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40章 文艺少年初登场

  “换等量的黄金?”

  周围的凉京百姓已经哗然了。

  “你这外域人居然敢骗人。”

  “都骗到小孩身上来了。”

  “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弄到通关文书的。”

  “拉去见官。”

  买买提也急了,“不信问这小孩,我千里迢迢费了好些力气,才将种子带来。”

  越急舌头圈得越厉害,声调古怪到了极点,完全不似北凉官话,也不似地方话。

  南一已经让鹰卫去找莫少珩了。

  等莫少珩来的时候,场面混乱得很,估计就差打起来了。

  众人见莫少珩来了,这才分开一条路。

  “看不当场揭穿这骗子。”

  “谁那么傻,真拿黄金来换。”

  莫少珩上前,“买买提大叔,好久不见。”

  众人:“……”

  难道还真认识?

  不过这外域商人的名字也太古怪了一些。

  买买提,“这些人也太不讲理了。”

  然后对莫少珩道,“当初可是说好了的,用黄金来换,我才将种子带了来。”

  莫少珩没说什么,接过种子。

  当初他在南离的时候,的确是说过这话。

  但是吧,当初用的都是南一卖丝绸的钱,一点都不心疼,现在用的是他自己的钱,感觉又不一样了,他心肝疼。

  他曾经给过买买提一个种子册子,让他在经商诸国的时候随便留意一下。

  像买买提这种,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国度做生意的商人,对各地域的特产最是了解。

  莫少珩打开袋子,眼睛不由得都亮了。

  这个袋子可不小,里面又分了四个小袋子。

  第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谷子,金黄色的谷子,颗粒还算饱满。

  北凉以粟为主最主要的主食,粟就是现代的小米,产量并不高,颗粒很小,所以脱壳后,能吃的部分就更少了。

  口感吧,也没有大米来得香糯。

  不过,大米好是好,但是得需要水田来种,北凉的情况并不适合。

  但是……等运河修好了,也是可以试试种植水稻的。

  第二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是黄豆。

  北凉的主食中有一种豆饭,不像粟饭那么流行,主要是在一些边缘地区种豆。

  所种豆子乃是花豆,也就是那种皮是红色的豆子,颗粒还挺大,坏处是一株豆植也结不了几管豆。

  和买买提带来的黄豆不是一个品种。

  莫少珩眼睛都亮了起来,这可是个好东西,作用及其多。

  比如,灵魂黄豆酱,酱油等。

  没有酱油的美食,它是没有灵魂的。

  当然,黄豆一身都是宝,还有很多妙用。

  第三个小袋子是辣椒种子,第四个袋子是花椒种子。

  两种调料。

  莫少珩虽然在药店和其他地方也能找到一些现代使用的香料。

  但辣椒和花椒这两味灵魂酱料,始终都只能使用代替品来代替。

  这下好了。

  莫少珩掂着袋子,无论是水稻,黄豆,辣椒,花椒,在他看来,都是无价之宝,在古代,要想将一种作物引进,实在是困难到了极点。

  一咬牙,让鹰卫回去取钱。

  也亏得他最近掌了镇北王府的账,不然拿出这么多钱也不容易。

  等鹰卫将一袋子黄金拿来,莫少珩交到那外域商人手上的时候。

  周围的哗然声,震得整个东市都在抖一样。

  “那些种子是黄金豆子做成的?”

  “这生意也太好做了吧。”

  “莫少珩是不是脑子被棍子敲了。”

  相信这个消息很快就会轰动整个凉京。

  莫少珩也肝疼得厉害。

  买买提已经笑得胡子飞扬,“我这里还有多的种子,你要不要?”

  当初莫少珩说的用黄金收购种子,也是指这样一小袋子,不然别人拉来一大车,他还能真用一车黄金换啊。他其实也不确定,他给的那个种子册子上面的东西能不能找到,加上他的画技也不如他的琴技,画出来的种子多少会有偏差,也可能找个类似的来。

  所以,他就尝试性的先让人去带点样品来,以后有需要的话在收购。

  结果,买买提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觉得莫少珩能用黄金来买这些种子,别人也会。

  所以,他的商队抛弃了其他商品,带了好多种子来。

  结果,别说有人买了,根本就连瞧上一眼的人都没有,更别说拿黄金来换。

  这一路上,他好多次甚至都想将他这几马车的种子给扔了算了,但心里又不甘心。

  他跑一趟,短则一年,多则数年,要是就这么卖不出去,就真的打水漂了,他还有好大一个商队的人要养。

  现在见到莫少珩,就跟见到救星一样。

  拉着莫少珩就去看他的货物。

  莫少珩走到商队前。

  好几辆马车,上面堆满了装得满满的麻布袋子。

  袋子打开,以谷子和黄豆为主。

  辣椒和花椒种子也各有一大麻袋。

  莫少珩:“……”

  果然,商人都如同嗅到腥味的猫。

  买买提居然将机遇都压到了这些种子上。

  不过,莫少珩看了一眼商队,商队应该是从南离经过了东唐,才到了北凉。

  绕了这么大一圈也没有卖出去。

  莫少珩又看了看买买提其他货物,占比很少。

  嘴角不由得扬了起来,“买买提大叔,这价格我们来商量商量。”

  最后,鹰卫去叫了马车,将一袋一袋的种子往府里搬。

  看热闹的人,也看得沸沸扬扬。

  买买提的表情跟死了爹一样,“不待这么做生意的。”

  “哪有一小袋种子价比黄金,剩下的同样的种子,却按照粮食的价格来算。”

  莫少珩好声的道,“至少卖给我还能回收些成本。”

  “加上我给你的黄金,你这一趟可是有赚没赔。”

  买买提也是一叹,他也清楚,他今天也算是峰回路转了,要不是又遇到了莫少珩,他这一趟可是亏得只能喝西北风了。

  莫少珩说了一句,“以后我们还是以这种方式交易,我依旧以黄金的价格收购一袋子种子,但前提是,你也必须得一车一车的将种子拉来。”

  这可不是一个亏本买卖,拉其他货品的话,货品的成本太高了,除去成本,其实很难赚到这么多。

  莫少珩说这话的时候,看上去财大气粗,但哪有人知道他心跟滴血一样。

  今天真的是大出血。

  又说了几句,在沸沸扬扬的声音中离开。

  赵景澄等人还在那不可思议地议论着,“真有人叫买买提这样古怪的名字啊,你们说为啥异域商人的名字就这么搞笑?”

  南一看向赵景澄,他以前也这么问过少师。

  南一正了正身体,他要用少师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世界很大,没事多看看。”

  “不然,就会当一辈子的小学生,青春永驻。”

  赵景澄等:“……”

  这小道士又开始说他们听不懂的话了。

  一群人开始跟着莫少珩去看那些种子了。

  刚才莫少珩用黄金换种子的一幕,实在太震惊人了。

  看着莫少珩有些严肃的表情,赵景澄不由得问道,“你这是这么了?”

  莫少珩:“别说话,我现在肝疼。”

  赵景澄赶紧道,“肝疼得看郎中,旁边就有一个医馆。”

  莫少珩:“……”

  南一:“……”

  好不容易打发走十万个为什么的学生,一回到府邸,莫少珩就开始了行动了起来。

  谷子,他得拿出一点脱了壳弄成大米,他好久没有尝到米饭的香味了。

  这一想,也许是神经对某些记忆开始复苏了,胃部居然对久违的米饭产生了说不出的渴望。

  除了米饭,黄豆也得做一些大酱出来。

  当然,黄豆做大酱,需要发酵等过程,一时半会是弄不出来的。

  辣椒和花椒种子,他得收敛好,他的脑子中似又想起了炒菜的味道,北凉的饭菜以蒸煮为主,根本没有炒菜的说法,连炒菜的锅都没有。

  炒菜香啊,他以后得开个炒菜馆。

  当然这都是后话。

  今日的主题是,他要吃到大米饭。

  让人来帮着脱壳。

  南一就在那捣乱。

  莫少珩想了想,出去了一趟,等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框子,里面装的全部都是切成细块的药材。

  递给南一,“好久没玩这个游戏了,将框子里面混在一起的药材,按照名字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

  南一:“……”

  “少师,我怎么想起了以前你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真的,那个故事里面的后妈就让一个小女孩干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事儿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以前在琴山上,少师就经常让他玩这“游戏”。

  不一会儿,院子中,除了帮着脱壳的下人,就剩下南一哼着古怪的调子。

  “不要以为被切成了块,穿了品如的衣服我就不认识你了,车前子。”

  “你化了妆,我也认得你,婆婆丁。”

  下人:“……”

  莫少珩:“……”

  一天怎么尽学些糟粕。

  没多久,香喷喷的米饭就弄出来了。

  有一锅米饭,和一大锅稀饭。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是用晚膳的时候了。

  莫少珩让人给祖母和他娘,还有各房都送去了一点。

  然后叫来已经将一大框子药材都分好的南一。

  南一一边吃米饭,一边喝粥,“还挺清香。”

  比粟饭吃着更有感觉,粟米太细了。

  就像这大米饭大米粥,天生就应该是用来做主食的一样。

  “就是这一勺子,感觉吃的不是饭,是钱。”

  莫少珩:“……”

  谁说不是。

  不过吃到久违的米饭,也值得了。

  心里都在飙泪。

  一碗米饭,一碗稀饭,加上一些小菜,莫少珩从来没有觉得这么过瘾。

  这才是他以前的日常饮食啊,意义完全不同。

  等吃过饭,天色都已经黑了。

  莫少珩看了看收在仓库的种子,除了谷子,其他的其实可以种植一部分,种子,本就是用来种植的。

  不过,现在早过了播种的时节了。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夜深人静。

  莫少珩坐在房间内。

  他的面前摆放着两个盒子。

  莫少珩伸手打开第一个盒子,怎么看态度都有些恭敬。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幅小心翼翼卷起来的画。

  将画打开,画上是一长寿老翁,老翁脚边围着一群有手有脚嬉戏的小人参。

  这是他药师一脉的祖师。

  莫少珩将画挂在了墙壁上,找来香炉,恭敬地上了一炷香。

  他药师一脉,在历史的岁月中,都是仗着祖师传授的方术技艺存活生存,这一拜是肯定要的。

  他跟着人学了一段时间画画,其实也就一个目的,将祖师的图像画出来。

  现在他也慢慢安定了下来,也有时间祭拜一下祖师了。

  等拜完祖师,莫少珩走到窗前的第二个盒子前。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根……人参,还戴着个小草帽,安静的躺着。

  莫少珩也不管,拿了一本书在旁边安静的看书。

  月光飞洒,照进窗台,像极了古时候读书人倚窗而立的样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盒子里面的那只人参,光滑的身体上,突然露出两条细小的缝隙,两颗黑豆子一样的眼珠子在缝隙里面滴溜溜的转。

  似乎在谨慎地观察着周围。

  莫少珩看了一眼,那人参警惕得很,细缝立马闭上了,和一根普通人参没有任何区别。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这才再次睁开眼睛到处瞄。

  人参的身体上,闭得死死的小手小脚也伸展了开来。

  似确认了旁边的人是莫少珩,这才从盒子爬了起来。

  甩着小短腿,巴掌大小,气呼呼地跑到莫少珩面前,将头顶的小草帽直接扔到了莫少珩面前。

  气鼓鼓。

  莫少珩一笑,这是他药师一脉最核心的存在,药童。

  可以说,因为祖师发现了药童这种生物的存在,才有了他药师一脉。

  当然药童看似神奇了一点,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或者神秘来客。

  它仅仅是……生物中的一种。

  世上的生物种类是十分的繁多的,哪怕在现代,也没有人敢称,所有的生物都已经记录在册。

  有两个地方的未知生物是最多的,一是海洋,二就是深山老林。

  至于植物为何有生命,这或许就要归功于大自然的神奇了。

  就像世上为何会有生命,人到底是从何而来,等等这等类似的大自然的奥秘。

  谁也不是全知全能,这世上总有些未知的东西。

  祖师发现药童以后,就一直相依为命,发展出来了药师一脉。

  可以说是药童成就了药师一脉,也可以说药师一脉保护着药童。

  人类的劣根性,让地球上多少物种灭绝了,像药童这么神奇的存在,一但被发现,恐怕早毁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莫少珩在现代的最后一天,他惹了祸本是准备回大山中的泽城老家的,结果路上遇到山体滑坡。

  在他被泥石流掩盖的前一刻,大雨中,一道小人参冲向了他。

  他变成了这个世间的一个婴儿,而药童化作了他院子假山缝隙里面的一株人参苗。

  直到他三岁的时候,药童爬上他的窗户,爬到了他的床边,“咿咿呀呀”的好不欢快。

  当时他都惊讶惨了。

  莫少珩看着桌子上,正扔掉小草帽生气的药童。

  最近因为处境太过复杂,的确将这小家伙关太久了。

  连草织的小草帽都干枯了。

  莫少珩指了指外面,“我给你编一个更漂亮的草帽。”

  药童脑袋一歪,生气。

  莫少珩一笑,将削好的水果,切成小丁递到药童面前。

  药童本质上是植物,它是不需要吃固体食物的,但它会吸水果里面的汁。

  抱着果丁,眯着眼睛嚼了起来,嚼干后就将果渣吐在身边放好的纸张上。

  莫少珩又开始看书了。

  月光皎洁,一人一书一窗台,药童边啃着果丁边歪着脑袋打量着莫少珩。

  温馨而治愈。

  第二日,一大早,南一又跟打鸣的小公鸡一样在做广播体操。

  只是才开始没多久,突然,“哎哟”了一声。

  摸了摸脑袋,在地上找到了刚才袭击他的凶器,一颗小果核。

  南一张了张嘴,疑惑得四周打量了起来。

  “这感觉怎么有一种熟悉感?”

  以前,他在琴山上的时候,也老是莫名其妙的被果核砸。

  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都有内劲了,内劲听风,一般暗器可砸不到他。

  他当时还以为撞鬼了,瑟瑟发抖地在被子里面呆了好久。

  但时间一久,愣是让他习惯了。

  不得不说,粗枝大叶到了极点。

  此时,院子中间的假山上,一只小人参笑得在地上打滚。

  它本来在追院子树上的老鹰,拿着个小树棍准备爬树上戳,结果就被出来做早操的南一吓了一跳。

  这小脾气还不得报复回来。

  莫少珩起床的时候,南一还在院子里面翻箱倒柜。

  莫少珩看了一眼墙壁上坐着的小人参,不禁摇了摇头,南一能找到那就稀奇了,在琴山上,连柳归尘好几次感觉到了什么,但最终都一无所获。

  药童,是大自然的恩宠,被大自然保护着。

  当然,性格也恶劣到了极点,最喜欢的就是捉弄人,小小的恶作剧都能让它开心得在地上打滚。

  莫少珩也不太担心药童被人发现,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网络啊,就算被发现了,消息也不可能传播得那么恐怖那么快。

  再加上药童的本能是避世,隐藏的技巧登峰造极。

  吃了早饭,莫少珩今天主要是开发院子。

  现在已经过了种植的时令,但这对自古最擅长种植的药师一脉来说,并不算太大的问题。

  药童所在的范围内,能够形成一种奇怪的环境。

  用方士的话来讲,就是形成了一种气场,能干扰时令对植物的影响。

  用科学的方法来讲,就是通过不同植物的混合种植,形成了独立的一个生态环境。

  药童,最擅长的就是,将周围的植物种得特别的好。

  现在无法将水稻和黄豆种地里,但在药童笼罩的镇北王府种一些植物还是可以的。

  除了辣椒和花椒,莫少珩还会种一些北凉的药材。

  药童将周围的环境形成特殊的气场,也就是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也不是凭空就行的,它需要慢慢地调节周围所有的植物,互相作用,相当于农业中的混合种植,并不难理解。

  莫少珩都可以想象,以后的镇北王府将变成什么样子,就像是凉京城中一座四季常青的绿色花园。

  这才是他和药童的大本营。

  莫少珩正带着人在院子里面开垦地,现在主要是育种,等他将各种植物和药材育种好后,就移植到各房的院子中去。

  到时候,院子的墙壁上到处都爬满了绿色的藤曼,头顶是搭建的绿荫,药材散发着最自然的味道。

  他药师一脉是出了名的长寿,原因就是因为常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过现在,院子中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因为天气热,南一又跑去莫少珩的房间内写作业了。

  一进房间,南一就“咦”了一声。

  他看到了墙壁上挂的祖师图。

  赶紧跑过去上了一炷香,“祖师的排面怎么能少。”

  莫少珩看得直摇头。

  药师一脉的传承不是那么随便的。

  但在琴山的时候,当时还小的南一,居然跑到祖师图面前,翘着个屁股在那里自己拜了起来。

  莫少珩当时也懵了好久。

  每一个方士派系都有自己的规矩,而药师一脉的规矩就是,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即拜祖师,便是药师门人。

  讲究的是一个随缘。

  南一就是这么歪打误撞,被莫少珩承认的,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吧,他药师一脉总不能没了传承。

  当然,非是嫡传的药师门人,想要养自己的药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加上南一身份特殊,莫少珩也有些犹豫,所以一直还在磨砺南一的基础知识。

  别看莫少珩不怎么让南一出手给人看病治病,但若真论起医术和见识,南一已经能超出普通药铺的郎中很多了。

  南一给祖师上了香过后,就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少师说,初中生文凭太低了,怎么也得当个高中生,他得努力努力。

  这样,莫少珩一直忙碌着带人改造院子,用了好几天时间。

  期间,让人到处去购买药材种子,因为是北凉常见的药材,种子的价格就没那么夸张了。

  等播下种子,又用了好几天。

  戴着绿色小草帽的药童高兴坏了,“咿咿呀呀”的在莫少珩面前跳来跳去。

  它喜欢居住的环境是药香四溢,绿植遍布的那种。

  还拿着个棍子,戳了一小肉块,去喂老鹰,因为老鹰马上要变成它的“看门狗”了,得给它赶走有可能入侵它地盘的老鼠黄鼠狼之类。

  它倒是不怕这些,但他的植物怕。

  又拿着棍子,在开垦的地里面戳来戳去。

  如同一个巡逻的老农民。

  莫少珩买的药材种子是十分繁杂的,因为种类越多,药童更容易搭建出来它的居住环境。

  比较名贵的有,黄精,地精,何首乌,人参,虫草等等。

  普通的有,车前子,胖大海,云霄等等。

  反正这几天将能找到的都找了一点来。

  哪怕是辣椒和花椒,其实都是中药材中的一种。

  吩咐完下人浇水的情况。

  这几天莫少珩改造院子,祖母,永安夫人,还有各房的人都跑来看了看。

  还疑惑莫少珩这是在干什么?

  莫少珩也道,种些药草。

  只是他这一种,也种得太多了。

  小苗是十分密集的,等分苗后,这一院子的苗种,就会变成好几个院子。

  莫少珩一点都不担心种不活,因为有药童在。

  除了种药材,这些天莫少珩也做了几大缸黄豆酱。

  等弄完这些,赵棣府上的人居然来了。

  莫少珩一问,原来是北海那边,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开始产盐了。

  盐,太过重要了,所以用最快的时间在生产。

  第一批盐,已经运到了凉京。

  赵棣负责朝廷的盐售,曾经答应过莫少珩,会在乌衣巷开一个官盐铺子。

  莫少珩:“燕王倒是上心,第一个铺子就想到乌衣巷。”

  啧啧,有了这唯一有售盐权的铺子,周围好大范围内的人,每一个月怎么也得进乌衣巷一次吧,除非他们不吃盐。

  这是为乌衣巷带来长久客流的大事,不能怠慢。

  莫少珩换了一身衣服,想了想,带了一罐子黄豆酱,带着南一向乌衣巷而去。

  南一这些天,要么在分辨药材,要么在做作业练琴,莫少珩估摸着南一马上要开始磨皮擦氧惹事情了,得带他出去缓解缓解。

  对于南一这样的学生,堵不如疏,一但课业繁重,他本能的就开始搞事情。

  乌衣巷上的铺子都是镇北王府的,朝廷要开官盐铺子,也得在他手上买一个铺子。

  铺子价格可不低,莫少珩可不会白送。

  位置定在了乌衣巷的最中间,无论从哪边进,都得经过大半条街。

  莫少珩对赵棣道,“这个位置好,保证生意兴隆。”

  赵棣看了一眼莫少珩,莫少珩那点小心思,他哪能不知道。

  莫少珩就有些尴尬了,说道,“今日我带了我珍藏的黄豆酱,正好给燕王尝尝。”

  看不堵住你的嘴。

  铺子还有些手续要办,等待期间正好吃点东西。

  直接去了面铺。

  莫少珩还在吹嘘,“别小看我的黄豆酱,这可是调料中的灵魂,万物皆可蘸。”

  “无论是清淡的,还是寡淡无味的,只要蘸上一点,就能变得美味无比。”

  等面条上来,蘸上黄豆酱,一入口,味道的确不一样了。

  赵棣也有些惊讶,因为黄豆酱看上去十分简单,百姓家里是很少有什么好酱料的,食物多少清淡了一些,若是清淡的食物配上这样的黄豆酱,不能说所有人都会喜欢,但大部分人应该是会爱上的。

  莫少珩还在道,“现在盐铺子有了,盐价也会得到极大的控制,我准备在街上开一个咸鱼铺子。”

  正在嗦面的南一:“哈?”

  少师还真是整天想着他的咸鱼。

  南一想到了什么,合不拢嘴,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咸鱼的样子就想笑。

  北凉缺水,但也有些小池塘小溪流,只是无法满足更大面积的浇灌。

  所以也有人利用这少量的水资源养了鱼。

  但炎热的天气,等将鱼弄到凉京来,都已经死得臭了。

  所以凉京人吃鱼,一向都是一种奢侈。

  莫少珩想着,将鱼做成咸鱼拿来铺子卖,应该也是有些生意的。

  当然腌制咸鱼味太大,这里是商业街,不可能在这里腌,只能腌制好了,包装好,拿来这里卖。

  正说着,这时一群人走进了面铺。

  为首的正是赵景澄,正带着三街之战的十六强进八强的战队,来享受荣耀,也就是莫少珩承诺的,赢了的战队可以在乌衣巷畅快的吃一顿。

  赵景澄这小吃货,居然成了向导。

  一人手上捧着一个冰桶,“怎么样?刚才的串串好吃吧?吃完串串,再来这里吃一小碗biangbiang面,啧啧……”

  口水直流。

  一进来就看得了莫少珩和燕王。

  赵景澄眼睛那叫一个尖锐,一下看到了今日的biangbiang面有些不同,“你们这是什么酱,怎么和我们以往的吃的不同?”

  莫少珩:“……”

  得,他带来的一大罐子的黄豆酱怕是保不住了。

  等吧唧吧唧吃完新酱的biangbiang面,赵景澄还头头是道的点评了一番。

  然后小胖手一挥,带着一群人如同风一样转移阵地,“我们现在去卤肉铺子,一人拿一包猪拱嘴,告诉你们,猪拱嘴是才上的新品,你们肯定没吃过,等吃完,我们再吃一圈回去……”

  莫少珩:“……”

  这小胖子不错啊,都知道给他打广告了。

  看这熟练的业务程度。

  莫少珩不由得想到了他镇北王府的资金现状。

  不行,他也得努力一点。

  他也得主动打打广告。

  不过再打广告之前,官盐铺子迎来了一个大单生意。

  莫少珩买的。

  赵棣:“你买这么多盐干什么?”

  又不许私卖盐。

  莫少珩答道,“盐开始便宜了,我想着做点酸菜。”

  以前盐太贵,酸菜自然因为要用盐的原因,而没有流行起来。

  莫少珩想着,他要让人收咸鱼了,他正好又有个让活鱼入城的法子。

  到时候他开一个酸菜鱼酒楼也是不错的。

  现在,他的街道上都是平价的铺子,平价商品的铺子赚钱吗?

  赚钱,但前提是买的人多。

  现在他的铺子上是有了些生意,但完全达不到“买的人多”这个优势。

  所以他转变了一下思维,中高消费的生意也得有。

  鱼要是做得好,百姓或许因为鱼的成本太高吃不起,但贵族定是会有人来的。

  一天做上那么些单子,就能赚点钱。

  当然,首先他得将酸菜弄出来。

  然后莫少珩就跑去准备打广告了,宣传宣传他的这些新铺子,新商品。

  这一弄,就到了下午。

  今日的凉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现在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东市来的稀奇古怪的商人,和他们手上稀奇古怪的商品,以及莫少珩组织的长盛不衰的三街之战。

  这时,一条小街道上突然出现了十分奇怪的一幕。

  只见,二十来个小货郎,站成了两排,脚儿在地上跺得啪啪地,走上了街道。

  豆子手上抗着一张旗幡,上面写着“包子”两个字,后面跟着抗“雪糕”旗,“biangbiang面”,卤肉旗等的小货郎。

  豆子一脸羞涩。

  他现在在干什么?他在什么地方?

  哎呀,不管了,世子说,以后他就是乌衣巷广告宣传大使了。

  羞答答地抬起脑袋,跺着小腿,张开了嘴,“一,一,一二一,炎炎夏日,清凉一夏……”

  口号喊得特别有节奏。

  “一,一,一二一,早上包子,晚餐卤……”

  凉京的百姓:“……”

  噗!

  什么情况?

  莫少珩家的小货郎这是在干什么?

  古代版走马车,正式上线。

  豆子小腿跺得特别起劲,不要问他在干什么,世子说他以后就干这个了,每天早上和晚上,到人多的街道这么走一圈就行。

  但……感觉好羞耻。

  以后整个凉京的人怕都认得他了。

  莫少珩乌衣巷的商品,虽然在小范围内传播,但因为进乌衣巷的人数有限,传播的速度并没有多快。

  但从今天起,恐怕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古代版人形走马灯能将他的商品,快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当然,“人形走马灯”也只能在这样的街道上走,不能走上主道,不然凉京卫该上门找麻烦了。

  此时,莫少珩正在铺子上。

  十五个学生也在,估计是从赵景澄那里得了莫少珩来了的消息,过来凑热闹。

  赵景澄还在那说,“他们都不知道在乌衣巷怎么吃才吃得最痛快,还是我带着他们走了一圈。”

  “其他战队的人看着可羡慕了,放开了肚皮吃,不要钱。”

  莫少珩:“……”

  八个战队的人也不少了,放开肚皮吃一天……

  好吧,为了宣传,为了名声,这些都是投资,他要将在乌衣巷畅吃一天做成一种口碑一种荣耀。

  但他心肝好痛。

  这时,镇北王府的一位老管家找了过来。

  “世子,刚才城外一个庄子上的管事来了一趟府里,说是今年的粟米收成可能不佳。”

  老管家补充道,“这个庄子的田地都是十年前朝廷新开垦的,当时老夫人觉得便宜,就趁机购买了一些。”

  “没想到,收成一年比一年差。”

  “起先,还觉得可能是庄子上的佃农不老实,专门排了府上的老管事去守着,结果情况还是一样,据老管事说,那些佃农也没有偷懒,亦没有偷奸耍滑监守自盗,但产量还是一年不如一年。”

  莫少珩愣了一下。

  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想了想,然后对赵景澄等学生道,“要不带你们出城玩玩?正好去庄子上看一看。”

  赵景澄等高兴坏了,他们就喜欢跟着莫少珩到处跑。

  这个时间,去了庄子,晚上估计不够时间回城了。

  让人去这些学生的府上通知一声,免得担心。

  “就说是跟着我去上户外实践课了。”

  等得到消息的各府:“……”

  户外实践课?

  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也没有说什么,现在他们只要敢在这些小祖宗面前质疑一句,这些小祖宗能跳得三丈高,“你们那么能,你们怎么不是北凉的第一才子?”

  气得人头顶烟都要冒出来。

  但又不得不承认,自从他们家的这些祖宗跟着莫少珩后,居然很少听说到处闹事了。

  甚至,回到家中,还能主动安排一些时间练武和练琴,看得他们都以为自家子辈是不是换了一个人。

  但也没高兴太早,因为听说在国子监依旧将先生气得吹鼻子瞪眼。

  莫少珩一行人到了庄子上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趁着傍晚太阳不晒人,莫少珩正好带着人去地里看看。

  地是好地,就是被隔离得太开了。

  老是有一些山脚拐弯将土地分开。

  莫少珩看了看,他或许知道为何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了。

  问了一句庄子上跟随来的老管事,“每年的种子,用的都是这些地里的?”

  老管事赶紧点点头,“正是。”

  农家种地,都是自家留种,所有人都是这般。

  莫少珩心道,这就是最不妥的地方,初中的课程上就有说明原因。

  这种小范围种植,造成了小群体自授粉的情况,种子的品质会以十分快的速度退化。

  自然一年的产量差过一年。

  有人会问,古代没有优选的种子公司,没有基因技术,为何依旧能数百年数千年的耕种,不见种子退化得多厉害?

  其实这是因为大面积种植的原因,也就是形成了杂·交,一定程度上免去了亲近后代的产生。

  当然杂·交的结果是不定向的,有可能出现好种子也有可能出现更劣质的种子。古代的粮食为何产量低,和现代的产量完全没办法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定向培养。

  甚至像现在这样,小群体自授粉,种子一年比一年退化得厉害。

  莫少珩对十多个学生招了招手,“今天给你们讲一些常识……”

  “顺便,我们也定下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大课题,种子的定向培养。”

  或许这些学生,也有震惊世人的一天。

  这些东西,若是在课堂上讲,那是无聊透顶,但在田野上,迎着夕阳,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这些都是常识。”

  一群学生“哦”了一句,他们也觉得这是常识,他们之所以不知道,孤陋寡闻呗。

  时间很快过去。

  第二天,各回各家。

  赵景澄打着哈欠,他得回家补瞌睡,庄子上是好玩,就是晚上蚊虫太多了。

  路过大厅,仪王妃正在和管事嬷嬷说什么。

  “王妃,今年庄子上的收成怕是又要少了。”

  “说来也怪,一年比一年少,我们府上当初新耕地买太多了……”

  赵景澄刚走过门口,又倒着退了回来,眼睛直眨巴,“娘,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赵景澄走了进去,手上拿着一个线装本子。

  仪王妃不由得拿过来看了看,本子里面夹着一束粟,上面写着什么“单倍体”“双倍体”,愣是没有看懂。

  赵景澄见仪王妃在看他的笔记,居然有点害羞,“这是我昨天课上的时候,跟着做的标本。”

  “以前范慎老是说我是个憨憨,昨天看了我做的标本后,竟然夸了我一句,说我还有点文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