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薄情书生郎>第55章 会元

  柳应渠走进自己号棚,他看见了不是挨着茅房的,心中松口气。

  他坐在长凳上,这次的考试又要考几天,他的考篮里带了水壶和馒头,这次的检查人员比较温柔,馒头没有被扳成碎片。

  吏部的人敲锣了。

  “会试开始!闲杂人等皆退!”

  有衙役在外面维持秩序,沈清梧轻轻吐出一口气,他站在人群中格外的引人注目,穿着红衣的大氅,皮肤雪白,样貌艳美绝俗,凤眸乌黑亮丽。

  “罗罗,柳郎又要进去受苦了。”沈清梧说道,白白的雾气消散在空气中。

  “姑爷,身强体壮比起其他书生已经好多了,少爷可以炖点人参鸡汤给姑爷喝。”蒋罗罗劝道。

  “也好。”谈到其他的书生,沈清梧就信心十足。柳郎的身子一定比这些弱鸡强。

  在号棚里的柳应渠打了一个寒颤,他冲着自己的双手吹气,然后才开始答题。

  “杨大人,烤烤火。”一个吏部的官员端了火盆过来。

  杨长修颔首点头,他把放在桌子上的资料翻开了一下,他正对面正好是谭恒,谭恒正襟危坐,已经提着笔在答题了。

  他一一扫过去在号棚里的考生还有的在看题,有的愁眉苦脸的,还有的奋笔疾书。

  嗯?奋笔疾书?

  柳应渠深吸一口冷口气,他拿着毛笔飞快的在答卷上写,前面的题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障碍。

  试卷很快就翻了一页。

  在落颗针都能听见的考场上格外的明显。

  考生:“……”哪个孙子搞人心态?!

  谭恒毛笔一顿继续答题,速度也变快了。

  几天几夜的考试时间,其中一个考生睡觉时把自己的试卷给烧了,然后被拖出去了。

  “大人再给我一个机会!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等了三年啊!”书生挣扎着想要回到号棚里,流着眼泪看上去格外可怜。

  衙役并不为所动。

  杨长修也只能摇摇头,规矩就是规矩。

  通过乡试以后就能做朝廷的补充官员,只是通过会试之后的好处更多,还能进入殿试遇见皇帝,这是无数读书人心中所期盼的事。

  柳应渠看着自己桌子上的煤油灯,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这也太惨了吧。

  顾焕崇直接把桌子上的煤油灯放在了地上,他做题的时间够用,用不着晚上的时候还去做题,他现在只剩下策论了。

  这次杨阁老出的题是如何治理边蛮之地?

  边蛮之地是在北方,最北方的少数民族较多,以前被打下来了就一直是一块硬骨头管理不下来,还有的时不时闹叛乱。

  顾焕崇从官员和国家的角度入手,不过他也是做过很多试卷的人,他的落点虽然大,但写的很细节。

  曲流写到策论题有点犹豫不决,治理边蛮之地,这题太偏了,杨阁老不按套路出题啊。

  柳应渠想了想心中打好腹稿就落笔了。

  心中还唱起了歌。

  他从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入手,还写了用少数民族自己的人来管理自己,但是要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设立书院,要教导他们学习汉语,还要让他们入朝做官。

  杨长修观察着众位考生,目光扫过众考生。

  几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衙役在门口敲锣了。

  “所有考生站起来,按照顺序走出号棚,从一号考生开始!”

  书生们提着自己的考篮,陆陆续续的走出号棚。

  整个过程静穆,只有衣服摩擦的声音。

  吏部的官员上去把试卷密封起来,然后送回去让专门的人抄写。

  “终于考完了。”一个考生摇摇晃晃的走出考场,他的家人立马就呼啦啦的围了一大圈,对着他嘘寒问暖的。

  “怎么样,这才有把握吗?”

  “爹,娘别问了,我想先回去睡一觉。”

  柳应渠的号码是在最后面,他从考场上一出来就受到了众人的瞩目,主要是柳应渠长得太好看了,气质如松柏,他瞧见众人在看他,露出一个浅笑,不卑不亢的,身姿修长,脊背挺直,站在一处就是一道风景。

  从他后面的考生都是惨白着脸,还有的挺着大肚腩。

  只有他站在人群中一眼别人就能注意到。

  “这位公子长得好好看。”

  “要是通过殿试这一定要是探花郎。”闺阁小姐和哥儿们都喜欢探花郎,谁不喜欢长得好看的。

  “柳郎!”沈清梧看见柳应渠连忙走上前挽住了柳应渠的手臂:“辛不辛苦?”

  闺阁小姐和哥儿们仿佛听见了自己的心碎成了两半。

  柳应渠唇角含笑:“不辛苦,你等了我很久了吧。”

  沈清梧脸上一红,嘴上还是狡辩:“我才来的。”

  柳应渠轻轻笑了笑,他伸手把沈清梧肩膀上的水珠擦了擦:“撑伞时不要只是偏着撑伞,这边的肩膀都湿了一些。”

  沈清梧又气又羞:“我给你熬了人参鸡汤。”

  柳应渠心想人参鸡汤多喝点也好。

  两个人钻进马车里,柳应渠整个人就靠在马车上了,然后闭上了眼睛。

  “柳郎,酒楼开张了,我请了四个厨子,还请了浆人来做成橙汁和苹果汁还有热牛奶。”沈清梧很喜欢和柳应渠分享自己的事情。

  古代也是有饮料的,只是它们不叫做饮料,做饮料的人叫做浆人。

  沈清梧侧过头去看,柳应渠已经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在他俊美的脸上投下阴影。

  马车里很温暖,柳应渠的双手放在一起,墨发束冠。

  看来还是累坏了,沈清梧伸出指腹摸了摸柳应渠的唇瓣,软乎乎的。

  “李叔,马车开慢一点。”

  “好嘞,少爷。”

  沈清梧把马车里的毛毯扯过来轻轻的盖在柳应渠的身上。

  他目不转睛的看着柳应渠,像是永远也看不够。他以前从未想到自己对一个男人竟然这么痴迷。他做贼心虚般的把柳应渠的一只手抓了过来,自己伸出一只手和他慢慢的十指相扣。

  沈清梧勾起唇角,对着空气发笑。

  柳郎好乖的样子。

  “少爷,到府上了。”李叔喊了一声。

  “我知道了,李叔,你先去休息吧,我和柳郎在马车里再待一会儿。”

  李叔点点头:“好,那少爷我就先走了。”

  柳应渠这几天还是太累了,他睡在马车上不省人事。顾焕崇他们回到家里也是倒头一睡不起,号棚的条件太艰苦了。

  等了两个时辰,柳应渠这才睁开了眼睛,沈清梧靠在他的肩膀上也睡着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沈清梧睡得很浅,一会儿就醒过来了。

  “柳郎。”

  柳应渠有点不好意思:“突然就睡在马车上了。”

  “有没有很冷?”柳应渠关心的问沈清梧。

  沈清梧觉得这样的关心真的不要这么贴心,他心脏骤然加快,沈清梧扬扬下巴:“我不冷,……但是你可以抱一抱。”

  柳应渠漆黑的眼睛满是笑意。

  过了半晌,沈清梧漂亮的凤眸瞪柳应渠:“你怎么……”不抱我?

  这话还没说完,柳应渠就把沈清梧抱了起来,浅浅的呼吸落在他的皮肤上,沈清梧敏感的变成了粉红色,柳应渠低声说:“刚才手有点酸,怕把你摔了。”

  沈清梧开心的抱着柳应渠,白皙的脖颈羞得红了。

  “柳郎,我想去看《俏探花》了。”

  柳应渠:“……”

  他怀疑人生,是他不够俏吗?

  老婆你这样真的让我难以招架。

  试卷密封送到了吏部的地方,等抄写完毕后,杨长修和考官们就开始改试卷了。

  这么多份试卷,考官们几乎是十几秒一份试卷,只有看见很差和很好的试卷速度才会慢下来。

  “此卷当得上会元!”一个考官拿着一份试卷有些激动,他手中拿的其实是颜台的试卷。

  几个考官借阅过去看了几眼挼着胡子点点头,杨长修看了看只是笑笑没说话。

  有考官改到了顾焕崇的试卷,他点头:“这份考卷比之前那份考卷更好。”

  顾焕崇的立意很深刻,而且不空不大,也符合君主和官员的要求,是一份标准的答案。

  杨长修看了一下,他也跟着点点头:“这个学子当得上会元。”

  虽然杨长修这么说了,但剩下的试卷还是要改,只是后面的试卷再也没有能够让他惊艳的了,其中有一份试卷很怪很创新,他本来在写搞实政,一下子就跳出了实政的圈子,说是要和少数民族亲如一家人,管理少数民族一定要因地制宜。

  ???

  这家伙的脑子好像时不时会灵通一下,杨长修还是给了他一个上榜的机会。

  吏部的人加班加点的疯狂改试卷。

  杨长修喝了一口茶继续改试卷,突然他的手指一顿。

  大致的内容翻译过来就是大昭朝地大物博,少数民族很多,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应该给予他们和汉族一样的待遇。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设置书院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让他们也能做官……

  写在前面的这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杨长修的目光,身为内阁的阁老,他可知道最近少数民族闹得有多凶。

  他们派遣的汉族官员去管理少数民族,结果语言不通。还有的汉族官员,走进大山后人都没有出来了。

  比如最近在北方就有人叛乱,才派了人去镇压。

  结果镇压了过段时间又要镇压,他们也不可能把叛乱的人全拉去砍头了。

  试卷上接下来的方法也有时效性,杨长修连连点头。

  他在这份试卷上写了一个上等。

  “此卷是当之无愧的会元。”

  “杨大人,给我们看看。”

  考官们看向这份试卷,有些犹豫:“杨大人,这和少数民族平等,这话太偏颇了。”

  杨长修:“我不这么认为,正如试卷上所言,大昭的官员是所有大昭子民的官员,难道他们不是大昭子民吗?”

  杨长修想去内阁找皇帝,他突然脚步一顿没头没脑的说:“要改,也不能叫边蛮之地。”

  杨长修匆匆到了内阁,然后去求见昭烈帝。

  “臣参见陛下。”

  昭烈帝看见杨长修很惊讶:“起来吧,你不是去改试卷去了吗?”

  杨长修也不好隐瞒,他说出了自己的考题,又把柳应渠的答案说了一遍。

  “大昭的陛下是所有大昭子民的陛下……”昭烈帝其实也对少数民族的事头疼。

  “这话朕听着舒服。”

  杨长修:“……”

  还是要他来。

  “陛下,臣以为可以向大昭境内发出圣旨,代表陛下的容人之度。”

  昭烈帝:“行吧,那就拟旨。”随便说一说的话,他下一道旨意也无妨。

  “不需要经过谈论吗?”杨长修骨子里有点传统。

  “朕都同意了。”昭烈帝不满的说。

  就那些叽叽歪歪的,还没有他爽快。

  杨长修从内阁回来面露沉思,他说道:“把试卷整理好,诸位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了。”

  会试的试卷改得很快,全国的考生都翘首以盼。

  会试只录取三百名考生。

  “怎么办?我怀疑我考不上去!”焦鸣紧张的走来走去。

  “我也怀疑我考不上去,我写了一半中途还变了个思想,最后硬拉也拉不回去。”王灼清唉声叹气。

  前面的题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只要会背就行,可策论就不一样了,策论最拉分。

  陶然也叹气:“我也怀疑我考不上,边蛮之地我是一点也没了解。”

  曲流和古战也叹气。

  焦鸣:“惨了。”

  王灼清:“遭了。”

  陶然:“死了。”

  曲流:“完了。”

  古战:“三年再战。”

  “……”

  柳应渠有点想笑,他这次对自己的策论有点信心,再怎么也能榜上有名。

  第一他不想了,前五可以想一想。

  毕竟来都来了。

  “大家不要这么消极,我们难大家都难,这样相当于没有什么难度。”

  陶然苦着脸:“我们不一样,我才不信这鬼话。”

  难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对于像是柳应渠这样的人来说就很简单了。

  “你至少是解元,再怎么学识还是过关的。”

  十五个解元中的一个啊,这会试的前几名估计也是这十五个解元中随意挑选了。

  “放榜了,不要拥挤。”吏部的官员拿着榜来了。

  瞬间京城一片沸腾,书生们还管挤不挤,立马拼命的往前面挤挤。

  柳应渠在其中脸都挤变形了。

  他没惹任何人。

  “……”

  太疯狂了。

  按照惯例还是从最后一榜开始放。

  “呜呜呜呜!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一个书生泪流满面。

  “我考上了!”焦鸣哭了,虽然是倒数第一但他还是考上了。

  柳应渠已经不是以前的柳应渠了,他要看第一榜。

  顾焕崇,颜台,谭恒的目光也是紧紧的盯着第一榜的……第一个位置。

  颜台安慰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他一定是第一名。

  顾焕崇心脏怦怦直跳,考取功名就在这时!他这次很有信心,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

  剩下的十四个解元也是虎视眈眈的站在一旁盯着。

  “第一榜放榜!”

  话音一落,柳应渠立马扭头去第一榜的最后一个开始看。

  有点出息,但不多。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名  宁阳郡柳应渠

  第二名  宁阳郡顾焕崇

  第三名  江南郡  颜台

  第四名  宁阳郡  谭恒

  第九名  宁阳郡  林暇

  ……

  ???

  第一名柳应渠?!

  ……?

  这个名字他怎么没有听过。

  颜台傻了,他怀疑自己的眼睛瞎了。刚开始看见一个宁阳郡的柳应渠,他忽略自己心中的失落,可能是这次发挥失常,他应该是第二名。

  他感觉在考场太冷了,这一定影响了他的发挥!

  他继续往下看结果第二名也是宁阳郡的一个叫做顾焕崇的,他不会连第三名都保不住吧,颜台的笑容渐渐消失,然后渐渐凝固。

  “会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宁阳郡的!”一个书生不可思议。

  宁阳郡去年可是十五个郡的倒数第一。

  颜台紧张看榜,然后第三名颜台,他是第三名,颜台松了口气,不是他松什么气啊。

  气死他了!

  谭恒看着榜也回过神来了,他又失败了,他又败给了上面的两个人,谭恒紧紧的盯着榜,他怕一转身他会哭出声来。

  “谭公子,你没事吧,你的脸色很难看。”

  “……我没事。”

  一口老血从他的口中喷了出来,还是太年少气盛了,压不住心中的火气。

  “……”这他妈也叫没事?!

  顾焕崇心中跌入了低谷,考了第二名他还没有倒数第一名高兴。

  焦鸣尖叫:“柳兄是会元!!!!”

  顾焕崇回想起了焦鸣的声音,毕竟他们曾经是一个学院的人,在院试的时候,焦鸣尖叫柳兄是案首,在乡试的时候焦鸣尖叫柳兄是解元,现在……

  而剩下的十三个解元也傻了,人都懵了!!!

  不带这么玩的啊。宁阳郡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