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浮于夜色之觉镜(GL)>第4章 03 73855定律

03  73855定律

记忆就像余光扫过的街景,让人不自觉的回想。

楼顶相遇之后,她们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再之后这个离奇的梦就出现了,她本以为阮晴空的反应跟预期一样,会把自己当成怪人,没想到却是一脸的羡慕。

她当时好奇的目光,像黑暗中被点燃的灯,她羡慕的表情,更似寒冬腊月里的暖风,不仅照亮了万黎的绝望,还温暖了她。

/“在梦里有个与你一起长大的朋友,还能定期出现,也太酷了吧!小黎,你说……在你身上会不会出现什么奇遇呢?”

“你不觉得很恐怖吗?”

“为什么觉得恐怖?就像故事主人公都有个小魔兽跟宠一样,多酷呀!”

/

虽然阮晴空没有明确说过,但她学习心理学就是为了寻找这个梦的答案,毕竟梦与心理息息相关。

只可惜,这么多年都没找到答案,万黎也习惯了这样的梦。

车子的鸣笛声将回忆中的万黎拉回来,是红灯变成了绿灯,她松开刹车继续前行,换了个话题,问:“晴空,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楼顶吗?”

“当然记得,我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嘛!”也是自己被救赎的地方。

“那扇门很多年前就被大铁链锁住了,不过去年还是有位老师从那儿跳下去自杀了。”万黎说着,冷冷一哼,“不过那老师是个人渣。”

这个新闻阮晴空知道,但她的关注点不是这个新闻,而是那扇门,还有那个楼顶。

“你想去看看?”

“不了,不想再去。”万黎说完留意到阮晴空的表情,笑问:“怎么了,什么表情?”

“没什么,就是唏嘘时光荏苒,我们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万黎跟着一笑,见她似乎忘记了重要的事,“喂,火锅你点没点呢?”

“点有用吗?我又不知道地址!”

“你点开导航,自己看着输入。”

阮晴空听话的把地址输入手机里,喃喃道:“小黎,就算是现在,你在我心里也是小说女主的人设,而我依旧是女主角身边的最佳搭档,镜头不多但有你的地方,就一定有我。”

“我倒是希望呢,不过这些年,我身边可没有你,而我也不符合女主设定。”

阮晴空跳开重点,“嗯?为什么?”

“因为‘女主’不会出现在有家庭背景的人身上,除非家道中落,我背负使命复仇,不然在大多小说里,我的身份最多是仗义女配,或是心存嫉妒的女二,跟莫名其妙的反派。”万黎盯着前方的十字路口,打着转向灯右转时,顺便看了身边人一眼,“反倒是你这种独立生长的人,特别符合女主设定。”

“也是,你就算真心想坠入凡尘,不管多认真,也不会有人真的在乎。”阮晴空仔细盯着女人的侧颜,“毕竟小说嘛!都是作者对世界认为的不公与看法,也是社会对有钱有势的刻板印象。但是这个离奇的梦就像潘多拉宝盒,打开之后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会怕吗?”

这个问题万黎倒是没想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仿佛那个世界就像是心灵的避难所,一切不安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倾诉,非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梦里的世界少了一个阮晴空吧。

“相比之下,我更不想不明不白下去。”

阮晴空“嗯”了一声,很明白这种感觉,眼睛里盯着锅底种类,先点了鸳鸯锅,其余的都是万黎喜欢吃的食材,“茼蒿、虾滑、肥牛都点了,还有你喜欢吃的毛肚,还想吃什么吗?”

“你决定就好,我都可以,别带锅,家里什么都有。”万黎提醒道。

“OK!”

车子在拥堵中缓慢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才抵达独栋公寓外面,两个人拖着行李箱往里走,万黎一边拿钥匙一边吐槽道:“我第一次遇见,住我家还要我换掉电子锁的女人,真是霸道。”

“那你不还是满足了我的霸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这么宠自己。

无奈千算万算,算漏了万黎的家竟然这么大,这让阮晴空有些头疼,这么大的房子要藏个人可以说非常简单。

“我相信你有你的道理,不过具体为什么呢?”万黎换好拖鞋问。

“算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训练。”阮晴空先去关门,留意到万黎好奇的目光,继续道:“我换锁跟取消门铃是有原因的,一是为了安全,我认为任何电子锁都没有钥匙锁安全,二是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

万黎走在前面,绕过厨房与客厅推开了一扇门,歪头道:“这是你的房间,隔壁是我书房,那边的房间之前我准备弄影音室,一直没时间就空了,我的房间在楼上,本来对门才是客房,不过衣服太多……就改成了衣帽间,老房子的东西都在储藏室,就是最里面那个房间。”

“谢谢你小黎。”

“再跟我客气就见外了,不如继续说说你在训练什么?”万黎从小就喜欢听这个女人的奇思妙想,什么……白天鹅为什么非要在夜幕下起飞,是因为黑色背景板可以点亮它身上的白光,形成了月影下的白月光。

先从冰箱里拿出两瓶能量饮料递给她,没想阮晴空接过直接拧开瓶盖反递给自己,看着手里另一瓶没拧开的饮料,再次递给她。

阮晴空拧开后喝了一口,解释道:“这门训练是心理学中有名的定律,叫73855定律[1]。按百分比来算,7等于语言,38等于语调,55等于动作,从这个定律不难看出,人最不会说谎的是身体,一个常见的小动作,最能展现人性格中的本质了,我就是通过本质看透人性。”

“就像是……摩斯密码,这么复杂吗?”

“并不复杂。”阮晴空面露微笑的摇摇头,“提出这个定律的人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不过有人说前者的定律并不准确,更有人说后面的是讹传,但我认为能被广为传知,又被奉为真理的存在,一定有原因。当然,我本身不相信绝对定律,我只相信万物都会改变,所以就从这些细节开始吧。”

“我看你是侦探小说看多了。”万黎喝了两口饮料坐在一旁,身体在陷入沙发时,感觉到了一丝疲惫。

“还别说,很多侦探小说都会运用这个定律进行精彩的剧情延展,例如敲门,打电话的频率,跟一些习惯动作等进行性格上的分析,俗称微观察。”

万黎看着她绘声绘色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期。

如果不是敲门声突然出现,阮晴空会一直分享她热衷的内容,但很显然她在听见敲门声后,并没有着急起身,而是拿出手机打开了外卖软件,看着距离这里还有两百米的骑手定位,目光警觉地看向门口,不过这份警觉一晃而过,是不想给身边人带来紧张的气氛。

就在万黎想起身去开门时,被阮晴空阻止了。

咚……咚咚!

阮晴空对着万黎摇了摇头,过了几秒钟 ,那个敲门声又出现了,只是这次的声音比刚刚小了几分。

“不是外卖。”阮晴空的目光在背对万黎时变得锐利,她来到门口,通过门镜看去,是一位年轻女性,二十五六的样子,黑色的长发披肩刘海过眉,厚质镜片很浓的书呆子气息,外加格子衬衫给人的感觉保守又内向,就在她准备放弃时,这扇门被阮晴空打开了。

阮晴空观察到对方露出了惊讶,握住背包带子上的手劲儿也跟着重了几分,显然没做好心理准备,但这个人她不认识,难道是万黎的朋友?

“你好,请问你找谁?”

听见这话,万黎站在远处看向门口,因为隔着阮晴空看不清来的人是男是女,走过去看了一眼,问了同样的话:“请问你找谁?”

阮晴空听见这话,用身体挡住了万黎与女人的视线。

女人内敛的目光抬起,看向阮晴空开口道:“我是丘沐的朋友,他……”

此时阮晴空气场半开,吓得女人磕磕巴巴说了半天也没说出重点,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是外卖员拎着火锅食材走了过来。

“您好,您点的外卖。”

女人见状,无措的看了眼外卖员,用手抬了下框架眼镜,后退两步对着阮晴空道:“我……我还是不打扰了。”

阮晴空接过外卖,虽然没听清她说的具体内容,至少听到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她的名字唐乐文,一个是自己认识的人丘沐。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万黎家,她来万黎家找自己,还真是有趣。

“你是丘沐的朋友,那么进来说吧。”阮晴空打开门,露出她招牌的笑容,“都说吃火锅可以化解尴尬,要不要试试?”

就在唐乐文犹豫时,阮晴空垂眉补充道:“我想你一定不想空手而归。”

一股不可逆的强势袭来,唐乐文下意识“嗯?”了一声,惊讶的看着这个漂亮女人,用手抬了抬厚重的眼镜,道:“谢……谢谢你。”

就在阮晴空跟唐乐文交流时,装着火锅食材的袋子,已经被万黎拎在手里,没想到这家伙刚回来就有人找上门。还顺便看了一眼门口的女生,样貌清秀十分面善,给人的感觉却有点笨拙,万黎没有多想,拍了一下身边人,道:“你们先聊,火锅我去弄。”

唐乐文看见万黎走进厨房,目光跟着移动,在阮晴空转身时,才将目光收回。

阮晴空左右看了看,惭愧道:“我也是刚回来,还没烧热水,不能冲茶了,招待不周。”

“不用不用,我包里有奶茶。”唐乐文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一杯奶茶,还吸了一口,抬了下眼镜道:“我来找你……是想你帮我调查我父母的案子,我听丘沐说过你,特地问他要了你的地址。”

阮晴空面无表情的看着她,通过她闪躲的目光与肢体语言的分析,主动来这里找自己,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不过在这之前,她有几个疑惑要问。

“可是这里并不是我家?丘沐给你的地址是这里吗?”

“啊?哦……不是,不是这里。”唐乐文听见提问摇头示意,并老实回答道:“我是在你家外面等了四天,都没见你回来,我是看见你朋友来你家帮你收拾东西,以为你搬家了,就打车跟着她,才知道了这个地方,没想到……今天就看见她的车进来,我跟保安说认识那辆车,保安好像知道我……还问我是不是姓阮,就放我进来了。”

这个回答很真实,门口的保安应该是万黎特别交代,是担心工作忙没办法去接自己,而她去自己家拿东西是两天前。

“那你父母的案子发生在?”

唐乐文低头沉声道:“一个……一个星期。”

按这个时间推论,这一切绝不是巧合,只是这个女人给自己的感觉过于笨拙内向,可以说完全没有威胁。只是她回国这件事,就万黎一人知道,换句话来说,丘沐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回来。

想着最近发生的命案跟单麒天的提醒,她坚信这不是巧合!

--------------------

注解[1]:73855定律,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在70年代,通过10年一系列研究,分析口头和非口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得出的结论。还有一种,赫拉别恩交流法则也是73855。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可能需要你们自行去了解了。(参考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