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书之团宠小狐妖【完结番外】>第43章 43.京城那些事5

  43.京城那些事5

  白小夭一双黑溜溜的狐狸眼盯着太子滴溜溜转,里面写满了好奇和疑惑。

  太子好笑地摸了摸他的头道:“吃你的,若是嫌烦去旁边的小包厢,要清净些——”

  白小夭哪肯去,他心中充满了好奇和一肚子问题。

  方才听了说书人说的故事,他就想问太子了,只是白果炖鸡和生腌蟹打扰了他问问题的进度,如今他瞧这模样,大美人绝对是想调查什么事,那他哪肯错过这机会。

  他摇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乖乖地嗦着自己的生腌蟹大有他就是个壁花不要当他存在的觉悟。

  太子也就随他去了。

  不一会一个穿着一身破旧武将袍子的男子进来了,大概五六十岁模样,满面沧桑皱纹,右边的袖管里空空荡荡,但身形还是非常笔挺。

  来人向太子行了礼,太子指了处对面的位置道:“张老伯坐吧,不用多礼。”

  这张老汉听太子叫了声张老伯,不由眼眶有些泛红,讷讷道:“草民只是一介贱民,哪当得起殿下唤一声老伯——”

  太子也不和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孤想问问二十二年前的事,老伯可清楚?”

  张老伯露出一脸迷惘之色,面上时而痛苦时而怀念,半晌才道:“草民定知无不言!”

  说着也不等太子多问,便自己道:“其实当年月海之战,和说书人说的也大差不离,只是若非经历过的人,只凭一段说书,是没法体会到当初月海之战的血腥与残酷的。”

  “那是我才三十二岁,正值壮年,十八岁参军,便被派去驻守边关,摸爬滚打十余年做了个普通的小旗。”

  “许多人说罗刹鬼族青面獠牙长得跟鬼一样,其实并不太对,很多罗刹人都是生得极好看的——”说着他偷偷瞅了白小夭一眼,小声道:“当初的罗刹鬼王长得和这小少年差不多好看呢——”

  太子和白小夭心中都很是惊讶,虽说他们觉得那罗刹鬼王不至于青面獠牙,但也没想过会生得这版好看!

  白小夭对自己相貌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长得和他一般好看的罗刹鬼王,那些说书人是怎么忍心把他说成满面獠牙的恶鬼的。

  张老汉又道:“不过越是长得好看的人,那发起疯来才越是可怕,比恶鬼还像恶鬼!”

  白小夭:······

  总有种被内涵的感觉,但张老汉还一副无知无觉的模样。

  “草民我到边关呆了十多年,对罗刹还是比一般人知道得多些的。”

  “罗刹人高大威武,善骑马、力气大,骁勇善战,每年冬天时时有罗刹人烧杀掳掠我们的村庄百姓,有时候是罗刹军队,有时候是罗刹匪寇,但人数都不算多,最多不过几十上百的骑兵,少的时候不过十来人的匪寇。”

  “但不管是罗刹军队还是匪寇,这些人都凶恶至极,只要是经过的村庄,所有粮食银钱都抢了,男的割下头颅拴到马边,女的衣服剥了捆到马上,老的小的尽数活埋,然后一把火将村庄烧光。”

  “真的是丧天良啊——”

  “凌将军就是皇后娘娘,带我们剿灭了数支罗刹军队和匪寇,其中最凶恶的突兀一支,我们是只呆了干粮和水,追踪了三个月才一举缴获。”

  “凌将军就是老汉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

  “后来听说罗刹换了王,新上任的王想与我们通商友好往来,那时候我们怎么会相信,在边关人看来,罗刹人都是恶鬼,几乎家家和罗刹人都有着血海深仇,谁愿意和他们来往!”

  “但是凌将军说,互相隔绝、不通往来,世世代代只会更加血海深仇,边关百姓也无法安宁过日子。”

  “那时候罗刹侵略的军队和匪寇被清剿得差不多,新任的王态度很友好,几乎再无侵略边境的事发生,就算出现了,罗刹军队比我们去得更早,也绝不手软。”

  “凌将军带领我们赶走了许多罗刹军和匪寇,给那些幸存的女人、老人和孩子安了家,边关的百姓都信服她、爱戴她。”

  “凌将军说,我们该和罗刹放下成见通商,许多边关百姓便也忍着放下了仇恨。”

  “互通往来后,我们的确发现罗刹人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罗刹军队和罗刹匪寇穷凶恶极,但是大部分罗刹人其实和我们差不了太多,他们虽然身材更高大、长得不一样,礼仪教化也不一样,但他们大部分人也就是普通人,只为了挣口吃的、为了过个安生日子。”

  “他们罗刹男子许多生得高大帅气,罗刹女子生得漂亮丰腴,时间一长,互相通婚结为两家之好的也很多。”

  “如此大概又过了好几年,凌将军回到京城作了皇后,没多久,那罗刹王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一改之前友好的态度,在边境烧杀掳掠,甚至纠结数十万罗刹大军,想要一举南侵。”

  “那时候凌老将军已经去世,凌小将军还年幼,边关军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倒,压根抵挡不住罗刹大军的势如破竹。”

  “后来凌将军便又带着边关将士,将罗刹军一个城一个城打回去,最后在罗刹月海决一死战。”

  白小夭听完,嘴里的生腌蟹都忘记啃了,一时情绪有些复杂,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太子面上倒是无甚表情,像是这其中故事已经知晓七七八八,只是再找当年亲历者询问些更详细些的信息罢了。

  他道:“张老伯可知这罗刹王为何要撕毁当年盟约?”

  张老伯:“老汉当年只是一个小旗,其实也就当年月海之战远远见过罗刹王一面,还有次在城中和乔装后的罗刹王打过照面,总共就两次。”

  “这罗刹王为何出尔反尔,老汉也不知,不过大家都说是罗刹凶性难改、狗改不了吃屎,之前互通往来就是罗刹王族的诡计,就是为了好让我们苍玄放下警惕!”

  太子清楚这张老伯大概也并不能知道更多了,能在当年罗刹月海之战中活下来的人本来就少,如今又过了二十余年,更是故人难寻。

  白小夭见太子没再问话,自己忍不住多问了些其他的,诸如张老伯现在在做些甚,如今身体如何、家中境况如何,倒真像和寻常老伯唠嗑一般。

  张老伯本来对太子有些敬畏和拘谨,面对白小夭这么个好看、亲和力又强的小少年,倒是放松很多,叹了口气道:“朝廷对我们这些退下来的老兵抚恤有加,每年都会发十两白银。”

  “凌将军怜恤我们这些边关的将士,都会给我们找份差事,像我没了一只胳膊,许多事情都做不了,便给我安排了一份在北校卫五营看门的差事,一个月五两白银。”

  “感谢朝廷和凌将军,我本来就孤家寡人一个,这些银两足够我过活了——时常还能买些小酒喝烧肉,只是身上留了些旧伤,每到阴雨天发作有些难捱。”

  白小夭:“老伯你如今还有什么亲人吗?”

  张老汉:“我本就是边关人氏,从小便是孤儿,父母兄弟死在罗刹匪寇手中。好不容易吃百家饭长到十八岁参军,又替亲人报了仇,后来又丢了一只胳膊。”

  “长辈也无一个,挣的钱也不多,何苦去祸害那些好人家的姑娘,到现在这个年纪更是没这个念头了。”

  “虽然孤家寡人一个,但是自己吃饱、全家不愁,也算不错——”

  小喜子在旁边听得直抹眼泪,白小妖好笑道:“你又哭什么?!”

  没想到他还颇真情实感道:“我只是也想起我自个身世了,小时候老家遭了天灾,地里颗粒无收,村里人都出来逃难了。”

  “从老家黔南郡到京城有千里之遥,一路上只能啃树皮、饮露水,后来好不容易快到了京城,爹娘又染了风寒,直接就没了,也只剩了我一个——”

  白小夭:······

  怎么听起来都那么身世凄惨,屈原道哀民生之多艰(注),只是努力地活着,本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

  小喜子有些腼腆道:“听了张老伯的经历,我心中十分感佩!若是张老伯不嫌弃,我想认张老伯作干爹,虽不能延续香火,但逢年过节能去看看张老伯,以后还能替您养老送终——”

  这话一出,白小夭都有些惊呆了,对小喜子不禁有些刮目相看。这认干爹的事,不管在什么时候,不都讲究个无利不起早吗?!要么是为财,要么是为权为色,这张老汉既无钱财又无一官半职,连身体都不怎么好,小喜子认这个干爹,用一般人眼光来看,这不就给自己找个负累吗?

  但看小喜子神情,明显十分真诚,连带着张老伯都不禁愣住了,眼眶也忍不住发红,半晌摸着眼角的周围道:“没、没想到老汉我这把年纪了,竟还有这等福分!小公公愿意认老汉我作干爹,实在是巴不得的事!”

  “以后老汉我在这世上,也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这个上过无数次战场,经历过罗刹月海之战,宁愿流血也不会轻易流泪的老兵,说完便又忍不住摸了摸眼泪。

  注:出自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