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红楼]功德无量>第34章 李纨十一 李纨。

  贾政命人取了二月二十二宜动身的好日子,贾母早早吩咐人进去打扫各处,又命人拣得力的丫头婆子分派往各处侍候。旁人倒好些,她是最怕心尖尖上两个玉儿在园子里,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了委屈。

  王夫人也知道贾母的心意,到底儿子也是头一次搬出去,于是也分外用心地准备,也是怕宝玉在里头住不惯。

  就这样匆匆忙碌着几日,到底到了日子。贾母是依依不舍地,又是拉着宝玉,又是抱着黛玉,眼泪流了不知多少,只哽咽着说:“你们两个在我身边长到这么大,如今就要搬去旁处住了。”

  黛玉、宝玉自然是百般安慰,但贾母的话说的剜心,黛玉听了眼圈儿红彤彤的,泪珠顺着脸颊往下滚。宝玉更是伤心的厉害,已经没了刚知道要到园子里和姐妹们住的兴高采烈,铺在贾母怀里哭着。

  还是贾母住了眼泪,拍了拍两个孩子,劝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别耽误了吉时。”又道:“乘辇也不过三四刻钟的路程,不哭了啊。”

  王熙凤也上来说些个俏皮话劝解,由仪带着贾兰与三春、宝钗站在一旁,看着三人依依不舍,倒觉得自己多余了。

  终究到了算好的时辰,贾母看着众人上了轿,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口看着众人没了踪迹,方才徐徐一叹:“当年,我也是这么看着珠儿和元儿离了我身边的。”

  这话无人敢接,鸳鸯捧了一顶斗篷来为贾母披上,仗着有脸面,劝了两句,只说门口风大,回去歇着。

  又说晚上自然过来用膳。

  贾母听了,摇摇头,叹了口气:“走吧,回去吧。”

  且说那边,踩着鞭炮声,众人入了大观园,早有大小婆子、丫头应候着,等引众人各处阅览。

  如李纨记忆中的,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宝玉住了怡红院,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

  由仪饶有兴致地随着众人的脚步处处览阅,行李包裹自然早被安置到稻香村,碧月已带着大小婢女过去安置,她身边就是素云与来思陪着。

  待到了稻香村,正值是杏花花期,那稻香村附近几百株杏花开的如喷火蒸霞一般,甚美。

  宝钗赞道:“这地方果然极美,真站在这儿,看着这花儿,读过的多少诗词都念不出来了——觉着不配呢!”

  众人于是往上走,一路踩着小径,见那一圈儿篱笆便笑:“这东西倒是有意趣。”

  又往里,见那简简单单几间青砖小屋,纸窗木榻,淡青纱幔,一色枕衾都是极素净的颜色,家具的颜色也都是浅浅淡淡的。

  旁人还好,黛玉见了就止不住的喜欢,道:“这地方虽不华丽,却简朴雅致的到人心坎儿上。”

  宝钗就笑道:“左右咱们也时常在大嫂子这儿聚会,也少不得你待得。”

  后头又是稀稀疏疏的房屋,都是乡村样子,进去看却也收拾的齐整。

  这房子在高处,出门往下能看到篱笆外山坡上分畦列亩的土地。二月里头,种下的菜蔬都冒着头,看着极青嫩脆爽。

  另有一口土井,处处摆设布置都极尽田园之风。

  迎春笑叹道:“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我从前记着大嫂子喜欢这一句,如今看来,大嫂子可已真潇洒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宝钗也道:“再过个几十年,我也想找个这样的处所住进去呢。”

  众人都笑她:“小小年纪就想到老了的事儿了。”

  唯有探春看了她一眼,心中暗叹她这些年的不易。

  这边众人在园中安置下来,由仪倒极为喜欢稻香村这地方,房屋纵简朴,却也被收拾的极舒适,她每日抚琴、煮茶、喝酒,或将院子里的空闲地方收拾出来种花,极为悠闲潇洒。

  贾兰被她带着,读书的日子往学里读书,在家的时节就跟着由仪,由仪闲来随口教他两句,也够他消化许久。

  又有常琳按由仪的吩咐添置采买了些剑器来,由仪有信手教导了他两招剑法,强身健体也可护卫己身,也是学得有模有样了。

  ——因如今由仪身边李纨旧人只碧月一个,也是七八岁上才跟着服侍的,由仪只推说是“先母旧人教导”,就连常嬷嬷都被唬住了,何况碧月?

  再有稻香村地方大,屋室自然也大,后头小茶房修的顶得上原来两三个了,只安置小灶风炉一类,看着也空荡荡的。又因仿农家样式,也堆了土灶案台,只闲置着,如今有了碧月——她从前就是极通厨上事的,如今见了不免手痒,于是也就将那灶台用上了。

  左右不过每日出钱从外采买些柴火,菜蔬一类都是现成,就连鸡鸭鹅物,稻香村后山下养着的都是现成,于是由仪的伙食就愈发和胃口了起来。

  贾兰动了身往金陵去,由仪吩咐常琳点了两个得力人悄悄儿跟着,送了人走,也没依依不舍的。

  却是贾兰在由仪跟前流了眼泪,最后还是由仪不耐了,摆摆手,让人走了。

  贾兰一去,本也是潇洒。旧言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读了一肚子书在肚子里,就想着考场上一展身手,也是兴致勃勃意气风发,只是到底还不大呢,离了母亲亲人跟前儿,也是极为留恋不舍。

  待到金陵好消息传来的时候,也过了一两个月了。

  来信只说贾兰顺利过了县试,正在预备府试,算算时候,这个时间,也应该已经进了考场了。

  贾母当即就要命人摆酒庆祝,王夫人见这个孙儿出息,也不论往常的不喜,极为高兴。

  倒是贾政出言劝住了,只说若府试也能顺利过关,再庆祝也是不迟的。若府试没过,只一个县试就庆祝成这样,外人指不定怎么说这人家猖狂。

  贾母听了有理,点了头,只对着由仪笑道:“这回你儿子可是出息了!”

  又命人将自己年轻时的首饰找出来给由仪,还道:“这回兰哥儿也是个正经读书人,还得让人在外头给兰哥儿修个书房才是!”

  由仪忙道:“他小孩子家家的,要什么书房。如今他不过小小成就,就闹个书房出来,好不得让他轻狂了。”又道:“况园子里环境极好,清幽又雅致,不论在哪一处,总有他读书好的地方,再在外头给他修个书房来,也未必有这好环境。”

  贾政听了颇觉有理,于是对贾母道:“珠儿媳妇这话不错,园子里环境清幽,读书也好。到了外头来,人口噪杂的,也不让兰儿静心读书了。”

  贾母听了直点头,又道:“既然考了这试,也是个大人了,日后的月例份子,就按珠儿当年的一样!爷们在外头交际,万不能短了银钱。”

  “这是自然的。”王夫人直点头,公中的钱补了她孙儿,她自然没有不应的。

  贾母又道:“明儿就是进宫给娘娘请安的日子,得把这好消息告诉给娘娘才是!”

  那头三春与宝钗、黛玉也迎过来给由仪道喜,由仪一一应了,又道:“得等兰儿回来,亲自给你们这几个姑姑道谢行礼呢。”

  于是五人都笑了,贾母也笑,又嘱咐:“南边儿天热,兰儿夏衣可带够了?这回人回来,得给他带些日用过去才是。”

  又吩咐王熙凤从公中支些花用给带过去。

  由仪道:“东西是足够带的,临走前也给足了银钱,还望老祖宗不要太惯着他。若养出个不知柴油油烟为何物的纨绔子弟,岂不耽搁了他今日的聪明?”

  这话听得贾政直点头,只觉得这儿媳妇分外的合心意,不愧是出来的女孩儿。

  王夫人和贾母见他都点头,前者本是无可无不可的,后者见儿子如此,又不是什么大事,听说贾兰花用带够了,就点头了。只是还额外与由仪嘱咐道:“日后生活上有什么事儿,他要与人交际,你不要拦他,花用之事找凤丫头就是了。这孩子好好儿培养,日后不愁你的诰命。”

  众人又说笑一番,由仪等人仍回园子里去。

  宝钗黛玉等人与由仪回去,本打算去稻香村闹上一闹,也算庆贺。还是宝钗见由仪兴致不高,眉眼间似有疲态,便拉了众人,只对由仪笑道:“闹了一日了,您回去歇着吧。”

  “嗯。”由仪点了点头,抬手揉了揉眉心,转身上去了。

  一时回了屋子里,碧月忙忙捧了井水湃的果子露来给由仪,见她看着有些疲惫,忙道:“你怎么了?这些日子总是这样,没大精神的。”

  由仪摇了摇头,口中酸甜的味道让她清醒不少,轻叹一声,道:“你们下去吧,我想歇歇。”

  碧月抿着唇,略带着些忧虑地应了,一面起身,将屋子里玉色绣虞美人的帐子放下,转身出去。

  临出门前放不下心一回头,就见由仪靠在榻上抬眸看着窗外,手头仍端着那一盏果子露,不肖细看,就能觉出满身的孤寂清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