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79章 兰月夜 ·

  七月初七旧称兰月, 自古便有乞巧之俗,譬如兰夜斗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等。

  有了容心张罗,还有卢少夫人的默许, 庄子上大大小小的仆妇从前一天起就被容心指挥地团团转。一会儿要去捉蜘蛛,一会儿要去打井水,一会儿又要一众丫鬟取来通草、巧果、五彩丝线, 在小阁楼上结做各色花卉。

  若是陈嬷嬷在此,定会说上一句“这哪有姑娘家的样子!”

  幸而她和程夫人都不在。

  卢少夫人遣了婆子入城回禀婆母, 那厢九少爷也不大好,程夫人一边照顾他一边还要忙着中馈,无暇分神, 听闻下人说六小姐精神头极好, 又在折腾着七夕拜月事宜,当下略皱了皱眉, 想着女儿即将出嫁, 似这般松快的日子也不多了,便也就挥了挥手,随她去了。

  待管事婆子带了程夫人的话回去, 容心更是喜上眉头。

  敏心一瞧她表情, 便觉有些不妙。容心笑眯眯,只是神秘兮兮地凑上来小声道:“我有个好主意。”

  莹心冷眼瞧着,又翻过一页书去,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别又是神秘爬树摘果子的‘好’法子。”

  眼看着容心柳眉一竖, 将要发怒, 媛心赶紧上前打圆场:“不知道六妹妹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饶是如此, 容心仍然鼓了腮帮子,皱着鼻头, 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她左右看看,忽然一把拉过敏心:“七妹,咱们出去说。”

  敏心被她拉了个踉跄,连放在膝头的医书都被抖落到地上。

  容心走得急,敏心只好仓促回头呼唤:“四姐、五姐,我们去去就回来。我的书——”

  竹帘打在门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莹心冷哼一声,扭过头去,恨恨道:“不过是瞧着咱们是庶出,不配和她们嫡出的说话罢了!”

  媛心叹气,扯扯她的袖子,小声说:“六妹性子急,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不是那个意思。”

  莹心还待要回话,门口突然蹿进来一个小丫鬟,在两人的注视下飞快地把容心落在椅靠上的敞氅抱在了怀里,然后一脸讪讪地跑走了。

  一片静默。

  莹心愣了一会儿,起身把方才敏心掉在地上的那本书拾起来,轻拍了两下抖落了灰尘,阖上放在了一旁的高几上。

  媛心也站了起来,立在她身后:“左右我们晚上便能知道六妹心里想的是什么主意。”她颇为无奈,“你也别气了。出身是不能变,可伯母姊妹都不曾薄待过我们,她……”

  莹心咬了咬唇,低低应了一声。

  媛心一怔,随即高兴地说:“那我们去看看鸳鸯水晒得怎么样了吧!”

  两人相携着下了小楼,到了院子里。

  守在井边的庄户婆子看到她们来了,谄媚笑着凑了上来:“四小姐,五小姐!您二位也来看晒水啊!”

  也。媛心捕捉到了这个字眼,她赶忙侧首去看一旁的莹心,果然,她冷着一张俏脸,紧紧抿着唇。

  媛心只好开口岔开话题:“这水如何?”

  庄户婆子拍着胸口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井水啊是昨天晚上就打好的,溪水是我家那口子天没亮就去溪里挑来的,混好后足足晒了一整日,水膜晒得厚哩!小姐您保管放心,您的针投下去,一定能‘得巧’!”

  时人有习,七月七要“乞巧”,其中一桩便是投针取巧。在七夕夜把备好的绣花针投入晒了一天的水盆里,观看水底针影,若是只有笔直的一条影子,便是“失巧”,若是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或者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便谓乞得巧。得巧者,来年不仅眼明手巧,能做得一手好女红,还能嫁得如意郎君。

  她们出身钟鸣鼎食之家,本就不需靠一双手做针线来补贴家用,学绣做衣,更多的是为了表孝心。而婚事除了最年幼的敏心,其余诸人更是长辈早早定好的。今日吩咐下人去准备这些东西,不过是容心临时起兴罢了。

  因此媛心只是动动眉毛,并不把这庄户婆子的话放在心上,笑着敷衍了一句:“那就借你吉言了。”

  那婆子并不曾听出,喜气洋洋地应下了,还以为自己入了主家的眼呢。

  那厢容心拉着敏心偷偷溜了出来,没跑多远,只是绕到了她们所居的庄子后面。

  才看一眼,敏心就惊出了声。

  叫她惊讶的不是此处还有一条溪水,也不是芳草如茵、千枝吐蕊的好风光,而是溪边亭下那堆得老高的黑色坛子。

  她指着那株极老的桂花树下的凉亭,转身对容心问道:“你不会是想……”

  容心先是有些畏葸地瞥了敏心一眼,见她只是惊讶,便无不得意地笑了:“怎么样?我们拜完月,就来喝酒吧!”

  敏心只粗略地数了一数,那亭子里堆了起码有四五只大坛子,还是酒家专用的那种半人高的大酒坛。

  敏心无语道:“你昨天支了你奶兄弟出去买的就是这个?”

  容心笑嘻嘻:“对。”又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我都叫他小心点了。”

  敏心仰头望天,深吸了一口气才忍住了。

  “你知不道道,这几坛!几坛酒要多少人才能喝得完!而且全是未勾兑过的初酒!喝一口起码醉三天!”

  容心委委屈屈地应:“……那怎么办?我都买回来了。”

  敏心叹道:“你想喝酒也不是不行。好歹和大嫂说一声,这满庄子的人也不会不给你买。咱们在家喝的从来都是秋露白、桃花酿这样的酒,你这!唉……”

  容心去拉她的手,凑近了撒娇:“好七妹,你就和我说说,我该怎么办呀?”

  敏心被她陡然凑上来的一张朝霞映雪的面容惊得倒吸了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长长叹道:“和我来吧。”

  卢氏正教雅姐儿习字,见两位小姑突然到访,听她们吞吞吐吐地说了缘由后,不禁哑然失笑。

  “我晓得了,你们去玩吧。”她温柔地说道。嫁给世子徐徽宏已快十年,但她的口音依旧带了点南音,显得愈发和婉。

  容心期期艾艾:“大嫂,我……”

  卢氏一笑,抬手抵在她唇边:“无妨,我晓得的。你们只管去玩吧。姑娘家能这般快活的日子也不多了。”

  敏心郑重道谢:“多谢大嫂。”

  卢氏与徐徽宏的长女颂雅才六岁,见姑姑们离去,她奶声奶气地问:“娘亲,为什么说姑娘家能快活的日子不多啊?”

  卢氏只是微笑摸了摸她的头,并不曾回答。若不是她在今年开春终于生下了桓哥儿,她娘家那边,就打算着要送一个庶妹上京了。

  女子立身,何其艰难。既然眼下她还能给这几个尚还天真烂漫的小姑一点放肆的自由,何乐而不为?只是女儿还小……

  晚饭过后,容心就兴冲冲地拉着几个姐妹跑了出去。

  卢氏在后面望着她们纤巧的背影,轻轻笑出了声。

  这夜明月格外皎洁,缺了一角的胖月亮高高挂在深蓝的夜幕上,皎白月辉如薄纱轻轻柔柔落了下来,院中众人的身上都被镀上了一层银辉。

  “快点!搬过来,放这,诶诶诶歪了歪了,再移过去一点!”

  见拜月的香案贡品和等会儿乞巧用的东西都备好放好,容心这才满意地笑了。

  世子夫人卢氏在一旁观礼,小颂雅也依偎着母亲,好奇地看着丫鬟们取来蒲团铺在香案后,几个姑姑一一跪了上去。

  敏心一转头,看到雅姐儿瞪得圆溜的眼睛,笑着朝她招了招手。

  卢氏抿嘴一笑,在女儿身后轻轻推了一把,雅姐儿往前走了几步,有些迷茫地回头望了望母亲,而后在敏心的招呼下一齐跪了下来。

  敏心耐心地教着这个小侄女:“拜月乞巧,是为了向七姐祈求心灵手巧,祈祷小孩子无病无灾,平安健康。”

  一众姊妹带着侄女认真地拜了三拜,起身后还双手合十闭眼默默许下了心愿,贡香才燃了一小截,容心便跳了起来,叫着仆妇:“把水盆端来!”然后转头兴奋笑道:“我们来比巧吧?”

  雅姐儿懵懂地看了看地上一溜装满了水的铜盆,转身找她娘问道:“这是在做什么呀?”

  卢氏还没来得及答话,容心就已经吩咐她的贴身丫鬟取来针插,把细如牛毛的绣花针分发给敏心、莹心和媛心,而后自己率先把针投了下去。

  那细针入盆,果然浮在水面上没有沉下去。今夜月色甚好,湛湛月光下,能清楚地看见盆底的针影一头大一头小。

  容心笑开,那看盆的庄户婆子就大声嚷嚷了起来:“六小姐得巧!”

  卢氏笑道:“恭喜六妹了。”

  莹心挑了挑眉,也走上前去,把手中绣花针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水面上。她屏着气紧张地盯着那针,却见细针晃晃悠悠飘了几圈后停了下来,盆底针影弯曲形状。她点点头,这才露出一点矜持笑意。

  媛心、敏心亦和前面两位姊妹一样,投针入水盆,均得了个好兆头。

  那边秋雁把敏心装着喜蛛的小木盒呈上,其他人和卢氏,甚至仆妇都纷纷掏出喜蛛盒子来,相互比试着蜘蛛结网的疏密。

  敏心虽对此不太感兴趣,连喜蛛都是秋雁、兰芝带着几个小丫鬟去捉来准备好的,但见众人其乐融融,便也笑着看着她们闹。

  “要是二表姐能来,想必她也会高兴的吧。”

  “表小姐身体不便,还是留在城的好。”兰芝委婉地劝道。

  敏心笑着看了她一眼:“我如何能不知?只不过此景甚美,此情甚好,忍不住,想和人分享。”

  她抬头望月,神思游荡,久久不能平定心旌。

  前世这个时候,母孝还有三个月才出,她不便参与侯府众姊妹的欢聚庆祝活动,只是孤身一人呆在房内,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寂寂入眠。

  “七妹,我们走吧?”容心忽然凑过来,别有意思地朝她眨了眨眼。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