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第29章 被断定克亲的嫡长子(完)

  不久, 就传来了闻法大师因为玉佩没效果,羞愤闭关的消息,闻法大师说了, 没一年, 不会出关。“真的假的?”有个吃瓜群众不由问道。“消息确凿不?”

  这好歹也是一方高僧哎,就这么认怂了?也不知道找兑找兑, 方法总比困难多,要是想把话往回圆也是能圆回去的嘛,虽然有点难度, 但也是不是做不到啊。周安安排的水军就上场了。“真真儿的,我二舅爷家的小子就住在天德寺旁边, 听里面的一个小沙弥亲口说的。”

  “这个我也听说了,我家里小舅子的舅子家就住附近, 他是听寺里一个长老说的。”

  大家不免心中遗憾, 没想到, 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大瓜居然最后会以闻法大师低头结束,感觉有点烂尾的意思啊, 不禁一阵唏嘘。闻法大师是谁?那可是得道高僧,当年,从阎王爷手里救了太后娘娘性命的高人呐,佛法精深, 有慈悲心肠。平时里的形象, 就是远在天边, 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位高人, 有一天会栽在一块玉佩上?

  大家突然想起来,当年,好像是他主动去建安侯府下的钩子,这才引得建安侯爷三顾天德寺,求得了一块护身玉佩给儿子。据不具名人士透露,当年那块玉佩,建安侯可是添了五千两银子的香火钱。难道,那时候天德寺财政吃紧?

  他那年在建安侯府外那么一念佛号,人家听闻儿子克六亲,肯定是要找上门去,问他化解之法啊。他说是送块玉佩,堂堂侯府,总不好白拿他的东西不是,香油钱肯定是要添的,还不能添少了。听说那块玉佩,市价也就是几十两银子。这里外里一算,天呐,这五千两差不多算是纯赚。虽说大师是出于公心,不过,毕竟是拿建安侯府做了怨大头。想来也是不好意思吧,这不,直接闭关了。唉,一代高僧呐。好在建安侯夫人也是个厚道的,在一次花会上,她当众表态,愿意原谅闻法大师。也理解他做为一个住持方丈,管理一个寺庙的不易。苏氏这原谅通稿一发,顿时传遍京城,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的,明面上见了苏氏,都要赞一句,不愧是名门出身。原谅通稿在水军们的努力下,飞快地传到了天德寺,也传到了闻法耳中。什么?羞愧闭关?

  屁!哪有此事?

  这个苏氏,简直是睁着眼说瞎话,倒打一耙!

  对于这个玉佩的事,天德寺也有解释,估计是周安另得了别的机缘,因此改命也说不定,但是前几年,他的命格确实是被这块玉佩压制的,不然,建安侯府是凶多吉少。建安侯府老老少少的也不少,他们的性命总值五千两银子吧,说起来还是他们建安侯府占了便宜。只是,天德寺总不好来一个香客就解释一下,那样就让人感觉有些此地无银了。不过总不好被动挨打,就吩咐了一些小沙弥,没事也出去跟人念叨念叨。唉,最近感觉来上香的都比以前少了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件事情的影响。过了几天,一看辟谣效果不大,有个知客僧提了个建议,不如由闻法方丈开坛讲经,用事实回击一下羞愧闭关的谣言。闻法一听,也觉得行。说干就干,辟谣要趁早。于是,三天后,天德寺将举办一场大型讲经法会,而主讲人就是高僧闻法大师。他们要以此行动,抓破建安侯夫人的脸!谁羞愧闭关了?我们好着呢,问心无愧着呢。虽然受玉佩风波的影响,天德寺的人气稍稍有些低落,不过好歹也是兴旺了这么多年的大寺,自有底蕴,法会那天,来的人还是不少的,这让闻法大师稍感欣慰。看着进来的人流,闻法大师不禁心中暗喜,相信经过今天的法会,他羞愧闭关的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还不错,今天来的人比往日法会来的人要多得多。京城的吃瓜群众们本来以为这个玉佩事件随着闻法的闭关和建安侯夫人的原谅,已经进入大结局了,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瞧瞧,还有后续呐。京城多少年没这么甜的大瓜了,为了不错过这历史时刻,大家当然要来天德寺看看,亲身过来瞧瞧,才能与时俱进,在以后和人的交谈中不落伍不是。反正顺便听听讲经也可以啦,反正这种法会也不要钱。当然,也不是不要钱,这年月,寺庙都不会主动收费,靠的是香客们的自觉。同时,也说明,你要是不添香油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抱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人群呼拉拉的,不一会儿,大殿前讲经的地方就挤满了人。对闻法来说,也是来得人越多越好。观众多了,他辟谣才会更有力量,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的,相信经过今天的法会后,关于他闭关的谣言将会在京城消失,不见踪影。这就是最无声的打脸了。人到齐了,进行了各种仪式后,开始讲经了。天德寺以往也举办过类似的法会,经验肯定是有的。闻法坐在前排,侃侃而谈。讲着讲着,人群开始出现骚动。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从突然站了起来,跑向闻法,怒气冲冲地拿手指着闻法,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啥?

  这是干啥?

  又出了大瓜!

  底下的吃瓜群众,哦,不,听经群众们当下眼睛一亮,哎呀,真是不虚此行啊。居然看到了法会的时候,有人当面和闻法大师撕逼的情景。天,这可是法会哎,一般人敢这么做吗?

  百年不遇的名场面,居然让大家见识到了。只是,这位施主,你说的是啥?

  这是哪里?京师哎!入乡随俗懂不懂?请说京城话!请说京城话!请说京城话!

  就算不说京城话,你也可以说直隶话!我们也能听懂。你既不说京城话,也不说直隶话,甚至都不知道你说的哪里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你说的是啥好不好?

  这严重影响大家的吃瓜积极性啊,差评!

  大家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热切盼望着周围坐着的是一个语言大师。只是,期望多了反而容易失望,好像周围也没人懂哎。没等大家回过味儿来,有两个小沙弥突然从妇人背后包抄过来,直接把妇人拉走了。这来得快去得快啊,大家不由面面相觑,连经也没心思听了,又开始互相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吧,主要是大家也不是奔着听经来的。“那个妇人好像…………说的是陇西话,他的意思是问,秦宴,我把女儿交给你,你把他弄到哪里去了?.”有个香客弱弱地说道。哎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没想到,方言大师就在身边。“谁是秦宴?”旁边人赶紧问道。“我也不清楚啊,看样子,她是称呼闻法大师秦宴。难道,闻法大师俗家姓陈?”这名香客答道。“她还说什么了?”

  “没有了。你也看到了,她刚说完,就被架走了。”

  行了,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妇人是来找闻法大师要女儿的,结果,被寺里的沙弥架走了。估计是不欢迎她的到来哦。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闻法大师本来想利用法会进行洗白,打脸建安侯夫人,没想到中途出了意外,反而沾了一身屎。很快,妇人找闻法要女儿不成反被僧人带走就成了京城的头条。一时间,京城的拍案惊奇题材又火了起来。她是谁?她从哪里来?她的女儿又是谁?她和闻法大师是什么关系?

  谁能看透几个秘密,谁就占在了京城吃瓜界的至高点。还等什么?发动大家智慧的脑袋,尽情地猜想吧。不久,又有个大瓜传来,好多人说看到这名妇人出了城,走的时候面带喜色,有人就问她,女儿找到没有,她点了点头。但是再多的就不肯多讲了。好多人对这个瓜表示强烈怀疑。不过,据说当时的目击证人有好几个,其中包括一卖菜的大妈,据说这位大妈在城门口卖了九年的菜了,历史悠久。还有一个赶车的大爷,这个大爷也是在城门口晃荡了十来年了,附近的人都认识。还有一个卖糖葫芦的大爷,他家的刘记糖葫芦也是享誉城门口几十年呢,传了好几代了。还有当天一个城门口的守城官,也是一名在城门兢兢业业工作了十来年的老城门工作者呢。是的,这四位都是吃瓜爱好者,为了见证闻法大师有没有闭关的事,曾经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休息时间,去参加了前几天的法会的。也就是说,他们见过这名妇人。当然,目击者包括但不限定于这四人。只不过这四人见过这妇人罢了。好了,妇人离开京城的事,算是砸瓷实了,那为什么她会突然离京呢?还在离京的时候面带喜色?最起码说明女儿她找着了对吧?而且女儿还过得不错。那么,问题来了,她女儿是谁?和闻法又是什么关系?她为什么找闻法要女儿?

  有人就猜测着,可能这个妇人是闻法的前妻也说不定,至于两人的女儿,多半在建安侯府的后院。保不齐还生了儿子。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建安侯嫡子出世,闻法不顾高僧形象,亲自去给人家孩子盖章克亲的事儿了。至于为什么孩子前两次丢了玉佩,家人会生病,说不得就是闻法的女儿搞的鬼。闻法可是医术高超哎,那他的女儿保不齐也家学渊源呢。后来玉佩丢失,孩子的嬷嬷做假,她并不清楚,所以才没有在第一时间让人生病。瞧瞧,解释起来多么流畅!

  完美!

  渐渐地,这个解释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传遍了京城。这事儿吧,其实没什么证据。奈何大家都信啊。慢慢地,大家看闻法的眼神就有些异样了。你不地道啊,为了自己的女儿,坑别人的儿子,这哪像出家人干的事儿!

  闻法是有苦说不出来,天知道,当天法会的时候,那个妇人是哪里来的!还有,他根本不叫秦宴!甚至当天把妇人架走的那两个小沙弥,事后查了一番,也不是他们寺里的。这叫什么事儿哟。多少后,从方丈上退位成长老的闻法有时候暗中复盘,事情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曾经,他受万人景仰,后来,却从香客眼中看到对他不屑的目光。到底为什么呢?

  当年,秋娘跟他说,她是自己的女儿,还拿出了她娘给她的玉佩,那块玉佩,曾经是他的贴身之物,后来送给了秋娘的娘。他也没想到,一夜鱼水之欢,有女人居然会给他生了个女儿。女儿成了建安侯的妾室,还生下了建安侯的庶长子,她想把他的外孙扶上世子之位,他没得选啊。所以,才会昧着良心,去说人家嫡妻生下来的孩子克六亲。他还给了那个孩子一块玉佩,只要他不当世子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天地良心,他并没有想伤害这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就成了这个样子。他几乎身败名裂。要是周安知道闻法的心路历程,估计会先呸对方一顿!你的一个念头,毁的是别人一生!

  还有,打舆论战,你还差点儿!

  从那个去当玉佩的,还有地主家的小少爷,都是他安排好的。至于那个族人,倒不是他安排的。好歹也是受侯府教育多年,就是旁支,也会有这样的意识,遇到不对劲儿的事情,报告家族。事实证明,这个族人家族意识还不错,当然,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奖励。五十亩的小庄子,价值也有五百两呢。关键是京城因为达官贵人格外多,庄子并不好买。当然,如果这个族人没想到拿到这块玉,他也安排了其他的办法,让这块玉顺理成章地到他娘跟前。至于奶嬷嬷,人家老早就有个心愿,希望能回老家看看。周安也算成全了她这个心愿了,遣散银子他给的也不少。后来的舆论,更是在他的节奏之中。你没由来得就给别人扣克亲的帽子,别人也可以反手给你扣一个幕手黑手的帽子,同样不需要证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嘛。如今,周安克六亲的事已经被证明,是个乌龙,在苏氏催促下,靖国公府压力之下,建安侯很快为周安上了请封世子的折子。皇上那边吃了个大瓜,又大又甜,批得也很痛快。至于侯府的老夫人,本来就是个要面子的人,知道了京城的传言,对柳姨娘厌恶无比。没多久就要求儿子,赶紧把柳姨娘送到庄子上去!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女人,他们建安侯府也不会成为京城的笑柄。建安侯也觉得挺没面子的,想他堂堂侯爷,被一个小妾而得团团转!当然,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全京城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知道了,这个就很严重了!虽然没有找到实际的证据,虽然柳姨娘打死不承认,不过全京城人也都认为,柳姨娘和闻法是父女关系了。在建安侯两座大山共同的心愿下,柳姨娘被送去了庄子。庄子里自是比不上侯府。本来就算在侯府的庄子,应该也比一般的地主之家过得要好,谁让人家是把建安侯从上到下全得罪光了呢,自然是份例被人扣下,缺衣少穿的。有苏氏在,她这辈子不可能再回侯府了。在庄子里的穷苦岁月,有时候,柳姨娘也会想起来,如果当初,没那么多野望该多好,如果当初,没有在天德寺遇到她那个传说中的爹该多好,如果-

  只是,生活没有如果。接受了原主的感谢,周安离开了这个世界。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0-10 15:38:30~2020-10-11 00:23: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虫虫的妈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