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41章 染布

  “娘,我这个叫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还有这个,是标本,夹在书本里面,可文艺了。”

  “恩,文艺就是文化人,读书人的意思,南一告诉我们的。”

  仪王妃:“……”

  这孩子,最近怎么老说些稀奇古怪的词儿。

  听下人们说,老是被说得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赵景澄继续道,“娘,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庄子上的庄稼收成不好?”

  说道这个,仪王妃就叹了一口气,“刚才庄子上的主事来了,说今年的收成可能比去年还差。”

  “想当初,我们可是卖了好些铺子才买的这些新开垦的耕地。”

  “谁知道这庄稼是越种越差。”

  “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儿。”

  声音一落,就见赵景澄一拍小胖腿,“娘,我知道原因啊。”

  “娘,我给你说,是种子的问题,因为新开垦的耕地都是一块块的,周围又有些山,阻碍在其他耕地之间,耕地的粮食就只能小群落自授粉……”

  “这样一年接一年,种子就退化了……”

  巴拉巴拉。

  “啧啧啧,我以前都不知道,花得互相授粉,才能结出种子。”

  “反正明年不要自己留种子了,去外面买,还要挑着买,专门去那些产量大的地方买。”

  仪王妃:“……”

  “娘,给你说,种子跟人一样的。”

  仪王妃:“……”

  赵景澄说得嘴巴都有些干渴了,喝了一口茶,“这些都是常识。”

  仪王妃张了张嘴,“我怎么不知道?”

  赵景澄鼻子一抬,“娘,你一天尽看那些话本,话本上当然没有了。”

  说完,见仪王妃举手欲打,赵景澄撒开腿就跑。

  边跑边道,“娘,庄子上的地给我一块。”

  “我们的新课题叫种子的定向培育,得有一块地做研究。”

  仪王妃:“……”

  其他十四个学生,也在家中要地。

  “做研究用的啦。”

  “就是我们选种自己种一块地,看看和其他人种的有什么不同。”

  此时,莫少珩已经回了镇北王府。

  药童正拿着个棍子戳树上的老鹰,性子恶劣到不行,戳得老鹰时不时从树上起飞,半天才重新落下来。

  见莫少珩回来,小人参赶紧跑了过来。

  莫少珩说道,“你不是要它给你看家?怎么老是去欺负它。”

  药童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后用棍子戳上肉条,去喂老鹰了。

  莫少珩:“……”

  没事戳别人,有事直接去舔,世界驰名双标不过如此。

  莫少珩没有限制药童在府内的行动,因为药童的隐匿本事那是宗师级别的。

  这时,南一提着一个篓子走了进来,“少师,刚才庄子上送了好些梨过来。”

  “听说太酸了。”

  眼睛一转,不行,他也得给少师尝尝,不能只酸他一个人。

  跑去洗了一盘子梨,切了切。

  然后去洗刀。

  此时药童爬到了切好的梨旁边,抱着就啃,结果酸得一屁股坐地上了。

  等南一洗完刀回来端梨的时候,不由得一愣,因为他切好的梨,上面怎么多了几个小缺口,就像是被什么小嘴巴咬过的一样。

  莫名其妙地抓了抓脑袋,将被啃过的移开,这才端去给莫少珩。

  莫少珩尝了一块:“……”

  难怪刚才药童气呼呼地跑过来告状,小腿一蹬就躺地上。

  这也太酸了一点。

  不过,莫少珩又仔细尝了尝,“正好可以用来做点果醋试试。。”

  现在他们有了黄豆酱,怎么能没有醋,酸有酸的好。

  这时,有老仆走了进来,原来是昨天买的盐全部送过来了。

  府里的人还在诧异,盐也买太多了,这得吃到什么时候。

  莫少珩心道,正好,他的泡菜也可以开始制作了。

  第二日,莫少珩又出了一趟城。

  他制作泡菜,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做酸菜鱼,开一个中高档的鱼楼,这样他乌衣巷除了平民商品,也能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消费场所。

  他要去的是最近的鱼塘。

  虽然说是最近,其实马车也得驶上半天。

  这鱼塘是凉京城外一个叫赵家村的村子拥有。

  听到凉京的贵族少爷来看他们养的鱼,村子里面的人还愣了好久。

  私下里没少偷偷议论。

  “凉京城里来的?”

  “这里离凉京城,怎么也得半天时间,鱼送到城内早臭了。”

  他们的鱼主要是卖给十里八乡,从来没有想过进城卖,城里人不吃死鱼,更别说发臭的鱼了。

  “估计是城里来的少爷吧,等他弄清楚情况也就走了。”

  大家也就看一个热闹而已,并没有上心。

  莫少珩去看了看鱼塘,居然不小。

  地理环境使然,他们村子在一座大山下面,下面刚好有好些连续不断的池子,平时哪怕有一点雨水,都从山上流到了池子中。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村子比其他村子可富裕多了。

  加上鱼池是他们整个村子的命根子,平时打理得还挺干净。

  莫少珩绕了一圈,又让人去将村长叫来问了问情况,大致问的就是出鱼数量这类问题。

  村长不敢怠慢,哪怕明知道对方仅仅是脑袋发热还是什么,但对于凉京的贵族,他们可得罪不起。

  莫少珩想了想,道,“不错。”

  “我派些人专门来你们村子收鱼,以后尽量先满足我这的需求,你觉得如何?”

  派人来收鱼,分两种情况,一,他得在村子附近建一个专门晒咸鱼的小作坊,收来的鱼主要是用来做咸鱼。

  二,就是收活鱼,运去他的鱼楼。

  村长都愣住了,然后赶紧说清楚情况,他可不想以后出了问题来说他坑人,“鱼和其他牲畜有些不同,出水即死,等运去凉京,早已经腐臭了……”

  话才落下,莫少珩就道,“这事你不用管,你只需要组织好你的族人,在我需要鱼的时候,将鱼打捞起来。”

  村长:“这,这……”

  莫少珩考察完毕,就带着人往回走。

  旁边的老兵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世子,其实刚才那老汉说得也没错,鱼是运不进凉京城的,不然凉京城的鱼也不会卖得那么贵,这还是冬天天气冷了,鱼勉强能进城的情况。”

  莫少珩一笑,“我自有办法。”

  收购鱼的事情开始安排上日程了。

  莫少珩让府里一老管事去弄那咸鱼小作坊,主要先租几间当地连在一起的房子,稍微改装一下,应该就可以使用了。

  反正他现在也就只打算开一家咸鱼铺子,小作坊不用太大,而且那个村子的鱼也仅能支撑起这么一个咸鱼铺子。

  要想扩产,只有等运河修好后,他自己拦河大量养鱼了。

  莫少珩自己去找了工匠余叔,咸鱼可以在那个村子晒干再送进城,活鱼就得当天送了。

  需要一些设备才行。

  “余叔,我想改造一辆专门用来运鱼的鱼车。”

  余叔:“……”

  他对莫少珩制作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已经免疫了。

  比如,那蒸包子的蒸笼,重叠得又高又好看,一次就能蒸好多包子出来。

  有了这蒸笼,包子铺才轻松了好多,不然一天光是给那些小货郎蒸包子都得忙死人,更别说卖包子了。

  还有那些奇怪的桌子凳子之类,虽然第一时间未必能接受,但仔细一看,都是最实用的。

  莫少珩虽然不会做这些,但他能将成品画出来。

  余叔结合莫少珩的画,和描述的功能,也能和其他匠师商量着将东西弄出来。

  莫少珩这次改装的鱼车,直接是用马车来改。

  也就是将马车上的棚子撤掉,换成一个装鱼的水箱。

  “因为是用来运鱼,水箱不能漏水。”

  莫少珩说着要求。

  “然后就是添加一个供氧装置。”

  鱼之所以用水运输也会死,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水里的氧气不够,溶氧率下降。

  余叔,“……”

  供氧装置?

  莫少珩开始解释了起来,水里有氧气这些理论恐怕是解释不清的,所以莫少珩换了一种解释方式。

  “也就是水箱的底部,放上能往水里吹气的管道。”

  “看看我这张图,马车在行进的时候,车轮会旋转,我们或许能让车轮带动一个吹气装置……”

  余叔虽然有些地方没有听懂,但莫少珩要一个什么东西,他确是明白了。

  “还挺有趣。”

  用转动的车轮来带动其他器械的运动。

  想了想,道,“我回去和他们研究研究,等有了结果,就让人来告知世子。”

  莫少珩点点头,将几张图纸交给余叔。

  然后就去改整他的咸鱼铺子了。

  虽然说咸鱼晒干后,味道小了很多,但靠得近了,还是能问到味道的。

  南一估计是最快乐的,他们真要有一家咸鱼铺子了啊。

  还有就是鱼楼,他们本来就有一座酒楼,这倒是不用改动什么。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等了大概两个星期。

  莫少珩又再次出城了。

  这一次,队伍的后面,跟了一辆十分奇怪的马车。

  城里的人还在奇怪,莫少珩这次又是在鼓弄什么新东西?

  还真有人偷偷跑来对镇北王府的人询问了几句。

  被问的人也没有隐瞒,世子说做生意自然传播得越广越好。

  答道,“我们出城运鱼回来,运咸鱼和活鱼。”

  咸鱼是什么?暂时还没人知道。

  但……

  “活鱼?”

  声音都提了起来。

  周围的人也是惊讶无比。

  莫少珩带着这么奇怪的一个马车出城,是为了去运活鱼?

  不可能,活鱼怎么可能运得进城来,哪怕是死鱼,也得冬天才能见到。

  等莫少珩他们出城的时候,消息都开始传开了。

  “真的假的?”

  “该不会是听错了吧?”

  稀奇。

  还有人专门等在城门口,准备看热闹。

  莫少珩去到赵家村,咸鱼已经晒出来一批了,正好拿去铺子卖。

  南一有模有样的帮着检查咸鱼,然后一手抓了一只,“少师,我们今天吃咸鱼?”

  他也好久没吃到鱼了。

  莫少珩摇了摇头,“今天我们吃酸菜鱼片。”

  他连酒楼的锅都给换了一个,因为酸菜鱼需要炒料,酸菜放在锅里炒一炒,煮出来的鱼烫那才叫香。

  现在的锅是不适合炒的。

  然后就去看现场捞鱼了。

  村长:“……”

  他完全没有想到,这贵族少爷竟然说的是真的,不仅办了一个什么咸鱼作坊,现在还来收鱼了,要求他们现捞。

  那个咸鱼作坊他们是喜欢的,因为买了他们好多鱼。

  但……运活鱼,他们多少有些担心,他们担心要是没有成功,被牵连。

  莫少珩可没时间管他们的心理活动,将捞上来的鱼就赶紧放进水箱里面,还吩咐捞鱼的时候尽量别伤到鱼。

  水箱有盖子,盖子还挺厚,这是为了避免太阳直晒。

  水箱的旁边留了气孔。

  第一时间将鱼放进水箱,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启程回城。

  村长:“……”

  就算速度再快,那鱼也是会死的。

  马车走动了起来。

  南一跑去坐在了驾马车的大叔旁边,然后一个劲儿通过水箱的孔隙往里面瞅。

  似乎……能看到一个个气泡在往上面冒。

  一路上,别说南一,连镇北王府的管事等,隔三岔五都要去问南一一声。

  “鱼还活着吗?”

  虽然对他们镇北王府来说,一车鱼,哪怕死了,他们也是亏得起的。

  但稀奇和疑惑啊。

  南一答道,“没有没有,活得好好的。”

  每次得到这个消息,他们都要愣半响。

  甚至还有人怀疑,“看清楚了么?让我也看看。”

  等亲自看过之后,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一路上,都在围着那个水箱。

  等到了城门口,居然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有胆大的问道,“你们真在运活鱼?活鱼呢?”

  南一拍了拍水箱。

  “真的假的?”

  “还活着?”

  “不可能吧。”

  议论纷纷,热闹得很。

  莫少珩想了想,让人去给南一稍了一句话。

  南一得到消息后,大声道,“不信我抓起来给你们看看。”

  水箱的盖子是推拉式的,这样方便快速的打开和关闭。

  南一将盖子推开,直接从水里抱了一条鱼出来。

  白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鱼尾还在摇摆。

  哗!

  “天,真的是活的。”

  “你们看,它还在动。”

  “这怎么可能?真的将活鱼运进城了。”

  一片哗然。

  死鱼和活鱼区别很大,哪怕鱼不动,也是和死鱼完全不同的。

  但也有人道,“该不会是你故意捏着尾巴让它动的吧?我家乡就有卖鱼的人,用这个方法让死鱼装活鱼。”

  这时,出了一点意外,南一以前也没抓过鱼,这鱼一开始在手上没怎么挣扎,南一正看向说话的人,这时突然……鱼扭着腰从南一手上蹦飞,跌落在了地上。

  鱼在地上,在众目睽睽下,一个劲弹跳,充满了活力。

  众人:“……”

  这要是都是死鱼的话,那怕是要吓死个人。

  南一赶紧跳下马车,“我的鱼,惨了惨了,我们运了这么久才运到这里,你怎么这么想不开,这么高摔下去,怕是直接给摔死了。”

  众人:“……”

  莫少珩也是一叹,这条鱼怕是活不成了,怎么也运不到鱼楼。

  想了想,干脆问了一声,有没有住附近的百姓。

  还挺多。

  莫少珩将鱼送给了一个老翁,“现在拿回去,抓紧一点时间还能吃一口新鲜。”

  一个小意外,但也证明了莫少珩真的将活鱼运进城了。

  他们还伸长了脑袋,看到那水箱里面白花花的,还有好多鱼,可惜被那小道士很快将盖子又盖上了。

  镇北王府的管事,笑眯眯地道,“各位,明天起,我们乌衣巷的鱼楼就开业了,要是有人想尝个鲜,请早。”

  众人:“……”

  消息开始小范围传播了起来。

  运鱼的车也向乌衣巷而去。

  今日鱼楼是不开业的,不过,莫少珩让人去通知府里,今日在自家鱼楼吃饭,算是提前庆祝明日鱼楼开业。

  当然,也是因为,今日是尝试运鱼,运的鱼也不算多,但现在鱼运进来了,这些鱼肯定没法过夜,正好自行消化。

  到了乌衣巷,莫少珩就去鱼楼指导厨子做鱼了。

  酸菜鱼有很多讲究的地方,光是杀鱼切鱼片,都会对味道有影响,更别说腌制,炒料,熬汤等等步骤。

  此时,赵景澄等十五个少年也在乌衣巷玩。

  见到南一,赵景澄这个财大气粗的小胖子就道,“我请你吃猪拱嘴,今天的猪拱嘴特别入味,我听卖卤肉的小伙计说,他们掌柜今天去东市买肉,猪拱嘴都涨价了,谁让你们老是买一些奇怪的部位。”

  南一摇了摇头,“我得留着肚子,我们府里今晚上吃酸菜鱼。”

  声音一落,刷刷地十五双眼睛看了过来。

  南一都吓了一跳,“咋……咋了?”

  “给你们说,我们的鱼都是新鲜的,胡蹦乱跳,才不是那些死鱼。”

  十五个少年眼睛滴溜溜的转,答道,“没什么。”

  傍晚很快来临。

  老夫人,永安夫人,还有府里的各位伯母叔娘,还有一大家子姑娘都到了。

  还在奇怪,怎么今天不在家吃饭了?

  边说边笑的进了楼,然后跑去看杀鱼了。

  还被几个伯娘笑骂了一阵,“杀鱼有什么好看?全是味儿,一个个的,怎么跟猴子一样。”

  不过一大家子一起来外面吃饭,气氛似乎很不一样了,跟过年一样。

  这次,以酸菜鱼为主,酒楼其他的菜色也弄了些。

  热闹了没多久,就开始布菜了。

  莫少珩正想说,今天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随便吃。

  这时,就有管家走了进来,“世子,有人递了名帖,说是来庆祝我们鱼楼开业。”

  莫少珩:“……”

  对于镇北王府来说,一个鱼楼开业,还没到大肆庆祝的程度。

  况且,明天才开业不是。

  况且,哪有刚好在饭点来上门递名帖的。

  莫少珩接过名帖,烫金的名帖,还挺正式。

  只是打开一看,却是笑了。

  永安夫人问道,“来的是谁?”

  虽然有点不合礼数,但也不能将人凉在外面。

  莫少珩一笑,“没事,一个小吃货,这是专门赶着点来蹭饭的。”

  然后对管家道,“我估摸着,可能不只他一个人,等会还有人来,直接带进来就是。”

  此时,鱼楼外,赵景澄和范慎大眼瞪小眼。

  赵景澄:“你不是说你今天早早的回家温课?”

  范慎:“你不也说你今日家中有事?”

  两人:“……”

  赵景澄“都……都是来混吃的,谁也莫说谁。”

  等管家将赵景澄范慎接了进去。

  没多久,燕昱等十五个学生也陆陆续续的到了,连赵御宁都羞红着脸,乖乖巧巧坐在了位置上。

  十五个少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都说家里有事吗?有事到全都绕了一圈来这里了?

  好尴尬。

  这时,莫少珩介绍道,“都是我在国子监的学生。”

  “我们那个牧场,他们家里也都有参与。”

  气氛又热闹了起来,既然是莫少珩的学生,那么这场家宴也还算是家宴。

  这时,布菜的人也正好开始布菜。

  “咦?好香。”

  浓烈的鱼香一个劲往鼻子里面钻。

  他们也不是没有吃过鱼,但这香味也太香了吧。

  光是闻闻,食欲都起来了。

  莫少珩一笑,鱼类食物的确和其他肉类不同,光是香味都能飘好远。

  莫少珩说道,“自家鱼楼明天就要开业了,来,先尝尝自家鱼楼卖的是什么,心里也好有个数,能不能有生意就靠它了。”

  众人也笑了。

  不免有人调笑了两句,“费了这么大劲才将活鱼运回鱼楼,味道怎么也是好的。”

  说完这才看向盛鱼的碗里。

  这一看就发现了不同。

  鱼肉是一片片的,嫩白到不行,和以前吃过的,要么是一块一块的,要么是一整条蒸的鱼完全不同。

  “还颇有些特别。”

  夹起一片鱼,光是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

  往嘴里一放。

  首先是鱼独特的香味,然后是细腻的口感。

  惊讶一闪而过,鱼居然能做出这样的口感。

  竟然完全感觉不到一丁点的鱼腥味。

  无论是品相还是口感,都无可挑剔,定是能受人欢迎的。

  莫少珩说道,“大家不妨试试汤,这酸菜鱼最大的亮点,除了鱼本身,就在这汤里了。”

  众人这才发现,每个碗里面都多放了一把勺子。

  勺起汤,喝进嘴里。

  那味道实在太鲜了,也只有新鲜的鱼配上酸菜,才能熬出这独特的味道来。

  赵景澄小喝了一口,又赶紧多喝了两口,怎么就这么好喝?

  比他们府里做的那些汤好喝多了。

  明明有酸味,但却是一种让人喜欢的酸。

  这汤是怎么做的啊,看着似乎也就多了一些切成丁的菜杆。

  真好喝。

  停都停不下来。

  酸菜鱼开胃,连老夫人今天都多吃了小半碗饭。

  布的菜,酸菜鱼是一点都没有剩下。

  饭后,十五个少年摸着肚皮。

  他们可是真来对了。

  莫少珩心道,亏得他们今天运的鱼足够,不然都不够吃。

  赵景澄还在那嘀咕,“我得带我娘也来吃,自从我给我娘带过卤肉回去后,她就老是问我乌衣巷有没有出什么新的合她胃口的吃的。”

  一场家宴结束。

  一行人开始回府。

  莫少珩回到院子,现在院子中有些不一样了。

  开垦出来的地块,已经冒出了各种各样的绿苗。

  绿油油的,还挺好看。

  药童像个小农民一样,在巡逻着,这可都是它的家当,它是一只有理想的小人参,它要住豪宅。

  莫少珩洗漱过后,就睡觉了,药童推开窗爬了进来,看了看睡着的莫少珩,又乖乖地跑出去惹南一去了。

  小道士,休想睡觉。

  第二日,鱼楼开业,运鱼的队伍一大早就出了门。

  倒是不用莫少珩跟着。

  鱼楼竟然有了生意,莫少珩一打听,原来是昨晚上自己那些学生嘴馋,居然安利他们的长辈来尝鲜。

  现在莫少珩和这些府邸有合作牧场,他们倒是不介意到鱼楼吃饭。

  莫少珩看了看,已经订出去了好几个包厢,不错。

  想了想,跑去找他的小货郎了。

  鱼楼也得打打广告。

  豆子正带着人抗着旗走街串巷呢,一天乐得都停不下来。

  莫少珩摸了摸豆子头顶柔软的头发,“累不累?”

  豆子笑眯着眼睛,“一点都不累。”

  只是在街上走,哪里会累。

  现在他可出名了,走到哪里别人都认识他,就是老是有人想逗他,他有点羞涩。

  豆子又举了举腰间的水袋,“鹰卫还给我们准备了水袋,也渴不着。”

  莫少珩看着开开心心的豆子,心道,这样才是小孩子该有的童年嘛。

  然后将制作好的“酸菜鱼”旗幡交给了豆子。

  除了“酸菜鱼”旗幡,还有一张“咸鱼”旗幡,一共二十几个人,足够扛旗。

  一群小货郎,将地跺得啪啪地响。

  以及整齐的号子声,“一,一,一二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两咸鱼。”

  现在,凉京百姓,差不多也习惯了这些小货郎的存在了吧。

  路上,时不时也能看到正在送货的小货郎,他们也算步入了正轨。

  莫少珩回了乌衣巷,他的咸鱼铺子也是今天开张。

  铺子中,两边的柜子上摆满了咸鱼,连门口都挂了一些。

  只要路过,定能知道这里就是卖咸鱼的。

  不过,以前众人都没有吃过咸鱼,想要推广怕也不容易,毕竟鱼可不便宜,不像包子面这些,买来尝尝也无所谓。

  等豆子将那句,“收礼只收两咸鱼”的顺口溜传遍大街小巷之后,咸鱼应该也能有些名声。

  南一正拿着两条咸鱼,让它们嘴巴对着嘴巴,玩得起劲。

  铺子中,赵景澄等学生也在。

  将铺子撑得还算热闹,恩,不是一般的热闹。

  “这就是咸鱼啊?看上去……是有点搞笑。”

  他们时不时能听南一提到咸鱼,现在算是真见到了。

  “怎么能长得这么滑稽呢?”

  莫少珩想了想,干脆一个学生送了一条咸鱼,让他们带回去。

  相当于打广告了,就像昨天的酸菜鱼,不就是这些学生安利出去的。

  等吃过他们鱼楼的酸菜鱼之后,那味道一定能让人念念不忘,又会去安利给其他人。

  这样一波一波的传递出去,做生意就是这样,万事开头难。

  赵景澄等一人提着一条咸鱼,走出铺子。

  他们怎么觉得他们现在的样子有那么一点点搞笑?特别是低头看看提着的咸鱼。

  一群贵族少年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时不时能听到讨论声。

  “他们手上提的什么?看着像是鱼,和平时的又有些不同。”

  “这么大热天,这鱼还能吃吗?”

  “莫少珩不是又新整了两个铺子嘛,除了那个鱼楼,另外一个好像是什么咸鱼铺子。”

  “他们手上提的应该就是咸鱼吧。”

  一群学生没有管,他们还在想着刚才南一给他们安利的咸鱼的吃法。

  等回去后他们也得试试,不然和南一聊天,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这时,赵景澄突然往咸鱼铺子跑了回去。

  范慎问道,“你干什么?”

  赵景澄:“我再去买两条,明天得去国子监啊,国子监的饭菜太难吃了,我得带一条咸鱼去让他们弄给我吃。”

  几人:“……”

  说得也是,国子监的饭菜其实还算不错的,但一年到头就固定的那几个菜,吃得他们没在地上打滚都是好的。

  他们也去买两条。

  咸鱼铺子的生意也是从国子监开始的。

  莫少珩知道后:“……”

  寓意好像不是特别好啊,让祭酒头疼去吧。

  莫少珩这些时日,不是在养他院子中的药材,就是在愁生意。

  因为……要开始换季了。

  再换季之前,按照以前镇北王府的规矩,府里的姑娘们,是得购置新衣服的,甚至还得置办一点首饰之类。

  这算是贵族的门面吧,其他贵族府里也都是这样。

  说不上攀比,但什么样的爵位什么样的规格,其实大致都是有数的。

  低过这个标准,也就是表示真的没落了。

  莫少珩看着送来的采购单子,“……”

  果然以前不掌家,不知道材米油盐有多贵。

  不仅仅如此,一但换季,莫少珩还得给他的两百个小货郎准备被子。

  小货郎是他自己养的,不像牧童,用的是集资。

  莫少珩感叹了一声,“怎么感觉这生意越做越亏。”

  明明已经开始有些进项了才对。

  正在写作业的南一,抬起头,“没事,饿不死我,我能当乞丐。”

  说完还学起了他逃亡时伪装成乞丐讨饭时的唱腔,“小白菜,菜里没有一滴油,眼泪流……”

  莫少珩一个手指戳南一脑门上,又开始作妖了。

  莫少珩看着采购单子,然后叫上南一,又叫了两管事嬷嬷,他也去逛逛这凉京的铺子,顺便看看采购的问题。

  首先去的布店。

  麻布是最便宜的,莫少珩进的这家布店是不卖麻布的。

  比起麻布,其他布料就一匹比一匹贵。

  最近采购布料的府邸还挺多。

  掌柜在旁边小心翼翼的说着,“苏锦就剩下这一小部分了,今年苏锦产量低,能进到的货也少了,价格也稍微贵了些。”

  “以往,镇北王府买的皆是这个类型的苏锦,世子,你看?”

  莫少珩不知道这掌柜背后的主家是谁,但能在凉京将生意做这么大,定也是不简单的。

  莫少珩看了看采购单,这点苏锦完全不够,而且价格何止贵了一点,比去年贵了四成,说了一句,“其他布店还有苏锦卖?”

  掌柜:“这……”

  “整个凉京,也唯有我们小店能进到苏锦。”

  莫少珩看了一眼掌柜。

  掌柜犹豫了一下,“要不……要不世子考虑一下杭锦?”

  “杭锦的工艺和苏锦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在染色方面稍差了一些。”

  声音才落,旁边的管事嬷嬷对莫少珩道,“世子,杭锦恐怕不行,苏锦已经是王府的最低要求了,要是府里的姑娘们突然换了布料,这一出门定是会被人看出来。”

  莫少珩明白管事嬷嬷的意思。

  这些糟粕或许在莫少珩看来,根本没有多少意义。

  但毕竟会影响到府里的姑娘,他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

  管事嬷嬷说完就没在开口,在等莫少珩的决定。

  而莫少珩在看着布料,“苏锦和杭锦的质地的确差不多,不过杭锦的色泽暗沉了一些。”

  无论是苏锦还是杭锦,在莫少珩看来,其实颜色也就那么几个,色彩也未见得有多好看。

  然后道,“像杭锦这样未染色的布料价格如何?”

  掌柜都不由得一愣,“未染色的布料价格至少会少一半,但没人会买……”

  莫少珩道,“先给我几匹,我回去自己染。”

  掌柜:“……”

  世子莫不是在说笑?

  管事嬷嬷也看向莫少珩。

  莫少珩说道:“就算没成功,我们再来购买其他的布料就是,现在离换季还有些时日。”

  几匹未染色的布料被搬上了马车,倒是引来了不少人啧啧称奇,当然他们也不会觉得镇北王府真会用这些未染色的布料做衣服,再没落也还没没落到这地步。

  莫少珩又去了银楼转了转,他本也不是专门出来采购的,也就是闲逛着玩。

  毕竟他离开北凉的时候才十岁,还真没大街小巷的逛过。

  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后,莫少珩就回了镇北王府。

  而莫少珩要自己染布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没办法,当时那个布店是凉京最大的布料铺子,进进出出的各贵族府邸的人都有。

  这消息传播得还挺快,因为太过惊讶了。

  “莫少珩还会染布?”

  “染布的技艺一向只在苏杭两地流行,我们凉京都没有,所以稍微好看一点的布料,每次运到凉京后,价格都会飞涨。”

  运输费都是好大一笔,自然价格涨得厉害。

  连府里的伯母叔娘都过来问了问情况。

  莫少珩一笑,“我也就试试,大家就当我弄着玩,怎么消息都传开了?”

  几个伯母叔娘心道,凉京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们镇北王府,出了这个府门,一有点风吹草动,还不得闹得沸沸扬扬的。

  之后,莫少珩似乎忘记了染布的事情,因为他又带着学舍的学生去上什么“户外实践”课了。

  户外实践课,现在在国子监已经流传开了,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天天只能呆在学舍的学生。

  当然,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不就是偷懒找的借口,哼,天天游山玩水还要扯个学习的名号。

  这一次外出,每人背上背了一个小背篓。

  赵景澄:“……”

  怎么感觉忒奇怪了一点?

  他们不走文艺路线了?他连做标本的本子都准备好了。

  不过很快,这个问题就被抛之脑后。

  因为……

  漫山遍野的采花玩,也忒好玩了一点。

  一群学生,疯得跟进了山的猴子一样。

  莫少珩让他们将不同颜色的花分开。

  清风徐来,山花灿烂。

  莫少珩都有了一种,以前秋游的感觉。

  这个时节正好是漫山遍野的菊花盛开的时节。

  躺在菊花堆里,闻着花香。

  莫少珩问道,“好玩么?”

  一群学生已经在草上滚成了一团,沾在衣服上的草屑都顾不上了。

  以前,读书上课,简直跟拿着刀子在他们脖子上面磨一样。

  现在,能一样?

  他们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原来他们北凉也是这么的漂亮。

  莫少珩也笑道,“换一种心情,是不是觉得我北凉也是山河壮丽,繁花似锦?”

  一群学生一个劲点头,“以前老是听别人说,我们北凉又穷又苦,听得烦闷得很。”

  莫少珩心道,又穷又苦倒是真的,但什么样的环境,也得生活出自己的精彩不是。

  整整玩了一天。

  这才用马车拉了好大两车花往回走,其中大部分都是鹰卫帮着采的。

  主要是黄灿灿的菊花,还有一部分其他的花色,比如那种古时用来涂手指甲的凤仙花,以及一些杂色花。

  学生们回去后,一身的草屑。

  家里长辈不禁就要问了,“又去上那什么户外实践课?怎么弄得跟个进了草堆的猴子似的。”

  “今天学了什么?”

  学生:“今天,我们看到了我北凉的山河壮丽,繁花似锦。”

  “我们老师说,要将繁花映在锦上,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北凉并非一穷二白,也有漂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