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红楼]功德无量>第35章 李纨十二 李纨。

  “呀,大嫂子怎么不在屋子里?”宝钗、黛玉、三春本来约在由仪处小聚,此时纷纷到了,却见屋子里空荡荡的没人,便拉了一个路过的小丫头,开口问道。

  那小丫头闻言忙道:“主子说,后头松花开了,要收些酿酒,正在那头呢。”

  众人闻言皆是微怔,然后齐齐笑了,黛玉摇摇头,悠悠叹道:“果然还是大嫂子活的有情调些。”

  又调笑着问那丫头,道:“那你奶奶春日里可收了水来?”

  小丫头愣住了,支支吾吾半晌没答话出来,还是宝钗瞧着好笑,摆摆手,让她去了。

  又对众人笑道:“走吧,咱们也过去瞧瞧?”

  余下四人均点头应了,也不必小丫头引路,她们对稻香村的一切自然也极为熟悉,几人含笑对视两眼,抬步就走。此时绕过由仪之正房去,再往后山下,正见那百株杏树,此时花已都落了,绿叶下结着些拇指大的小果子,还极为青涩的。

  偏偏惜春手欠,忽地过去摘了几个过来,姊妹五个分了,惜春笑道:“这杏儿在这儿,大嫂子也是吃不完的。况且又多,咱们就玩一玩,嫂子也不知。”

  “这会子不知,等到了嫂子跟前儿,手里拿着这个,嫂子自然就知道了。”黛玉随手把玩着青涩的杏子,轻笑一声。

  宝钗道:“这东西也有趣,如今看着青嫩,等到了时节,黄澄澄地透着红,香香甜甜的也不腻口,纵然知道它伤人,也住不下口。”

  其余几人也笑,迎春道:“只看今年这些杏子是吃不完的,若不想落入土中烂成泥,也只能抬出去卖了。”

  “待那个卖出来了,咱们可得让大嫂子做一回公道。”

  惜春又道:“兰儿的府试已过了,想来此时也该回来了吧?”

  探春摇了摇头,道:“我听父亲说,金陵那边兰儿传信回来,说他结识了两位先生大儒,都荐他先下场试一试院试。左右今年正当年,若下回又得等了。”

  “那二老爷如何说?”迎春忙问道。

  探春道:“父亲也说不上生气或是欢喜的,只细细问了回来的人,听说兰哥儿觉得稳妥,便也答应了。只是免不了说了两句兰哥儿太过激进一类的话语。”

  “要我说,也不论激进,若能过了,也算省了一桩事。”黛玉道。

  宝钗闻言笑了:“那是你不知道人间疾苦,那院试科考,可是容易的?好在兰哥儿还小,日后还有得是好时候,这一回过了便能得个少年才名,若没过,也得静下心读两年书。”

  几人闻此都点头称是,一面说着,一面已到了种着松树的一处空地上。

  正值春末夏初,地上青草茵茵的,松树上也结了极好的松花。由仪正歪在一方软塌上,一手摇着团扇,一面指挥着两个小丫头上上下下的。

  众人于是围上去笑了由仪一番,迎春四周看了看,问道:“照雪、柳依她们两个怎不在?”

  由仪闻言轻笑一声,那头碧月忙笑道:“照雪是她老子娘来领她的,她虽然小我们两岁,但若说婚许,年纪已大了,我们主子听说她家里谈了亲,自然没有拦她的道理。柳依她是父亲过世,家里没嚼头才卖身的,如今家里缓了过来,到底也是母、兄的宝贝,自然上门来要给她赎身了。如今听说,已经在谈一门婚事了。”

  众人听了都道:“既然是要婚配了,那我们可得给一份添妆呢!”

  碧月抿嘴儿一笑,道:“姑娘们可别惯她们了,照雪自然是主子厚厚地赏了一番不说。就那柳依,原是外头进来的,连身价银子都没要她的,反而许了个好一份嫁妆钱和几样好首饰、料子呢!”

  素云听了推她说:“你今儿这话让她们两个知道,少不得要打你的。”

  宝钗黛玉等人也都笑了,回头少不得或多或少出些银钱、旧衣或是衣料首饰交给碧月,嘱咐她回头二人过府来,将东西给她们。

  此时黛玉又问由仪:“您说要采松花酿酒,怎得此时又歪在这儿打发丫头们了?”

  惜春往她身上靠了靠,也笑眯眯道:“林姐姐你不知道,这大嫂子收松花啊,是情趣。可若是自己亲自动手,那就不是了,你看如今,这亭子里焚着香、煮着茶,大嫂子在这儿悠悠闲闲地看人动着,亲自动手,可不是这个乐趣了。”

  宝钗睨她一眼,嗔怪道:“就你嘴毒。”

  正说着,那头云心带着雪霏和来思捧着个小竹筐过来,对众人行礼道:“主子,您要的东西齐了。”

  众人听了都围来看,对着那筐里的花儿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黛玉道:“早两年大夫曾嘱咐我用些松花酒,偏我不喜欢那味儿,也没用。”

  宝钗道:“那本是上了年纪用才最好呢,你这年纪,清清淡淡地饮食养着就好。”

  又问:“前日太医诊脉,可说什么了?”

  不等黛玉开口,后头一道清脆的男声已经兴高采烈道:“说她身子比前些年好了不知多少!照这个境况看下去,不出二三年,竟然便可不再犯了!”

  ——来的正是宝玉。

  众人纷纷回头看去,又笑他:“你竟然来的这么悄无声息的。”

  宝玉笑了笑,也不与众人分辨,只自己欢喜着。

  众人听了他的话,也知道他高兴,也不理他,只和黛玉道喜。

  由仪又道:“这样看,怎得都得替林丫头庆祝一场。”

  “不如这样——”她徐徐说道:“如今春日快过了,鳜鱼也过季了,如今应该还能有肥嫩些的,我让人送两条过来,片了肉来滚汤做锅子。横竖院子里还有青嫩嫩的小菜儿,等会儿摘了来煮着吃,还有,我奶嬷嬷前儿送了二斤干银耳来,那个泡开了下锅子岂不好吃?”

  众人听了都点头,迎春又道:“这些都听嫂子的,唯一点,我想着屋子里憋闷,不如咱们就在这亭子里吃,吹着小风,也舒服。”

  “这主意极好!”探春和惜春都点头称赞,宝钗又道:“旁的青菜大嫂子这儿倒齐全,只是得让厨房送些新鲜青笋并嫩嫩的豆腐来!这两样下了汤锅滋味最好。”

  由仪听了就问素云:“你二姑娘和宝姑娘的吩咐,记清楚了?”

  素云应了一声,笑道:“您放心,奴婢记住了。”

  由仪点了点头,又吩咐云心将那松花晒干研粉收着,等来日再用。

  又对众人道:“这眼见日头大了,回屋子里吧。你们看,咱们是庆午膳还是晚膳?”

  “自然是午膳。”惜春道:“晚膳这亭子的精致就不好了。”

  众人也都点头附和,由仪就吩咐素云:“你看这准备吧,午间用膳。”

  “唉。”素云应了一声,由仪又对众人道:“你们今儿怎么来的这么齐全?”

  惜春上前拉着由仪起身,推着她往前走,道:“大嫂子你这些日子都懒懒的,我们过来闹一闹你,也让你提起精神。”

  探春也道:“我们想着,您这日日懒懒的,想来也是兰哥儿不在的道理,我们便来陪一陪你。”

  由仪摇头道:“我哪是因兰哥儿不在身边呢?只是这些日子不知怎么了,精神头不大好。”

  众人当下对视,只当她嘴硬,一面仍拉着她往回走。

  由仪屋里正是新换的松绿纱帐,颜色鲜亮,又轻薄软密,清风徐来带起纱帐,引出隐秘处的玉兰绣花来。那折枝玉兰绣的又精妙,正是素云的手艺,极为由仪所喜。

  宝钗等人见了也是止不住的赞叹喜欢,只道:“这纱不说,刺绣的手艺可是顶顶好的了,让人一眼见了就喜欢。”

  由仪让人沏了新茶来,用一套甜白瓷的小钟给他们斟了,听了这话道:“素云随手做的,难得你们竟然这样喜欢。”

  “不止这个,前头那个绣虞美人的玉色帐子也精致,想来也是素云姐姐的手艺?”宝玉道:“也不知日后是哪个有福的能消受了素云姐姐去。”

  黛玉听了沉下脸来,推了推宝玉不做声。

  宝钗知道黛玉的性子,抿嘴儿一笑不说话。

  探春嗔了宝玉一眼,道:“二哥哥往日只说自己万事通,也不知素云是什么身份的。”

  迎春也拉了拉宝玉,低声道:“素云姐姐侍候了嫂子多久?一直没出去,你还不知道吗?”

  宝玉愣了,不解其意,还是黛玉恼羞了拍他一下,又往由仪身上使眼色,方才了悟,忙给由仪作揖赔礼。

  由仪摇头轻笑:“本是你哥哥的人,你和我赔礼有个什么功用?不必了,都多少年了,知道的人也少。”

  宝玉讪笑两声,由仪又指点心给他吃,道:“碧月的手艺,想来你是喜欢的。”

  宝玉有了台阶下,忙拣了糕来尝,然后连连点头称赞。

  这一件事也就过来,回头素云过来时,众人正笑语晏晏的说些个诗书字画,由仪自转着钟茶在一旁的榻上歪着,看她们说笑,面上也带带些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