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那边放了十天假, 正月初八那天员工就陆续回来工作了。

  赵保国和沈红英放心不下家里,在城里待了几天嚷着要回去。

  厂子现在正在关键期,林砚池和赵亭松也腾不出太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既然两个老人认为待在老家舒服一些, 林砚池也没有挽留。

  不能为了所谓的孝心就不顾他们的意愿把人留在城里。

  赵亭松又提出了让赵春风留下来帮他的事。

  赵春风迟迟下不了决定,他自己进不进城的倒是无所谓,但虎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

  要是跟着他回老家, 就只能在村里上小学。

  赵春风是有文化的人, 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他的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 两个娃还这么小, 他们有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可以,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在首都上学。

  林砚池很惊讶大哥能有这样的觉悟, 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以前条件不好没想过这些, 但现在他们有能力了, 是要好好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虎子和妞妞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犹记得他当初住进赵家的时候,虎子还不到两岁, 一眨眼都要上小学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都是自己的孩子, 赵保国和沈红英肯定希望赵春风日子也能过好。

  没道理赵亭松进城办厂, 赵春风为了责任就要一直守着他们。

  他们家春风也有本事,不能这样埋没他。

  沈红英道:“我跟你爸都商量好了,春风和金枝不用跟我们一起回去, 我们老两口先在村里待两年, 等他啥时候不当大队长了, 我们就跟着你们进城享福。”

  赵保国很有责任心, 当了这么多年的大队长,突然让他撒手不干,他觉得挺对不起村里人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刚刚开始,他想带着大家再干两年。

  林砚池算是知道了赵亭松那事业心是从哪来的,他们父子俩都认死理,一旦决定做某件事那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

  外面诱惑再多,他们都能守住本心,专心干自己的事。

  固执是固执些,但确实很值得信赖。

  赵春风放心不下他们:“那怎么行,哪能把你和爸就留在村里。”

  赵保国听得生气:“咋不行,我们俩还不到五十,身强力健,用得着你们谁照顾。”

  说得像他俩七老八十,啥也干不了似的。

  村里像他们这个年纪的,都能干得很,好手好脚的要人照顾,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赵春风还是有顾虑:“我还得管村里的厂子呢,要是我走了,谁来管理他们?”

  这事赵保国也跟他想好了。

  “我和你舅舅不是还在吗?大队的电话又不是摆设,有什么事情我会随时给你们打电话的。”

  沈得贵附和道:“就是,就那么小一个厂,难不成我和姐夫两个人还搞不定?”

  赵春风心里的天平已经倾斜了。

  赵亭松城里的厂子正是缺人的时候,小林又还在上学,若是没个可靠的人帮忙,他也不放心。

  既然如此,那他也不犹豫了。

  就这样,赵春风和谢金枝带着娃留在了城里。

  家里田地那么多,赵保国和沈红英两个人干不过来,干脆就把田分了一半给村里关系好的家庭。

  也不要钱,每年给点粮食就行。

  ……

  新的一年,工厂牙膏开始投入生产,厂里又多招了很多工人。

  去年放假的时候,赵亭松给每个工人都发了过年红包,平时厂里效绩好,他们还有奖金,一年下来,工资十分可观。

  现在松池日化厂可是香饽饽,好多没工作的人挤破头都想往里挤呢。

  昨年村里和城里的两个厂,除掉人工和各项开支,赚了有五万块。

  还没揣热乎呢,赵亭松又拿出来购买了生产牙膏的设备,牙膏设备可比草药包的贵多了,一套下来花了三万块。

  这么多钱,赵亭松有点心疼,但他想得开,知道生产设备对于一个工厂的重要性。

  只要厂子一直运转,别说三万,三十万他也能挣回来。

  之前的蚊香和草药包都打了松池日化厂的名号,邱阳推销这么久,和那些商户都熟悉了。

  听说他们厂里研发了新的产品,挺多商户都愿意尝试。

  卖不出去还能退货,反正亏不到他们头上来。

  林砚池从报纸上尝到了甜头,新产品一出来,他又找专业人士打了广告。

  他们这回生产的牙膏,分了好几种类型,有美白祛黄的,祛口臭的,还有清新口腔,减少牙龈上火的。

  天然草本,温和不刺激,刷完之后,口里还会留下淡淡的香味。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他们生产了不同效果的牙膏。

  城里人对自己的外在形象还是很在意的,谁也不希望自己一开口就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尤其是那些长期抽烟的人。

  松池日化厂的牙膏一经上市,就广受好评,特别畅销。

  加上邱阳手底下那几个业务员都很给力,短短一年,他们的牙膏就在全国打出了知名度。

  昨年两个厂子的净利润有五万块,今年村里的厂子是沈得贵负责,赵亭松就没再插手。

  光靠城里这个日化厂,他们这一年的利润就比昨年多了一倍。

  赵亭松之前还老担心还不上政府的钱,厂子的收益这么好,他也放心了。

  只要产品质量和数量能跟上,销售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日化厂能够成功还是得益于他们抓住了机会,在别人都不敢做不敢想的时候,他和林砚池大着胆子,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带头开办了北城的第一个私营工厂。

  说白了就是没有竞争对手。

  林砚池是个未雨绸缪的人,改革开放已经两年了,原本还在观望的人看到他们的成功都开始心动。

  无论哪个年代,有人贫困,就有人富裕。

  当初他们开厂为了资金的问题愁得不行,最后只能寻求政府的帮助,不代表其他人也会这样捉襟见肘。

  房山县这边原本只有他们一个工厂,就这一年,旁边的工厂一下就冒出了好几个。

  这边离主城区近,要是办厂,首选位置肯定是这。

  林砚池和赵亭松商量一番,既然手上的钱已经足够,也不管当初定的日子,赶紧把欠政府的钱还了。

  省得夜长梦多,到时候有人打他们这工厂的主意。

  首都这边有权有势的人太多了,他们毫无背景,别人想收拾他们容易得很。

  虽然这块地是市长亲自批的,但难保下面的人起歪心思。

  还是得把地彻底写上自己的名字才安稳。

  政府这边对他们工厂还是挺看重的,签合同的时候很顺利,谁也没为难他们。

  这下是再也没后顾之忧了。

  也幸亏两人动作够快,不然还真要惹一身腥。

  林砚池也是听陆学林说的,有人打起了他们那块地的主意,不知道那人听谁说的,他们的地没签合同,没有拿钱购买,就到土地局闹事,表示这不符合流程。

  大概是上头有点关系,所以不分轻重,连政府的茬都敢找,土地局那边的人也没惯着他,直接报警让警察来把人请了出去。

  为了防止有人再拿工厂的地挑事,土地局甩出了文件,表示他们当初建立工厂是合法合理合规的。

  除了没拿钱,办厂的流程赵亭松一件也没漏,说他们工厂不符合流程完全就是污蔑,好在政府这边是向着他们的,不然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日化产品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想来分一杯羹的人不少,地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就有其他日化厂搞些偷偷摸摸的小动作,故意出高价来他们这边挖人。

  还真有好几个工人把持不住诱惑跳槽的。

  哪家待遇高去哪家倒也没什么错,但离职的时候好歹也跟人说一声啊,前一天干得好好的,第二天就不来算是怎么回事。

  赵春风主管人事这块,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气得不行,向来好脾气的人在厂里发了好大一通火。

  最后还是林砚池来劝的,能干出这种事的人本身人品就不可靠,留下来迟早也要坏事,还不如趁此机会整顿一下工厂,免得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

  走的工人都是今年刚招的,老员工全都在,他们也谈不上什么损失,当然心里不爽是正常的,经过这档子事,以后厂里招人肯定会更严格了。

  商业竞争不入流的手段多得很,与其防备别人,当老板的还不如想想该怎么留住员工的心,老员工在利益面前也不为所动,证明他们的经营模式并没有问题。

  厂子的核心还是在产品研发和销售上面。

  研发是林砚池自己负责,基本不会出纰漏,销售那边的管理人是邱阳,这人对厂子的发展比他和赵亭松还要上心。

  去年邱阳靠着跑销售的提成在城里买了房,今年他想多攒点钱把家里人都接过来。

  到时候再讨个老婆生个娃,日子岂不是美滋滋。

  他能有今天全靠林砚池他们,别的厂给再多的钱都打动不了他。

  大家相识于微末,所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几个重要的人撬不过来,就招几个工人有什么用,接连被松池日化厂的核心人员拒绝,竞争对手那边也开始消停。

  工厂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周末的时候,赵春风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游乐场,家里只有林砚池和赵亭松在。

  林砚池想去工厂那边看看时,被赵亭松拦住了,一脸疑惑的时候,就听赵亭松委屈巴巴开口。

  “这两年,你把心思都放到了厂子上,对我冷淡了不少,我不开心。”

  以前他要是用这种口气跟说话,林砚池肯定会心软,但是现在赵亭松心眼多了,林砚池可不吃他这一套了。

  “你还会倒打一耙。”

  他们两人,明显就是赵亭松对厂子更上心,有时候忙到大半夜才回家,一点也不顾忌林砚池的感受。

  也不知道他怎么好意思说这样的话。

  再说忙碌的日子也就是厂子刚开始那年,现在两人都是准点下班,昨晚腻歪了一晚上,也不知道赵亭松是从哪里产生这种宛如被抛弃的错觉。

  他生气的样子看起来特别有意思,赵亭松从背后拥住他,轻笑道:“跟你开玩笑呢。”

  林砚池揉着自己酸胀的腰:“我们俩很熟吗?你跟我开这样的玩笑。”

  赵亭松咬了一下他的耳垂,哼了哼:“不熟,也就是睡过的关系。”

  林砚池笑着给了他一肘子。

  赵亭松也不跟他闹了:“今天不去工厂了,咱俩一起出去逛逛。”

  林砚池眼珠一转就道:“你这是又准备了什么惊喜呢?”

  赵亭松撇了撇嘴:“你怎么这么聪明?”

  林砚池心道,这跟聪不聪明没关系,主要是他太了解赵亭松了。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就知道这人在打什么主意。

  昨天晚上他就感受到了赵亭松的激动,今早一起来他又故意说这样的话,林砚池要是还看不出来,那也太蠢了。

  就是不知道赵亭松又干了什么事。

  回想起前几次惊喜,林砚池都很满意,这回他对赵亭松的惊喜还是很期待的。

  “我可以装作不知道的,现在你说去哪,我就去哪。”

  赵亭松很有自信:“知道也没关系,反正你也猜不到这回我送你什么。”

  这样一说,林砚池更期待了。

  “走走走,赶紧带我去。”

  给门上了锁,赵亭松就骑着自行车,载着他出发了。

  他们这回的目的地在二环那边,很快赵亭松就载着林砚池进了一个胡同。

  林砚池看着慢慢靠近的宏伟建筑心头跳了跳,直到赵亭松拿着把钥匙在眼前晃了晃,他才回了神。

  赵亭松手掌放在他的背上推了推他:“进去瞧瞧。”

  林砚池拿着钥匙开门,插了好几次,才把钥匙插进锁芯。

  赵亭松在一旁忍不住笑:“要不要我帮你?”

  林砚池哼了声:“才不要。”

  说完,就把门推开了。

  林砚池虽然一直念叨着要买四合院,但是对于四合院的了解都是从电视或者网络上,现实中他也是头一回见这样的院子。

  这是一套两进的四合院,前院用来招待客人,内院就是自家人住的地方。

  平时关上门,谁也不知道你在里面干啥,隐私性特别高。

  林砚池老早就想买一个四合院,但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四合院的产权问题模糊先不说,主要是这两年他和赵亭松手上的钱太紧张了。

  一座四合院,少说也得上万,正是缺钱的时候,就算手上还有钱,他也不敢这么用。

  赵亭松把正大门关上,看到林砚池脸上满是好奇惊叹,心中越发柔软。

  上前牵着林砚池的手,问他:“喜不喜欢?”

  这话问得属实有点多余,但林砚池还是认真回答:“喜欢,特别喜欢,你什么时候买的?”

  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竟然一点风声也没给他透。

  赵亭松道:“知道你喜欢这样的房子,我一直都找人打听呢。原本这里面还住了几家人,不过这两年都陆续搬走了,上个月最后一户也搬了,前几天房管局那边给我打了电话,我就立马把这事办了。”

  难怪这几天赵亭松心情很好,原来是因为这事。

  又听他继续道:“房子我写的是你的名字,这里是你的私产,怎么处置使用都是你说了算,以后谁要是惹你生气,让你不高兴了,你就把人撵出去。”

  林砚池笑了笑:“那万一是你惹我生气呢?”

  赵亭松没含糊:“那也照撵不误。”

  林砚池心道,他可舍不得。

  赵亭松家里人都对他这么好,谁会惹他生气,房子不管写谁的名,到时候都要把爸爸妈妈哥哥嫂嫂全接过来,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欢喜。

  林砚池上辈子干啥都是一个人,认识赵亭松后,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害怕孤独了。

  他就喜欢全家人都在一块。

  其实现在住的房子也不差,就是以后两个孩子长大了,恐怕就住不下了。

  有了这院子,别说两个孩子,就算大哥大嫂再生两个都能住得下。

  反正大门一关,谁也瞧不见,林砚池在赵亭松侧脸上亲了一下。

  “谢谢你哦,小满哥。”

  他眼里的喜欢和崇拜都藏不住,赵亭松努力抑制着自己的嘴角,结果还是咧着嘴,笑得跟二傻子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两个宝贝腻腻歪歪了这么久也差不多啦,小林收获了爱情亲情友情,小赵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平行时空的他们会特别幸福的,我爱他们。【洋洋洒洒想了很多话,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只有一句: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陪伴!祝小天使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会有一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