延有个很好的印象。

  唐浩根也很快就买到了生石灰,从荪湖那边回来了。他买的生石灰不多,只有两袋,因为他不确定这个方法是否管用,而且如果他短时间内用不完,也会造成了浪费。

  回去后,宋玉延便建议趁着这两日天晴,赶紧撒到田里。于是唐家三兄妹吃过了晚食后就出门了,宋玉延也跟着到菜园子去指挥。

  很快,日子就在宋玉延稳扎稳打地谋求发展之路中到了四月的下旬。

  宋冰赶着一辆牛车来找她,她跟宋玉版、宋玉砖交代了一下看家事宜,还请唐枝帮忙在闲暇的时候留意一下家里的情况。

  唐枝问她:“我们关系很好吗?”

  宋玉延的脸皮越发地厚而且还厚得不自知。她说:“很和谐。而且关系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唐小娘子人好就行了。”

  唐枝:“……”

  这人,这算是蹬鼻子上脸了吧?

  唐枝还有事想跟宋玉延说,不过见宋冰在外头等着了,便决定等她回来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