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将卿>第11章 辅帝阁

  酒楼二层的包房外,小二端着薛修吩咐的那壶好酒,敲响了剑十六的房门。

  门只开了一个小缝,露出剑十六半张毫无表情的脸:“何事?”

  “楼下的薛大侠叫小的来给您送上一壶好酒,这可是本店上好的春酿。”小二殷勤地端着一坛酒赔笑道。

  剑十六刚想拒绝,房内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他也是一片好心,拿进来吧。”

  经历了方才一遭,小二早就吓破了胆,也不敢多看。见剑十六接了酒,转身就跑,生怕自己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被灭口。

  “他倒是挺机灵的。”房中的人似是看到了小二匆匆而去的背影,出言调笑。

  剑十六拿着那壶酒,又左右确认了没人,才关了门,回身将酒奉上:“庄主。”

  “你喝吗?”梅韶接过酒,朝旁边一推。

  “这是人家请你的酒,又不是请我的。”李安笑道,“在你这个酒鬼嘴里讨酒喝,我是嫌命长了吗?”

  梅韶也不再劝,环顾一周也没见到一个酒碗,干脆就端着坛子喝了一口:“这小二倒是实诚,这酒不错。”

  “说正事,你和陛下谈的怎么样?”李安正了正神色,“我可是把注下在了你的身上,别叫我输得血本无归才好。”

  “陛下现在想要一支兵权安心,我就送他一支。”梅韶又道,“景和长公主的比武招亲就是一个极好的引子。”

  赵祯要的,绝对不是一点半点的小惠,他想要一支军权,必定是要在四大军候手里抢得一块肉出来。

  李安顺着他的话想了一转,四大军侯中南阳侯手中的兵最多,平东侯最是怯懦胆小,镇北侯醉心于敛财,晋西侯沉迷于美色。可不管从哪里下手,他们占据军权多年,也不是那么轻易地能让出一块肉来,更别说赵祯想要的是收归一方军候之权。

  “哦?镇北、平东、南阳、晋西,这四个军侯,你准备送谁的人头给陛下啊?”李安顺着他的话,等着看他能有什么良策从猛虎口中夺食。

  “四大军侯的势力在黎国交错复杂,现下的情况我没有办法直接夺得一方势力。这四个军侯的头颅,我谁的也拿不走。”梅韶否认地干脆。

  没有料到他连后路都没想好,就提前答应了赵祯的要求,李安有些意外;“那,我们现在打包行李跑路还来得及?”

  “谁说一定要动兵戈之争?军权问题说到底是立场问题,杀了军候,赵祯又不会亲自领兵上战场,他只是想换个听命于自己的军中将领而已,或者说是个能在关键时刻站在他这边的人。”梅韶没管李安的调侃,“不然你以为这个时候赵祯张罗着景和的婚事是个巧合?晋西候少管军务,军中大权不还是旁落到他那个军中统帅的手上。”

  “你的意思是要拉拢凌澈?”李安有些惊讶,“那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当年他助陛下平定景王叛乱一事,陛下那样的荣宠挽留,他可是没有领受好意留在平都。晋西候老来好色,军中之事虽少插手,可不至于糊涂到把军权交到一个会背叛自己的人的手上。我可还听说,吴策有意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这亲事相连,他更是走脱不开吧。”

  梅韶挑了挑眉:“那你可曾听说他在比武初试时和景和长公主之间的那点子传言?”

  “说来是凌澈亲斩了景王赵珏,景和怀恨在心是应当的,她的驸马必定不会是凌澈。”李安话说得笃定。

  “景和对他有恨,凌澈对她却有意。晋西候病得那样重,他不在晋西待着,来这平都比武招亲,你当他是闲得慌?”梅韶笑睨了李安一眼,他最是喜欢喝到微醺,连带着一双眼都带了些迷蒙的水汽,勾人得很。

  “凌澈藏着的那点子心思,旁的人不知,我可是清楚得很。”梅韶朝半个身子都软在椅子上,朝李安招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想当年还是我怂恿着他给景和写信,算来也有七年了。”

  听了这一桩隐秘往事,李安有些动摇:“若是凌澈真的当了这个驸马,明面上也算是站在陛下那边,可是说到底,陛下和景和长公主之间的隔阂也不浅,真出了什么事。凌澈被景和吃得那样的死,怕是不会出手相帮陛下。”

  “陛下可以有一支军队,但绝对不能有一支完全听命于他的军队,不然我还有什么作用呢?我来平都可不是为了给赵祯收拾朝堂上的烂摊子的。”

  李安沉寂了几秒,忍不住出声提醒:“赵祯身边可是还有一个白秉臣,你的这点制衡心思他未必看不出来。”

  “他只能相信我,因为剑在我手里。”梅韶轻笑了一声,在一旁安静站了许久的剑十六恭敬地捧上青霜剑。

  “天下之大,江湖之远。凌澈对付一个规整的玄天盟弟子能有胜算,那些奇诡身法,繁杂变化可是能轻易绊住他的脚。赵祯需要我给他踏平这条路,就算我有些别的心思,他现在也无可奈何。”梅韶抚摸着青霜剑的剑身,对着剑十六道,“这把剑用的还算顺手吧。过几日就是终试了,你可得让他抱得美人归啊。只是,也别让他赢得太容易。”

  李安彻底放下心来,笑回道:“既然要他赢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何必还要刁难。”

  本以为梅韶不会回自己这句话,谁知他竟撑着头,认真地想了一下:“大概是我不愿意看他能这么容易就达成心愿吧。”

  他的脾气被漫长的时光打磨得阴晴不定,越来越看不惯他人的圆满,哪怕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也沾染不得,好像是在提醒着自己的境遇是多么地不堪似的。

  李安也算是能摸到点他的脾气,见状赶忙转移了话题:“你葬剑山庄的生意做得倒是广,若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晋西候病重的消息,这个吴策也是瞒得好。他的那几个儿子没一个争气的,细细想来,还真的是便宜了凌澈那小子,过不了多久,美人军权就皆入囊中了。”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有着软肋在侧,给他千军万马也翻不了天去。”梅韶冷了笑意,“我既成全了他,也可以毁了他。”

  “那白秉臣呢?他的位置可不好动。就算你机关算尽,也难给他定罪吧。”李安知道白秉臣是拦在他复仇道路上最难过的一个坎。

  “当朝右相,确实难以撼动。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想来让他失了权力,要比杀了他更为屈辱吧。”梅韶发现,只是说着这个人的结局,都能让自己感到一些快意,“我倒是不急着动他,多年未见,我还想着和他亲近亲近,叙叙旧情呢。”

  李安压低了声音:“我说的可不是他在朝中的那点官职,我指的是他背后的那点变数。黎国建国至今,辅帝阁在天下的名望早就根深蒂固,这棵大树扎在百姓的心中太深了,稍有变动,民心沸腾。”

  或许是旁观者清,李安对黎国的形势实在是看得太明。

  若说黎国民间拜佛论道是一种缥缈无依的信仰和祈愿,那辅帝阁就是黎国百姓心中屹立不倒的神像。

  黎国每一代的权臣都是辅帝阁挑选的,帝王的权力是辅帝阁赋予的,甚至黎国这个国家都是在辅帝阁手上诞生的。

  这一切都要从黎国开国之时讲起。

  据史记载,黎国开国国君穆德帝赵和裕原本只是乱世中的一个小小的军中参将。

  一日,行军至一峡谷安营。梦中见一龙自峡谷而出,往东南方向而去,消失在百里之外。梦中有仙人之音飘然而来,言:龙飞东南百里处深埋龙脉,在上建国,可安三百年基业。

  赵和裕从梦中惊醒,见营帐中亮如白昼,帐外将士喧闹之声不绝于耳。他慌忙出帐,只见一条巨大的金龙,从峡谷之中直冲而上,在营帐上空盘旋了三圈,往东南方向而去。所到之处,冲破暮色,金光四散。龙吟声呼啸而过,久久回荡。赵和裕惊讶不已,想起梦中仙人所言,心下暗自思忖。

  恰逢各地烽烟渐起,赵和裕与众将领言,自己可通神明,言神谕有示,就此起兵。他按梦中所示,在金龙消失之地建都,名为平都。

  建都当夜又梦仙人,言平都城外苍山上有一隐士,可助其成就大业。赵和裕遵循仙人指引,焚香沐浴,斋戒三日,携二随从徒步上山。一路只见林深茂盛,婆娑弄碧,飞鸟跳跃嬉闹,啾啾鸣叫于郁郁葱葱中层层浸染。

  行至半山腰,鸟叫声渐歇渐远,四下寂静。周遭大雾漫起,目之所及,远峰近岭皆化为浅黛,忽隐忽现。

  随从受惊劝阻,以为山中有精怪相害。赵和裕执意前行,复行百步,有钟鸣声缓缓渗来,鸟鸣虫闹四下乍起,赵和裕紧走几步,迷雾渐散,群山皆醒,如同新沐。

  眼前有一通天塔,拔地而起,直通云霄。塔前数只白鹤,或梳羽、或踱步,怡然自得。

  待钟声息,有童子出来迎客,赵和裕上前施礼言明来意。童子作揖:“先生在后堂等待已久。”

  赵和裕随引路童子进入塔,请得先生出关为谋。

  先生极善智计,与巫族族长共助赵和裕成就大业,六载征战,四海平定,八方朝贺,建国为黎。

  穆德帝登基后,先生请辞,帝再三挽留无果。临行前请教先生治国之法,先生言:欲定黎国百年根基,重在选臣。每代帝王登基,苍山上自有人下山为新君选一良臣,以辅黎国基业。自此,苍山通天之塔名为辅帝阁。

  行至当朝,黎国建国已三百余年。三年前,穆文帝赵祯登基,辅帝阁选定白秉臣为当世之臣。

  三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有苍山的猎户迷途之时,见过当年开国的先生,容貌一如画像上,分毫未改。

  辅帝阁在苍山之中也如海市蜃楼一般,寻常人不得窥其真貌,只有帝王更迭之时,被选为当世之臣的臣子才有幸入阁一观。

  于国,辅帝阁有治国安邦的辅弼之才;于民,辅帝阁是风调雨顺的神明象征。几百年来,根深蒂固地扎在黎国辽阔的土地上,从未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