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栈道 ...

  竺年很快就走了。

  他和红三两个人单独上路,先是骑马,到了驿站就换马,遇到山路不便,就换驴。

  “这一路,简直像在咱们自己家。”红三轻声细气地感慨,站在驿站的房间里,往外看着雪。

  这里是距离阳州最近的宿州最东面的一个驿站,叫羊尾驿。其实应该叫做阳州的阳尾驿。和海尾集类似,算是标明这个地方是阳州的尾巴。

  竺年端着三碗热汤面从厨房出来,骂骂咧咧:“发什么神经,赶紧把窗关了!”红三不是红二,是个能够做饭能够把厨房烧起来的“天才”。若非考虑到古栈道难行,他也不会选身边武艺最好的红三陪同。

  红三依依不舍地关了窗户,往竺年身边坐下吃面。

  他虽然穿着男装,但是一举一动都像是做男装打扮的女子,努力想让自己英气一点,还是脱不了女性的体态。

  岁数不小的驿丞精神还很好,体格也壮硕,头发略显花白,接过一碗面,和他们同桌坐下:“此去路可不好走,怎么想到这时候进山?”

  竺年说道:“家中人等不及了。”

  虽说羊尾驿的驿站又小又旧,但是作为一个山区集镇的羊尾驿的镇子,规模可不算小。

  这地方虽然是山区,不适合种地,但是当地的一种山羊很出名,又有本地一个非常大的药材市场。

  这个时节,许多药材商人会在这时候过来购买今年最后一批药材,离开的时候会捎上几头羊。

  山羊数量不多,价格不便宜。

  驿丞听竺年的话,以为他是来买药的,就劝了一句:“还是得当心。买的时候去两家大商号。您二位的话,去了直接找东家,亮明了身份好办事。要什么东西,他们哪怕没有,只要羊尾驿有的,也能给您找齐。小商号里也有好货,但是水深,你们不懂行的,别被骗了。”

  “我省得。”羊尾驿的药材市场肯定有许多本地特色的药材,可惜他这一行没有时间,不然还真的可以好好逛逛。红三也懂点药理,说不定能发现些好东西。

  红三不吭声,埋头吃着羊汤面。

  条件有限,没法熬高汤,羊肉都是买的现成的白切羊肉,但是一点都不膻。面条里揉了鸡蛋,爽滑筋道。

  他们今天晚饭吃得早,吃完天还没暗,两人打了伞出门,走到镇上,又买了一些现成的食物和日用。

  这会儿天气冷,也不怕东西放坏,就尽可能多买一些。不过毕竟是两个人的用度,比起那些车队商行,他们买的量一点都不打眼。

  竺年不用看小地图,就能注意到集镇上散落的一些红点。

  红三提着东西,打着伞:“一会儿放完东西,您自去厨房忙活,我去理个头。”

  深谙他的理头是什么意思,竺年没反对:“悠着点。”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羊尾驿距离官府的管辖范围太远。

  一个权力真空的地方,官府不进来,自然有其他势力进来。

  竺年回去后,在做干粮的间隙,写了一封信,交给驿丞,让他寄去汾州。

  信很厚,都是他一路上见到的事情,后面有一些粗浅的办法,不知道是否能够行之有效。不算什么正经建议之类的,毕竟他也就走了这么一趟,对于各方面的了解并不深入。

  驿丞郑重去把信放好:“明天一早,我就去送。”

  直接往汾州送,也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能够住驿站的,都是有官家身份的人。加上出行的花费和安全方面的考虑,能够走越远的人,大致上实力就越强。

  驿丞看得出两个小年轻都是练家子,剩下的不敢多问,继续帮竺年打下手。

  “看天气吧。要是明天天气不好,晚些时日送也没什么,不着急。”交作业,不是什么重要公文。

  驿丞还是不敢怠慢,又把注意力放在竺年做饭的动作上。

  驿丞是会做饭的。根据规定,官员在驿站休息,驿站需要提供饭食,标准各有不同。

  羊尾驿常年没有什么人来,大部分时间都是驿丞一个人,有点兴趣就是给自己做点饭食。

  竺年就给他解释做饭的各种细节,教他发豆芽。豆制品来不及现做,就写了方子下来。

  驿丞见他烙饼,问了问数量,出去一趟,带回来许多还算新鲜的韭菜。

  宿州已经冷下来了,新鲜韭菜得有关系才能买得到。

  于是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竺年的背包里除了羊肉饼之外,还多了许多韭菜鸡蛋饼。

  从这里进山,驴子也没法走,只能步行。

  刚开始有药农山民踩出来的路径,路径非常杂乱,有当地的向导已经早早守在路边,开出不菲的价码:“两位小哥儿,我们都是住在山里头的,对里头的路可熟悉。您要采什么都能给您找着。”

  “这大话亏你说着也不昧良心!”旁边很快有人驳斥,“两位小哥儿还是到我这儿来。咱们村里人多一起进山,安全。”

  “是啊,你们外乡人怕是连这些小路是不是人走的都分不清,万一进了荒山里,谁也救不回来。”

  “今年夏天还有个小哥儿,倒是命大。不过命捡回来了,一条腿终究是瘸了。”

  “咱们开的价钱是真的不高。这会儿进山,要准备的东西可多,还容易遇上狼群,不讹你们。”

  羊尾驿夹在蒙山和迁山中间,山势地形非常复杂,孕育了许多珍贵的本地独有的草药。很多人若是在药材市场上找不到,就会往山里面去自己找,也催生出了向导这个行业。

  竺年和红三谢过这群人的提醒,还是两个人自行往前。

  他们走后没多久,几个神情猥琐的汉子跟了上去,不算小声地笑:“还有个小娘子。”

  其他山民看着,脸上露出愤怒又害怕的表情,但都不敢说什么。

  竺年不把小地图上的红点看在眼里,对红三说道:“你昨天这么一搞,今天驿丞就必须出门送信了。”

  昨天他们准备完干粮,红三就掐着点回来,身后有人推着好几辆牛拉的大板车,装满了人头。

  拉车的是药材市场里的大掌柜大东家,他们是最受这群地痞流氓迫害的。要是可以,谁不想好好做生意?

  但他们能够做的,也就是偷偷去县衙悬赏。

  “附近”的县衙距离羊尾驿有足足六十里地,还是山路,就那么几个衙役,根本管不到也不敢管。

  红三软乎乎地笑:“今天天气好,雪停了,路也好走。”

  他们一路过来,看到不少通缉悬赏的画像,人都记住了。他是不差这些赏钱,但是:“我让驿丞把赏钱一起送去汾州,给那些姜国跟来的人。”

  红三的爹就是军人,战死后的时候他的年纪还小又瘦弱。母亲在家带着他,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非得要他对这些人感同身受深表同情什么的,倒也不至于。但是他既然能够顺手做一点事,也不妨做着。

  “亏得驿丞见过大场面,这点事情还吓不到他。”竺年想到昨天夜里的场景就觉得不舒服,“下次还有这种事情,停车的时候多注意点风向,味道差点吹到厨房里了。”

  “哎,我知道了。”红三说话还是软软糯糯的样子,征询领导意见,“那跟着的这几个人现在就解决了?免得等会儿休息的时候臭味影响吃饭。”

  这时候他们进山还没多久,在走惯了山路的人看来,还算好走。

  冬天草木不密,蛇虫也几乎看不见,倒是比别的时候更清净一些。

  “再过会儿吧。”他们才刚进山呢,不好在这时候浪费体力。

  “行叭。”红三点头。

  他们两人闷头走路,可苦了后面跟踪的一伙人。

  这伙人是盗匪,也干一些倒卖药材的生意,人虽然不多,但个个手头有真功夫,在羊尾驿这个地方“人缘不错”。

  今天看到两个小年轻,其中一个还是女子,瞧着确实有点功夫在身上,但他们完全不放在眼里,只想着进山就把人给办了。若是运气好,碰上一个公子哥儿,还能多要一笔赎金。

  结果没想到,这两个人也太能走了!进了山就走,看到岔路也不停,那走路的样子简直像是本地的老药农。

  两个人还都穿着灰白色的狼皮袄子,连那个奇怪巨大的背包,都是青灰色的,稍微一错眼,就要失去踪影。

  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难怪敢两个人就上山。”做过功课,也有底气。

  都是做这一行的老手,两人表现出来的能力,让他们放下轻浮,变得开始认真起来,却没有觉得自己会拿捏不住:“他们这是往古栈道的方向走。”

  “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都是悬崖峭壁的,又没什么药?”

  “不急,再看看。”

  走在前面的红三说道:“我们要不走慢一点,等等后面的几个?我怕他们跟丢了。”

  竺年正在查看小地图上的古栈道的痕迹,心不在焉:“你替他们操什么心?我们还是尽快把这段路走完,我可不想连着好几天住山里。”

  红三也不想。

  作为一条名为古栈道,其实在大月建国之初,还在发挥巨大军事作用的道路,栈道并没有多么的古。

  为了能够保证运送物资,修筑道路的地势都选择相对平缓。

  但也只是相对。

  在蒙山和迁山的夹角处,想从走到直线距离一丈远的地方,绕上半个时辰都不稀奇。

  若是外乡人进了山,别说是采药了,走出来都难。

  羊尾驿采药的人多,近处的几座山不是被人采光了,就是被人围起来种药。别人想要采药,都得往深山里走。

  山匪们没想到两个外乡人,竟然比他们还能走,一直跟到了中午。

  他们赶到的时候,两个人显然已经快吃完午饭,准备继续走了。

  他们可不想继续再跟下去,若是再耽搁下去,怕是要在山里面过夜。

  顾不上已经喘到痛的胸口,他们拿下身上背负的武器,就迅速朝着两人包抄过去。

  竺年正在收拾刚用过的炉子。但凡和厨房沾边的东西,都不能让红三碰。

  红三吃得有点撑,正百无聊赖,都不用眼睛看,耳朵就听到了几名山匪的动静。

  他眼前一亮,直接往山匪们跑过去。

  山匪们只觉得眼前一花,远处就剩下了一个人,还不等他们找到消失的那个,就发现身边少了两个兄弟的动静,还不等细想,就见他们先前口中的“小娘子”冲着自己笑了笑。

  “小娘子”伸手捂住他的嘴巴,随即心口一痛,就完全失去了知觉。

  红三用的武器不是传统的匕首,而是一根**。匕首相对更宽,如果攻击位置不得当的话,容易被骨头卡住。**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哪怕没有扎到致命处,巨大的开放伤口也很难愈合,放血也能把人放干。

  这群山匪再怎么嚣张,也不过是业余选手里面的中等段位。

  红三是顶级职业选手,收拾他们就跟收拾几只鸡仔似的。

  他聊胜无地把几个山匪搜索了一番,摸出了一堆零碎东西,再把尸体往山下一踢。

  山风一吹,空气重新变得清新起来。

  竺年站在原地拉伸了几下,刚用过的锅子还没完全晾凉,得再放放,好奇地看着红三带回来的一堆东西:“都有些什么能用的?”

  红三扯了两根绳,先捆了两捆箭:“可以凑合用。”

  箭这种东西不嫌少,很多时候都是一次性用品。

  竺年把一捆箭带上,对剩下的一堆普通的刀子匕首的不太感兴趣。

  红三就把东西用一件山匪身上扒下来的狼皮袄子包起来扎紧:“等到了阳州,好歹能用。”

  如今民间一般能够搞到的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也就是柴刀、斧头一类。猎户会有自制的土弓箭,工艺和军备的完全不能比,虽然有些有独到之处,但通常射程短,箭头也很少使用金属,更多的是打磨好的石头或者骨头之类的硬物。

  山匪们的武器,比民间这些明显要强上不少。红三是看不上眼,但也不至于就这么白白扔了。

  竺年叹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天气冷,锅子一会儿就凉了。他收拾好东西,继续赶路。

  荒凉的大山里,似乎只有他们两个人。实际上在小地图上,有不少在活动的黄点,都是一些赶着最后一波进山的采药人。

  这时候进山已经很危险了。对于这些熟悉地形环境的采药人来说,现在的危险更多的是来自于一些饥饿的猛兽。

  冬天捕食困难,猛兽偶尔会对落单的人数少的采药人下手。

  但采药人又是一种比较忌讳扎堆的职业。草药的“窝”都是每个人的秘密。

  哪怕结队进山,在采药中发生争执,乃至于闹出人命的事情也不罕见。

  两人为了救两个被狼群围困的采药人,就先用掉了半捆箭。

  这是父子两人,作为回报,他们邀请竺年和红三去了一个秘密的小屋。

  那是一个现成的大概也就一间屋大小的山洞,被收拾得很干净,门口有伪装,洞内有通风口,也有储存的清水。

  父子俩合力把一块大石头堵住木门,点起火把,才吁出一口气:“多谢两位恩公相助。若非两位恩公,我们父子俩今天要命丧黄泉。”说着,两人就跪下磕了个头。

  竺年没阻止,笑道:“相逢即是有缘。若非二位,我们兄弟还不知道今晚在哪里落脚。”

  这地方的猎人小屋极为隐秘,等闲还真找不到。

  红三正忙着把身后的狼皮卸下来:“这皮子不怎么好。”

  父子俩看到狼皮还有些发憷:“这群畜生也不知道怎么了?平时应该晚上才出来,今天出来得那么早。”

  竺年随口劝了一句:“你们还是不要继续往山里面走了,把这些皮子带着,也不算没有收获。”一边拿出干粮来热,一边问红三,“我刚想砍两根狼腿,你怎么拦着不让?上次我打狼也是,都烤得香喷喷的了,好像被你们给扔掉了。我还没吃没狼肉呢。”

  红三整理晚上休息用的铺盖,翻了个白眼给他:“这种野物,活动范围距离人那么近,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人,你也想入口?”

  “噫!”竺年顿时对狼肉没了想法。

  “您要非得想吃,等我们走到深山里去,找一窝狼给你尝尝。就是狼都是一窝,你也吃不了那么许多。”

  父子俩听着救命恩人轻描淡写地说要屠狼,瞧着地上血迹还没清干净的一大捆狼皮,脸色就红润不起来。

  他们肯定不能白要这许多狼皮。要知道冬天的皮子最好,狼又是成群结队,捕猎困难。这群狼还都是一击毙命,狼皮很完整,绝对能卖上个好价钱。

  要不是手头拮据,他们甚至还想自己买下来。他们这种住在山里,又经常进山的人,没什么比一张好皮子更保暖的了。

  无奈山洞里压根就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儿,一直到临睡前,采药人才找到机会表达一点回报:“两位恩公若是不嫌弃山洞简陋,此处往前,我还知道一些地方。”

  “那敢情好!”

  竺年和红三虽然救人就没想着回报,但是能够因此避免风餐露宿,肯定是很开心的。

  再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也知道了采药人们为了采药,究竟能够进到多么深的山里。

  “这儿已经算是阳州的地界了吧?”红三说话的时候呼出一口热气,脚下的路已经完全被大雪覆盖。他不敢走神,完全踩着竺年的脚印走。

  一连走了七天,两人的脚程远快于普通人,才算是走到了最远的一个采药人小屋。

  采药人的路径和古栈道的路径,并不完全重合。七天里,有两天他们是自己露营的。

  采药人小屋哪怕再怎么简陋,也比露营要舒适得多。

  竺年在前面带路,速度已经明显比刚出发的时候慢了下来:“还不算,不过今天顺利的话,我们中午就能差不多到了。”

  其实这种以天堑作为划分的界线,并没有多么明确。

  譬如说楚江,把大月简单分为南地和北地。但非得要说具体到楚江哪里才算是南地,也没个明确说法。楚江在舆图上都是一条宽面条,搁现实里哪怕做渡江生意的,偶尔也还会翻船呢。

  宿州和阳州,一般以迁山最北端的一处小山头为界。很多年前,这里还是国界,到了前朝就变成了古栈道的一段,叫界首山。

  竺年在这方面的判断从不出错。到了中午的时候,哪怕天还在飘着雪,他们还是到了界首山。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界首山上竟然有人,人还不少,甚至带队的都是熟面孔。

  “杨三郎?”竺年都很惊讶。

  杨三郎更是如坠梦中:“小王爷?您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是亲眼看着人出涉阳关去了姜国,怎么到这儿来了?还只有两个人,难不成……

  “别想太多。我们从宿州过来的。”前面的路面没有铺,但是积雪清理得很干净,竺年几步就走到杨三郎跟前,“跟我说说,阳州现在怎么样了?”

  迟钝地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多么不妥,杨三郎涨红着脸一边带路,一边说道:“茅军主力已经歼灭。剩下一些溃逃的,现在还在搜捕。”

  “这么快?”竺年有些意外。

  茅军主力占着阳州州府,整个阳州最大的粮仓,除了没有援兵,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其他方面的补给。也就是州府疏于修缮,若是换做沃州城那样的城池,坚守州城,怕是坚守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哪怕被他吃掉了十万,也还有二十万人。

  他这才走了不到两个月就没了?

  杨三郎说道:“十弟让人写了许多纸条,扔到茅军那边,还派人喊话什么的。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爹让我来这儿修古栈道。”他已经在这荒山野岭待了一个月了,整个人心平气和,甚至忘记自己还曾经想着出去阳州开疆拓土,完全是一位匠人,一位大师傅!

  附近有个小营地,里面东西一应俱全。

  竺年吃过饭,就把古栈道的舆图画出来,顺便告诉他哪里还是照着原路修,哪里地形变了,要改道哪里,最后说道:“我也是初步考察,具体修的时候,你们还是自己判断。等到开春之后,我再让镇北王府那边来联系你。”

  杨三郎一脸麻木,却又一点都不感到惊讶,道了谢,又仔细收好舆图,亲自把人送到能够骑驴子的地界,才停下脚步。

  他家老爹,这一次又走在了竺年后头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ω ̄):你为什么要穿女装?

  红三⊙▽⊙:我没有啊!

  糕儿( ̄ω ̄):领会精神!

  红三⊙ω⊙:哦,因为我好看,引人犯罪~

  红三⊙ω⊙:这样就能引来坏人,赚赏钱!

  红三╰(*°▽°*)╯:小钱钱可以买好多美美的小裙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