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成为妖女的朱砂痣(GL)>第31章 月光

  衙门外不远处,是一个小茶摊。桃羽坐在里边,面前摆着一壶茶、一碗点心,她抬起茶盏喝一口,正巧听见衙门中的声音,没忍住笑出了声。

  她被小家伙的天真给逗乐了。

  桃羽喝口茶,懒得再继续听下去,她收敛内力,茶摊周围老百姓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传进她的耳中。

  听着听着,桃羽笑容收敛,脸黑下去,纤细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一下,冷冷地“啧”一声。

  她听见周围老百姓八卦地说着:

  王员外过世当天晚上,他的独女王愿,就和翠香楼的妓子红苕一块儿私奔出城了……!现在小半个月过去,天南地北,也不知道两人跑哪儿去了。

  “要我说,这王员外还真是惨呐……唯一的女儿不孝顺就算了,还把他情人给拐跑了,这作的是什么孽哟!”

  “愿愿姑娘以往作风就荒唐,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她邀过不少俊俏小郎君回家过夜。可、可这红苕姑娘是女子啊!还是她父亲的半个内人,她怎可如此荒唐!”

  “要我说,说不定王员外,是被愿愿姑娘给气死的!”

  “伤风败俗!大逆不道!”

  原来昨夜店小二支支吾吾没说完的话,便是这事儿。

  桃羽脸色微黑,气场微凉,倒不是觉着那位愿愿姑娘和红苕“伤风败俗”、“大逆不道”,她在明教见过的荒唐事儿多了去了,更何况他人如何,又与她何干?

  她心中觉得不悦的是,半年前带着小家伙离开商都时,自己信誓旦旦地说着“红苕和那位愿愿总不能平白消失”,谁知道她们一回商都,那两人还真就跑得不知踪迹。

  “啪”一声巨响,茶棚中嘈杂人声停了一瞬,前一刻还叽叽喳喳说这话的人,下意识朝巨响处望过来。

  只见角落的茶桌上搁了几块碎银,方才喝茶的那位红衣姑娘已经不见踪迹。碎银的数目别说茶钱,就连买下整张桌子都足够了,店老板心花怒放,笑嘻嘻地前去收拾碎银,才将银子放进兜里,风一吹,那木桌在他眼皮子底下碎成粉末,被风吹了一地。茶棚里的人被呛得一阵咳嗽。

  方才还笑意盈盈的茶棚老板:“……”

  呵呵,笑早了。

  ……

  衙门里吵成一团。

  说是吵也不对,因为全程就是几个衙役将白芒围在中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白芒只有偶尔才插得上一句话。

  白芒本就是安静的性格,此时她一张嘴敌不过周围数张嘴,仰头看着身材高大的衙役们,白净的小脸上都急得渗出汗珠。偏偏县令还看热闹不嫌事大一样,不知从哪儿拿来一碗瓜子,抖起腿“咯吱咯吱”地嗑着。

  听说侠义帮已经被白芒制服了,衙役们没半点儿欣喜,只是事不关己看热闹般说个不停:

  “小姑娘你既然已经将侠义帮的人捆好了,你想怎么处置他们,自个儿去处置便是了,来衙门作甚?”

  “怎么,小姑娘你想让我们去收尸啊?可以是可以,不过得给银子。还得等到晚上,夜深人静了,我们褪下官服再偷摸摸地去。”

  “对!女侠你不知道,这些年朝廷给的俸禄越来越少,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啊……你看衙门内外,都破败成什么样了?”

  白芒咬咬唇,眉头焦急地皱起,说话语速很快,甚至有些磕碜:“可是按照律法,我没有资格处置他们……他们如何定罪,如何处置,都应该由你们来!”

  “律法是律法,怎样实施又是另一回事儿了。小姑娘,你这些话拿到京城里去说还差不多,在商都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天高皇帝远,你看看有谁遵循律法了?”

  “别说商都城了,这天下,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人悄无声息地死去。难不成朝廷能管到每一个人,律法能管到每一件事?”

  “我们是朝廷的人不错,可在商都,我们管不了事儿,王员外和侠义帮才能管事。如今王员外过世,侠义帮又被灭了,很快就会有下一个王员外、下一个侠义帮。”

  “我们不过每个月领一点朝廷的俸禄混日子,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掺和别人的事儿了。你是江湖中人,一走了之便是,可我们不是,我们生在这儿住在这儿,又不会武功。今儿我们跟你去了侠义帮,将那儿的人给收拾了之后,要是被侠义帮的余孽盯上了怎么办?我们的家人怎么办?”

  “小姑娘,我们就是给朝廷做工的,一个月就领那么一丁点儿银钱,和外边摆摊卖茶的,没啥区别。”

  “可是……”白芒声音弱下去,才张嘴,就被打断了。

  “可是什么?小姑娘你是不是想说,我们有朝廷做靠山?有什么可怕的?”衙役问。

  白芒咬着唇,点了点头。

  县衙中爆发出一阵笑,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挤眉弄眼,心照不宣,又不知该怎样给白芒解释。虽然如今朝廷破败是事实,但他们毕竟是官家人,外边再怎么议论都可,他们自己仍是不太好说出口的。

  最后还是县令捋一下胡子,咳嗽一声,衙门中这才安静下来。

  “吃一点儿?”县令抓一把瓜子递给白芒,白芒摇摇头,没有收。县令吃个瓜子,喝口茶,压低声音道:“小姑娘,看你年龄小,武功又高强,应当是哪个大门派的弟子出门游历。先前你从未出过山,可能不了解,这朝廷啊……”

  他长叹口气,接着道:“是越来越靠不住了。靠近京城,或是江南一带的富庶之地还好一些,可商都这儿……你看,我们哪儿像是有靠山的样子?”

  “俗话说长龙压不过地头蛇,可我连长龙都不是,我就是个无能的小官,哪儿敢掺和进侠义帮的事儿哦?”县令摇摇头,目光悠远地望向县衙外,“若这商都县令不是我,是个有手段的大好人,那情形可就不一样了。可是如今天下……哪儿去找有才能又一心为民的好官呐?”

  “是啊,我们县令大人已经很不错了,虽然管不了大事,但城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哪样不去管?又从未贪过百姓一分一毫。冬日里若有穷苦人家过不下去,或是盛夏遇到旱灾,大人还会从自己的俸禄中抠钱去补贴人家,可大人他的俸禄也不高啊……”衙役说着,声音逐渐低落下去,叹口气。

  白芒站在原地,听他们一句一句,不再出声,眉头迷茫地皱成一团。

  她听明白了县令和衙役的话,可是,又不太明白。

  她不懂,为何官府衙门和爹爹口中所说的不一样,更不懂为何朝廷也和爹爹所说完全不同?

  为什么呢?

  白芒正迷茫时,门口突然传来一声悠长、沙哑的“阿弥陀佛”。

  衙门外分明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一老一少两个僧人却不知怎样翻过栅栏,径直走进大堂中。老和尚走在前面,穿着一身黄色僧衣,披正红袈裟,上边用金线绣出繁杂纹路,单手持一根黄金色禅杖。跟在他身后的,正是先前和白芒切磋的那个小和尚。

  白芒好奇地歪歪脑袋。

  看见白芒,小和尚眼底又浮现出愤愤的神色,不过立刻被他压下去。他放下长棍,双手合十,向白芒鞠了一躬:“阿弥陀佛,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县令比白芒先反应过来,他几乎立刻扔下手中瓜子,笑着迎上去:“两位可是少林的高僧?”

  老和尚稍稍点头,便是默认了。

  县令眼睛一亮,又紧张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中原江湖上五大门派,武当、九华山、少林、百花谷、丐帮,自朝廷衰败以来,他们在各地的权势便越来越大,尤其在远离京都之地,几乎算得上是一方土皇帝。

  五大门派中,离商都最近的,便是少林寺。

  只是恰逢乱世,出山的少林僧人越来越少,也不知这两人突然出现在商都城里,代表着什么?

  “敢问两位高僧前来,所为何事?”县令小心翼翼地问。

  那老僧暂时没有回答县令的问题,而是在大堂内环视一圈,目光扫过白芒,和蔼道:“方才你们与这位小施主的对话,贫僧都听见了。”

  “这……”县令一时拿不准老僧的意思,只卑躬屈膝地问,“高僧有何指教?”

  “贫僧能否先和这位小施主交流交流?”老僧笑眯眯看向白芒。

  “当然当然!”县令立刻让开,他想到白芒还是个不经世事的小姑娘,还是体贴地向她介绍道,“这位施……呸!这位小姑娘,面前这两位是少林高僧,你们都是江湖中人,有什么事儿直说便是了。”

  白芒站直身体,看面前一老一少两人,老僧和蔼,小僧纯直,都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到亲切,难以升起防备心。但白芒被小男孩骗过一次后,面对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难免有些警惕。

  除此,白芒还有点紧张。她虽然听姐姐说过许多次“江湖”,可自己还是第一次与江湖中人打交道,不知所措地想了片刻,才学着话本子中描述的那样,双手握着桃木剑柄,剑尖向下,向二人拱手作揖。

  老僧直言道:“小施主和侠义帮,可有什么恩怨?”

  白芒没有隐瞒:“半年前我一时疏忽,被侠义帮掳走,差点失了性命。”

  “既如此,你清晨不是把那些人都捉住了吗?像衙役说的那般,按照江湖规矩,将他们都杀了便是,何必还来报官呢?”小和尚抢在老僧之前,不解地问出声。

  老僧瞥他一眼,他便立刻收敛,唤一声“阿弥陀佛”埋头道:“出家人慈悲为怀,不应该把打打杀杀挂在嘴边。”

  小和尚心口不一,倒是有趣。

  白芒认真解释道:“我觉得杀人……总归不太好。侠义帮帮主杀人无数,还差点要了我的性命,我杀了他也无妨,可是其他人……侠义帮中那么多人,总不会各个都是手上沾了人命的坏人,我没有资格对他们进行裁决。理应由官府断案,再按照律法惩处他们。”

  “我不懂江湖规矩,但我知道……朝廷律法在前,江湖规矩理应在后。既然商都城中有衙门在,我便来报案了。”白芒清亮道。

  白芒说完后,老僧没有说话,小僧一时也不敢接嘴,县令等人更不敢发出声音。府衙内一时安静下来。

  白芒垂眸,轻轻叹口气,小声迷茫道:“只是……”

  “我不仅不懂江湖规矩,也不懂朝廷。”

  “所以……”

  “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姑娘抱紧怀中桃木剑,脑袋低垂着,肩膀往下耷拉,一直笔直挺拔着的脊背也耷拉下去。小小的身躯透着股茫然的颓意,很自然地,便勾起人的恻隐之心。

  老和尚摇头念一声“阿弥陀佛”,小和尚眸中愤愤的神情彻底消失了,就连一旁的衙役们,都开始反思自己方才说话是不是太重了,伤着小姑娘的心了。

  “小施主莫要担心。”沉默片刻,老和尚忽然出声宽慰道,“实不相瞒,贫僧这一趟出山,正是为了侠义帮一事而来。”

  “诶……?”白芒诧异抬头。

  老和尚接着道:“侠义帮打着侠义的名号四处作恶,危害一方,贫僧在山中听闻后,便一直坐立难安,心系商都百姓安危。思来想去,便决定带着小徒弟出山,亲自来商都一探虚实。若是侠义帮真像传闻中那般不堪,贫僧便破例开一次杀戒,为商都百姓除害。没想到,今早贫僧和小徒弟赶到侠义帮据点时,碰巧遇上了小施主你。”

  白芒看着老和尚,余光却瞥到小和尚脸上,他表情明显诧异了一下。白芒装作没看见,认真盯着老和尚,眸光清澈透亮。

  “当时贫僧见小施主年龄虽小,武功却不差,便让小徒弟与你切磋一番。小沙弥他在山中见识短浅,性子太傲,总以为自己虽比不过山中的天才弟子,在山外总能出出风头。老僧便借小施主之手,磨磨他的锐气,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老僧笑呵呵地,话锋一转,问道,“小施主剑招精妙,连老僧都未曾见过,也不知施主出身何门何派?”

  老僧说话时,目光无意间瞟过白芒手中桃木剑,又很快移开。

  “无门无派。”白芒只说,“我跟着姐姐生活在山中,一身武功也都是姐姐教给我的。”

  是真话,不过只说了一半。

  老僧下意识便以为,白芒自幼跟着家人在山中隐居练武。五大门派之外,隐居山林的高手并不少,老僧便没有怀疑什么,也不再多问。

  “贫僧与小施主也算有缘,既然小施主想按照律法处置侠义帮之人,那么——”老僧目光倏地凛冽起来,看向一旁的县令,“就依小施主的,大人放心去做便是了,一切后果,由少林担着。”

  老僧的意思便是,既然商都府衙没有背景,那么从此往后,少林便是他们的背景。

  “多谢高僧……!多谢高僧!”县令拉着衙役们连声道谢,有少林庇护,别说小小的商都城了,方圆百里内都没人敢来招惹他们,甚至还能收到江湖上一些小门小派的上供,从此吃喝是不愁了。

  白芒安静地看着,县令吩咐衙役们配好武器,前去侠义帮拿人,老少和尚也一同前去。直到他们的身影都消失了县衙中,白芒唇角才抿起一个浅浅的、自得的笑。

  侠义帮之事就此告一段落。

  白芒走出县衙时,外边阳光正好,一片一片白雪覆盖的屋檐,晃得人眼花。远处一处塔楼上,一袭红衣随风而飘。白芒抬头,一眼就看见。

  白芒隔着数百丈距离,与桃羽遥遥对视一眼。她小步朝桃羽的方向跑去,到了那儿时,桃羽已经在塔楼下等着她了。

  不过两个时辰没见到桃羽,白芒却感觉这期间遇见了好多好多事,有好多话想要和桃羽说。

  白芒还未张口呢,衣领就被桃羽勾住,拎到面前,再一眨眼,下巴就被用力捏住了。白芒一下乖乖咬住唇,睁着眼和桃羽对视,桃羽的手稍微一用力,她就微弱地眨眨眼,泛红的眼尾尤其勾人怜惜。

  桃羽笑了,她还什么都没说,小家伙就一副心虚知错的模样。

  “啧。”桃羽甩开手。

  “姐姐……”白芒立刻往前,软绵绵抱住桃羽手臂,脑海中浮现出一老一少两个和尚的脸,又紧接着想起,她早晨与小和尚切磋时,她几次躲过小和尚的攻击,都是因为,小和尚的棍法招式,说不出的眼熟。

  他一动,她几乎就知道他接下来的招式,本能地躲开了。就好像,她对这套棍法无比熟悉,熟悉到只需本能,就知下一招走势如何。

  甚至白芒自己也能使出相同的招式,不过武器从长棍变成了桃木剑。

  半年间桃羽教过白芒不少剑招,她教导时就说过,世间兵器千千万,唯有剑招千变万化,无论什么招式,用刀、用棍,或是用鞭,最终都能化为剑招。所以桃羽教的是剑招,却又不止剑招。

  白芒疑惑道:“姐姐可是教过我少林棍法?”

  不等桃羽回答,她就自顾自点了点头,喃喃道:“姐姐曾告诉我,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独门功法。所以……我猜,少林棍法想必就是少林的独门功法,姐姐能学会少林的棍法,一定是以前去过少林寺中。所以今天姐姐突然消失,避开少林那两人,便是因为不想被他们认出?”

  白芒一本正经地分析完,还抬头朝桃羽轻轻地笑,一副想要被桃羽夸夸的骄傲样儿。

  桃羽憋着笑,问道:“你怎知我是刻意避开少林秃驴?”

  白芒思索道:“因为今早姐姐消失之时,正是那小和尚出现,找我切磋之时。而姐姐再度现身,也是在那两个和尚离开县衙之后。所以我猜,姐姐是不愿意在他们面前露面。”

  “姐姐,我、我猜得对吗?”侠义帮一事解决后,白芒心情大好,声音难得这么甜丝丝的。

  “猜对了一半。”

  “……诶?”

  “我的确不想和少林之人碰面。”

  桃羽眼睛微微眯起,眸中闪过一丝戾气,声音也冷下去:“我对少林秃驴,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小家伙,另一半你却猜错了,我可不会什么少林棍法。”

  白芒听出桃羽声音中的凉意,下意识捏住她的手,安抚似的轻轻晃,语气弱下去:“可为何我和小和尚切磋时,会觉得眼熟?”

  桃羽轻蔑笑道:“少林棍法我是不会的,可我会的那套棍法,恰巧与少林六合棍同源而生。两者差别并不大。小家伙,和少林和尚切磋时,你没把那些招式使出来吧?”

  “自然没有!”白芒急忙摇头,“我、我又不傻,我长了个心眼儿的,没让他们看出来。”

  桃羽轻笑一声,没再说什么。白芒感觉到她情绪起伏,抓紧她的手,紧紧跟在她身侧。

  桃羽自然不会少林六合棍,她会的是,明湖棍法——出自十三年前被灭门的明湖山庄。两门棍法之所以相似,只因为百年前,明湖山庄的第一任掌门,正是由少林佛子教养长大。

  明湖山庄本就出自少林,两个门派同根同源,历来交好,不过少林寺中都是出家人,明湖山庄却始终行走在尘世间。

  桃羽直到现在还记得十二年前那一晚,明湖山庄被灭门那一夜,管家带着她苍惶逃命,对她说过不知道多少次“再等等、小姐您再等等,少林的支援就来了……他们一定会帮我们的!”

  “等到少林的人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少林高僧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一定!”

  于是桃羽听话地等啊等,等到追杀他们的人到了树丛外,放火想将他们逼出来,浓烟呛得人泪流满面,喉咙嗓子嘶哑地疼。等到那群人追到树丛中,管家当着桃羽的面,红着眼将匕首刺入他亲生小女儿的心脏中,再将尸首扔进火海,烧得看不出面貌……

  只为了,让桃羽能够逃出去。

  再等到管家将她护在怀中,被万箭穿心……她等了整整一夜,直到天明,都没有等到一个少林和尚。

  一个人也没有。

  甚至后来,桃羽稍稍长大一些,尽管没有任何证据,却总是忍不住地怀疑,那夜灭掉明湖山庄的人中,是不是就混着少林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嗷!

  -

  感谢在2022-01-0411:31:56~2022-01-0510:43: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只慵懒的猫2个;兔角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0烟雨倾城O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