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是,陛下>第42章 生辰

  皇帝今天下朝后没有召官员去暖阁议事就直接回宫了,众官员依次安静退出皇极殿。吴闻茨年纪大走路走得慢,韩佑便站在原地等他。

  “老师,”韩佑伸手扶着吴闻茨往外走,边走边说:“今天的事没来得及和老师商量就先奏了,还请老师恕罪。”

  吴闻茨本来有点不高兴韩佑今日所为,但见他如此恭敬有礼又消了点气,被搀扶着跨过大殿门槛,缓缓地问他:“你是真的想清查土地、整治兼并之弊吗?”

  “那倒不是,”韩佑道:“只是陛下为军费的事情发愁,昨晚召我进宫谈了。”

  吴闻茨皱眉,“那就是陛下的意思?”

  韩佑模棱两可地回答:“学生以为这是陛下的意思。”

  “土地清查牵一发而动全身,老夫劝你不要去碰这块硬骨头,”吴闻茨语气严肃,“陛下还小,年轻气盛想干大事,但你要知道分寸。土地的事,谁动都是找死。”

  “学生知道的。”

  穿过惠极门之后,吴闻茨拍了拍韩佑的手:“我们再走走,你陪我去内阁。你也快正式入阁了,先去熟悉一下也好。”

  韩佑应了,两人慢吞吞地往内阁小院走。路上走到人少的地方,吴闻茨才说明了他今天找韩佑的真正用意,原来还是为了他的儿子。

  吴世杰和韩佑两个人不太对付,而现在吴世杰又在韩佑手底下办事,吴闻茨虽然知道韩佑不会故意为难吴世杰,但他还是忍不住想提前跟韩佑打个招呼,让韩佑多多照应。

  韩佑道:“这是自然,老师不必担心。”

  “我本来想给他寻个合适的机会调动调动,往上提一提,但现在要开放经商了,世杰管着商市,正是干事的时候,就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多锻炼两年。”吴闻茨顿了顿又说:“你多费点心思带带他。”

  “上一次滕家豆腐店的事,世杰恐怕心里还对我有疙瘩。”

  吴闻茨摆摆手:“我已经说过他了,他不敢再乱来。你以后若是再发现他有处事不当的地方,直接来找我。”

  这话就是要以后韩佑给吴世杰留个面子,不要什么都公事公办,私底下多照顾一些。当初想要做户部尚书的时候韩佑就考虑过这件事,老师的儿子在自己手底下,又跟自己不和,恐怕以后处理事务会很不顺畅。

  如今果然遇到这个问题。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师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韩佑只好回答:“是,学生知道了。”

  陪着老师走到内阁,又到老师的值房坐了一会儿,韩佑才独自出宫回了户部衙门。

  开放经商的事情他和吴闻茨说得云淡风轻,但实际上这个消息从朝会上传出去之后,立即在整个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人都知道经商获利丰厚,若是能捞到一个半个官营生意,富甲一方指日可待。因了抑制商业的祖制,从前没人敢提,现在既然已经在朝会上过了,那些钻营的眼睛顿时都盯到了户部这里。

  送走最后一拨求见的官员,已经临近戌时。韩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得僵直的腰背,只觉得头晕眼花,又累又饿。

  他一进户部值房就忙得没时间吃东西,一整天就早上在长乐宫里吃了两口点心。又喝了一下午的茶,这时感觉胃里有点不太舒服。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在皇宫里住了一段日子,被照顾得太好,这时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竟然有些难以适应。

  韩三命人把轿子停到户部门口,接韩佑上了轿,又递给他一个精致的小盅,道:“先生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韩佑揭开盖子,闻到香甜的雪梨味道,是他最近喜欢吃的雪梨银耳粥。他正纳闷怎么平日里大大咧咧的韩三今天突然这么细心了,还知道给他准备爱吃的粥,韩三又撩开帘子对他说:“这是宫里刚送过来的。”

  韩佑点点头,端起小盅喝了一口,入口温度适宜,甜而不腻,银耳炖得将化未化,正是他最喜欢的口感,看来冯可受了两代皇帝这么多年信赖不是没有道理的。

  韩佑把小盅捧在手里,心里想着,不知道夏司言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应该是已经跟二哥儿用过晚膳了。

  在长乐宫休养的日子,他们每天用过晚膳之后皇帝会教二哥儿写一会儿字,而韩佑就在一旁逗狗或者看书。常常闲适得令人忘记时间,生出些宫中无日月的错觉。

  他从前以为夏司言喜好美女、喜好热闹、喜好玩乐,喜欢整天跟舞姬乐伎混在一起,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那大概只是做给高擎看的样子。夏司言其实喜静更多一点,不像一个小孩子。

  很快回到韩府。

  韩佑在轿厅里下了轿,绕过照壁往后院走,刚走到花厅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

  天尽黑了,花厅里点着八盏宫灯,照得厅里华光四溢。花厅中央架了一口铜锅,正在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放铜锅的大圆桌上摆满了盘子。盘子里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各种肉和蔬菜,林林总总有十几样。

  “火锅?”韩佑惊喜道:“多少年没吃火锅了,这是谁做的?”

  韩三笑着回答:“今天是先生的生辰,芸娘特意为先生准备的。”

  韩佑愣了一下,恍然道:“是今天啊,我都忘了。”

  韩府没有女主人,韩三又是个粗糙的,自从父母亡故以后韩佑就再也没有过过生辰,一晃竟然也十几年了。

  这时芸娘从厨房端了一盘切得薄如纸片的羊上脑出来,在桌上摆好,走到韩佑面前盈盈一拜道:“先生回来了。”她回头看了看火锅,“这是奴婢循着记忆试出来的味道,不知道能不能还原禹州的口味,还望先生不要嫌弃。”

  韩佑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意,“闻着味儿就很正宗,芸娘有心了。”

  芸娘受到肯定,高兴得脸有些发红,瞟了一眼韩三,又低头道:“请先生先去更衣吧,菜都已经备好了。”

  不多时,韩佑洗完澡换了身墨色丝绵直裰,头发还未干透,随意用发带在发尾捆了捆,踱步到花厅来。

  这个就是不接待外客的打扮了,难得清闲一下,传了话给门房说任何人来都不见,便坐下招呼韩三和芸娘一起吃火锅。

  芸娘抱了琵琶来,坐在一旁,笑道:“先生,芸娘已经吃过了,就在这里唱曲儿给先生听吧。”

  她说完便弹起了上一次韩佑哼唱过的曲子,韩佑凝神听了一会儿,锅里的肉也浮起来了,韩三给他倒了杯酒。

  喝着小酒听芸娘唱曲,两个大男人竟也把火锅吃得风花雪月。

  刚刚分完一壶酒,厨房的小伙计就来找韩三说送菜的林家来结账了,请管家去看看账目。于是韩三便告罪离席,留韩佑和芸娘在花厅。

  韩佑向来胃口不好,入了夜更是不怎么吃得下东西,韩三走了他一个人也没了吃肉的气氛,便放下筷子自斟自酌慢慢饮。

  这时芸娘弹了一首韩佑没听过的曲子,曲调婉转云起雪飞,竟有仙音之意。韩佑停杯惊奇道:“如此精妙的曲子我竟然从来没有听过,是新曲吗?”

  芸娘摇头,“这是奴家的一个好姐妹写的曲子。那个时候我们在禹州肖玉楼,她弹琴跳舞都胜我一筹。我年纪小,又不懂得逢迎客人,妈妈嫌我挣不到钱,要把我卖给地主家做小妾。是我那姐妹亲手教我弹的这个曲子,她跟妈妈说她以后只跳舞不再弹琴,硬逼着妈妈把我留下来的。”

  相逢于微时的情谊总是令人动容,韩佑怅然地叹了口气,“能写出这样的曲子,却毅然为你放弃弹琴,你那位姐妹倒是真正的蕙心纨质。”

  芸娘听完这话却忍不住哭了起来,眼泪簌簌地滴在琵琶上。韩佑吓了一跳,问:“你那位姐妹她……不在了吗?”

  “五年前,京中来了个人,说是要挑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送给皇上……就把她挑走了,”芸娘抽噎着,断断续续地说,“那之后一别五年,我再也没有她的音讯……不知如今,她还好不好。”

  “送给皇上?”韩佑一怔,“她叫什么名字?”

  “她叫陶满。”

  韩佑点点头,却不知芸娘所说的陶满和他在宫中见过的小满是否是同一个人。

  这时芸娘突然站起身,把怀里抱着的琵琶横放在凳子上,两步走上前跪在韩佑面前,磕头道:“奴家知道先生能经常进到皇宫里去,若是先生能帮奴家找到陶满,奴家甘愿做牛做马回报先生!”

  韩佑伸手扶她:“你不必如此,我会尽量帮你寻。宫中舞姬乐伎就那么多人,若是确定她就在宫里,一定能找到的。”

  芸娘又磕了个头才起身,哭道:“奴家这是修了八辈子的福分才能进到韩府,遇到像先生这样好的人。”

  平日里除了侍女宫女,韩佑很少接触到女人,更是从来没有安慰过哭泣的女人。

  想到面前这位是韩三的心上人,今后说不定她会跟韩三成亲,成为真正的韩家人,韩佑不禁多了些耐心。从桌上拿了张干净的白丝帕递给她,温言道:“好了,别哭了,我会帮你的。”

  芸娘伸手去接,就这么一递一接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我说怎么韩尚书闭门谢客呢,原来是金屋里有阿娇了。”

  韩佑回过头,看到夏司言缓步走进花厅,露出面纱的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