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人点点头。原告很满意,被告没异议,那就这么胜利退堂吧。

  张府尹再一拍惊木,高声喊道:“退堂!”

  不过,张府尹还是冲着永安侯点了几句,“恭喜侯爷,嫡长孙沉冤得雪,又找回重孙,以后,侯爷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了。总算不负先永安侯爷的苦心,不负白鹤大人的苦心。”

  至于周冲那个二百五,张府尹实在是懒得理他。

  这可是先帝爷…………身边侍奉的白鹤童子亲自过问的案子,为了你们永安侯府的那点破事,还在护国寺搞出了那么大动静,害得皇上差点被百官弹劾!

  虽然证明是虚惊一场,可这事已经惊了御前。更别说,还涉及到先帝。

  就是这次过堂,为了能服众,都是三司会审的规格,不,应该说,比三司会审的规格还要高。是帝都府尹加三司!大兴朝立国以来,可从来没有过的。

  也就是先帝他老人家,才有这样的面子。

  真以为老子这个帝都府尹这么不值钱呐。真以为三司的大人们不值钱呐!为了你们永安侯府的内宅阴私破事,就要齐聚一堂!

  如果这么多重人忙活了一场,你永安侯府还是和以前一样,对周安态度没什么区别 ,打的那可是先帝的脸!

  你们担待的起嘛!

  赶紧的,麻溜儿的,把周安领回家去,给他应得的嫡长孙的地位,以及………资源。

  响鼓不用重锤敲。如果永安侯爷脑袋不灵光,那估计接下来就有好戏看了。

  那位地底下的先永安侯爷可能还要出来搞事情啊。

  一些权贵家的下人们,看此情景,争着往外跑。这可是一手瓜,得赶紧回去领赏去。

  其他人也不逞多让,这么一个精彩的大瓜,得赶紧带回去,给大家尝尝。

  几位大人也走了。堂下,就站着永安侯四人与周安,周江还有周安的奶嬷了。

  永安侯忍着不快,半蹲下去,和小周江齐平,挤出个微笑来,“这就是我的小重孙孙吗?来,让太爷爷抱抱。”

  小周江怯怯地望了周安一眼,周安点点头,于是,小周江伸开双臂,永安侯一把把小周江抱了起来。

  “走吧,跟太爷爷回家。”

  刚才张府尹的暗示他听懂了。要他善待周安,不然,就是撅了先帝的面子,撅了白鹤大人的面子,撅了他爹,地底下的先永安侯的面子。

  只是,对这个让他丢尽面子的孙子,他真有点喜欢不起来。

  只是,再不喜欢,他现在也要装着喜欢小重孙的样子,做给天下人看。

  好委屈。

  卫国公府当然也是听懂了张府尹的暗示的,他当下从身上解开下块玉佩来,递到小周江手里,“孩子,曾外祖给的见面礼,拿着吧。”

  周安点点头,小周江接了,“谢曾外祖。”

  卫国公世子也解个一块玉佩来,递到小周江手里,“舅爷爷给你的。”周安又点点头,小周江也接了,“谢谢舅爷爷。”

  卫国公拍拍周安肩膀,“安儿,我们先走了,改天,去家里坐坐。你也知道,我和你舅舅,身后也不是一家人,是一族人。当年…”

  “外公,舅舅,我都明白的。嫡长一脉,其实好多事情,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周安点点头,表示理解。

  卫国公也有些动容,:“好孩子,改天,去看看你外祖母,其实,这些年,他也不是不想你。”

  “我都明白的,当年张氏没选择直接害了我,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手段,其实就是顾忌国公府。而且当年,德林确实是很受达官贵人追捧的。”

  到这个时候,多说点软乎话,总是没坏处的。

  “我和您,其实都是受害者。我也知道,其实当年的事,您心里也不好受。”

  “这次打官司没有提前通知您,也是太爷爷的意思。他说要正本清源,不允许任何人混淆侯府血脉。万一让张氏提前得知了消息,到时候…”

  卫国公点点头,拍拍周安的肩膀,“外公明白的。”其实如果换做是他,也会做和周安同样的选择,只不过,处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会有不同。

  好在,外孙子是理解他的,余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卫国公意味深长地扫了周冲一眼,带着儿子走了。

  周冲就很尴尬。永安侯也很尴尬。

  卫国公和世子都给了小周江见面礼了,他们总不能不表示吧。

  于是,永安侯道,“走,先回家,见面礼回头太爷爷补给你。”他正抱着孩子,解玉佩手就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