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96章

  沈余看着谭木匠双手不停, 一块木板接着一块木板的拼接, 偶尔会会垫一层铁板,觉得事情大条了,这看起来就很难的样子, 也不知道好不好学?

  谭木匠见这小子发呆, 喊了一声, “余小子,你看清没?”

  沈余有些弱弱的问, “谭大叔, 您能慢点不?”

  谭木匠听见这话,就把刚才的组装好的木架给拆了,“来,我们从来, 你毕竟没有学过这些。”

  这次,沈余就不敢开小差了, 但是看见, 手里不能跟着学, 即使看懂了, 后面也会忘记,这二代榨油机组装的木板加铁板小零件铆钉加起来少说也有一百多个, 哪里是他看一遍就能懂的?哪怕谭木匠在内块木板上都弄了标记, 但是他看不懂啊,又不是阿拉伯数字。

  所以对于他这种非天赋型的选手,这种东西吧, 得一个手熟加眼熟啊。

  说完,废宅就是废宅。

  终于在谭木匠拆了两次过后,沈余终于提了一个要求,“谭大叔,你还有没有两套这种的,你在一边教,我在一边跟着学,你看这样好不好?”

  谭木匠看了沈余一眼,觉得这小子虽然没啥木工活儿的天赋,但是脑袋瓜子还是挺灵活的。

  “成,你等着,我去找找,板子的应该是有的,铁可能不够。”

  谭木匠去屋里找了一圈,又把之前废弃的架子都拆了,又去打了铆钉,费了一个多时辰,总算凑了一套出来。

  这时候沈余已经凑了一个头出来,看见谭大叔坐过来,赶紧对谭木匠说,“叔,我还有个主意。”

  “啥主意?”

  “这样,谭大叔,你能不能依次给写上数字,不管繁体或者简体都可以,然后我照着数字依次给组装,这样是不是就简单一点?”

  谭木匠瞟他,“我这不是打了记号?”

  打是打了,但是他看不懂啊,谁知道这是哪里的火星语种?

  “成吧。”谭木匠语气有些无奈了,他觉得自己就没这么好的耐心过了。

  “你看好,第一第二,他们之间有暗勾,不用加铆钉,第三块扣上,第四那个时候 要从中间卡,卡一半加铁皮……”

  沈余觉得加了数字后,自己也勉强能算是天赋型选手的。

  谭木匠对着沈余沾沾自喜的神情,默默望天,“来,余小子,你先把它拆开,重新再组装。”

  沈余看着第一件成品,有点舍不得。

  “你得把这门技术熟练了,不然怎么教别人?”

  对哟。

  拆了又组,组了又拆,一连四五遍后,沈余居然玩出了一点乐趣,而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最初组装一次就用一天的时间,最后居然只用一下午的时间。

  当然了,这速度跟谭木匠那是没法子比的,人家谭木匠组装一个也就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够了。

  这就是天赋型选手跟努力型选手的区别吗?折腾了七八次后,零件木板之类的居然没有出任何问题,这的确算是质量过硬了。

  “打这些的木料都是硬木,一般打床,上百年都能用,你放心,这些材料只要不是故意撞坏,近几年是不用担心损坏的,如果损坏了也好办,将那块坏的替换掉就好。”

  沈余觉得,为了品质着想,等选材的时候,定要让胡掌柜好好把关才行。

  沈余觉得很熟练了,再加上明天都腊月二十七,距离除夕就两天了,于是就跟谭木匠说,明天不来了。

  谭木匠也没意见,“行,你把这个拆了带回去,没事儿练练手,别过个年就生疏了。”

  “没问题。”

  沈余用驴车把东西搬了回去,这时候快天黑了,路上已经没有人了,快过年的原因,整个村虽然与平时候没什么区别,但是村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都整个焕然一新。这时候,哪怕最邋遢的人家,也会将屋子整个打扫一遍。

  “哟,咱们家老五学艺回来啦?”老四正在往门上贴春联,回头就看见沈余驾着牛车从谭木匠那里回来。

  “哎,你这春联哪里买的?字儿还怪好看的。”

  沈老四神神秘秘的一笑,“你猜?”

  沈余想了想,“逢书哥写的还是望舒哥写的?”

  “都不是。”

  沈余疑惑,“那又是谁写的?雨水还是惊蛰?”

  沈老四乐了,“老五,雨水和惊蛰,这才入学多久呀?就能够写春联了?”

  “是哦,那又是谁写的?”

  “你家慕景写的。”沈老四说,又带他去看春联,“你看,这字是不是特漂亮?”

  慕景写的啊,“你说啥?慕景写的,他会写这个?”

  沈老四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人慕景好歹也是童生出生,写个春联就咋了?”

  沈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出,赶紧就趴那红春联上去了,“嗯嗯,老四,你看这字儿真好看,看这阖家欢乐写得多好啊,一笔一划的,多霸气呀,再看这除旧迎新写的多有意境啊!一般人都写不出来。”

  沈老四死人脸,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他们家老五是这样子的,

  沈江氏问,“小弟怎么趴春联上了?”

  沈老四拉着沈江氏的手,“哎,不用管他,你怎么出来了?冷不冷?”

  “就出来一小会儿,冷什么?以前不都这么过来的?”

  “今年能跟往年比?今年要冷得多。”

  沈江氏怀了孩子,体质又属于容易燥热型的,丝毫没有觉得今年要比往年冷,埋怨的看了沈老四一眼,“哪里冷了,娘说还要下雪呢,这不都快过年了,怎么都没下雪?”

  “不下雪才好,我们这边要是都下雪的话,别的地方就成雪灾了。”

  “说的也是。”沈江氏认同的点点头,“来,叫上小弟,娘让我来叫你去谭木匠家把小弟叫回来吃饭,现在正好小弟回来了,也不用跑去谭木匠家了。”

  “吃饭呀,那走吧!可饿死我了。”沈余压根儿就不用人喊,赶着驴子就进了门,“来,宝贝,走快点嘛,到了棚子给你一把油饼吃。”

  驴子好像是听懂了似的,哒哒哒走的更快了。

  “这驴子怎么像成了精似的?”沈老四看着驴子识得路走,疑惑的说。

  沈江氏打趣道,“这牲口哪里还会成精,不过是老马识途罢了。”

  “你以为是那话本子上说的啊?狐狸还会为了报恩化身成美娇娘?难道这驴子不是你买的,而是你救的?”没等沈老四偷乐,她又话音一转,“不过那狐狸能化形成美娇娘,这驴子大概会化形成……方脸大汉?”

  沈老四嘴角抽抽,他就说,不该给媳妇买话本子回来。

  “哈哈。”

  今天腊月二十七,在这里有个传统,那就是全家今天都要洗澡洗头洗衣服,俗称――去霉气。

  大灶早早就用来煮了饭,沈老头就把原来蒸料的那三个灶烧了起来,烧了两大锅,里面都泡了皂角。

  不得不说,皂角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能洗头能洗手,还能洗澡,还能洗衣服,就跟以前的那肥皂差不多了。

  吃了饭,沈余是第一个被催着去洗澡的,然后就是沈雨水几兄弟,然后就是几个哥哥,然后依次来。没办法,洗澡的地方就那么大,以前夏天的时候还能到院子里洗。可现在是大冬天的,冷得不得了?别澡还没洗,完人就冻成了冰棍。

  今天准备得充足,就是全部洗澡完,聚在堂屋里面的时候也才七点多的样子。

  沈老头和沈老娘坐在主位上,喜气洋洋的,好似有什么大喜事一般。

  堂屋你坐着的都是大人,一个小孩子都没有。

  沈余好奇的问,“爹娘,你们这是有什么大喜事吗?”他吃饭的时候就发现了,今天老头子跟他老娘格外的高兴。

  “是有喜事。”

  沈老头拍拍桌子上放着的一口大箱子,“今天呢,是有事要说。”

  沈老大几兄弟隐隐有些猜测,今天老五不在,他们几兄弟,可是看见胡掌柜来了一趟的,跟沈老头谈了好一会儿,最后还留下一口大箱子。

  沈老头对沈余说,“今天,胡掌柜来了一趟,说是你那牙膏子的利钱下来了。”

  沈余点点头,应该也是差不多这时候了。

  “分了多少?”

  “三百二十六两。”沈老头说。

  “这么多?快分钱。”沈余以前觉得自己挺有钱的,但是那卖酒方的500都给沈老头买山后,然后给了谭木匠三十两后,他觉得自己好穷啊!

  要不是这分红的钱下来的快,沈余觉得几个侄子侄女的压岁钱他都发不出来了。

  沈老娘好笑的看了他一眼,“你慌什么?你的又跑不了。”

  “跑不了,但是我心慌呀。”

  “不对呀,老五,你不是挺有钱的吗?还花这点钱?”要说全家,沈老四最羡慕谁?非老五莫属。

  “你说说我有啥钱?”

  “每个月你发那么多钱,又没多少开支,怎么会没钱?”

  沈余白了他一眼,“切,你信不信我掏干口袋还没你有钱?”

  “不信。”

  沈老头倒是信的,老五分得多,花得也多,就谭木匠这里,老五就给了30两,每个月那些日常用品的不要钱的吗?

  “好了,开始分钱。”沈老头敲敲桌子,“这牙膏的法子是老五你想出来的,其他人就没有份了,以往规矩都是交一半,但是上次那五百两你全部都交上来了,我就用来买山了,这次那一半你就不用交了。”

  他示意老婆子把箱子送到沈余那边,“这是那320两,你给算算。”

  沈余要那么多钱也没用,就说,“我要这么多钱也没用,还是照以前的规矩,交一半吧!”

  沈老头不同意,眼睛一瞪,“那按照规矩,上个月我还欠你250。”

  沈余听见那250就想笑,但是对上沈老头那张严肃的脸就有点笑不出来,“爹,你不是想修新房子?这次买山,你钱去得差不多了吧?”

  “钱还能再赚,大不了晚点修就好。”

  沈家几兄弟反应过来,心里都有点酸酸的,特别是沈老四,跑了这么一趟,幸幸苦苦赚了三四十两银子,结果还没有人老五赚的零头多。

  “老五,我酸了。”

  “酸啥酸,有本事你也想个牙膏子出来啊?”

  “说到牙膏子,我怎么没见这镇上有卖的?”

  “没见才是正常,咱们这镇上也不多富裕,肯定是卖到县里去的咧。”

  沈宋氏捏了她男人一把,这时候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吗?肯定不是啊。

  谁知道沈老二他心眼实在,不解的看着她,“媳妇,你捏我做什么?”

  沈宋氏嘴角抽了抽,“没事。”

  “好了,来说这个月的钱。”沈老头也精了起来,已经拿了本子开始学做账本,而且沈余还给他花了表格,花了多少进了多少,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月卖蘑菇一共进了六十一两多银子,那两头肥猪卖了四两六钱,总共进了六十六两又三钱,买小鸡苗,各种花用一共花了八百文,还剩下六十五两五钱,明天团年,得买些好菜,拿个二两起来,剩下六十三两五钱。”沈老头把账目一笔一笔算清楚,至于沈余和沈老四买的那些东西,不能算在公账里的,因为如果算起来,根本就算不清。

  “现在,你们一家算六两三钱又五十个铜板,你们看对不对?”

  “对的。”沈家最有文化的就算沈老头了,如果他都算错,那就是抓瞎了。

  “那好,老婆子给钱。”

  沈老娘一边心疼,一边给儿子们发钱。

  等钱发完,所有人都盯着沈余看,这才是全家最大的赢家啊。

  沈余抱着三百二十九两的巨款,有点方,“你们干什么?”

  沈老四当先说,“老五,明年你哥准备大干一场,有没有兴趣参一份子?”

  “你新配方做出来了吗?”沈余问。

  “做出来了,做出来了,这个味道我们有时间再试试。”

  沈余点点头,“那我们再有时间再商量吧。”

  沈余也想干点儿大事儿,就是愁着手里银子不够,现在有了银子,怎么也得干起来啊。

  然后他又问沈老大他们,“大哥,嗯嗯还不睡?”

  “睡,怎么不睡?”

  说是这么说,看着沈余手里的箱子却有点羡慕,三百多两,以前谁敢想?

  晚上,沈宋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沈老二被她吵着也睡不着,不大高兴的,问,“你半夜不睡,摸鱼啊。”

  “我说,你就没点儿想法?三百多两啊,我滴个乖乖。”

  “想啥,快睡,想了你也得不着。”沈老二没想法吗?那是不可能的,三百多两,能够干什么的?够修一座漂漂亮亮的青砖大瓦房,再送惊蛰和清明去镇上上学,甚至买上十亩水田,然后过上四五年,就给惊蛰清明娶个持家有道的好媳妇。

  “不是,那小弟都说要交一半给家里了,为啥爹要反对啊?要是不反对,明年就该能盖新房子了。”

  “去去,就知道钻钱眼了,老五上个月才拿了500两,爹和娘怎么都不会再让他往外拿钱,不然我们几兄弟在老五面前还有什么脸?”

  沈宋氏有些叻叻,“这,小弟多挣点,多拿点不是应该的吗?”

  “要你挣这么多,叫你拿出来,你干吗?”

  沈宋氏赶紧闭嘴,她才不干。

  “所以,这种话就不要说了,让娘听见,你少不得挨一顿训,小弟是有本事儿的,跟着他混,总归不会吃亏。”

  沈宋氏心里虽然还惦记着那银子,却乖乖闭了嘴。

  这种事儿不光发生在沈老二身上,其他几房也都有说起。

  沈老四问沈江氏,“媳妇,我们还有多少钱?”

  沈江氏把装银子的箱子拿出来,把今天分的六两三钱五十文当了进去,又重新倒了出来,“我再数数。”

  “一共是十六两三钱九十一文。”沈江氏数完,又不高兴了,“你说你,你没跑那一趟家里还有三十两银子的,结果倒好,跑了一趟回来,就还只有十六两了。”

  “嘿嘿,媳妇,不亏,等明年开春我再跑一趟回来,你就赚大发了,到时候给你打个金镯子。”

  “去,谁要你的金镯子?那什么话本子再给我带两本回来就成。”

  沈老四又想起来了那什么方脸大汉来报恩的事情,一时间,觉得赚钱也不那么美好了。

  “媳妇,睡吧,明天团年,天儿一早该得跟着去集市买东西去。”

  “哦。”沈江氏应了一声,吹灭了油灯。

  沈余不知道几房的小九九,哪怕知道了也不以为意。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沈余他们团年,一早沈老大跟着沈老四就赶着驴车去了镇上,今天要买两个大蹄子,四条活鱼,糖糕,四只鸡,两只大鹅,还要买肉和小排骨。

  沈老大跟沈老四都是干活儿麻利的,分了工,哪个买什么,那个买什么?

  然后约在哪里等人。

  驴车快,两人回到家的时候才八点多的样子,正赶上沈余起来。

  “嘿,老五,你咋这时候才起来?看看,谷雨都比你勤快。”

  沈余有点尴尬,昨天抱着银子想了半天这银子用来干什么,但是他要干的事儿挺多的,一时间不知道该干沈才好。

  索性把所有想要做的事儿都一一想了一遍,看看可行性,结果真一想,很快就到了半晚,今天直接就睡晚了。

  “你们买了菜回来了?都买了些什么?”沈余往驴车里凑,结果正跟一只大鹅对了个脸对脸。

  嘎

  一人一鹅同时行动,一个是伸了脖子要啄人,一个是反射性后退。

  鹅子啊,这种听说比狗都不遑多让的凶残动物,沈余他自觉不是对手。

  “哈哈,老五,你这反应倒是快,我跟大哥都着了道,你看我这手。”沈老四拿出手,手背上赫然有一团红彤彤的。

  然后从车厢里拿出鸡和大鹅,递了两只给沈余,自己也提了两只。

  “哎,老四,你咋这么坏心眼儿呢,自己被啄了还不得提醒下兄弟,还来看兄弟热闹,我们还能不能好好的做兄弟了?”

  “嘿嘿,两兄弟就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不怎么能叫好兄弟?”

  沈余有心想朝沈老四比了个大拇指,结果想到手里还有两只鸡,也就算了,“老四,总有一天,我们要共苦一次的。”

  “这不,已经共苦了,快走吧,还等着杀了炖上呢。”

  沈家的人着实不少的,等到了灶房那边,发现慕景居然来了,正跟着沈老头在围土灶台。

  所谓土灶台,那就是搭了临时充当灶台用的,用石头随意搭的,毕竟只用一次,也不用那么精细就是了。

  沈老头做为一个十分优秀的火头军,这种基本活儿是难不着他的,很快,一个土灶台就被他搭好了。

  “来来来,把陶锅放上,加点水,看看能不能成?”

  很快就有人放了一个陶锅上去,又往里面加水,然后又才引火过来。

  沈余和沈老四才一出现,就被慕景发现了,他接过沈余手里的鸡,“醒了?”

  好嘛,睡懒觉居然被对象知道了,这种尴尬的事情居然被他遇见了。

  好在,沈余他脸皮还是有点厚的,脸不红心不跳的来了一句,“醒了,你什么时候来的?”

  “才来没多久。”

  沈老二在一边看得有点牙疼,看他们有点还要继续的样子,终于忍不住了,“鸡拿来,我杀了再说。”

  慕景把鸡递给沈老二,问沈余,“还有没有?”

  沈余听懂了他什么意思,点头,“应该是还有的。”

  “没了,没了,我跟老大都提了过来了。”

  沈老四手里提了两个猪腿,沈老大手里提了一个木桶。

  沈余举目望去,杀鸡的杀鸡,杀鹅的杀鹅,就是沈雨水他们都在帮忙洗葱剥蒜的,就他跟慕景两个是闲人。

  于是,拉着慕景,“来,我们去拔鸡毛去。”

  慕景是个猎户,褪毛杀鸡杀猪,这行可能沈家没一个有他行的,压根就不用沈余动手,去锅里打了开水,知道鸡毛烫多少时间好拔,又不会把皮烫坏。

  “你可算是个十项全能了。”沈余对慕景算得上很满意了,腿长腰细,长得也好,求生技能也是满满的。

  “练的,以前我也不会拔鸡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