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80章 夜笛曲 ·

  敏心起身, 和容心一起去向卢少夫人道明了来意。

  卢少夫人含笑道:“去吧。那儿的东西,我已经着人换过了。”

  容心双眼一亮。

  卢氏唤来莹心和媛心,道:“六妹备了点小玩意儿, 左右现在在庄子上,你们不如一道去松快松快。”

  莹心撇了撇嘴,到底是被媛心拉扯着一道去了。

  敏心本想邀卢氏一起, 卢少夫人笑了笑,拍拍怀抱女儿熟睡的后背, 笑道:“我就不掺和你们小姑娘的聚会了,颂雅玩累了,得带她去睡觉。且虽有奶娘照顾, 我还要哄桓哥儿, 他不见我就闹觉呢。”

  敏心只好遗憾作罢。

  卢少夫人又吩咐了几个稳重的婆子看着小姐们,另点了人手守夜, 瞧着小姑们的身影远去了, 才淡淡一笑,抱起女儿回房了。

  皓月银辉,映得一弯溪水耀如碎银, 而桂花树油绿老叶间的点点金髓, 散发出馥郁浓厚的芳香来,连这座坐落在乡野农庄的旧亭台,也显得温柔华贵了许多。

  容心先跳到了亭子内,她拎起石桌上一只柔白如玉的白瓷酒壶, 揭开壶盖轻嗅了嗅, 喜道:“是上好的罗浮春。”

  “不止, 这儿还有一小坛荔枝酒。”莹心抱着一只巴掌大的陶罐,拍开了泥封, 那醇厚如蜜的酒香顿时就如风雨侵境般发散开来。

  她盯着铺好了软麻台布的石桌,还有石桌上一列各种酒壶,抬眼有些不可思议道:“大嫂说你准备的小玩意儿,就是喝酒?”

  “不止呀。”

  容心早就坐来了,叫了厨的婆子把一路拎来的食盒打开,从中取出几碟软糕、几碟蜜饯、几碟糟卤、几碟干果,又取出一套雕工极其精细的竹杯竹筷来。她先取过竹箸夹了一筷糟鱼津津有味地吃了,又倒出一杯色如琥珀的罗浮春浅酌一口,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然后才扬扬眉毛,举箸对姐妹笑道:“你们不来试试吗?惬意极了。”

  莹心冷哼一声,也上前落了座,抢过酒壶倒了一大杯酒,仰头而尽。

  敏心劝她:“四姐不必喝得如此急。”

  媛心看着众姐妹都坐了,她咬了咬唇,犹疑地向前踏了一步。

  “五姐姐,这儿没有旁人。”

  她闻言惊转过头去,却见敏心对她举杯微笑:“大嫂已经敲打过了,今儿服侍的人一句话都不会往外说的,你只管放心便是。”

  媛心慢慢地坐了来,一直笔挺的肩背,终于也像常年绷着的弓弦一样,能松弛来了。

  才过了半柱香功夫,敏心半杯果酒还没抿完,尚且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忽然听见一声清脆的裂瓷声。

  转头一看,却是容心喝得微醺了,面色通红,带了一丝亢奋,动作也没有之前精细了,把那壶倒空了的酒壶推石桌砸碎了。

  敏心见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心一惊,正要去扶她,却见容心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动作迅猛地从桌台布后抱出一只双耳贯壶来,“嘭”地一声放在了桌上,大声叫着她贴身丫鬟的名字:“取箭来!今日我们投壶!”

  敏心看得心惊肉跳,左手边容心呼出的气息带着浓烈的酒气喷到她耳边,右手边莹心就腾地起身,高呼道:“投壶!来!投壶!”

  如香抱了一大桶羽箭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却见几位小姐竟都喝得有些半醉了。

  容心这时双眼湛湛,几步跨石阶,叫丫鬟把那只双耳贯壶放在不远处平整的地上,自己取过一把箭,一支接一支地投向贯壶。有的没投中,有的投中,有的投到了贯耳,围观众人随着她的动作时不时发出惊呼,并因投中而大声喝彩。

  这晚月色,敏心能清楚地看到容心唇边一直勾着的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再结合她那泄愤似的,毫不遮掩的动作,敏心忽得明白了什么。

  容心投累了,靠在亭子的鹅颈栏边坐了来,急促地喘着气,满身香汗淋漓。

  有专司计数的小丫鬟跑过去数了投中的目数,正要回禀,容心一挥手,不在意地说:“投这玩意儿不过是为了取乐,若要细究成绩,那有什么意思。”

  敏心在她身旁坐来,两人一起看着莹心投壶的潇洒身姿。

  也许是只过了一瞬,也许是过了很久,久到莹心和媛心都玩累了、笑累了,趴在石桌上,枕着自己的手臂沉沉睡去。

  不知为何,周边服侍的人几乎也都消失不见了,只有最亲近的几个丫鬟,此时也俱都倚在柱子上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打着瞌睡。

  容心遽然开口,声音极轻,如梦似幻:“母亲说,婚期将至,要我好好收收性子,到了他家,就不许和现在这样了……”

  “可是我不想。不想因为出嫁,就强要我收敛性情,变成女德、女训上千篇一律的贤妻良母……为什么我就不能还做自己呢?”

  敏心沉默。

  “还有四姐姐,我晓得她是怨我的。怨我抢了父亲的宠爱,怨她的订婚的丈夫不如庄王府高贵,可我……我也没有办法。大姐和我说,母亲第一次见她们姐弟还有纪姨娘时,把她的手都捏疼了,我不知道,她也不会知道。她为份例、为婚事不满时,母亲心里也不好受,这是我的错吗?还是她姨娘的错?”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去,“为什么世间规矩,多是用来束缚女子的?为什么男人的选择,后果却要女人来承担?就像五姐,三叔三婶快十年没有回来,就好像把她和五哥给忘了一样。连他们的婚事,若不是我母亲写信去问,他们都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又要生他们?为什么外任时不带上他们?为什么自从回到燕京后,我就不能和在西境那样,跟随大姐骑马出城游猎?为什么?”

  苦笑,唯有苦笑。这些问题,敏心也回答不出。好在,容心她也不需要旁人来回答。

  “子绣他……是很好的,可惜他姓温,我姓徐。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们两个只是寻常人家的儿女,将来成亲后,是不是也会和我在西境见过的那许多平凡夫妻一样……”容心喃喃道,“七妹,你知道吗,我一直,一直很想念西境。”

  那个她出生的地方。

  “七妹,你呢?”容心靠在敏心身上,那天然清艳的美丽面容上有着淡淡轻愁。

  敏心想了想,招手唤来秋雁,低语了几句。

  随后秋雁很快回来,递上了一支长箫。

  敏心低笑:“随解先生学乐这么多年,一直听六姐你弹的琵琶曲,今天不如就听我吹首曲子吧。”

  容心展颜:“好呀。”

  这把小叶紫檀木箫敏心已用了多年,连木纹都摩挲地淡去了。敏心将箫抵在唇边,微微吹气,低沉呜咽的箫声就弥漫在了天地之中。

  乐曲沉郁悠扬,含蓄婉转,说不完的顿挫意气,道不完的相思情谊,荡漾在云间月,听得容心不自觉潸然泪。

  她吸吸鼻子,翁声道:“七妹,你吹得真好听。”

  敏心微笑,停了吹奏正要答她,不远处幽远亭台间忽然一道清脆笛声如山野云中闲鹤一般飞出,高昂处是鹤飞高峦,迎风展翅,低婉处是徘徊游冶,悠然自在,缠绵时是交颈共舞,呜咽时是鹤唳云间。

  一曲将毕,那吹笛者竟用竹笛拟了声鸟鸣,便如鹤飞还巢,旋即干脆利落地停了来。尾音收得极漂亮,但余音袅袅,久久不散。

  敏心听得发怔。

  容心伸手戳了戳她,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这吹笛人,是谁?”

  无怪容心有此疑问,实在是只要粗通音律的人,在场都能听出,方才这笛声完全是和着敏心吹的曲子来演奏的。

  这是谁?

  只有敏心自己知道,方才她吹的曲调,并不是什么名曲或古曲,而是随性吹出的,可这人,竟和得近乎浑然天成。

  被容心这一问,敏心才似如梦初醒,她连忙出了亭子,循着乐声响起的方向张眼探寻着。

  只是月色虽亮,但终究不及日光,只能看到一片墨色的树林房屋。

  敏心不禁有些失望。

  容心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已无酒醉的迷离,而是带着她一贯清醒时的活泼:“为什么不去看看,到底是谁?”

  敏心猛地回头,正好对上她含笑湛然的眼眸。

  因是在自家庄子里,敏心容心二人都很放松。秋雁打着灯笼为两位小姐照明,容心挽着敏心的手,一路循着溪水的上游慢慢走着。

  虽说是为找那吹笛人,但她们心中很清楚,这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为她们此刻夜游的行为粉饰罢了。

  夜凉如水,已入仲秋,纵使还不算太晚,但空气中已隐隐流动着肉眼可见的流霜。

  走了有一炷香的功夫,视野所及仍是无人,容心缩缩肩膀,呵了一口气,小声道:“七妹,要不我们回去吧?”

  此时她们已沿着溪流慢慢走到了一处高地,眼前所见全是沉默的山丘和屋舍,偶有几只夜归的飞鸟扑次次落。

  敏心点了点头,正要转身离开,背后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嬉闹声。

  其中一道清朗的男子嗓音,格外突出。

  敏心脚步一顿,霍地举步回身。

  眼前一片灯火熠熠,数不清的侍女姣童捧着玉盘珍馐穿行在朱楼绣阁中。

  那一身玉色襕衫的男子,正靠在红漆栏杆上和身侧侍童说着什么,修长手指把玩着一管翠绿竹笛。他腰际系着一枚皎白玲珑的玉饰,在辉煌的灯火,显得愈发润泽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