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第28章 被断定克亲的嫡长子(四)

  这年头, 一个物件儿,特别是随身物件儿,可不只是一个首饰这么简单。他还是一种信物。打个比方, 有两家人家订亲, 口说无凭,怎么办呢, 都要互相送个信物。一般都是玉佩比较多。这年头,有些订亲的两家在订亲后就失了联系的也不少,多年后, 媒人都已找寻不见,你想把婚约续上, 拿什么对暗号呢?

  当然是信物了。能拿得出信物来,对方不想认这门亲也得认, 要是拿不出来…………就不好说喽。你要是和人家门当户对, 大家还是好亲家, 要是败落了,对不起, 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能送你份回乡的仪程已经算是我们厚道了。还有的,出门,特别是远门儿, 需要给家人捎个要紧的消息, 怎么才能让家人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呢?也要靠信物。有些人派下面的人出去办事, 怎么才能让底下的人知道这派出去的人传达的是自己的意思呢,肯定是要拿信物出来啊。能充当信物的,一般就是贴身物件,多半都是玉佩, 讲究的是见玉佩如见人。这贴身物件,比私章可信度更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偷偷拿到你的私章盖那么一下,你不一定能发现得了,可随身玉佩丢了,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了。你闻法送出来的东西,明明说了让我家儿子天天戴着,却居然有了重样的,几个意思?

  苏氏当下就忍不住拍了桌子。这个秃驴!

  一看苏氏这么生气,这个族人就说了,毕竟是闻法大师给的玉佩在前,这个玉佩出现在后,感觉是这个玉佩的问题比较大啊。当然,他也是怕有人算计他们建安侯府,才特意买下这块玉佩拿过来的。至于为什么没拿到老夫人那去?

  嘿嘿,想也知道,对周安这么关心的,肯定是侯夫人啊。老夫人对周安不怎么待见,这在他们族里也不是秘密。苏氏承了这么大的情,总要表示表示的。果然,苏氏先是夸了这个族人一番,做得好,知道心系族里,还赏了这个族人一个五十亩的小庄子。族人开开心心地拿着地契走了。就是平常人家,贴身物件出了一模一样的也没有不查的。何况是建安侯府了。这可不是小事,要是有心人做文章,拿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做下恶事,栽在周安身上,到时候根本说不清。查!大力地查!

  苏氏先是找了地主家的小少爷,然后查到了这个当铺,找到了当玉佩的人。结果一查可不得了了,这块玉佩人家在五年前捡到的,在哪儿捡到的呢?

  -------京郊雁西湖湖边。可就巧了,五年前,苏氏还真带着周安去那里游玩过。怎么就周安去那里一趟,这家人就捡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呢?

  越来越蹊跷了。结果,有个小丫环就不小心漏了神色,苏氏跟着一细查,才发现,原来,五年前,周安的玉佩就丢了。五年前,周安从雁西湖回来,玉佩就不见了。那后来他戴着的玉佩是哪里来的呢?

  因为周安有两次把玉佩丢了,然后引得侯爷和老侯夫人生病,苏氏大怒,嫌底下伺候的人不用心,还责罚过她们,大家就心有余悸,周安的奶娘刘嬷嬷就长了个心眼儿,找人做了块一模一样的玉佩预备着。她是侯爷嫡长子的奶嬷嬷,待遇本就不低,苏氏又手松,再加上心疼儿子,对儿子的奶嬷嬷更是没断了赏赐,一块玉佩的钱对她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可要是玉佩丢了,她的麻烦就大了。结果,五年前,玉佩还真丢了。刘嬷嬷就把她准备好的玉佩拿了出来,还好,大家都没看出来。苏氏一听,气得简直是七窍生烟!她的下人,居然敢这么蒙混于她!这就是根本没拿她放在眼里啊。这样的下人,不收拾还留着过年吗?

  苏氏当下就找人抄了刘嬷嬷的家,结果,没想到,人家还有后手,同样的玉佩,人家还有一块!

  是的,这是怕周安再丢了以后预备的。好了,这下破案了,玉佩批发商还真不是人家闻法,是她家的嬷嬷!

  一次不忠,百次不忠,苏氏当下就找人来发卖了刘嬷嬷。刘嬷嬷苦苦哀求,再加上周安从中说情,最后刘嬷嬷一家当天被赶出了建安侯府,连夜出了城,苏氏放话了,要求他们一家这辈子不能在京城出现。这么大的瓜,又保熟保甜,没多会儿,就传遍了京城。“咳,你知道不?就那个建安侯爷的嫡长子那块玉佩。…………对,对,就是当年闻法大师送的那块儿,丢了,他家下人也有意思,还弄了块一模一样的来应付,就怕侯夫人找他们麻烦呢。”

  “听说了,据说弄出来不只一块儿,还有一块儿。”

  “一块儿不保险啊,万一这大少爷再弄丢了,还不得下面的人挨骂?一块儿也是弄,两块儿也是弄,索性多弄几块儿喽。”

  “这是怎么发现的呢?”

  “听说啊,是那块丢的玉佩被人捡着了,因为玉佩质地不错,这家人就收了起来,准备传下去。后来捡玉佩的这家家道中落,就想起这么块儿玉佩来,拿到当铺当掉了,被一个地主家的小少爷买走了,带到书院,被同窗看见,同窗有人见过建安侯的那位大少爷身边的玉佩,就说长得特别像,简直一模一样,后来这事就传到一个建安侯府的族人那里。族人觉得蹊跷,就把玉佩买了下来,拿到了建安侯夫人跟前,这才让这位大少爷跟前的奶嬷嬷露了马脚。”

  “这奶嬷嬷可真够胆大的,要玉佩要是丢了,当时要是尽心去找,未必找不到啊。不过就是多贴几张榜单的事,多给银子,总比卖到当铺强,还能搭上侯府的人脉呢。她可倒好,不但不言声,还偷偷找人做了个一样的拿了出来,嘿!这胆子………”

  “谁说不是啊。而且人家还不只做了一块儿,她哪来那么多钱?”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一般这权贵之家,能在少爷跟前伺候的奶嬷嬷,哪个都缺钱,就是比起一般的小地主之家,也不一定比她们身家高呢。不说每月的月银,就是各位主子的打赏,就比月钱多多了,何况她伺候的还是侯爷的嫡长子,侯夫人的亲儿子。这位建安侯府的侯夫人,可是出身靖国公府,当年出嫁的时候,也是十里红妆呢。”

  “不说靖国公府,人家建安侯府也是个富贵窝儿呢。”

  “可不是…………哎,你说,不是说…………这位建安侯府的大少爷刑克六亲,所以闻法大师才给了他一块儿玉佩化解吗?这玉佩丢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说建安侯府办白事啊。”

  “是呢,按理说,应该是没这块玉佩,这命格应该早就显现出来才是。”

  “就是啊,那是不是说,这块玉佩不顶事儿啊。”

  “别瞎说,这可是高僧闻法大师送的玉佩!闻法大师,知道不?那可是救过太后娘娘性命的高僧!”

  “我也听说过,当年一岁多的时候,这位少爷的玉佩丢在自家院子里,当时就听说建安侯爷染了风寒,还有一回,也是这位少爷顽皮,又是丢在自家院子里,侯府的老夫人就身体不适。按理说,这丢在自己家里也不算丢啊,只不过是没戴在身上,就有亲人身体不适,这…………离了建安侯府五年,怎么就一点事儿也没有呢?…………”

  “对哦,怪了哎,这玉佩,按理说,离了一天,都要出事儿的,怎么这五年过去了,反而没事了?”

  慢慢地,大家就歪了楼,从建安侯府的少爷的玉佩被下人复制了两块儿,变成了为什么这玉佩丢了建安侯府反而没出事儿上来,并且,这个话题因为集齐了悬疑,豪门,玄学等元素,迅速占领了各大茶馆酒楼饭馆。是啊,为什么这玉佩都丢了五年了,人家侯府里反而一点儿事都没有呢?

  终于,在一个茶馆里,有人问出了大家心中憋了很久的终极问题:该不会………这玉佩根本就不顶用吧?

  当时就有人反驳了,不可能!听说这位少爷丢过两次玉佩的,虽然是丢在自己家里吧,但也是没戴在身上,听说那时候侯爷就染了风寒呢。又有人说了,要是当时就染了风寒,那这五年,玉佩都离了侯府,侯府的人怎么都活得好好的?这说不通啊。这年头还不流行震惊体,但是流行拍案惊奇。建安侯府这事儿,它就很惊奇呀。一时间说啥的都有,有的说,这玉佩根本就不顶用,当初侯爷得风寒是赶巧了,也有人说是人为的,故意借着玉佩没在小少爷身上借机生事。也有的说是玉佩这些多年,已经有了保护作用,就算是离了小少爷身边,但是效果仍在。不过第二种说法明显是有些问题的,毕竟,像什么平安符之类的东西,一般都讲究不离身的,没听说过,离了身还顶事儿的。明显是第一种说法更合理一些。可闻法大师他不是高僧吗?他送出去的玉佩怎么会没效果呢?大家心中也是很疑惑的。大家心中对闻法的高僧滤镜好像崩了一条缝儿。京城的目光,一下子就聚中在闻法大师和建安侯府上了。目前,闻法大师还没有对此做出解释。建安侯府倒也没有临时生病的。主要是,现在证实,玉佩都丢了五年了,现在有人生病没人生病…………好像都挺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