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红楼]功德无量>第29章 李纨第七 李纨。

  且说入了夜,留芳庭上房中掌了灯,由仪伏在案前写着东西,不时停笔构思一二,手边竟已积攒了厚厚一沓纸张,均是不大的梅花小楷写出的,字迹娟秀整齐。

  ——她虽最喜瘦金,其余字体倒也有涉猎,且写的不错。

  贾兰就在她身畔,亦是伏案书写,一手楷书也是写的端端正正。

  照雪素云和小丫头们已各自回屋里歇息了,大门旁下房中自然有两个上夜的婆子盯着,云心碧月在屋里熏笼上坐着整理些丝线布料,屋子里一时安安静静的,气氛极好。

  “薛姑娘身边儿的莺儿姑娘来了。”外头传来婆子的通报声,云心忙起身去看,果然见宝钗身边的大丫头莺儿捧着个小锦盒从外头徐徐进来。

  “云心姐姐,我家姑娘吩咐我给大奶奶送些东西。”莺儿对着云心行了一礼,笑意盈盈地道。

  “大奶奶在屋里呢,妹妹快进来,外头凉。”云心见莺儿只在棉袄外添了件褂子,忙打帘子让她进来,又道:“京中不必南边儿暖和,妹妹出来行走该多添件衣裳才是。”

  莺儿笑了:“是想着路程不远,才只穿了这个。”

  说着,云心引她往内室走,又对由仪道:“是薛大姑娘身边儿的莺儿。”

  由仪停笔抬头看她,问道:“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莺儿笑盈盈将手中捧着的小锦盒奉上,道:“我家姑娘开箱笼整东西,翻出两块上等徽墨来,料定大奶奶会喜欢,这不,巴巴儿地打发奴婢给您送来了。”

  由仪何许人也?马上便明白了宝钗的意思,于是也笑着吩咐人收下,又问:“听周瑞家的说你家姑娘病了,病情怎样?”

  莺儿道:“不过是些老毛病,用了药,在家静养,也好多了。”

  “如此便好。”由仪抬手取了扇子来慢慢往纸上扇着风,一面随口道:“赶明儿得了空,我再去探病,也亲口谢过你家姑娘。”

  莺儿这便悄悄松了口气,脸上笑容也愈发亲近了:“大奶奶喜欢就好。”

  又道:“还有差事,奴婢告退了。”

  “去吧。”由仪点了点头,那边碧月已抓了一把散钱给她,又拉着她出去嘀嘀咕咕地交代了两句。

  莺儿回了梨香院,果然宝钗还没歇下,仍靠着凭几翻看着一本账册,见她回来便问:“如何?”

  莺儿将由仪的言谈细细说了,又道:“碧月姐姐还托我给她打两条络子,想来也是大奶奶点头的。”

  宝钗这就松了口气,叮嘱道:“既然她托你,你就好好儿打着,我记得还有两卷儿新珠线,你自找出来用吧。”

  莺儿点了头,又端了一钟茶水来给宝钗,细细劝道:“时候不早了,姑娘睡吧。”

  宝钗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这京里的帐乱的一团麻,偏生哥哥还不在意,只以为依仗王、贾两家的势就万事大吉了,真是让人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莺儿无奈,只得又劝了两句,说起些贾府里近日发生的趣事来。

  说到宝玉如何惹了黛玉羞恼,又如何的赔礼道歉。

  宝钗听了,沉吟良久,嗤笑一声:“若我看,只怕这宝玉日后的前程还不如兰哥儿呢!”

  莺儿见她仿佛对宝玉完全不在意了,便也松了口气,又道:“太太到底是疼惜您的,如今一时想差了也是有的,您不要和太太生气。”

  “我哪里是和母亲生气呢?”宝钗垂头看着腕上的翡翠掐金丝手钏,笑容中透着些无力和轻嘲:“我只是气我做自己无能,也气哥哥不上进。”

  她抬手在那剔透冰凉的翡翠蛋面上缓缓抚摸了两下,忽地转身从枕边拿了个小锦盒,打开从里头取了支钗子出来。

  那钗子仿的是枝叶样子,赤金掐丝的树枝,白玉雕琢的树叶,取得是“金枝玉叶”的好意头。

  她攥紧了钗子压在胸口,神情悲凉:“若是父亲还在,我薛家哪会是今日这般光景?”

  莺儿无奈,也想不出什么劝解之语,只能在脚踏上坐了陪着。

  一夜里北风狂吹,仿佛突然之间天气将冷了下来。碧月叮嘱婆子们给由仪居住的上房和贾兰的厢房中都添了火盆熏笼,又给婆子们值夜的下房也烧起了火盆,最后计算着府里给分发的炭例,掐算着时日,还是与由仪道:“今年天儿冷的早,府里的份例炭怕是不够用了。”

  由仪闻言,只道:“就从外头采买些罢,这没什么。”

  她倒是想起了另外一桩事来,略看了看天色,私底下推算半晌,与碧月道:“我看今年的冬天怕是要不好过,嘱咐常琳,在庄子上多囤写炭吧。今年烧出来的炭少买些,多留些自用的。”

  碧月闻言,神色严肃起来,她对由仪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的,听了这话马上道:“明儿一早,奴婢就让人去出去给常琳大哥传话。”

  又道:“好在如今院儿里的婆子们都是自己的人,传话也方便些,也不怕让人知道,您手头还有这样一桩产业。”

  由仪道:“这倒没什么,只是明儿还得知会你们琏二奶奶一声,不然回头闹出来又有人计较。”

  碧月应了一声,又道:“时候不早了,您快睡下吧。”

  于是安寝不提。第二日一早,果然院子里已经是一地的雪白,碧月早早起身,叮嘱贾兰身边侍候的大丫头陶情,道:“将兰哥儿的大毛衣裳找出来,冬衣暂且穿去年的,府里的怕来不及,我再让外头找人赶制两件出来顶着。手炉脚炉的炭都交给兰哥儿身边儿的小厮,告诉他们,若是兰哥儿在学里受了冷,回来有他们的好看!”

  陶情答应了一声,道:“这些我都备好了,又怕去上学的车轿不暖和,还特意嘱咐小茶房多烧了热水,回头把那兔子毛的热水袋灌上,坐在车里,那个暖身子岂不比手炉要好?”

  碧月便点了头:“不错,就这样吧。叮嘱小茶房将姜汤酽酽地煮上一锅,你用水囊灌上,再将保温的棉套子包上两层,叮嘱兰哥儿身边儿的小厮,到了学里就放在熏笼上暖着,盯着兰哥儿喝下,比那些御寒的汤药都强。”

  “唉,我知道了。”陶情应了,又听碧月转身吩咐雪霏:“等姜汤好了,盛出来,给院子里上上下下的都分一分,这个时节,染了风寒是最不爱好的。”

  雪霏应了,笑道:“姑姑放心,我知道了。”

  碧月又问:“柳依呢?让她去找大毛衣裳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来思忙道:“大毛衣裳找出来了,是素云姐姐打发她去催炭例了。”

  碧月这才笑了,知道素云的打算,便道:“既然这样,你再去看看,若是在平儿跟前,你只说是奶奶吩咐你叫柳依回来:这事情是预料不到的,府里的炭例一时不凑手也是有的,不可难为人,咱们只从外头采买些周转罢了。”

  来思一贯最是伶俐,听了碧月这样嘱咐,就知道碧月的打算了,于是将碧月的话重复了几次,点头应了:“奴婢知道了。”

  出去找柳依,果然她就在王熙凤的院子里催着府里买办的钱华家的,只说一早起天就冷的不像话,屋里剩的炭火不多,怕日子难过。

  这时来思过来,眼见平儿就在一旁劝着,便压着声音将碧月嘱咐的话说了,却也保证在平儿能听到的范围内。余光瞥到平儿若有所思地站在那儿,方才扯着柳依出去。

  再说碧月一大早就打发院子里的心腹婆子出去给常琳传话,常琳那自小被常嬷嬷洗脑的,听了这个连忙答应了,紧赶慢赶地凑了银霜炭、红罗炭各百斤,又备了黑炭柴炭百斤,大车拉着送进了荣府,放进了碧月早打点出来的空屋中。

  这东西不少,但也不算太打眼,何况由仪早在早起定省时打过王夫人的预防针,倒也没在府里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只说这天突然就冷了下来,王熙凤一开始也没大当回事,只吩咐人比正常多采买些。等天气彻底冷的不像样子了,炭价、柴价也涨的不像样子了。

  她本来还笑话由仪小题大做,此时眼看着账册上银子流水一样的出去,不免有些后悔了。

  王夫人为了这事也几番烦心,最后无奈,只能吩咐炭火先紧着贾母,自己这边带头缩减份例,熬过一个冬日再说。

  她倒是不担心宝玉,毕竟宝玉和黛玉都在贾母套间里住着,贾母亏了谁也不会亏了他们两个。

  而她这边缩减了院子里的份例,却可以私下派人悄悄从外头采买炭例回来自用,只是不走公中的账册,她的私房也供得起。

  赵、周两位姨娘就不同了。

  薛家那边“财大气粗”,生意不好底蕴还在,人口又少,暂且不妨事。

  三春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她们被迁到了荣禧堂后的三间小抱厦中居住,王夫人带头缩减份例,她们的炭例自然也是紧巴巴的。

  况探春的性子,嘴上狠厉,但也不会真让赵姨娘和贾环受冻,少不得私下从自己这里贴补一些出去,那就少不得自己受苦了。

  迎春和惜春见她如此也是不忍,于是白日里拉着她在由仪处针线玩闹,晚间就闹着要姐妹三个一处睡,或今日在惜春屋,明日在迎春屋,日子也好过些。

  姐妹三个自幼一处长大,亲厚是宝钗、黛玉都比不上的,探春见这样哪里不明白,夜里流了两次眼泪,也只能暗暗下决心日后要弥补回来。

  由仪见她们三个这样,心里哪里不明白呢?于是也私下贴补她们些炭火,东西不多,雪中送炭,贵在心意。

  ————

  文中炭价请参考现实中口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