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红楼]功德无量>第52章 李纨二九 李纨。

  十一月,贾兰迎山东庄氏庄清婉为妻。

  转年开春儿,庄清婉有孕。

  婚后半年不到,考核“上上”,升迁景安州从六品同知。

  举家上任,这一回可没本地安排个府邸,因烦折腾一场,由仪也没买宅子,只在本地赁了一所宅院居住。景安州是个经济极发达的繁华之地,当地出租的豪宅不少,由仪很轻松便选到了和心意的房屋。

  对庄清婉只说怕孩子住新装的房子不好。

  清婉表示理解,索性一心安胎。

  由仪又被赶鸭子上架操持起了各家往来事宜,虽有时烦心些,到底碧月、素云两个将各样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还算省心。

  冬月,清婉平安诞下一对双胎女儿,贾兰惊喜万千。清婉虽有些怕夫家不喜,但见由仪亲自给两个女孩儿取了名字就放下了心,只托由仪再理家几个月,一则照养女儿,一面也调养身体,预备过个一年半载再拼一胎。

  ——这是在由仪明确表示不养小娃子之后的结果。

  两个女孩儿都是由仪取得名儿,大的叫:正则,小的叫:灵均,均取自屈原《离骚》。贾兰打趣了两句说:“这名儿倒不像女孩儿。”到底也觉着不错,于是就这样叫了下来。

  自然也有人回京报喜,王夫人吩咐了些礼物,不再多管。

  黛玉刚为她生下了一个六斤多重白白胖胖的大孙儿,她实在没心思去想这两个重孙女儿了。

  庄家那边倒有些怕贾家因一胎儿女只开花不结果怨上自家女孩儿,见由仪和贾兰态度如此就彻底放心,礼物厚厚地备上,甚至还有清婉之母千里迢迢带着儿子过来一趟,就为了看女儿和两个小外孙女儿一眼。

  可见庄家对庄清婉的疼爱。

  同时过来凑热闹的还有庄澈安,和惜春。

  庄澈安好说,过来凑徒弟热闹的,前院儿住了两天,走了。

  惜春的到来却得从头说起了。

  这得从由仪和贾兰离去不久说起。

  那年是五月里,清风徐徐、旭日温暖的日子。

  贾府也开始为惜春说亲事,贾珍正想着攀附一门好亲事,竟然也不顾元继,只看家世背景。最后竟然险些将惜春嫁给一个三十多快四十的中年老男人。

  贾母、王夫人如何且不说,惜春第一个听了就留闹翻了天,当场表明要出家做姑子去。

  众人只当她是气话,婚事仍然继续往下谈着。第二日惜春说要出门散心,众人只当她想开了,便答应了。

  不想惜春竟然是直奔京郊出云观去了,与那出云观观主辨道。这丫头也不知几时学得诸多道家经典和那深奥法门,大庭广众之下隔着帷帘辩道半日竟然未落下乘。

  最后在出云观主的请求下表明身份,又说明了自己想要出家的想法。

  旁的还好,唯场上有个皇家王爷,那是常年在各种道观里泡着的,见这里哪里不知惜春的水平?再听说了身份只觉好笑,问了惜春只说厌倦红尘,为寻求清静。

  那王爷听到这里,又问她出家后打算如何。

  惜春只道:“游历四方,见天下万事万物。待归来时,营小庙一处,一箪食、一瓢饮。”

  王爷又与她交流道法,见猎心喜,最后竟然回禀给当今圣上。

  宫里正是元妃病重的时候,圣上对她正有几分怜惜,见此便召惜春入宫,请宫中供奉道人与惜春交流道法后,封了惜春作:静初真人。

  元妃听了后如何呕得吐血不提,只说贾家那一群人就真的是震惊了。

  这还能怎样?只得又将园中一处清净之地打扫出来,要请惜春进去修行。

  惜春哪里肯留在贾家?又因贾敬生前早将入画一家给了女儿,惜春就往东府里讨了入画哥哥,并被召入京中的入画父母弟弟一起在京郊的庄子上给她看家。

  多年积攒的首饰珍宝大半换成了田地收租,心头好在庄子里收着,自己带着些盘缠并一柄拂尘、一把长剑上路了。

  盘缠带的并不多,每至一处只往当地宫观居住,与当地真人大能讨论道法。或替人诵经除祟做道场,渐渐竟然也闯出了些名气来。

  贾家对此也颇为诧异,然后从前询问惜春,却只听惜春道:“梦中得授。”

  ——由仪在此表示深藏功与名。

  圣人听闻只说天命机缘,最终静初真人之名广传之时,这一件事也作为典故流传了起来。

  甚至后来贾兰成婚,惜春都是来凑过热闹的。

  这回听说贾兰添了一双女孩儿,就来凑热闹了。本来府门上见是个一身道袍、臂挽拂尘、背负长剑的道姑只以为是上门化缘的,正打算叫人将饭食送来,却听那道姑道:“我姓贾,俗名惜春,按辈分,你府的同知贾兰是我的侄儿。今日此来,是听闻多了两个侄孙女儿,过来看看。”

  见那门房上似是不信的样子,于是将从颈间取下一块玉佩,羊脂的质地剔透莹润,雕花是岁寒三友,看着就知道价值不菲。

  她将玉佩递与门房,刚要让他将玉佩给府内太夫人一观,那头回府的贾兰已经见到了她,略有些迟疑地唤了一声:“四姑姑?”

  “兰儿。”惜春一回头见贾兰就笑了:“不错呀大侄子,结实了。”

  贾兰对于惜春的不靠谱和恣意洒脱是有谱的,毕竟正常大家闺秀世家贵女也做不出毅然出家这种事。

  于是笑道:“您来了也不给母亲送信儿,若进不去,岂不是要好一番忙乱了?”

  说着使了个眼色,那门房忙将玉佩递回给惜春,又给惜春赔礼道歉。

  惜春摆摆手:“不必了,是你办差事上心,若你刚才不拦我,我反而要告诉嫂子了。”

  说着对贾兰道:“嫂子近来怎样?你媳妇怎样?你那两个小姑娘怎样?”

  听了两个小姑娘的名字又笑了:“这倒是大嫂子的风格,她给身边丫头取名也爱个《诗经》《楚辞》的,只是正则的名字太刚硬了些,该给取个软和点儿的小名的。”

  贾兰便笑道:“取了,正则的小名儿叫软软,灵均小名儿叫团团。”

  惜春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倒是够软,只是蓁蓁、夭夭哪个不好?取了这两个。”

  贾兰听了只抿嘴儿笑,一面说着话,一面就到了由仪的院子里。

  素云正端着水盆帕子出来,见贾兰并惜春一处进来又惊又喜,只道:“我说一大早主子就命人备了茶具,又翻了些大红袍出来,原是四姑娘、不,是静初真人要来了。”

  她笑着侧身,往里头传道:“惜春姑娘来啦!”

  贾兰随意扫了一眼那水盆,见盆里的水有些发白,就问道:“灵均又吐奶了?”

  “是,杜若看了,说是换季脾胃不和。”素云笑道。

  贾兰点了点头,叹道:“此时多难为母亲了,等清婉身子好了,就让灵均和正则回去住,不然每日理家事又得照看孩子们,也是繁琐。”

  “你知道就好。”却是由仪。

  她扫了贾兰一眼,道:“今儿大夫来说,你媳妇身子好的差不多了,等会儿就让正则和灵均搬回去。”

  又道:“好容易把你带到这么大了,还要看孙女儿,也不知道京里那些个老太太都是怎么想的。”

  说着,又对惜春道:“见姑娘您一次可真不容易呀。”

  惜春见此就知道她心情不大好,见一旁的贾兰轻叹一声满是无奈的样子,便轻笑一声,上前挽着由仪的手,笑吟吟道:“上回您过生辰我这不是来了嘛!”

  她扯着由仪的袖子轻轻撒娇,又道:“我这在外头风餐露宿被人欺负的,嫂子您也不心疼?”

  “风餐露宿?当我不知道你家底儿多少?”由仪轻嗤一声,指了指惜春背上的长剑,又道:“你这把剑还是我送你的,你什么水平我还不知道?寻常三五个大汉能耐你何呀?”

  惜春嘿嘿一笑,跟着由仪进了内室喝茶坐着,奶母又抱着正则、灵均进来。

  惜春见了两个白白胖胖的小丫头满心满眼都是喜欢,这个抱一抱、那个抱一抱,一点都不舍得撒手。

  又与由仪说些京里的事情:“先头林姐姐生产,我回京一趟,那小娃娃白白胖胖的好可爱!宝钗姐姐如今是‘日理万机’,每日忙的停不下来,我在她府里住了一日,又去二姐姐那里。如今二姐姐的脂粉铺子已经是极有名气的了,她也忙得很,她那一双儿女倒是可爱,我在她那里住了几日,得了这头侄儿媳妇生产的消息才下江南。”

  又道:“我预备明年开春去南越,倒是或能见上三姐姐一面。”

  由仪只含笑听着,不时给她添一钟茶水。

  就这样,等到惜春离去的时候,两个丫头已经有了不菲的身家。

  ——原来是惜春将自己留下的那些珠宝首饰分成两份给了两个丫头。

  她如今算是家底丰厚的了,早年的珍藏摆设田地庄园不算,这些年在外游历,虽然大多数时候帮助穷苦百姓,但也会往达官贵人府中走一走。

  名气大了更是好办,没回替人念两日经,或是赐福除祟,收入不菲。

  那些珠宝首饰本来是想着日后若是不行了,不想动那些珍藏的摆设珍品,就将首饰当了建庙。

  但如今这收入水平,不是说大话,只怕这样几年下去,刨除日常花销,余下的建十座庙都够了!

  何况她又是手松的,见了两个小丫头止不住的喜欢,东西就留不住了。

  那头吩咐人将京中的东西送到景安州来,又在这头住了许多日子,直到转年开春,方才带着由仪的平安符动身了。

  一人一剑一拂尘,过路人揖礼称真人。

  此后漫步天涯路,恣意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