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穿成游牧女首领>第118章 、上官绣如猫,贼如鼠

  努斯与宋天明, 金志武三队在黄沙县汇合,收到上官绣新下达的命令。

  停止驱赶葭西百姓,直接往北攻。

  如此百姓才知道往哪里跑。现在只需要驱赶刘兵即可。

  入城首攻衙门, 其余不反抗,便不追究, 并且在三天内, 不许在城池附近扎营。

  熬个三天, 直接撤出葭西。

  努斯等人不懂上官绣为何如此设计?但三天后是第五天,离总兵与太守的约定还剩下二天。

  那么最后两天才是决战的信号。

  既然决战为何撤出葭西?努斯不认为他们六千人打不过这支杂牌军。

  总兵的安排肯定别有深意。

  那么只有二个可能,总兵要讨伐的刘贼, 要么死,要么在那时已不在葭西。

  努斯明白后, 迅速转达命令, 宋天明和金志武却在此时提出难题。

  两人面面相觑, 都露出了迟疑的表情:“总卫, 实不相瞒,我们最近在葭西遇到一些阻碍。”

  “那些人便是葭西百姓, 我们不敢大动干戈,可刘贼的人蒙骗百姓说我们入城烧杀抢掠专门欺压良民,处处与我们对抗,使得行军速度大大减缓。”

  “刘贼的人发现我们对百姓畏手畏脚已经开始调整布防, 故意把无辜之人推在前面。”

  努斯顿时拍桌,愤慨道:“愚蠢!你们都是跟随总兵从青州下来的,总兵当时怎么做?你们还不会照抄吗!”

  宋天明还是犹豫道:“但那不一样!我们入城时还有百姓开门才能那么顺利攻破城池, 若是我们突然杀人, 肯定适得其反。”

  “到时岂不是坐实, 刘贼的谣言!”

  金志武亦道:“葭西百姓有明白事理的人, 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可千万不能令他们心寒。”

  这些天他们能够待在城池不必风吹日晒,全靠那些百姓自觉维护治安,否则他们没那么快冲进城门。

  努斯听完急得走来走去,他脑袋笨不懂得安内一事。认为管理比打仗还难。

  有时候他待在地方宁愿上战场也不愿操心这么棘手的事。

  他道:“若是以前我是有多少杀多少,杀得他们服软为止,可现在不行,葭西与青州不同,没处理好,你我都要挨处分。”

  他们并不怕杀头,就怕挨了处分前功尽弃。

  现在他们一个个前途无量,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错。

  于是努斯冒着失战功的风险,递信请求上官绣能够想办法处理。

  此时上官绣已经住进那家不营业的酒楼,奇怪的是酒楼没有掌柜,只剩下小二和厨师。听说是掌柜的昨天突然要回乡下一趟,所以把酒楼都交给小二处理。还没具体定下时间回来。

  上官绣派人一问,便得知掌柜的姓刘,还是刘子文小妾的弟弟。

  她在包间盘腿坐着,捏着努斯来的信,有些无奈道:“哎,谣言不攻自破的办法,最好就是以身作则。”

  “努斯在处理事务上到底不如阿拉真。”

  她立即让人传达自己的意思。

  努斯收到后十分惊喜,他赶忙通知宋天明和金志武。

  果然在第三天,进城的军队自发地驱赶刘兵,一旦将对方主力逼退后,就不再采取进攻。

  晚上除了巡逻的人,所有人都睡在大街上,不进屋,不吃百姓任何东西,只吃自己的干粮。白天要行军前,还主动打扫街道。

  扫完就去另一个城池,将刘兵不断驱往北边。过程十分顺利,亦逐渐让当地百姓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因为比起抛弃城池对百姓不管不顾的刘兵,青州卫兵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还主动打扫大街。

  毕竟在这个阶级分明的世界,当兵的对百姓来说意味着是军爷,比官老爷还得罪不起的存在。

  现在他们扫地反而给百姓一种亲切感。

  可以说以身作则的效果奇佳。

  底层之间的信息开始流转,告诉北边的百姓,讨伐刘贼的军队,是正规官军。不要再被刘贼蒙蔽,刘贼只是在利用他们。

  之后各城刘兵发现自己造的谣不好使了。急得团团转。依靠守城这点兵力根本打不过官阎王。

  刘子文这边也被各城将领所遇到的困境感到愤怒,他怒斥葭西百姓吃里扒外,使得门客们都不敢抬头正视他。

  刘子文骂完后,轻咳一声:“好了,随他们去。”

  “诸位所言有理,百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念在他们是葭西人的份上,便既往不咎。”

  “好在他们有自知之明不敢再往北走,也算给犀城减压。”

  显然对自己反贼的身份有自知之明。

  门客们纷纷附和:“元帅英明!”

  实际门客们都知道元帅根本没有精力对付百姓,要是这个节骨眼激起民怨,最后被推翻的人只会是他。

  而不是官阎王。

  现在煽风点火的把戏不好用了,那犀城被攻破不过是迟早的事。

  几个见风使舵的门客立即建言道:“启禀元帅,如今我军节节败退,士气大降,应该马上调整战术?”

  “以我军优势对付卫兵,定能阻止敌军踏进犀城。”

  刘子文十分满意点头,显然非常赞同这个决议。

  这时杨府官突然站出来阻拦道:“我军前靠民背靠水,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弃百姓于不顾。”

  “元帅莫忘了,将士们大多是葭西人,他们的父母就在各城各地,若见你兵败如山,一味后退,势必会动摇军心。”

  杨府官一站出来,刘子文整张脸都黑了。

  他瞪了眼杨府官,又不好发作,因为这碍眼的东西说的没错。

  此时非紧要撤退关头,他哪怕想马上离开也得好会安排后路才行。

  前方都挡不住了,谁给他拖延后撤的时间。

  此时此刻,刘子文将杨府官和官阎王都在心里骂了一遍。

  带官字的家伙果然都令人憎恨。

  刘子文平息情绪,装模作样道:“杨府官所言极是,葭西百姓乃我军的根本,万不得已,不得后撤。”

  “来人,吩咐下去,通知各城将士协助乡民从犀县撤退。”

  犀城和犀县一字之差地理位置却差个千里。

  犀县就在犀城南边,一路后撤正好是葭口,葭口后便是进葭州的路。

  绕来绕去,刘子文最终还是采取了杨府官先前的建议。

  但杨府官的目的是为了百姓。刘子文则是在察觉到青州卫兵有意北取,便故意让百姓从犀县走,刚好在犀城门前形成一堵人墙。

  阻拦卫兵前行。

  那么数十万百姓同时撤,青州卫兵那么爱标榜自己为子弟兵,那他就利用这点好好阻滞他们前行。给自己争取时间。

  刘子文打得一手算盘,杨府官反倒松口气,主动请缨道:“下官愿只身前往,安抚军心,指挥百姓撤退。”

  “去吧。”刘子文巴不得他滚远点,最好不用他动手死在前线,说不定还能激发士气。

  要不是杨府官在军中与民间威望颇高,他利用杨府官做了不少对自己有益的事,刘子文岂能容忍杨府官对自己指手画脚!

  “前线将士与百姓都需要你,杨府官,莫要让他们失望。”刘子文最后以告诫的口吻提醒杨府官。

  杨府官只是颔首行礼,然后便退去。

  等他走了,门客们开始七嘴八舌口伐杨府官非要拉着大家送死。

  真是又蠢又坏。

  这时第三天,上官绣在二楼的阳台看见一位官员指挥拖家带口的百姓往北走。

  酒楼的小二和厨师都在门口张望着,盼望下一批撤退的人能轮到自己。

  吴虎有些无语,其实他们不撤,总兵也不会伤害他们。

  不过这位大人是谁?葭西百姓怎么都听他指挥!

  不仅吴虎好奇,就连上官绣在阳台都看得一清二楚,在街头指挥的人,似乎是那天差点撞到她的杨府官。

  她便叫了一道小菜过来,然后给小二一锭银子打听此人。

  店小二拿着银子,悲喜交集道:“这位老爷,杨府官是我们葭西有名的父母官,这些年若不是他力谏逐奸,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说不定比流民还惨。”

  “可惜啊,元帅身边的奸佞太多,以至于误入歧途……”

  上官绣不动声色地瞥了眼杨府官,心想,最大的奸佞就是刘子文本人。

  估计是刘子文平时装模作样包装的好,所以让这些百姓对真正的刘子文还不了解。觉得造成战争的主要祸根是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奸佞。

  门客都只是他的挡箭牌。

  看来在舆论上,刘子文也经营的不错。

  上官绣让小二下去,叫来吴虎。

  吴虎道:“总卫和两位百长快到犀城,现在外围都乱成一团,您看……是不是早点回去?”

  他怕刘子文快反应过来,发现大名鼎鼎的官阎王派兵伐他,却不见她本人出现。

  肯定会怀疑。说不定还会查到他们头上。

  毕竟刘子文的情报不比他们少。那个胡人翻译显然也不是一般人。

  “不急,晚上再说。”上官绣放下茶杯,示意他放松,可她自己眼里却闪烁着一丝玩味。

  “我要试试刘子文的探子反应有多快?”

  刘府内频繁传来战报,无不是败败败,城破,需援兵等字眼。

  刘子文烦不胜烦,干脆不看,连摆样子都懒得做了。

  直到一个胡人翻译匆忙进府,找到它,贴在他窸窸窣窣汇报一通。

  刘子文顿时大拍扶椅,怒喝道:“此言当真?”

  胡人翻译从羊皮袋掏出一叠公文与信纸:“据小的在南番的亲戚打听,鹤云大汗确实有位叫白云的亲戚,但却不是血亲。”

  “您想无血亲关系,有可能是功勋关系认的干亲。然而南番许久未战哪来的功勋之家。那唯一的可能便是新大汗近日结得姐弟名。”

  “姐弟名?”刘子文皱眉道。

  胡人翻译解释道:“此乃外交手段,按照南番传统结交两族姻亲打通走廊,便可取得商贸交流。”

  “而总兵娘子为一方主帅,论实力都在大汗之上,不可能下嫁外族,于是大汗便缔结一种新的联盟手段,以结拜为姐弟番名来打通走廊。”

  说罢胡人翻译面色沉重道:“而大汗亲口御定的番名便叫白云。”

  “寓意为白色的祥云。”

  白在南番是最尊贵的色彩,上到公族下到平民都视白色为天神衣袍的象征。

  足以证明新大汗对青州总兵的重视。

  刘子文听完,脑海忽闪过一双深眸,满是探究之色,等回过神来,他往后退一步紧锁眉头,神色透着些未曾发觉的慌张,只觉得内心七上八下,觉得自己被算计了。

  他立刻揪住胡人翻译的衣领,手还有些抖:“如果白云老爷就是青州总兵,那,那本帅岂不是稀里糊涂跟她见过,还,还做成一笔生意。”

  “可她图什么,她要杀我为什么还要跟我做生意。”

  “真是奇怪。”说着他又松开手。

  胡人翻译低头不语。

  最后刘子文让他下去,自己一个人在屋内踱步,越想越不安,越觉得官阎王此人行举古怪,难以捉摸。

  再想到官阎王擅长攻心,刘子文额头的冷汗直流,他撸起袖子不断擦拭,好像擦不干一样。

  “不对,不对劲,她是来试探我的。”

  “一定是这样的,她肯定认为本帅赢不了她,所以把本帅当猴子耍。”

  刘子文瞬间反应过来,以最快的速度派护卫去抓捕白云老爷。

  甚至下令,无论死活,他一定要见到她的尸体。

  这时酒楼已经人去楼空,店小二们都跟着人群离开了。

  街道熙熙攘攘,一道白云身影与人群背对相向,穿过空巷消失在路中。

  刘兵姗姗来迟,刚到酒楼直接扑空。

  哪里还有上官绣的身影,一百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事通报刘子文后,刘子文脑袋一片空白

  ,跌坐在椅上。

  莫大的危机感迫使他反复犹虑:“她是不是猜到我要干什么?”

  “运盐下越州…莫非她在试探本帅是否会去越州。”

  “等等,那女人花那么多钱不可能只想知道这些。”

  刘子文紧张地起身,他很清楚自己无法打败上官绣。

  之所以大量招兵买马就是为了给自己铺垫南下的机会。

  当然他不可能将所有人都带走。

  唯有自己的王牌部队,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带去南洋!

  只有去那里,他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在陆地上他根本无法战胜州衙。

  “一定是这样的,她肯定猜到本帅要去南洋。”刘子文喃喃自语,此刻万分确定上官绣已经洞悉自己的目的。

  “不行,不能再拖了。”

  刘子文立即召集门客,通知所有人提前明天就坐船离开,不得再拖。

  门客们见他那么着急,回家后都纷纷拖家带口准备。

  吴虎乔装成刘兵,到处打探那些门客的地址,发现他们都在收拾包袱,准备迁移。

  看起来和外面的百姓没有区别。可有一样,吴虎还是发现端倪,这些门客带的东西中有大量绸缎与皮草,银子少许,粮食几乎没有。

  根本是轻装简从。

  按理说有马车护卫多多少少能带多点东西,现在离破城还有二天,他们今天走,明天就能下越州。现在那么仓促肯定有古怪。

  吴虎立即回去汇报。

  此时上官绣已在主营,她和努斯等伏首研究地图。

  南洋地图。绘画于大楚鼎盛时期,那时万国朝邦,派出大量使臣来访中原。

  求大楚天子开通海路。那时的天子国库充盈,便派楚使出访到了南洋众国。

  一路南扩路线,有了现在的朝贡路线。

  只不过大楚后期腐败,早无心管理海路。让临海乡绅把控了海岸线。

  “总兵,这南洋地图有什么好看的!马不能过,人不能游的。”努斯到底是马背民族,即使喜欢扩疆,遇到无边的大海也会望而却步。

  比起海上他更喜欢陆地。

  因为在陆地上,骑兵是无敌的。

  上官绣却表现的非常感兴趣,她说明道:“以前的大楚天子威震四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时的富庶,引万国为梦乡。”

  “多少邻国甘愿修好,以大楚为父邦接受归化。”

  “正是因为开辟了海陆两线,来往贸易,使大量白银流进大楚,那时的百姓不说家家富裕,至少一日三餐不必忧愁。”

  努斯点点头,对他来说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他又没见过盛世,所以无法想象。

  上官绣见他还懵懵懂懂,便问宋天明和金志武。果然两个楚人都十分自豪,可谈到现在脸上又有数不清的失落。

  这或许就是中原人的家国情怀。

  “努斯,若南洋是一片牧场,可养育百万牛羊,有吃不尽的肉饮不尽的牛奶,你会喜欢这样的盛世吗?”

  此话一出,努斯立马代入进来,大掌一拍。

  “真乃盛世美景啊!”

  上官绣笑了笑,她指尖点在南洋那块小陆,靠近陆地至少千里。如果船业发达,航行十几天很容易就到达。

  刘子文的船业那么发达,不就是为了这个而准备。

  “码头的大船有动静吗?”她问吴虎。

  吴虎道:“总兵,刘贼的那些门客急着往大船搬,基本上十艘都在待岸。”

  “显然是要通过鸿运码头出海。”

  上官绣深思一下,觉得十艘出海去一个地方不太理想。而且刘子文真的那么好心都将门客带上?

  “水军情况如何?”

  吴虎道:“属下隔着岸并未看清,但码头各处都有水军把守。”

  上官绣大概理清楚刘子文的路线。有几种可能,要么是打算去越州再去南洋,要么就是分批离开,总之最终目的就是要去南洋。

  一千位水军下南洋,再加上中原的武器,足以碾压小国。

  “武器如何?”她又问道。

  吴虎终于答不上了:“抱歉下属不知,那里层层把关,很难调查。”

  上官绣安慰他:“没事,晚上试试便知道。”

  晚上?瞎灯黑火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打听。努斯在旁边暗想。

  夜晚降临,各营守军包围北方,背对着防守,将后方的刘兵隔开,杜绝他们反攻支援刘贼。

  鸿运码头多了几个水客,潜入水中,依靠岸上的烛火,快速到达船底,然后有人悄悄上船,直接点了把火。

  不一会儿又有燃烧的小船,通过水流撞向大船。

  码头的水军见此,立即调派人手去灭火。

  小船火刚灭,大船底部突然轰一声,炸出数米高的水浪。

  “敌袭?!”水兵立即去通报长官。

  派了会潜水的查看,发现船底没事,都松口气。然后加强巡逻,这件事传到刘子文耳里,他连夜披衣出了寝房,将水军营校尉白成叫过来询问。

  “真的没事?”

  白成道:“并无大碍,请您放心。”

  刘子文还是魂不守舍问:“方,方士给制造的武器,应该没人发现吧?”

  白成小声道:“您放心,万不得已,末将不会轻易动用。”

  “不,今晚就拿出来,按部就位,以攻为守最好。”刘子文额间渗出冷汗,有些不安道。

  白成很快去准备。走之前他还透露一件奇怪的事道:“启禀刘帅,巡逻队除了发现引火船只,还听见一道轰隆声,那声响……”

  此人顿了一下,犹疑道:“很像方士给的杀器声。”

  刘子文立即不淡定,连忙走到他跟前再三追问道:“你确定?!”

  “不是很确定,可有一声很大的动静。末将认为那不是一般东西能够制造的震动。”

  刘子文眼神闪烁,左右踱步,猜测道:“她该不会也有那物。”

  霎时间他脸色苍白:“怎么可能?这世上只有方士掌握了,还没见过谁有。”

  可想到那上官绣和穆家有关系,穆家又是元武族人。

  “不会那么巧合吧!”刘子文蓦地睁大眼睛,难以置信自己的猜测。

  不行,他不能赌,也没有时间赌。

  风险太大了。

  他必须立马行动!

  刘子文直接下令:“白成,不必再等其他人了,我们今晚就撤!谁也不用通知!”

  “唯!”白成立即通知下去。

  此刻他就犹如下水道的老鼠惶恐不安,而上官绣则是前寐磨爪的猫儿一样步步为营。

  鸿运码头瞬间全开,十艘大船立即抛锚离岸,船内的人不明所以,从船窗探出头查看情况。

  刘子文骑着快马的身影,迅如疾风,出现在码头。

  数百水军纷纷集合,这时隐藏在各处角落打探情况的吴虎与水客,都亲眼所见。

  刘贼的前排水军个个站立,备着一杆如长矛一样的铁管子,不似枪不似戬,更不像烧火棍。

  可水军们如若至宝般拥抱着它。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1-22 17:47:27~2023-01-23 18:19: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20瓶;猫阿喵、熊熊君 5瓶;我是迷走N、夜雨微澜 2瓶;2567、黑执事、夏尔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