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76章 数理化

  莫少珩看向赵景澄怀里抱着的大公鸡,说道,“你没做错。”

  “非但如此,你帮那孩子养着它,还拯救了一个可能永远陷入阴暗的灵魂。”

  连最在意的东西都可以无情地抹灭,父母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但他们永远不明白,他们亲手磨灭了孩子心中的温暖。

  所以,又有什么颜面期盼孩子长大了心存阳光,温柔待人。

  古语有云,子女不言父母之过错。

  当真如此吗?

  至少在莫少珩看来,哪怕是孝心也得是双向的,当然这有驳伦理,莫少珩是不敢说的。

  赵景澄嘴巴都张大了,“我有这么厉害?”

  他其实也就有些共情而已,所以帮那小孩养这只大公鸡。

  莫少珩一笑。

  有些东西,就表现在这些平常的一举一动之中。

  莫少珩表扬了一番赵景澄,想了想,还在三街战报上发了一片文章。

  莫少珩其实很少发表文章的。

  内容大概就是表扬赵景澄心性善良,少年有为,有先贤悲悯天下之心。

  最后结语点了一下题,不要亲手掐灭孩子心中的光,以免因果报应,到老来怪子女心性恶毒不孝。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在意的东西,比如孩子养大的大公鸡,只是每个人在意的东西不同罢了,是不容许被轻易践踏的。

  这结语说得就有些严重了。

  但也直指灵魂,设身处地地想想,别人如果也毫不在意地毁掉你在意的,是否世界就暗淡了下来呢。

  三街战报一出。

  赵景澄简直乐呵到了不行。

  他上报了,他被表扬了。

  仪王妃来看赵景澄的时候,赵景澄正左手抱一只大公鸡,右手抱一只大公鸡,看着桌子上的三街战报。

  仪王妃:“……”

  赵景澄还有点羞涩,“娘,我是不是特别善良?”

  仪王妃没好气地道,“一天到晚尽知道惹事,别人没找上门来说理,我就烧香拜佛了。”

  赵景澄有些不服气,“我都上报了,夸我……夸我有先贤的悲悯之心。”

  羞死他了。

  仪王妃一愣,接过三街战报一看,“……”

  撰文的还是莫少珩?

  “不就是救下了一只大公鸡?也就你老师抬举着你,给你搏一个名声。”

  赵景澄嘴巴都翘起来了,“才不仅仅是一只大公鸡。”

  “老师说,对那孩子来说,这只大公鸡就是他的亲人,是有感情的。”

  “当着他的面将鸡卖了,宰杀了,会阴暗一辈子的。”

  “现在那孩子知道,我将他的亲人养得很好,他心中的光才不会熄灭。”

  “我以后还准备让他来府上,看看我将他的鸡养得多好。”

  “就像我养的这只,它是有名字的,是我的小伙伴,谁也别想伤害它。”

  仪王妃:“……”

  道理还一大堆一大堆的。

  但……她似乎也觉得,赵景澄和一般孩子是有点不同,哪有人对养的鸡付出感情,当成小伙伴的。

  不免又看了看三街战报上的文章。

  难道真如报纸上所言,她感觉到的赵景澄的不同,是因为他有一颗悲悯天下的心?

  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说不清楚,这是因为赵景澄跟在莫少珩身边学习,三观潜移默化的在转变,和这个时代出现了差距。

  但……自己孩子有一颗纯善之心,自然是好事,说出去名声也好。

  难道还像报纸上说的,因为小时候的阴影,长大了心中都是阴暗的回忆才好啊。

  心里美滋滋的,“你这报纸与我。”

  她得去吹嘘吹嘘,她最近好像老是在别人面前夸赵景澄,这都维持多久了?

  赵景澄点点头,“拿去拿去。”

  反正这期的报纸他买了一盒子,他得保存起来,以后没事就拿出来看看。

  外面看三街战报的人也很多。

  看着这篇文章多少也有些怪异之感。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

  那只公鸡之于那个孩子,就像最重要的东西之于自己吗?

  若是自己最亲的人嘻嘻哈哈地在自己面前毁掉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想到这里,身体竟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这就是先贤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着的道理吧?

  当然,大部分人也仅仅是当成看了一则趣闻。

  “没想到,赵景澄小世子居然会同情一只公鸡,这倒是以前没有想到的。”

  “但我觉得好像并非仅仅是同情那只公鸡。”

  “还又有那个孩子,或许赵景澄对他而言,就是那道生命中的光芒。”

  议论得还颇为激烈,因为其中似乎又暗藏了什么道不明说不清的道理一样。

  这则文章一出,还有一个莫少珩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凉京城中的孩子,养宠物的多了起来。

  又或者以前已经养着宠物的小孩,终于鼓起了勇气,抱着他们的宠物走到他们的父母面前,“它不是畜生,它不同。”

  把一群家长弄得脸漆黑。

  关键是这些上过义务教育的孩子,还有条有理的,“这是人性的真善美,读书人当心怀悲悯,就像镇西王府的小世子一样,不然你给我花费的读书的钱,都白花了。”

  这是他们在学舍,先生们分析这篇文章时说的,他们原话照搬。

  “读书人得心存温柔,少些偏执。”

  莫少珩的文章,虽然看上去怪异,但又和先贤的一些道理是相通的。

  加上莫少珩是传学博士,他的文章就直接被用来教化众生了。

  一篇文章掀起了凉京城的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还没有持续多久。

  凉京城中,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小学童,下午没事的时候,坐在街边,在一张显得有些宽大的牛皮纸上,拿起一个个圆形的木块,玩得特别认真。

  那圆形的木块上,写着什么,“车马相”等等。

  牛皮纸上划着奇怪的交叉的线条,中间写着“界河”二字。

  一开始,对这些小学童在玩的东西,也没什么人上心。

  但看着看着,似乎觉得其中有什么道理一般。

  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小学童答道,“这是象棋,可有意思了,我们是象棋小组的学生。”

  莫少珩的课外兴趣小组已经展开了。

  “象棋?”

  现在的学舍都教这么奇怪的东西?

  小学童答道,“知道三街之战吗?三街之战是小型的军演,那么象棋就是纸上谈兵的军演。”

  其实,莫少珩也没有想到,那些先生对象棋的评价这么高。

  他本来弄出来也当是一个娱乐。

  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一但失衡,就会造成很多可怕的结果。

  莫少珩弄出这些,也是为了丰富一下凉京百姓的生活。

  生活的美好分两种嘛,物质和精神,齐头并进才是理想状态。

  听到的人都愣住了,纸上谈兵?

  别看纸上谈兵似乎是一个贬义词。

  但那也得是读书人,得会谈才行。

  对读书人稀少的凉京来说,这可是个稀奇事情。

  不由得专心看了起来,这一看可不得了。

  棋盘以“界河”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是多个九宫图组成。

  难道还暗合道家的奇门八卦?

  看似简单的一张图,竟然暗藏玄机。

  双方有“帅”坐镇,双相分列,百官星罗棋布。

  这不就是整个朝廷嘛,又如行兵打仗。

  每个棋子有自己的行走规则,和现实打仗有颇多相似之处。

  越看越惊讶,其中的智慧实在太惊人了。

  每走一步都得思考如何应对,以及后招。

  “莫少珩是如何想到的?”

  莫少珩要是知道百姓在想什么,一定会说一声惭愧,这可不是他的智慧,他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

  算是让华夏的文明,在这个平横的时代,再现光芒吧。

  华夏文明,始于炎黄,贤于尧舜,烈于商,礼于周,太多璀璨的光辉震惊上下五千年。。

  对于凉京的百姓来说,如果说三街之战是动态的军演,那么象棋就是静态的军演,只需纸上相斗。

  可不就是纸上谈兵。

  一时之间竟然看得出了神。

  也看得入了迷。

  在现代,大爷们围在一起下一盘象棋,那也是声势浩大得很。

  这下棋观棋,似乎都各自有各自的乐趣。

  一时之间,纸上谈兵的游戏,在凉京城中议论纷纷。

  规则稍微有些复杂,但也只要认真学学,也并非多难。

  只是,仅仅的一张不大的棋盘,却有着千般的变化,万般的应对手段。

  实在容易让人沉醉。

  原本还仅仅是看小学童下棋的凉京百姓学会规则后,就有些忍不住了。

  三街之战,他们不可能组得起战队,每次看看也就罢了,但这个象棋他们可以啊。

  这绝对是一个更加进一步的全民娱乐节目,他们还不知道,连朝廷的百官和圣人,现在都在开始研究这个象棋了。

  古时的朝代,有很多旗风颇盛的朝代,都是有棋官的,主要职责,就是陪圣人下棋。

  棋,是一件十分雅趣的事情,还能提高思考能力呢,算是一种有趣又能锻炼脑力的项目,作为学生的话,课余下下棋其实是十分不错的,就怕有些老师连这一点乐趣都禁止掉,成天让人背课文。

  而这时,乌衣巷的杂货铺也开始传出了有象棋出售的消息。

  众人:“……”

  莫少珩还真是不放过一丝一毫赚钱的机会。

  其实莫少珩也没有想到,象棋能这么快被接受,估计是有三街之战这个真实的小型军演在前的愿意,有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后面的象棋才这么快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他的课外兴趣小组,好像发展得有点迅猛了,都走出学舍了,所以干脆多做了一些象棋来卖。

  出售的象棋,分成了两款。

  普通款,这是提供给普通百姓的。

  还有就是典藏款,这是专门给贵族设计的,材质和制作的精细度有所区别。

  没过多久,经常就能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下象棋的场景。

  有时候,小学童们会被拉去下棋,看着年老和年幼者对弈,也挺诡异的。

  与此同时,“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规则也传开了,一开始,观看的人多了,总会有人指指点点,多少影响了观看和下棋。

  凉京吹起了一股子雅趣之风。

  其实不仅仅是象棋,莫少珩设计的其他课外兴趣小组的内容,也慢慢走上了街头。

  比如音乐。

  因为古琴昂贵,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

  所以莫少珩折中了一下,让朝廷提供了笛子。

  笛子不像古琴在贵族中地位那么高,但笛声十分的悠扬,也是十分不错的传统乐器。

  在北凉,它只流行在个别小地方。

  莫少珩选中它,是因为它制作简单,价格便宜。

  在街道上,时常就能看到,背着书包的学童,腰间挂着一根竹笛的样子。

  这是竹笛学习小组的学生。

  还有书法小组,剪纸小组这样更加安静的兴趣小组,适合性格稍微内敛一点的学生。

  当然,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读书,这些仅仅是课外的延申。

  整个凉京城,因为莫少珩这一年的兴趣小组的学习教案,又变得不一样了。

  一个城市,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在人。

  所以莫少珩继文明凉京之后的魅力凉京,也在平稳的发展着。

  而莫少珩此时,正在……开咸蛋和皮蛋。

  上次弄的咸蛋和皮蛋差不多好了。

  赵景澄等一群学生,“真的还能吃啊?”

  咸蛋可是在水里面泡了一个月?

  在他们的印象中,什么东西都给泡坏了。

  这就是盐的神奇的地方,若是不放盐,估计得到的就是恶臭无比的蛋了。

  “还有这个皮蛋,在黑不溜秋的泥里面裹了一个月了。”

  莫少珩一笑,能不能吃,看效果。

  将咸蛋让人拿去煮了。

  皮蛋直接让这些学生敲壳。

  首先看到的是皮蛋。

  当将外面的泥灰敲掉,拨开蛋壳,露出里面的晶莹剔透。

  上面点点的松花点缀,看上去特别漂亮。

  因为松花在蛋里面,看上去特别的神奇。

  莫少珩将皮蛋切开,摆了盘,里面滴上一些辣椒油。

  等将一块皮蛋放进嘴里,十分特别的味道散开。

  “怎么样?”莫少珩问道。

  一群学生正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还挺好吃。”

  但怎么变成这样的蛋了,好奇怪啊?

  惊奇连连。

  “皮蛋不易多吃。”莫少珩说道。

  吃多了味道也会变得不那么美味了。

  最关键的是,皮蛋的保质期是比较久的,适合长途运输。

  当然,放太久了,蛋心会硬化,也会变得不那么好吃,当然哪怕是硬化后的皮蛋,用来做皮蛋汤,也一样是美味的。

  然后就是咸蛋了。

  咸蛋的惊喜超过了皮蛋。

  蛋白入了味,味道好到了极点。

  蛋黄如同膏一样,稍微带着一点“沙”感。

  “是要比水煮蛋味道好。”

  “这蛋下饭。”

  吃得开心得不得了。

  现在这群学生,都快成美食家了。

  手动腌制的咸蛋,和那种大规模工业化腌制的味道差距很大,工业腌制因为存放的时间长到难以想象,为了保证蛋不坏,都是高盐腌制,会使得蛋白偏咸,口感不佳。

  莫少珩准备在这些学生走的时候,让他们一人带一些回去,这是上次做咸蛋和松花蛋的时候答应他们的。

  不过现在嘛,莫少珩有其他事情做。

  他准备给乌衣巷上一种街头小吃。

  乌衣巷,现在的烧烤摊是火爆了极点。

  特别是晚上,撸串,不知道成了多少凉京百姓的夜生活。

  别说百姓,贵族都会在晚上出门溜达一圈,吃上一点美味的烧烤。

  凉京的夜生活,可不仅仅是看看点燃的花灯。

  但烧烤这种类型的街头小吃,也只有这么一种,实在单一了一点。

  所以,莫少珩准备将臭豆腐,沙冰弄出来。

  一条小吃街,若是没有臭豆腐和沙冰,都不好意思称是夜市的美食街。

  美食街,在现代也是一种文化,有大型的文创夜市,这样的夜市比较有气氛,也有各地小型的夜市,生活气息十足。

  臭豆腐需要发酵,不过莫少珩已经提前发酵好了。

  发酵后的豆腐,一开始是有点不怎么美观的。

  它们被一块一块地平摊在簸箕上,用粗布盖住,等它们发霉。

  这就是人工发酵发霉,所谓发霉,就是上面长霉斑。

  等长好霉斑之后,在用酒裹一下,杀死霉斑,继续发酵,这样就是一块标准的臭豆腐了。

  如果再继续发酵,就是……豆腐乳。

  臭豆腐因为发酵不充分,所以需要油炸后才能食用。

  莫少珩将一簸箕臭豆腐拿出来的时候,一群学生直接捂住了鼻孔,“妈呀,什么味道?”

  “臭臭的。”

  莫少珩一笑,“等会你们就知道这是何等美食了。”

  一群学生眼睛直眨巴。

  开玩笑的吧?

  但明明这么难闻,为何他们居然有那么一点点期待?

  烧了油锅,开始炸臭豆腐。

  炸的时候油温不能太大,不能炸得太干,不然就不好吃了。外面炸苏,里面炸熟就可以了。

  捞起来,需要用牙签戳孔,方便入味。

  臭豆腐的汁也是十分重要的。

  浇上汁,稍微泡一泡就可以了。

  等用牙签挑起一块臭豆腐,放进嘴里,一咬,汁从臭豆腐里面透出来,味道美妙到了极点。

  加上被炸得香味十足的臭豆腐,绝对广受人好评。

  一开始,赵景澄等吞毒·药一样,眼睛都是闭着往嘴巴塞。

  但一吃进去,眼睛都亮了起来。

  “哈?怎么这么香,明明闻着臭,吃起来却是香的。”

  莫少珩一笑,可算体会到了臭豆腐的精髓了,越臭越香。

  作为小吃,边逛街边端上一小碗,绝对满足到不行。

  逛街嘛,体会的就是其中的乐趣。

  然后是沙冰。

  莫少珩一开始是准备弄冰粉的,但冰粉需要特殊材料做成果冻状,这一点暂时还不满足。

  就只能改成沙冰了。

  沙冰需要一个“沙冰机”,将冰打成沙。

  因为没有电动的,就只能去铁匠铺打造了一个手动。

  一个筒子,上面有一个摇杆,筒体里面是旋转的锋利的螺旋刀片。

  将小块的冰放进筒里面,不停的用手摇动杆摇,出来的就是沙状的冰了。

  最简单的沙冰,就是在上面浇上糖。

  复杂一点的,可以放各种干果,还有水果。

  一勺一勺的舀着吃,那才是痛快。

  赵景澄他们已经习惯吃雪糕,奶茶,但沙冰又如同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口感和雪糕好像不一样。”

  大勺大勺的往嘴巴舀,“太好吃了。”

  现在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正是吃沙冰的大好时机。

  燕王府,一群人,一边下着象棋,一边吃着沙冰。

  等赵棣回来的时候:“……”

  呵,他燕王府可是热闹得厉害。

  一看就知道,又在鼓弄什么新品。

  莫少珩将几样东西给赵棣准备上。

  赵景澄也在起哄,“吃这个,这个臭豆腐,特别好吃。”

  赵棣:“……”

  怎么看着不怀好意的样子。

  而且……这也太臭了,能吃?

  不过马上,真香。

  赵景澄:“好吃吧?哈哈。”

  “这可是我们这一期的主打商品。”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吓到人。”

  赵棣:“……”

  应该需要点时间适应吧?虽然味道是真的不错。

  赵棣是小瞧了人的猎奇心理。

  莫少珩敢打赌,一但传开,就会络绎不绝地有人来尝鲜。

  等天快黑了的时候,莫少珩看着一群一天都想来找他玩的一群学生。

  说实话,这样耽搁他们正常的读书吗?

  的确是耽搁的,一天心思都没有在国子监的课堂上。

  圣贤文章估计全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也是因为莫少珩教的东西,异于这个时代,再加上教学的方式,他们才会这么喜欢。

  偏偏,越喜欢莫少珩的授课方式,就越抵触国子监的照本宣科。

  影响其实还是挺大的。

  莫少珩想了想,道,“你们正是读书的时候,一天这么无所事事也不成。”

  “我给你们准备些新的课程,也能学些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别成了混吃等死的贵族。

  一群学生眼睛亮晶晶的,“什么真本事?”

  莫少珩答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