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当代第一提梦师!>第69章

  车到跟前, 毛毛细雨。

  路上遇到的这两个人很拧,护耳连体帽拉紧紧的,露出两双怕生的眼:“不用不用, 你们走!”

  口音古怪,既非藏语也非普通话。

  萧梧叶便让车子保持30码的时速继续向前。

  *

  冰雹很快替代雨夹雪砸到玻璃窗上,周琮打开了雾灯加暖气, 拼劲所能地烘干挡风玻璃上的雾气毛边。

  效果很慢,所以他不得不靠清晰时的记忆盲开了一段路。

  熬过致暗时刻, 窗前的光线渐渐恢复,周琮努力复盘刚才所记的标志性轮廓,却突然发现,车的两边一马平川,所有和十分钟前有关的山路特征全部消失了。

  手边通讯设备失去了信号。

  萧梧叶问他:“还能继续往前吗?”

  周琮手心冒出一层汗:“难说, 这里的地貌太相似了,我在往前, 但说不好是不是朝着我们要去的方向。”

  路并非笔直,如果就这么稳住方向盘一直朝前开, 很有可能会陷进什么不知名的空壳沙丘。

  周琮把车子停住,看了看油箱表。

  满载的情况下,这种戈壁荒原行车,满油也去了一小半。

  油表走完后, 汽车的备用汽油通常能够支撑50公里左右的额外里程, 不过周琮不放心,后备箱另备了30L汽油,加起来走满100公里没问题。

  问题是, 以现在的天气情况, 任何去而复返的弯路他们都经耗不起。

  程飞这时从后座位蹦出来建议:“其实我们可以返回到牧民点的, 我记得大致路程,方向盘左舵7°,倒退一公里,然后再笔直倒退五公里。”

  现在往回走,风险不亚于继续前进。

  其实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躲在车内原地不动,挨过这场暴风雪,等第二天雨过天晴,是退是进再做选择也不迟。

  有了主意,萧梧叶换上了冲锋衣和护目镜说:“我下车看看。”

  车窗打开,周琮验证了一下外边的实际能见度和分贝指数,然后打了个OK的手势:“不要离车太远,雾灯全开,能见度也只有1米。”

  萧梧叶知道这时候万不能走散,所以她人虽然猫下去,手却一直放在车门把上。

  *

  风真的很大,是萧梧叶这辈子见识过的最大的风。

  一个5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有门把手做依靠,身体却依然被吹到几乎拔地而起。

  视觉和听力在这样的狂风肆掠下,除了闭塞,还是闭塞,勉强迎风抬起头,颗粒大或者小的无数冰雹,密而不漏地打在护目镜上,隔着罩子,都能感觉到双眼所面临的压迫。

  萧梧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是她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车内等待,如果天气变化异常,车子能不能安然挨到天明究竟也很难说。

  所以,她想起张立坤在逍遥观上说过的一席话,他说凡阴阳师,控五行联三才,小到结水成冰,大到三虚归元,与天地之灵多多少少能产生一些感应。

  她不相信这就是当年那些阴阳师迁徙至此的结局,所以,她也想在阴阳五行之中寻找破绽,真真正正地,借阴阳之力而为她所用。

  ……

  闭上眼,萧梧叶第一次至诚至真地去感知身围的山川草木、风凌雪寒。

  从拍在脸上的雪粒,到携雪为风的气流,再到逆流而上的永动风口——滚滚洪流就像无边无际的大风筒,释放出它多路搜刮而来的能量,横扫破竹而下时所遇所阻的任何障碍。

  恐怖归恐怖,但它也并不是一堵四方合缝的风墙。

  风筒中间,一道又绵又长的暖流意外地逆风而处,萧梧叶觉得很神奇,神识追溯上去,发现这道暖流的末端竟还有个拳头大小的飓风眼,位置凶险却也巧妙绝伦,任周围如何摧枯拉朽,它自夹在能量中心移风而动。

  睁开眼,前方黑暗依旧不见尽头。

  可就在刚才那么一下的奇妙感知过后,即便是视线不清,萧梧叶却总能冥冥之中看见车前一公里的地方,一团荧蓝色的微光,迎着风眼跃动往前。

  萧梧叶激动不已,立刻回到车上指挥周琮挂D档。

  周琮看她的眼神都变了:“往哪走?”

  萧梧叶牢牢盯着那一团光道:“按我说的,方向盘向左修正3-5°,先20码慢行一公里。”

  *

  之所以让车慢行,是因为那团光走得很慢,但凡它经过的地方,或者说由它开辟出的来的轨道上,狂风雨雪都骤降到了一个普通司机能轻松驾驶程度。

  所以萧梧叶没让超车,只是保持距离,借光一路跟行到它所“判定”的安全地带。

  如此稳扎稳打,深山雪夜又继续前行了十几公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抹微光突然连着闪烁了三下,然后色度慢慢变得虚弱不前。

  “怎么不走了?”

  整个车上,所有人眼前一抹黑,唯独萧梧叶聚精会神,隔着挡风玻璃努力搜寻刚才的那抹指路光。

  它不走,车子也没法走。

  而除此之外,萧梧叶的心情现在就跟猫挠似的,对这抹微光好奇到了极点。因为在她看来,它太像一个活人了,知冷知热,迎风赶路,累了困了还会闭眼休息。

  “飞飞,图画出来了吗?”

  前面十几公里走得顺畅,萧梧叶也没让程飞闲着,在木诺山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一路上,都遗漏了程飞这套现摆着的人形测绘仪,所以在车子进入盲开阶段到现在,她找出速8酒店宣传页上的扎日南木错手绘旅游地图,让他根据等比例,在湖岸线外,画出车子九曲回肠,都走出了什么弯折轨迹。

  程飞一边计算一边画,在他们现停的位置,他画上一个叉,然后给到萧梧叶。

  萧梧叶让驾驶位的向导看:“怎么样,离丹珠接待中心还有多远?”

  车行轨迹基本和湖岸轮廓大样重叠,周琮看向程飞的眼神士别三日,这种人才,他还是头一次遇见。

  他指着红叉不远的一个凸角道:“不远了,就在这个转角的公路边。”

  程飞习惯性地按比例换算成了实际路程:“大概还4.3里路的样子吧!”

  车内灯光微暗,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他。

  程飞社恐症发作:“怎么,不信啊?”

  萧梧叶没什么好吐槽的,只是点头:“周向导,都到这儿了,路你应该熟吧?”

  白天他反复强调自己把水域北面翻了个底朝天,现在坐标大致清楚,目的地也在不远的拐角,站在周琮的角度来看,剩下的路确实不难。

  可就在他踩下离合,准备重新挂档前行时,车子却突然原地抛锚,彻底熄了火。

  重新打着花费了五分钟,所有人意识到,就这个车况再要这么继续延误,他们四个人可能真要面临零下30°失温过夜了。

  “系好安全带,我要加速了!”

  周琮也不等所有人构建准备,一脚油门到底,让胎底石块簌簌弹飞,把速度瞬间带到了50码之上。

  时速定格在了60-70码区间,戈壁滩上飙车,随之而来的颠簸震得人五脏六腑胆寒。

  雪还在下,没有微光开路,车前的平地很快被厚雪覆盖,车胎在路基不明的凹凸处触底或者跳起,晃得周琮一度不能把控方向盘,斜着车头或者横向漂移,听天由命似的冲向前。

  萧梧叶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心想周琮平日里看着稳妥巨细,怎么飙起车来跟个愣头青似的。

  真是太恐怖了!

  车子越漂越离谱。

  绕着奇怪的弧线270度地横划了一个半圆,车子头轻尾重,有那么一瞬,萧梧叶整个身子腾空,脸朝天窗,又落地,差点没一屁股卡到汽车座椅底下去。

  让萧梧叶觉得他们一行很可能会以车祸新闻上头条版的,是车子撞上一块大小不明的山石的顷刻。

  只听轮毂“呲”得一声,车身整个原地撞飞,悬空挪移炫了个前后置换。

  但是又很幸运地平行落回雪地,转啊转啊,终于在转足三圈半后,车子嘎吱一下熄火,惯性停在了另一块大石块前。

  车身半天才减震完毕,车灯零距离照亮石块。

  上面人工漆双语标识,汉文是“丹珠”。

  *

  丹珠,是扎日南木错附近出了名的经停点。

  正对国网东路131号石碑。

  这所准接待中心声名在外,不是因为它环境优雅,也不是因为它餐住俱全,而完全是因为它自修建以来就闹鬼不断。

  加上游客稀少,形成不了经营规模,所以刚开业不到三个月,就综合性闲置了,沦为了不少徒步背包客无奈选择下的借宿点。

  而此时的丹珠,风雪大幕,凄冷阴森,只能折射出周琮一车四个人惊魂未定的喘息声,久久无法扩散。

  “到了?”

  周琮有把握,找出座椅下的大功率探照灯,光源打到五米外,一大片带玻璃门窗的白色小楼。

  二楼门头处,再度用红色油漆写了八个不太阳光的大字:“丹珠服务区欢迎您”。

  “就是这,先下车进去吧!”

  周琮白天曾踩过这个点,他无法用言语跟其他人形容,为什么这个地方白天观感过得去,可到了晚上,方方面面都看起来如同一片鬼域。

  他估计,大概是因为它的初衷按照服务区设计,所以每个角落都空旷地让人很没安全感。

  一楼架空,为超市层,二楼有很多间办公室兼宿舍房,据传,住宿条件很好,楼道的最末,甚至还有当年服务区职员没用几次的厨灶餐具,火锅热食不在话下。

  可诡异的是,五六年来,却从来都没有人敢上二楼过过夜。

  他们宁可打地铺、钻睡袋,也不想闯入那几间被称为鬼屋的四方盒子。

  ……

  发电机在单位整体撤离时被带走了,所以这里常年没有信号没有电。

  走进大厅,四面皆是玻璃,双开门,或者隔音窗,以内地的高速服务区标准来看这儿,丹珠的各项规格属于小三线的标准。

  难怪萧送寒会说这里住宿环境不错,哪怕是在超市大厅打地铺,也根本不太用担心四方来风。

  跟露宿野外来比,就更是四星级往上了。

  周琮向楼梯间打了一束光,问所有人:“我去二楼看过,三间办公室、两间宿舍,环境挺好的,看布置,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去借宿过,所以要上去睡吗?”

  程飞学他走近台阶说:“你睡过没?你要是睡过,那就可以去睡。”

  这时,楼梯转弯处一双绿得发光的眼珠子投射过来。

  沙沙地,很哀怨地接到他们的话说:“我睡过,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