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44章 请圣人吃杀猪饭

  火炕盘在祖母的卧室里,这样每天晚上就能暖和安静的睡上一整晚。

  火凳盘在了大厅,大厅宽敞,镇北王府的姑娘们都来了,也坐得下。

  火凳其实和火墙差不多,在较冷的地区,有人将一整面墙壁中间留了空隙,等柴火热气烧起来的时候,整面墙都是暖和的。

  往上面一靠,每天的日子赛过活神仙。

  当然,镇北王府的建筑不适合做火墙,相当于重新塑一面墙,太费时费力了。

  所以莫少珩改成了火凳。

  也就是在大厅的内部边缘,砌上一圈联通的“小矮炕”,大概只有膝盖高。

  能直接当成凳子坐,被称为火凳,因为围了大厅一圈,自然能坐下很多人。

  大厅的风格肯定是变了一些,但火凳占的面积并不大,变化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火凳是用砖头砌的,看上去冷冰冰的,并不怎么好看。

  莫少珩干脆让府内的绣娘用锦布绣了些如同沙发罩子一样的套子,铺点布在火凳上,然后用大方得体的罩子罩起来,愣是让大厅多了一圈沙发的感觉。

  莫少珩搞这么大仗势,府内的伯娘叔娘,还有一府的小姑娘,基本天天都来看情况。

  “咦?这是用来坐的凳子么?”

  “感觉还挺舒适,坐上去软绵绵的。”

  估计就是沙发的感觉。

  莫少珩心道,这才哪跟哪。

  正好,府内的绣娘将缝制好的抱枕也送了过来。

  这抱枕的布料有些特殊,是天妃将蚕丝织成了丝绸让人送来了一些,不多。

  莫少珩想着,将丝绸给任何一个姑娘,都有些不公平,干脆让绣娘缝制成了抱枕,放在大厅里面,这样谁都可以抱着玩玩。

  果然,四四方方的抱枕一放在火凳上,就有姑娘不自觉地抱在了怀里。

  “这是什么?跟枕头一样,但好像又不是。”

  丝绸上面绣了一些花色,看上去的确漂亮。

  “咦?这布料好像有些不同。”有人发现了不一样。

  引来了不少人围观,“这该不会是天妃前两天让人送来的那匹丝绸吧?”

  一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抱着抱枕,坐在火凳上,一群姑娘跟找到了什么新话题一样,唠嗑了起来。

  这时,莫海棠从厅外走了进来,“我怎么看着我们堂屋外立了好大一个烟囱?”

  她有些不确定,这里又不是后厨,立一个大烟囱干什么。

  莫海棠身边跟着一个管事嬷嬷,管事嬷嬷走向莫少珩:“世子,现在天气渐冷,我们府上得添些火盆了,我们今年是购买余州的白桦木,还是经州的兰丝木?”

  无论是余州的白桦木,还是经州的兰丝木,都是一般的无烟木,但价格可都不便宜。

  再好一些的无烟木,镇北王府是不用的,节约开支。

  “老奴打听了一番,听说今年经州的兰丝木价格偏贵了一些。”

  莫少珩说道,“且等等。”

  老嬷嬷一愣,要是再等等,就只能买到一些质量差的了。

  莫少珩心道,现在火凳砌好了,正好试试。

  刚才就让人去烧炕了,效果应该快来了。

  想了想,让人去将祖母也叫来。

  祖母来的时候,永安夫人还有几个伯娘叔娘也跟在后面。

  “珩儿,找祖母可是有什么事情?”祖母问道。

  莫少珩答道,“也无甚要事,只是这大厅的火凳砌好了,让祖母来掌掌眼。”

  祖母的目光瞟向大厅周围的一圈“沙发”。

  “咦?看上去还挺好看,就是感觉怪怪的。”

  毕竟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东西,第一次看到肯定会觉得古怪,等看习惯了就好了。

  莫少珩扶着祖母走向火凳。

  “还挺软和。”

  跟凳子上垫了个垫子一样,而且看上去更加的漂亮。

  祖母突然道,“你这布用的什么料子,我怎么摸着好像透着火气。”祖母刚从外面进来,稍微一点温度差就能感觉到。

  莫少珩笑道,“就是普通的杭锦。”

  “不过祖母倒是没有说错,这火凳里面流通着火气呢,传递到这布料上,自然能感觉到暖意。”

  莫少珩继续道,“我想着,府上每年都使用火盆,但火盆让人闷得慌,稍微有些烟气就熏眼,容易呛着人。”

  “况且每年的无烟木的开支也不小,我干脆就弄了这么个火凳试试,安静暖和又安全。”

  火盆不仅容易闷人,燃烧的时候还吱吱喳喳的响,还得时常让人守着,使用起来其实挺麻烦。

  这时,突然又有好几个姑娘发出了声音,“咦,这凳子……这凳子竟真透着火气。”

  估计是炕烧了一会儿了,温度透过砖头直接传递上来了。

  一片惊讶声。

  永安夫人和几个伯娘叔娘也走上前,一会摸摸“沙发”,一会坐上去试试,惊讶到不行。

  “刚才在屋外身上还带了点寒气,这一坐整个人都暖和了。”

  暖意传递到身上,让人暖洋洋的。

  一时间,怕是都要忘记这是冬天了。

  惊讶一片,所以她们世子做的火凳,不仅仅是一圈奇怪的凳子,最大的用处在这里。

  莫少珩也摸了摸,温度差不多了,让人去将正在烧的火膛的门关上,只需要留一点缝隙就可以了,这样控制氧气的流入,直接就能控制火膛里面火的大小。

  放上一灶膛的木材,控制着烧的话,就能烧一整天。

  一群人还在那啧啧称奇,稀奇到了极点。

  怎么看都比火盆好,不仅无烟无噪,还比火盆舒适。

  离火盆远了,跟没烧一样,离得近了,又被那火灼得疼。

  这个火凳就不一样,坐在上面,暖意直接往身体里面钻。

  火凳因为隔了砖头,又铺了一层锦,温度的确温和得多。

  没过一会,整个大厅都暖和了起来。

  因为烧火盆,门窗是不能全关闭的,所以哪怕烧着火盆,冷风也一个劲往屋子里面透,但火凳就可以将门窗关严实了,保温效果增加了不少。

  稀奇地感受了一番,不免又对火凳本身好奇了起来。

  莫少珩不免要带着人去看看烟囱,火膛之类。

  然后道,“现在正在给祖母盘火炕,和火凳差不多,不过要大一些,可以睡人。”

  众人:“……”

  睡在上面得多舒服,怕是都不想起床。

  莫少珩说道,“等祖母屋子的火炕盘好,各房也给安排上。”

  各房的确也得将炕盘上,当然火凳就不用了,一个大厅堂屋有就足够了,白天要是没事,也可以自己到堂屋,一大家子也热闹。

  “以后倒是不用买无烟木了。”

  各房都盘火炕的话,一次花费不少,但长久来看,节约得不是一星半点,当然也不全是因为节省,而是它真的好用。

  几日,祖母房间的火炕也盘好了。

  祖母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每到冬天,我这胳膊就疼得厉害,今年倒是一点征兆都没有。”

  “这炕啊,被子里面全是热气,睡一晚上整个身子都是暖洋洋的。”

  哪怕是世家贵族,以前也没有这么舒坦的过冬。

  晚上有火炕,白天有火凳。

  莫少珩也赶紧让匠工们给各房给他自己以及南一的房间的火炕也盘上,眼看天气是愈发的凉了。

  砖头一个劲往府内搬,让凉京的百姓还在惊讶,镇北王府这是在大兴土木?也没看修什么啊。

  而此时,莫少珩正在炕他的冬辣椒。

  他种得整个镇北王府都是的辣椒,因为播种的时间晚了些,所以到现在才收获。

  现在正好放在火膛上面烤,烤成干辣椒好收敛。

  收获的确多了一点,有姑娘还在奇怪这是些什么,好奇的咬了一口,然后脸都辣红了,眼泪直流。

  莫少珩赶紧让人去端些茶水来,这些姑娘胆子也太大了一点,就算种满了所有院子,肯定不是毒药,但也不能直接往嘴巴里面放。

  还好只是咬了一口,多喝点茶就缓过来了。

  “这到底是什么啊?怎么这么吓人。”

  莫少珩一笑,“这可是好东西。”

  想了想,全部烤成干辣椒自然是可以的,但新鲜的辣椒的用处更多,可以炒来吃,可以做辣椒酱。

  正好让人去买点羊肉牛肉,趁辣椒新鲜,爆炒试试。

  只是府内没有炒锅,得重新改一个炒菜的灶台出来。

  几天后,乌衣巷。

  南一正抱着一罐子蜂蜜吃得起劲。

  这蜂蜜是他们院子养的那两箱子蜜蜂酿的,现在天气微冷,蜜蜂都不怎么出门了。

  南一去抓蜜蜂练习针灸的时候,就发现了木桶里面好多的蜂蜜。

  高兴坏了,捂得严严实实的,将两木桶的蜂蜜都给掏了出来。

  说来也怪,要是野蜂,被掏了蜂蜜过后,蜂群就散了,不知道飞去哪里重新筑巢了,但他们这两桶蜜蜂古怪得很,依旧没有飞走。

  赵景澄看着吃着蜂蜜的南一,“啥味?给我也尝尝呗?”

  蜂蜜稀有,每年也就宫里能有一两桶贡品,但看看南一,吃得跟不要钱一样。

  南一:“……”

  赵景澄:“等会我请你吃酸菜鱼。”

  南一:“不去,今天我们府里吃爆炒羊肉和爆炒牛肉。”

  刷!

  周围十多个学生,头顶的雷达跟被什么东西触碰到了一样。

  要是他们头顶有个感叹号,一定在不停的闪。

  爆炒羊肉,爆炒牛肉,是什么?

  南一都吓了一跳,“你们怎么回事?你们该不会……”

  赵景澄羞答答的,“学生去老师家玩,天经地义。”

  南一:“……”

  半响,几个学生围着南一带来的蜂蜜吃得有劲。

  南一:“……”

  这一群小吃货,他的蜂蜜是准备吃好几天的量,“好吃吧,这可是真蜂蜜,一点都没有掺假。”

  赵景澄等:“……”

  这小道士又在胡言乱语了,难道还有假蜂蜜不成?不过真的好吃,甜中还带着花香。

  “要是我们也能养蜜蜂就好了,就能经常吃到蜂蜜。”

  莫少珩看着一群学生也是无奈的摇头,怎么就变成了一群小吃货了?

  不过……

  “要想养蜜蜂也不是不可以。”

  正好,他那两箱蜂群出现新的蜂王了,不分巢的话就会打架。

  现在天气渐冷,分巢后,这个时节蜜蜂也是最懒得逃跑的时节。

  当然也得注意保暖,不然得将蜜蜂冷死。

  一群正将蜂蜜喂进嘴巴的学生:“……”

  吞了口口水,“我们也能养蜜蜂?”

  妈呀,怎么突然感觉这么兴奋。

  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想到自己也能养蜜蜂,那兴奋劲儿是无法想象的,估计和第一次养宠物时的心情差不多吧,就是这宠物独特了一点。

  莫少珩“恩”了一声,然后道,“不过也就能多分出来两个蜂巢。”

  “还有人想养的话,就得等一等了。”

  最后,赵景澄和范慎,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在一群嗷嗷叫的学生中拔得头筹。

  其他学生泪汪汪的,特别是赵御宁,他真想养啊。

  莫少珩正好给他们讲讲养蜜蜂的注意事项,其他没有分到蜜蜂的人居然也听得特别认真,当成是预备学习,反正他们以后也是能养的,只是时间要晚一点。

  果然,在感兴趣的东西面前,就没有不努力的学生。

  一会儿后,十多辆马车向镇北王府而去。

  一群蹭饭的小吃货,顺便去拿蜜蜂。

  离开饭还有一点时间,莫少珩对南一道,“带他们去大厅,那里暖和。”

  一群学生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没一会儿,整个大厅都传来惊喜的叫声。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一群学生简直恨不得抱在火凳上。

  “也太暖和了。”

  “这凳子……这凳子居然是暖和的。”

  南一:“……”

  他们的火凳的确好,但这些少年也太激动了一点了吧?

  估计就跟家里有暖气和没有暖气的区别吧。

  抱着丝绸的抱枕,坐在火凳上,小屁股一个劲的感受着温度。

  搞笑到不行。

  “也太好了吧。”

  “南一,你是不是天天都坐在上面舍不得抬屁股。”

  “还有这个枕头,抱着真舒服。”

  南一摇了摇头,“不用,我屋子里面有火炕,睡上面比这还暖和。”

  一群学生:“……”

  哈?

  那是什么神仙屋子?

  眼睛滴溜溜的转,等会他们可得去瞧瞧,现在他们实在挪不开屁股啊。

  一个个的,对什么都好奇,连手上的抱枕,都得一人抱一会儿,不给抱非得气鼓鼓好久。

  “这个枕头是丝绸做的?我们家也得了一块,我娘都舍不得用来做衣服。”

  其实也就外面的套子是丝绸,里面塞的锦布。

  一群穿着小袍子,坐在“沙发”上的小少年,看着呆萌呆萌的。

  等莫少珩让他们吃饭的时候,都还舍不得走。

  火凳留给他们的惊喜实在太大了。

  莫少珩说道,“喜欢火凳?”

  “到乌衣巷的铺子上去找余匠师,他能给你们安排上。”

  莫少珩本来就打算将盘炕做成生意。

  这可是一笔大生意,相信见过火凳火炕的人,定是抗拒不了它的好处的。

  世家贵族也能在大厅里面盘个火凳,房间里面盘个火炕,普通百姓,稍微富裕一点的,火凳或许没必要,但炕也是需要的。

  等这些学生府里盘上了,贵夫人们经常互相走动,有了火凳,见客总得安排在火凳上了吧。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就不愁没有生意。

  甚至,家里的大厅如果没有会客的火凳,都不好意思自称是世家贵族。

  有钱人家哪里有不安暖气的道理。

  这时,布菜的嬷嬷们也上来了。

  府里的人对莫少珩的这些学生也熟悉,上次酸菜鱼的时候就蹭过一次饭了。

  祖母笑呵呵的问了两句,琢磨着让这些少年多吃点。

  饭菜布上来,就发现了两道香味扑鼻的新菜色。

  爆炒的羊肉和牛肉,味道的确香,和平时水煮的大不一样。

  完全属于另外的一个菜系了。

  因为是第一次用辣椒炒菜,莫少珩怕大家不适应,所以放得并不多。

  还将辣椒完全爆炒了一番,尽量让它更辛香。

  夹起一块油滋滋香喷喷的肉放进嘴里,一嚼,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味道就出来了。

  炒菜的一个特点就是,锅气,香,入味。

  羊肉和牛肉独特的嚼感,被激发出来的肉香,加上辣椒的辛香,还有一点其他调料的香味,直接刺激在味蕾上。

  羊肉和牛肉算是世家贵族最常见的肉食了,但这种吃法却是他们第一次。

  一群学生小嘴巴塞得鼓鼓的,太好吃了。

  府里的姑娘们也是眼睛一亮,这吃法倒是奇特,美味,最近她们在她们闺中好友面前总是要说上一两句她们府上的新吃食,羡慕了不少人。

  莫少珩也是感叹,终于吃上了炒菜了。

  南一边吃边看向莫少珩,他记得少师说过,水煮都是减肥的人才吃,味道不好,他以前还不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现在,他懂了。

  炒起来吃,才有滋有味啊。

  吃过饭,一群学生还吧唧着小嘴巴回味味道。

  然后嚷嚷着,要去看南一的火炕了。

  现在还没到烧炕的时间,南一不得不去将人叫来,烧上炕给这些叫得唧唧的少年看看。

  南一的房间就在莫少珩的院子中。

  炕烧了起来,暖意被捂在了被子中。

  将手伸进被子中,就能感觉到那种暖洋洋的感觉。

  南一还在道,“我们府上,都盘了这样的炕,暖和吧?坏处就是睡着太舒服了,早上一点都不想起床。”

  一群学生:“……”

  他们也想要这坏处。

  赵景澄都已经将他的脑袋钻进被子里面去了,他不要出去。

  南一正将人往外面拉,也忒不讲究了。

  南一还在道,“烧炕用的是普通柴火,特别节约钱,少师说,普通百姓家烧不起昂贵的无烟木,盘一个炕也是好的。”

  一群学生眼睛透亮,他们不仅要火炕,火凳他们也要。

  这才是冬天该过的日子啊。

  本来莫少珩准备让赵景澄和范慎将分好巢的蜜蜂带回去,但想了想,他还是明天去他们府上帮忙将蜂箱弄好保险。

  本来蜜蜂就不多,养没了就可惜了。

  这群学生走的时候,还有点舍不得,舍不得那暖和的火凳和火炕。

  第二日,莫少珩按约定让人搬着蜂箱去镇西王府赵景澄家里。

  没想到一群学生也在,“我们也得学学养蜜蜂。”

  多半是来看热闹的。

  特别的热闹。

  莫少珩作为赵景澄的老师,到府上来,仪王妃自然不会怠慢。

  莫少珩客套了两句,然后就开始给赵景澄装蜂箱了。

  镇西王府的人:“……”

  他们昨天听他们小世子说,要养蜜蜂,他们还惊讶了好久,也有些不敢相信,蜜蜂还能家养?

  可他们小世子说得振振有词,还说已经吃过家养的蜜蜂产的蜂蜜了,特别好吃,还带着花香。

  听得他们一愣一愣,连仪王妃都有些不敢相信。

  没想到,现在莫少珩直接来安养蜜蜂的箱子了。

  莫少珩在赵景澄的院子里面看了一圈,然后选了一个光线不错,又不会被冷风吹太阳晒的屋檐角落,让人用木材钉了一个木架,然后将蜂箱摆了上去。

  莫少珩对赵景澄说道,“里面的蜂王被困在小竹笼里面,别将它放跑了。”

  “平时也别让人太打扰到它们。”

  “蜜蜂冬天不会出巢穴,容易饿死,得兑一些糖汁喂它们,它们食量很小,一次别放太多,等天气暖和了,它们自己会飞出去采蜜。”

  蜂箱里面是莫少珩分巢分出来的蜜蜂,不算太多,但等它们定居后,繁殖起来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赵景澄高兴坏了,跟得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赵景澄的确喜欢养这些小动物,比如……以前的那只大漠鹰王。

  又比如,赵景澄院子中的一只大公鸡。

  莫少珩一开始还奇怪着,怎么在院子中养这么大一只大公鸡。

  就听赵景澄在跟南一讲传奇故事一样,“这只大公鸡是我逛东市的时候买的,当时它还是一个鸡蛋。”

  “真的,那人就摆在地上卖,结果我路过的时候,愣是从鸡蛋里面蹦出来了一只小鸡崽。”

  “我就把它买了回来,你们说神不神奇?”

  听得一群学生一愣一愣的。

  赵景澄是真的将他的大公鸡当成宠物在养,看这长得威武雄壮的样子,就可以知道平时吃得不错。

  给赵景澄安装完蜂箱,莫少珩还得去给范慎安。

  镇西王府的人看着院子中多出来的一个蜂箱:“……”

  他们府里真开始养蜜蜂了,感觉……好奇怪。

  莫少珩去了上议大夫府,众人的表情也差不多。

  莫少珩见到了老师范寇,说道,“蜂蜜对身体好,等产蜜了,老师不妨试试味道。”

  范寇看着屋檐下那个蜂箱,一愣一愣的。

  接下来的日子,盘炕的生意也开始接单了,听说都安排着好几单了。

  这些学生回去后,可没有少吹嘘火凳火炕的好处。

  “又暖和还没有烟,比火盆好太多了,火盆晚上还得留窗,那冷风嗖嗖的。”

  “再说,烧普通柴火就行,还能节约买无烟木的钱。”

  “你们不知道,镇北王府大厅的那一群火凳,看上去太漂亮了。”

  将大人说得都晕乎乎的。

  “你们不信,去镇北王府看看,反正娘天天都到处串门。”

  一群长辈:“……”

  听着怎么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这火炕火凳当真有那么神奇有那么好?

  不免要找个由头去镇北王府走走门。

  这一去,往那大厅上一呆,火凳上一坐,体面。

  回去之后二话没说就安排上。

  想着以后,约着贵夫人们唠嗑,也体面舒服得紧。

  而且火凳火炕是真的好,生活都能变得舒适不少。

  火凳火炕在贵族之间悄然火爆了起来。

  其实除了贵族,市井之间也开始有消息开始流传开了。

  因为莫少珩给小货郎的仓库也安上火凳了。

  因为小货郎们睡的是上下铺,火炕肯定就不合适了。

  安一圈火凳的话,晚上整个屋子也要暖和很多,再在上面坐一坐,也是暖和的。

  凉京的百姓对这些小货郎已经十分熟悉,看着小货郎,时不时都会逗笑地问上一两句,世子对他们好不好之类的话题。

  这不,莫少珩见天气渐凉,但生意还得继续,一群小货郎天天在外面跑,又给他们制了袜子和手套。

  冬天里,穿上袜子戴上手套,和不穿那差别可大了。

  袜子大家都见过,但手套就稀奇了。

  凉京的人免不得就要问上两句。

  豆子笑得哈哈的,回答着别人的疑惑,“这是手套,我们世子说我们在外面跑容易冷,专门给我们做的,戴着可暖和了,一点都不冷。”

  “我们世子恨不得将我们整个人都裹在衣服里面,老是怕我们冻着了,对我们可好了。”

  笑得贼开心。

  百姓也是感叹,“你们呀也是好命,我以前见着那些乞丐过冬的时候,实在太可怜了。”

  豆子直点头,他怎么会不知道,要不是世子收留了他们,他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他清楚,所以这手套才显得格外的暖和,心都是暖的。

  豆子继续道,“不仅仅手套,世子还给我们屋子里面安了火凳,可暖和了。”

  “我昨晚上就抱着被子睡在火凳上。”

  他个子小,刚好能睡上面。

  有些羞涩,“就是睡得太好了,半夜从火凳上滚了下来,吓到了好多人。”

  火凳?

  暖和?

  众人不由得疑惑了,这是什么?

  豆子赶紧解释了起来,世子在接火凳火炕的生意,他们小货郎也是知道的,得让更多的人知道,世子才能赚更多的钱。

  不知不觉,盘炕的单子就越来越多了起来。

  因为正好是冬天来临的时候,大家最关注保暖问题的时候,消息不断地在传开。

  也导致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

  比如,凉京的柴火都开始涨价了。

  不过都是小问题,柴火的需求高了,城外的樵夫自然会打更多的柴火来卖,说不得更远的地方的人也会挑着柴火来卖。

  只要不是突然毁灭性地冲断市场,供需关系能自然调整,达成平衡。

  凉京人口众多,为凉京提供柴火的樵夫的数量可想而知,古时候,樵夫可是一个能养家糊口的职业,特别是城镇旁边的樵夫。

  也算是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

  最近,赵景澄等学生,小日子是过得有模有样的。

  在国子监,现在没有人找他们麻烦了。

  在家里,又有了火凳火炕,要是不出门,都不知道冬天来了,现在他们家里啊,也对火凳火炕喜欢得不得了。

  告别了火盆的烟熏火燎和昂贵的无烟木,说起来,除了盘火凳火炕花了些钱,他们还节约了一大笔。

  现在正被这些学生唆使着,也要将他们的火凳上铺上漂亮的布垫布套子,还要放上绣着漂亮图案的抱枕。

  没有漂亮抱枕的火凳它不是一个完美的火凳,听说城里的绣娘生意都好了起来。

  “要是……国子监的先生也不嫌我们烦人就更好了。”赵景澄几个学生正摇头晃恼的讨论着。

  这日子过得舒坦了,就想更上一层。

  但是吧,他们课业差啊,先生们看见他们就头痛,这事儿就实在没办法了。

  “可不是,上次先生又去告状了,堵在了金殿外面等着我家大人告的状,众目睽睽啊,我屁股都给打开花了。”

  莫少珩听着这些十一二少年,说着他们自以为的忧愁也是好笑。

  他们没有大人的烦恼,但也有他们自己的忧愁呢。

  这样才是少年人吧,等他们以后长大,想起这些的时候,或许也会会心一笑。

  莫少珩想了想,现在接近年关了。

  说道,“想不想给你们先生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让你们先生少罚你们?”

  一群学生立马来了兴趣,“可是,先生们太古板了,我们课业那么差,他们看着估计都觉得碍眼,怎么可能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莫少珩心道,倒是挺有自知自明。

  不得不说,大部分先生,对好学生自然是要多一分喜欢的,人非圣贤,都是有喜好的,特别是这群学生的确闹腾,老是惹那些老先生生气。

  莫少珩说道,“现在接近年关了,正好我准备了点礼物送给我的老师,要不你们也一起?”

  赵景澄:“我们去买点礼品?”

  莫少珩弹了一下赵景澄的脑门,古时的先生那可都是风骨之家,哪怕再清贫,一身读书人的风骨傲气也是不容人诋毁的。

  读书人,行的是先贤之道,重名声重风骨。

  要是赵景澄真大包小包的买着礼品去送礼。

  呵,怕是要直接被打出来。

  莫少珩道,“学生给老师送礼,重在心意,莫要沾了俗气。”

  送礼是人情世故,但参杂了利益就不好了。

  “我准备亲自做一些红豆糕点,你们也可以学一学。”

  北凉三大主食中的豆饭就是红豆,正好可以用上。

  之所以做红豆糕,这不是冬天没办法卖雪糕了,莫少珩正好补上一种产品。

  红豆糕的制作并不难。

  需要一个好的摸具,按照步骤来,就能做出一款漂亮的红豆糕来。

  一群学生学得嘻嘻哈哈的。

  “看看我做的这个,竟有模有样的。”

  年关将近,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了。

  街道上都是充满了喜庆的声音。

  当然也有些例外,比如一些清贫的,他们喜欢清净,不太爱那些咋咋呼呼的,这样才是一个读书的环境。

  但今年,怕是清净不下来了。

  比如知山先生的府邸。

  知山先生的府邸有些没落了,门前鲜少有人上门,估计也就附近的人知道,这里住着一个国子监的教书先生。

  这一日,一辆马车停在了府门前,从马车上跳下来一个锦衣小胖子,手里提着一个漂亮的食盒。

  众人不由得有些好奇,看这马车当是了不得的功勋世家吧,怎么来这偏僻小巷了?

  只见那小胖子敲了敲门。

  出来的是一个老管家,说了两句,老管家似乎表情有些的激动,然后往屋里跑,边跑边嚷嚷着什么。

  这是怎么了?

  看热闹的人不由得靠近了一些。

  知山先生也是纳闷地走了出来,只听老管家说,是他的学生来了。

  他还纳闷着,他的学生?

  平日里不都在国子监见着,怎么跑他府上来了?

  一出来,就看到赵景澄缩着个小脖子往里面瞅。

  赵景澄赶紧将手上的食盒往知山先生手上递。

  知山先生太古板了,平时隔三岔五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好几次差点气躺地上去了。

  关键这老先生一点也不在意他的身份,该训的时候训,他也害怕。

  赵景澄大声道,“先生,年关快到了,这是学生的礼物。”

  知山先生皱了一下眉。

  赵景澄赶紧道,“是我自己做的红豆糕,这是我第一次学着做,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说完,埋着脑门就跑,有些羞涩。

  知山先生一愣,将食盒打开看了一眼,的确是用普通红豆做的糕点,样子还蛮好看。

  再看向赵景澄,小胖子都爬上马车了,跑得飞快。

  知山先生张了张嘴,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时,看热闹的人已经围过来了。

  “刚才那是老先生的学生啊?这是过年了来送谢师礼的吧。”

  知山先生答了一句,“算不得什么谢师礼,就是学生自己做了点点心拿过来给我尝尝。”

  “还说什么第一次做,也不知道能不能入口。”

  众人:“……”

  旁边的老管家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家老爷啊。

  有人道,“这糕点模样倒是好看,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的。”

  “我看着刚才那学生好像是镇西王府的小世子?”

  “听说这小世子顽劣得很,在我凉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我怎么看着,挺尊师重道的啊。”

  “是啊,哪个世家子弟还会亲自做糕点送给先生,至少是个知礼的。”

  “老先生可真是教得好,我听说这小世子在国子监可是气走了不少先生,可,我看刚才小世子在老先生面前乖巧得很。”

  知山先生:“……”

  还没说话,这时,一辆又一辆的马车驶了进来。

  走下来的皆是些看上去家世不凡的少年。

  看看这一个个标志得,怀抱古琴,文雅得很,跟一个个小名士一样。

  看得左邻右舍膛目结舌。

  他们只知道他们邻居是一位在国子监任教的老先生,颇有些文风,没想到竟然这么受学生尊敬,教的都还是些王孙贵族。

  实在太了不得,这位老先生平时也忒低调了些。

  知山先生:“……”

  要不是这一学舍的学生实在气走了不少先生,又哪里轮得到他这个落魄的先生来教。

  陆陆续续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府邸的门一会关一会开的,门槛都要被踩烂了。

  周围的人也看得啧啧称奇。

  这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看看多受学生尊敬。

  有人眼睛透亮,他们有这样一个老先生当邻居,平时他们得带着家中子辈多去老先生面前“碰碰瓷”,说不得听老先生讲上两句,他们家子辈也能成才。

  除了知山先生这里,城里好几个先生府邸也变得热闹了起来,没了往日的冷清。

  更有不知道多少国子监的先生,羡慕得心里都酸了。

  好酸好酸。

  当先生当成这样,怕是要多活几年。

  此时,莫少珩也去上议大夫府邸送完糕点回来。

  结果一回来,收到了赵景澄等送来的糕点。

  莫少珩:“……”

  呵!

  还真是自己的学生,从谁身上学的用谁身上。

  不过,感觉似乎还不错。

  相信收到这些礼物的先生,心情应该也是好的吧,珍贵之处在于是学生亲自做的,有什么东西能比情谊更重?

  几日后,年末的大朝会。

  金殿前,居然有人偷偷来莫少珩这里,问一问什么时候轮到给他们家盘火炕。

  现在排队排太长了。

  莫少珩也没有办法,工人不够可以请,但购买砖头的速度跟不上,他不可能去开个砖场。

  过年前的大朝会,一般不会有什么大事,事情都会安排在年后。

  关于莫少珩挪用耕地另做他用的文书也下来了。

  莫少珩干脆自己去了一趟勤政殿取文书,免得心里一直惦记着。

  从勤政殿出来,居然又遇到了那个大叔。

  莫少珩想了想,上前,“大叔,我府中今天在乌衣巷吃杀猪饭,还请大人务必来凑个热闹。”

  算起来和这个大叔也是老熟人了,过年嘛,图个人多热闹开心。

  周围:“……”

  鸦雀无声。

  此时,凉京城中,一群小货郎也一个劲往城门口跑。

  有过来准备让送货的,只听小货郎道,“今天我们吃杀猪饭,暂停营业。”

  不营业就不营业吧,往城门口跑干什么?

  豆子笑得脸上的眼睛都看不到了,“世子让我们去城门口赶猪,世子要杀猪给我们过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