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地主家的小狐娘>第52章 偶遇

  十五这天下午,阿汝一个人待在女舍里写字,谦芳家中有事,中午辅一下课就被马车接回家去了,明天早晨才回来,语然听说冯夫人新得了两幅古画,高高兴兴地带着笔墨颜料去临摹了,阿汝估摸着没两个时辰回不来,未然则待在自己的屋子里研究古棋谱。

  阿汝耐着性子慢慢写完一首《采薇》后,就百无聊赖地趴在桌上发呆,真要她一个下午都安安静静地写字下棋,她还真忍不了,闷了半晌,她索性决定去竹林走一趟。

  自上回帮了宋子卿的忙以后,她就再也没去过竹林了,谭四他们能找到竹林,说明那个地方也并不是一个十分安全的静修之地,以防万一,阿汝决定还是再等一段日子再说。

  此时竹林里没人,阿汝在里面走了一圈后,沿着旁边一条隐蔽的小道往山上走去。她曾在惠山住过一段日子,对山上的路门清,因此毫不费力就找到了通往惠山寺的路,她挑的是最隐蔽的那条,因此路上并没遇到什么人,不到半个时辰,她就看到了惠山寺掩映在密叶后的屋顶。

  今日寺里的人果然比往日多了大半,大多数都是逢山书院的学生,不过几乎都是借着同处一座山的便利上来游玩,真正供奉香火的人没几个。

  阿汝当初藏在惠山寺里修炼十数年,在地底打了个颇为宽敞的洞,临走时也并没用泥土封掉,只是搬来一块大石板堵住洞口而已,转眼几十年过去,她再次来到惠山寺,第一个想看的就是自己挖的洞还在不在。

  谁知来到洞口,却见一扇木门立在那里,此时正虚掩着,留下二指宽的缝隙豁开着,她走后这个洞竟然被寺里修缮一番利用起来了。

  原来当初阿汝离开惠山数年后,一个小沙弥就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地洞,好奇之下他寻来寺里的同门师兄弟撬开洞口的大石块,发现是一处莫约有一间屋子那么宽的地洞,不过里面除了一些狐狸毛,其余什么东西都没有。

  此处刻意避开了惠山上的泉眼和暗流,因此洞内十分干燥,丝毫也不阴冷潮湿,而地洞上方就是一整块摸不到边的巨石,好似横梁一般支撑着地洞不塌不陷,此外某些隐蔽处还有拳头大小的洞眼和地面通风,人待在里面倒也不闷。众和尚纷纷称奇,将此事告给了方丈,来洞里查看一番后,方丈亦觉得此地甚妙,便请来工匠修缮一番,将之作为一处藏经之地,至今已二十二年矣。

  阿汝觉得甚是奇妙,她小心地把耳朵贴在门上打探一番,却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于是大着胆子推门进来。

  地洞如今已经被修整为一个四四方方的地室,地面铺了一层大理石,墙壁四面和屋顶则请工匠凿平,画上了精致的壁画,室内摆着被各类佛经填满的书架,不过看上去这些佛经似乎非常破旧了。

  阿汝发现地洞里还被打上了一些一尺见方的窗户,用木条糊纸框着。

  忽然,从地室的那头传来一声清冷的疑问:“是谁?”

  阿汝吓了一大跳,地室里书架太多,她看不见那人的模样,但凭借声音她已把他认出来了。正好奇之前为什么没感觉到他在里面的时候,就见一个青灰色的颀长身影从书架背后走出来。

  阿汝像被捉贼一般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然后才呵呵笑着和宋子卿打招呼:“你在这里啊?我就是进来看看的,马上就走。”话毕连忙往门口那边闪。

  宋子卿看到是阿汝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嘴巴却已开口道:“不必急着离开,我只是……”话说出口他才意识到眼下这个地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独处着实不便,遂及时闭嘴,只对阿汝说道:“请便。”

  “你怎么在这里啊?”阿汝方才急着走,一时没想那么多,眼下忽然意识到宋子卿也是不该出现在此处的人,遂好奇问道。

  宋子卿淡然道:“我在此处刻经。”

  惠山寺的佛经大多已经旧了,需要新印一批出来,可是从前印经的模子都是几十年的了,许多都已被虫蛀,因此不得不另刻新的,吴巳圆与方丈有些交情,便向他举荐了宋子卿,一来宋子卿写得一手好字,又略懂刻字之艺,二来也可为他找份活做,挣点银子补贴家用。

  不过惠山寺所藏佛经无数,仅凭宋子卿一人是难以刻完的,方丈心善,思虑过后决定将地室里的佛经交给他刻,每月按刻好的模子数结银子。这个月开始的时候,宋子卿已经带了些佛经拿回家刻了,今天他把刻好的模子带来,顺便趁着空闲再刻一些。

  阿汝转过书架,看见一方小窗下果然摆着一条书桌一只凳子,桌面上正摆着一卷佛经、一块木板和一把刻刀。宋子卿之前埋头刻经时极其安静,难怪阿汝没听到他的声音。

  阿汝不好意思道:“既然你在刻经,那我就不打扰了。”

  因为兽夹的事,宋子卿一直想向阿汝道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眼下她人就在跟前,他自然要抓住时机,是以忙叫住阿汝,道:“上回兽夹的事多谢了,若不是你好心提醒,也许我现在正躺在家里养伤,而不是如常来书院上课了,我该怎么答谢你呢?你……你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

  阿汝早就没把那件事放在心上了,不以为意笑道:“举手之劳而已,你不用放在心上,而且我也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宋子卿素来不喜欠人恩情,听罢沉吟片刻后,说道:“你帮了我这样大的忙,我理应答谢你的。这样吧,你告诉我你的名字,等我这月结了银子,就托人把谢礼给你。”

  “不用不用,小事一桩,再说你我也算半个同窗了,帮个忙也是应该的。”阿汝连连摆手,笑道。

  宋子卿还想辩解什么,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她今天是不是又是偷偷跑出来的?想到她一个女孩子居然会贪玩儿到从书院翻墙出来游佛寺,就觉得不可思议,一时也觉得好笑,嘴角难得勾起一点弧度来,问道:“你今天这是……”

  “我和夫人告了假的。”阿汝毫不犹豫说道,可惜她掩饰的功夫太差,宋子卿显然不相信她的话,于是僵了片刻后,她只得垂首低声道:“我其实是偷偷出来的。”

  宋子卿早就料到是如此了,因此闻言并不惊讶,沉默了片刻,忍着想要劝诫的想法违心说出一句:“我不会告诉别人的。”说完,他忽然有种包庇的犯错感,心里不禁流过一阵不适,不过很快就消失不见,见阿汝脸上不好意思,他几不可察地笑了笑,为避免她尴尬,说道:“我继续刻经了,你随意就是。”

  “好。”对于宋子卿的包庇阿汝既感激又惭愧,在原地杵了一会儿后,她注意到桌上摊开的佛经,仔细看了几句,觉得甚是深奥有趣,便不禁多看了两眼。宋子卿察觉到她的目光,问道:“你喜欢看佛经?”

  阿汝摇摇头:“我从前并不识字,这也是第一次看到佛经,只是觉得有趣,还说不上喜欢。”

  宋子卿不置可否,指了指书架道:“这里几乎没人会来,你觉得有趣,想看就看吧,只是这些佛经已经很旧了,当心别弄坏了。”

  阿汝见他答应得这样爽快,脸上粲然笑着向他道谢,宋子卿被那个笑暖得怔了一下,心慌之际忙埋头继续刻经,不再理会身后的情况。

  阿汝随手抽出一卷佛经来,小心翼翼地翻开默看,越看越觉得于身心修养有益,不知不觉竟慢慢看得入了神,一时间地室里寂静无声,两人似乎都忘记了对方的存在,直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阿汝才回过神来警觉地注意着那声音的走向。

  脚步声越来越近,似乎正朝地室走过来,阿汝开始慌起来,这个时候再出去肯定会和那人撞上吧?这会儿宋子卿也听到了,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眼,然后阿汝躲到了一排书架后藏起来。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王陵川的声音顿时打破了地室里的安静:“子卿兄,子卿兄,你在吗?”说着,他绕过书架,看到宋子卿坐在那里,笑着凑上去拍拍他的肩膀,扫了一眼略暗的室内,侃道:“你果然在这里……这种破地方也就你有耐心待下去。”

  上回王陵川在书房帮着宋子卿说了几句话后,两人的关系就开始缓和起来,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王陵川已经能自如地和宋子卿笑着说话了。今天他也趁着无事与同窗来惠山寺游玩,到各处看过以后,他想起宋子卿提起在寺里刻经的事,便找了个小沙弥问路,然后撇下其他人独自到地室这边来找人。

  宋子卿淡淡道:“心静自然就待下去了。”话毕继续埋头刻经。

  王陵川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开始仔细环视起地室来,他绕着一排排的书架慢慢看过去,姿态甚是懒散,倒把看似认真刻经的宋子卿紧张出了一身汗。

  阿汝和王陵川隔了两排书架,和他慢慢绕着圈子,心里也分外忐忑,见他终于停下来不再瞎转悠才松了一口气。

  王陵川是忍不了这样幽寂的地方的,正准备和宋子卿告辞,忽的瞥见一侧的墙上有一个不甚明显的影子晃动,他先是吓了一大跳,然后发现那个人影似乎是个女子的,顿时惊讶得张大嘴巴……

  没想到宋子卿这个人看起来孤僻怪闷,原来也会和姑娘幽会啊?

  王陵川觉得甚是有趣,不禁无声地笑起来,故意问道:“子卿兄啊,这里只有你一个人吗?”

  宋子卿的背略僵了一下,然后不动声色道:“自然。”

  王陵川已经在心里狂笑不止,他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憋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打趣道:“可是我发现这地室里似乎还有个姑娘在啊,子卿兄,何不引见一番?”

  听罢他的话,宋子卿和阿汝都愣了一下,背上均激出一身冷汗来,还是阿汝反应快些,想着既然被发现了,干脆老实站出来算了,于是笑吟吟地从书架后挪出来,屈膝行了个礼。

  王陵川看见顿时脸色大变,这个姑娘怎么和顾砚眀那个未过门的媳妇长得那么像啊?当初顾砚眀当上秀才,顾家办了三天的流水宴,他也抽空去吃了一顿午饭贺喜,席间曾远远的看到过阿汝,是以有些印象。

  宋子卿自认问心无愧,走过来想介绍一下的,却忽的想起他并不知道这个姑娘的名字,一时也愣在那里。王陵川按捺住心里的疑问,呵呵笑了两声后问道:“子卿兄,这位姑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